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麦8号是由黑龙江省红兴隆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选育过程是:2000年选用垦红6号为母本,克丰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经F1—F5改良系谱法的南繁北育,于2004年F6代选出稳定品系。系谱号2000460-yh—h—yh—h—h-10,决选编号为钢2004—632。  相似文献   

2.
北麦8号是由黑龙江省红兴隆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选育过程是:2000年选用垦红6号为母本,克丰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经F1—F5改良系谱法的南繁北育,于2004年F6代选出稳定品系。系谱号2000460-yh—h—yh—h—h-10,决选编号为钢2004—632。  相似文献   

3.
垦啤麦 6号是红兴隆科研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啤麦新品种。其产量比对照品种垦啤麦 3号增产 1 6 .2 4 % ,两年区试和生试 1 8个试验点均增产 ,表现高产稳产。其品质经连云港全国麦芽检测中心两年化验酿造品质优于垦啤麦 3号。 2 0 0 4年月 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推广。1 选育经过我所 1 995年用Ant90 - 2做母本 ,红日1号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当年收回杂交种9粒 ,在云南种植F1代 ,1 996~ 1 999年在我所种植F2 ~F5 代 ,采用系谱法选择 ,经过多年的单株选择和株系比较 ,1 999年决选 ,品系编号红 99- 41 0 ,决选当年…  相似文献   

4.
北麦3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研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是1992年以九三90—6007为母本,以克85—33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于1997年F6代决选出入选品系(品系代号为九三97-6205),于2005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星啤麦3号原代号红91-29.是红兴隆科研所大麦室用合86-1作母本,Gimple作父本有性杂交育成。1999年2月经黑龙江省品审会审定通过,被黑龙江啤麦基地确定为1999~2001年重点推广品种,并被哈尔滨啤酒厂认可为可替代进口的优质啤麦品种。1选育过程1987年我所用合86-1作母本,Gimple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当年收杂交种55粒,赴福建南繁F1代;1998年在我所种植F2代混选29株,再赴福建南繁F3代,按株行混收;1989~1991年我所种植F4~F6代,1991年决选,品系编号红91-29。1992~1994年分别进行产量鉴定,品比和异鉴,1995~1996年参加全省…  相似文献   

6.
北豆35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研所选育出来的大豆新品种,原代号钢9777-1,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黑审豆2010011),属高抗灰斑病大豆品种,适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完达山丘陵温和半湿润区(6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龙福麦12号(原品系代号龙辐97-018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小麦辐射与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室用1.5万rad的γ射线照射佳5品系的干种子经系统选育而成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属早熟、多抗、强筋,是2000年黑龙江省种子工程中标品系。1997年出圃,2003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8.
克春1号小麦新品种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于1996年以克95-731为母本、克95R-498为父本,进行有性复合杂交,系谱法选择,2002年在杂种F6决选,品系代号为克02-368。2010年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克春1号。  相似文献   

9.
红8947-1属多棱春大麦。该品系经1994~1995两年大面积生产示范均表现出高产、粒大、适应性强、品质好等优良特性,深受麦芽厂、啤酒厂欢迎。1995年10月荣获第二届中国博览会铜奖,同年年底将通过黑龙江省审定。1选育过程:该品系由黑龙江红兴隆科研所于1987年用Robust为母本、Asure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两次在福建莆田南繁,于1989年五代决选,决选号为8列7,1990年再从中选择,决选号为红8947-l。2产量表现:该品系经1991~1992两年九点异地鉴定平均亩产量262.skg,比对照品种增产13.18%,1993~1994两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10.
1选育过程1996年以优质小麦龙辐91B569为母本,本所高产品系钢94-45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组合编号为96134,当年收获杂交种子45粒,1997年种植F1代,1998至2000年F2-F4机播混选,2001年F5株代,2002年F6代决选,决选系编号为钢02-325。2003至2004年参加所内鉴定试验,2005年所内品比,2006至2007年参加黑龙江省东  相似文献   

11.
垦红23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钢03-441为母本、M30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具有分蘖力强、抗倒伏、抗病能力强、生育期适宜等特点,在2012—2013年黑龙江省东部平岗区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 571.6 kg/hm2,比对照品种垦大12增产8.1%;2014—2015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 324.1 kg/hm2,比对照品种垦大12增产5.8%。2016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16001。  相似文献   

12.
“红日啤麦3号”是日本三宝乐株式会社等外方育种单位和红日种子公司共同选育的二棱啤麦品种,原代号为“合2000-11”,2004年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正式命名为“红日啤麦三号”。1选育过程1994年在利用SB/合88-2的F1代与品系合92-1杂交,次年F1混收,F2代进行单珠选择,选出28株,其后,连续二年单株选择,选择表现分蘖力强、繁茂的后代。1999年F5决选,品系编号“合2000-11”。再经二年的产量鉴定,平均4812.5kg/hm2,比CK(垦啤麦三号)增产18.2%。2002~2003年区试,平均4035.9kg/hm2,比CK(垦啤麦三号)增产7.76%,2003~2004…  相似文献   

13.
北种玉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研所于1999年以外引自交系合344为母本、自育系红系30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玉米单交种。2006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10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相似文献   

14.
北麦1号(钢99-1029)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选育的强筋抗穗发芽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抗逆性、适应性较强,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丰产稳产性。  相似文献   

15.
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于1995年10月26日~11月4日在北京召开。由黑龙江红兴隆科研所选送的4份大麦品种(系)经过农业部谷物分析中心化验,红894-1、红日啤麦1号两份获铜奖。这两份均为我所杂交选充品种(系)。其中红日啤麦1号为二棱品种,籽料外观品质好、麦芽浸出率高。红8947-1为多棱品系,产量高、酿造品质优良,将通过黑龙江省审定。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黑龙江大麦展评结果@李洁$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红兴隆科研所!友谊155811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红兴隆农科所1981年用“合丰25号”作母本,DAWN作父本有性杂交育成,原品系号“钢8168—4—13”。1993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查,确定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态条件下大豆杂交后代选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四个大豆杂交组合后代材料,在哈尔滨、绥化、红兴隆农场局科研所等三个不同生态条件试验点,经过三年(1974—1976)试验,各点按当地育种目标进行定向选择,决选出12个优良品系。1977—1978年两年此等品系在上述三个点以及安达农业试验站,以相同方法进行鉴定试验以便分析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对大豆杂交后代选择的效应。结果表明,各点决选的品系各种农艺性状有明显差异。在哈尔滨东北农学院决选的品系,在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和繁茂性方面均高于红兴隆农场局科研所及绥化农科所决选的后代(方差分析F值极显著)。在开花期、成熟期方面,各品系差异不显著,但红兴隆决选的品系开花期、成熟期均早于绥化及东农决选的材料。在百粒重大小方面,各入选品系间差异虽较大,但各点间的差异没有规律性,这与各杂交组合亲本百粒重大小有关。从总的表现看,由于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自然选择及人工定向选择作用的结果,各点育成了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此研究对确定各地育种目标及选用生产品种类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春小麦北麦10号为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科研所1997年以九三32664_(96)/九三3U117F_1为母本,以格来尼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1998-2000年种植F_1~_3,2000年冬南繁增代,于2002年F_6决选,原代号九三02-6628。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0019。  相似文献   

19.
垦大6号(原代号农大95-3014)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研所以农大89-2729为母本,北89-2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1995年出圃,1996~1997年参加本所产量鉴定圃的试验,1998~1999年参加省区域试验,2000年参加省生产试验,2001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垦大6号。2000年在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招标会上招标为中强筋优质家庭用粉小麦品种。1 产量表现该品种1996~1997年在本所的产量鉴定圃中平均产量为4 573.6 kg/hm2,比对照垦红8号平均增产11.0%;1998~1999年在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288.9kg/hm2,比对照垦红8号和垦红14号平均增产  相似文献   

20.
晋麦88号(品系名临抗19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协作选育而成的一个多抗优质丰产旱地小麦新品种.1999-2000年配制复交组合99R162/临抗5025//晋麦47,即以高抗黄矮病、品质优良的种质材料99R162为母本,自育品系临抗5025为父本杂交,其F1代再与旱地高产品种晋麦47号杂交.F2~F5代采用系谱法分别在水地、旱地交替进行农艺性和抗旱性选择,并采用穿梭育种进行抗病性鉴定,2005年出圃.2006-2007年参加旱地品比试验,2008、2009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麦区旱地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9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09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