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对小叶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水煎法提取黄芪多糖,采用固液比、提取溶剂、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试验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所得黄芪多糖处理小叶杨幼苗,探究黄芪多糖对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最终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60℃,提取1.5h.正交试验得出优化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60℃,提取1.0h.10 mg/ml的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叶杨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的含量,而0.1 mg/ml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叶杨叶绿素b的含量.[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提高植物叶绿素含量,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模拟干旱胁迫对发状念珠藻抗氧化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方法]以发状念珠藻细胞为实验材料,用2;、4;、6;、8;、10;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发状念珠藻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胞外多糖(EPS)和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发状念珠藻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细胞胞外多糖(EPS)和脯氨酸(Pro)含量呈增加趋势,但在高浓度的胁迫下,脯氨酸的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发状念珠藻在中度干旱胁迫下能够激活自身的抗氧化酶类以提高藻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从而能消除或减轻活性氧毒害,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酶活降低,标志活性氧清除机制受到破坏,抗氧化能力降低.在干旱胁迫下,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的胞外多糖和脯氨酸表现出缓解干旱胁迫的效果,累积的脯氨酸和胞外多糖能够维持细胞内渗透平衡,保证细胞内正常的物质代谢,从而提高发状念珠藻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蔓性千斤拔种子对逆境的适应性,为适时生产播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适温培养2d的种子置于6℃条件下胁迫12、48、72 h和在6℃冷吸胀后适温培养,测定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速度及可溶性糖、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经低温胁迫和冷吸胀处理后,蔓性千斤拔种子发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低温胁迫72 h和冷吸胀处理的发芽率及低温胁迫48、72 h和冷吸胀处理的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显著低于对照;不同处理种子可溶性糖、脯氨酸( Pro)、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部分处理达显著水平.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对照处理的种子POD活性不断降低,而低温胁迫48、72 h处理的种子POD活性先上升、后保持在一定水平上,低温胁迫12h处理的种子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温胁迫48、72 h处理的萌发种子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对照、低温胁迫12h处理及冷吸胀处理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在一定时间的低温胁迫下,虽然蔓性千斤拔种子萌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膜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能主动响应;而冷吸胀处理的蔓性千斤拔种子,不仅萌发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膜保护酶系统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杨玲  郭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959-6962
[目的]了解逆境条件对植物体内保护酶活性昼夜变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研究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昼夜变化情况。[结果]一昼夜胁迫中,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不仅受PEG浓度和胁迫时间的影响,而且受光照的影响。随着光照时间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持续降低、POD和CAT活性的变化率则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光照结束后,随着黑暗时间的延长,电解质外渗率和保护酶活性先接近对照水平,然后发生较大波动。[结论]玉米幼苗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变化不仅受PEG浓度、胁迫时间的影响,而且受光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水分胁迫及复水条件下,研究3份新疆狗牙根新品系叶片活性酶的变化.[方法]测定3份新疆狗牙根新品系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3份新疆狗牙根新品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持续升高,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在胁迫前期(3~30 d)变化平缓,而随后持续升高,复水后呈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虽然干旱胁迫会导致3份新疆狗牙根新品系内形成较多自由基,使细胞膜系统受到一定破坏,但3份新疆狗牙根新品系体内的保护酶防御系统可以被有效调动以清除和防御自由基的伤害,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更大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乙烯利和甲基环丙烯(1-MCP)对甘蔗苗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明确乙烯利和1-MCP对甘蔗苗期抗旱能力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以桶栽的苗期新台糖22号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分别用浓度为200和300 mg/L的乙烯利喷施甘蔗叶面,然后用1 mg/L 1-MCP密闭连续熏蒸16h,在不同处理时期分别测定甘蔗苗期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强,喷施200mg/L乙烯利+1 mg/L 1-MCP处理的苗期甘蔗叶片POD、SOD和CAT活性明显增加.而喷施300 mg/L乙烯利+1mg/L1-MCP处理的甘蔗苗期叶片POD、SOD和CAT活性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现为在轻度水分胁迫时呈上升趋势,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时呈下降趋势.[结论]喷施200 mg/L乙烯利+1 mg/L 1-MCP能增加苗期甘蔗的POD、SOD和CAT活性,有利于提高苗期甘蔗的抗旱性;但在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喷施较高浓度的乙烯利(300 mg/L)和1-MCP不利于提高苗期甘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砷胁迫对药用植物黄芪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揭示砷毒害植物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药用植物黄芪为材料,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愈创木酚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及硫代巴比妥酸法研究不同浓度砷胁迫下对药用植物黄芪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影响以和丙二醛(MDA)的浓度变化。[结果]随着砷浓度升高,黄芪叶片中这3种酶的活性能够维持,特别是POD活性显著增加。从时间动态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黄芪叶片中的CAT活性先升高再降低,POD活性增加,SOD活性变化不显著;MDA含量先升后降,第8天达到最大值。[结论]该研究可为中药材重金属含量控制和药理活性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黄芪多糖处理过的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在接种杨树烂皮病菌(Valsa sordida)后其体内与抗性有关的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探究了黄芪多糖增强植物抗病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对杨树烂皮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低质量浓度黄芪多糖在短时间内能够提高小叶杨叶片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而高质量浓度黄芪多糖可使小叶杨叶片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缓慢持续增加;0.010 g·L_(-1)黄芪多糖处理后,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总酚活性在0.100 g·L_(-1)黄芪多糖处理组中达最高;黄芪多糖各质量浓度处理后,叶片内叶绿素a、b及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黄芪多糖能够通过提高与抗性相关的物质的含量及酶的活性来提高林木自身抗性,从而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杨静  孙皓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8954-8956,8959
[目的]研究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硝酸银、高糖、高盐、超声等诱导子对黄芪细胞生长和黄芪多糖合成的影响.[方法]向细胞悬浮液中加入各种诱导子或对细胞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测定细胞干重增殖倍数和黄芪多糖的合成量.[结果]加入10.0 mg/L水杨酸可使黄芪多糖的含量为对照组的2.04倍;添加较低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浓度(1.0 mg/L)使黄芪多糖的含量达48.974 mg/g,比对照提高了2.50倍;添加4 mg/L浓度的硝酸银能使黄芪多糖含量提高1.60倍;高糖和高盐胁迫处理均能诱导黄芪多糖的合成.高糖处理能使黄芪多糖的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92倍.低剂量的超声刺激对黄芪细胞生物量的积累有显著的刺激作用.[结论]诱导子的添加可有效促进黄芪悬浮培养细胞中黄芪多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研究镉对大叶种普洱茶幼苗叶绿素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长叶白毫茶苗为供试植物,采用砂培方法.[结果]当镉浓度在0~80mg/L范围内,茶幼苗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CAT、P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而SOD活性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含量均逐渐下降,MDA含量则一直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镉胁迫下大叶种普洱茶幼苗膜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小黑杨热激转录因子HSF在应答高温和高盐胁迫时发挥的关键作用.保守结构域和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等对杨树HSF转录因子家族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以小黑杨为材料,经过37℃高温胁迫半个月后观察其形态变化;将小黑杨在37℃下分别处理0、12、24、48 h,采用RT-qPCR对小黑杨组织中的PsnHSFs基因...  相似文献   

12.
杨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317-9319,9422
[目的]研究苯丙氨酸、草酸和油酸等前体对黄芪细胞生长和黄芪多糖合成的影响.[方法]在细胞培养的第O天,向细胞悬浮培养液中加入3种前体,测定细胞干重增殖倍数和黄芪多糖的含量.[结果]添加2 mmol/L的草酸可以明显地促进黄芪细胞中黄芪多糖的积累,其含量为对照组的1.80倍;较低浓度苯丙氨酸能有效促进黄芪细胞中黄芪多糖的合成;当苯丙氨酸浓度为1.Ommol/L,黄芪多糖的含量达最大,为33.429 mg/g,为对照组的1.70倍;当油酸添加浓度由0.1mmol/L增加至2 mmol/L时,细胞中黄芪多糖的含量逐渐提高;2 mmol/L的油酸使黄芪多糖的含量达37.565 mg/g,为对照组的1.91倍.[结论]前体的添加可有效促进黄芪悬浮培养细胞中黄芪多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张利娟  王志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56-5657,5693
[目的]探讨中草药复合制剂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和鸡蛋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1200只44周龄江汉鸡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分别饲喂不同含量的黄芪多糖和小檗碱,63d后,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和鸡蛋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各处理组蛋鸡血清生化指标中的总蛋白、球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增加,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各处理组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结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mg/kg黄芪多糖和30mg/kg小檗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桑椹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研究桑椹(FRUCTUS MOR)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鲜桑椹粗糖,以桑椹果汁1和维生素E类似物为对照,考察了桑椹多糖清除羟基、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能力和抑制亚油酸氧化活性。[结果]桑椹中多糖含量为6.05%,桑椹多糖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抑制亚油酸氧化活性。[结论]该研究可为桑椹多糖的抗氧化及抗衰老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粉碎形式对黄芪粗多糖纯度及黄芪多糖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粉碎方法和超微粉碎技术提取黄芪多糖并测定纯度。[结果]超微粉碎技术所提取的黄芪粗多糖纯度比普通粉碎技术高3.5个百分点,黄芪多糖溶出率高3.23个百分点。[结论]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处理能够提高黄芪粗多糖的提取量、纯度及黄芪多糖的溶出率,从而增强黄芪的药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NaCl溶液对酸模叶蓼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药用植物酸模叶蓼幼苗为试验材料,将其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50、75、100、125、150 mmol/L)处理,测定其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以判断酸模叶蓼的抗盐能力。[结果]在NaCl浓度≤125 mmol/L时,叶绿素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MDA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则是先增加后降低;在NaCl浓度为150 mmol/L时,叶绿素含量明显比对照组的含量少,MDA含量明显比对照组的量大,可溶性糖含量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在0~150 mmol/L浓度范围内时,NaCl对酸模叶蓼的胁迫作用会致使酸模叶蓼启动自身的防御机制来适应这种胁迫的环境,表明酸模叶蓼具备一定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7.
宋清焕  赵喜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422-4422,4426
[目的]探讨物理因素对黄芪多糖提取的影响。[方法]以黄芪多糖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研究黄芪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结果]确定的优化条件为:固液比30∶1,超声波强度120W提取时间1h,其最佳工艺的提取率达到92.1%。[结论]与直接加热提取法相比,微波提取省时、节能,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黄芪多糖工艺,研究了超声功率、温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对黄芪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80 W,温度55 ℃,液固比50 mL·g-1,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黄芪多糖得率为5.40%。进一步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 8.0.6 Trial分析因素间交互作用对黄芪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功率与温度和提取时间交互作用不显著;温度与液固比和提取时间交互作用显著。试验模型适合度显著(F=31.99),试验操作可靠(CV=2.53%),黄芪多糖得率的实测值与预测值间拟合度较好(R2=0.938 8)。该方法工艺简单、节能环保、易于控制,可推广应用于黄芪多糖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9.
余诺  张萍  李哲  姜海明  杨晓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265-12266
[目的]探讨保护酶系统及丙二醛(MDA)在黑松中的抗盐碱作用。[方法] 以1年生黑松幼苗为材料,研究了海水盐度及胁迫时间对其根、茎、叶中活性氧和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 在低盐度的海水胁迫下,SOD活性呈非线性上升趋势;在高盐度的海水胁迫下,SOD活性呈降低趋势,且海水浓度组的SOD活性最低。第3天,1/2海水浓度组的POD活性达最大值,比对照组高88.23%。第6天,1/2海水浓度组的POD活性比第3天下降95.86%;海水浓度组的POD活性是对照组的309.00%,仅比1/4海水浓度组低29.19%。第9天,1/4海水浓度组的SOD活性达最大值,比对照组高96.27%,比第6天高13.75%;海水浓度组的MDA含量达最大值,比对照组高320.00%,比第3天高130.00%,比第6天高52.30%。[结论] 黑松幼苗具有良好的抗盐碱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