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瓜靶斑病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误按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危害损失较重,而黄瓜黑星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年来,随着我国保护地生产的发展,黄瓜黑星病在我国部分地区危害严重。一、黄瓜靶斑病1、发病特点黄瓜靶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年来遍及全国各地,温室、露地都有发生,且有不断加重趋势,成为黄瓜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2.
黄瓜靶斑病是由黄瓜靶斑病菌——半知菌的棒孢菌引起的病害。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和流行。近年以来,在辽宁省的凌源、沈阳、盘锦、瓦房店和东港等主要黄瓜产区大面积发生,已成为黄瓜主要病害之一。黄瓜靶斑病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往往按照防治霜霉病和细菌黄瓜靶斑病  相似文献   

3.
正黄瓜靶斑病是由黄瓜靶斑病菌——半知菌的棒孢菌引起的病害,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近年以来在各个地区均有发生,成为黄瓜主要病害之一。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误按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危害损失较重。1.发病特点黄瓜靶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年来遍及全国各地,温室、露地都有发生,且有不断加重趋势,成为黄瓜主要病害之一。病菌以危害叶片为主,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叶  相似文献   

4.
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是河套地区近几年来温室嫁接黄瓜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也是温室黄瓜最难防治的病害。该文论述了内蒙古河套地区黄瓜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相似文献   

5.
宁夏温室黄瓜新病害靶斑病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温室新病害黄瓜靶斑病的防治技术研究明确了几种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2.5 g/hm2、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62.7 g/hm2、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25.0 g/hm2、25%嘧菌酯悬乳剂112.5 g/hm2药后7d防治黄瓜靶斑病的效果在55.49%~67.72%之间,药后12 d防治黄瓜靶斑病的效果在83.41%~89.30%之间.说明这几种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黄瓜生长正常,没有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黄瓜靶斑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原物为瓜棒孢霉,所以也叫棒孢叶斑病。症状与发生黄瓜靶斑病多发生在黄瓜盛瓜期以后,先从中下部叶片发生,在叶片正面形成黄色、圆形、凹陷斑点,背面水渍状,俗称小黄点病。逐渐扩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因此得名靶斑病。受到气温等影响,病斑大小、色泽、霉层会有较大变化,多数直径为8~15毫米,湿度大时病斑正、背面均生淡灰褐色霉状物。病害严重时病斑相融合,叶片枯黄,茎蔓和叶柄上也会出现椭圆形的灰褐色病斑。  相似文献   

7.
黄瓜靶斑病是1种世界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害在淮安地区危害性越来越大,给黄瓜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2015年以来,对淮安市黄瓜靶斑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对病害进行正确识别和科学防控,以期为瓜农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黄瓜靶斑病是由黄瓜靶斑病菌——半知菌的棒孢菌引起的病害,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近年来成为豫东地区黄瓜主要病害之一,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苏性角斑病极易混淆,在生产上误按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9.
<正>春季随着温度升高,大棚湿度增大,黄瓜容易发生靶斑病或霜霉病害,并且两种病害病状相似,在生产中很容易对这两种病害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用药错误。本文针对两种病害发病的不同时期进行区分,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一、发病初期霜霉病又称"跑马干",发病初期叶片呈现浅绿色水浸斑。而靶斑病俗称"黄点子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1毫米左右。二、发病中期霜霉病中期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黄瓜生长过程中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和靶斑病,提出改进的病害识别方法,为黄瓜病害自动识别提供一种技术支持.[方法]将RGB模型的病害图像转换到HSV和YUV颜色空间,通过OTSU筛选,获取阈值分割效果最好的HSV颜色空间的V分量,综合全阈值法和局部动态阈值法对V分量进行分割,获取病斑区和过渡区的分割图像.分别提取病斑区和过渡区的颜色和形状特征,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进行病害识别.[结果]以采集的240幅病害图像为研究样本,当惩罚参数C=32,核函数参数γ=1时,基于病斑区和过渡区在颜色和形状方面的22个特征数据,SVM分类器对霜霉病、白粉病和靶斑病3种病害的识别率分别达83.3%、76.7%和90.0%,对比仅以病斑区的11个特征数据为基础的识别结果,增加过渡区特征数据之后,黄瓜病害识别率有较大提升,分别提高26.6%、13.4%和16.7%(绝对值).[建议]未来研究中应拓展黄瓜病害研究的种类,在进行病害识别时应将病害发展程度及病害的混合性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1.
采用苗期接种法,对50份黄瓜种质资源作霜霉病、白粉病、棒孢叶斑病及黑斑病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高抗白粉病材料有6份;高抗棒孢叶斑病材料有9份;高抗黑斑病材料有3份;抗霜霉病材料有11份。通过比较50份材料多抗性,仅50号材料(华南型)抗4种病害;5份材料抗3种病害,分别为16号、28号、31号、36号和38号。其中16号(西方鲜用型)、31号(华北型)和38号(华南型)抗霜霉病、棒孢叶斑病和黑斑病;36号(华南型)抗棒孢叶斑病、黑斑病和白粉病;28号(腌渍型)抗霜霉病、棒孢叶斑病和白粉病。在4种生态类型中,华南型黄瓜多抗性最好。16号、28号、31号、36号、38号和50号材料可作为培育黄瓜广谱抗病品种优良抗病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菜病清杀菌谱及田间药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菜病清对低等病原菌具有显著杀灭作用,EC50〈100;最佳浓度400-1200倍;对高等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是一种较广谱的防治蔬菜病害的药剂。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菜病清对黄瓜霜霉病、等具有显著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山东黄瓜主要种质资源多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一接种法,分别接种鉴定了24个黄瓜种质材料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褐斑病和枯萎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有3份材料高抗白粉病,9份材料抗白粉病;2份材料高抗霜霉病,8份材料抗霜霉病;1份材料高抗褐斑病,12份材料达到抗病级;在枯萎病的接种试验中,没有发现高抗和抗病材料,仅得到了8份中抗材料。综合4种病原菌的接种结果,发现材料H、U、B、E、L、P对4种病害都达到中抗以上水平;材料V除了不抗枯萎病对其他3种叶部病害都达到高抗水平;材料H高抗霜霉病;材料R与材料J对白粉病达高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辣椒几种叶部病害——斑枯病、色链隔孢叶斑病、霜霉病、白星病和细菌性叶斑病的危害症状、发病特点,指出防治这些病害应在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性的基础上,采取生长期喷药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菌丝体生长速率抑制法和盆栽喷雾法测定特比萘酚和盐酸特比萘酚对16种植物病原菌的离体杀菌活性及其对9种植物病害的盆栽防效。结果表明,特比萘酚和盐酸特比萘酚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其中特比萘酚对8种真菌(山茶灰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玉蜀黍赤霉病菌、茄链格孢病菌、火龙果溃疡病菌、香蕉炭疽病菌、橡胶炭疽病菌和冬瓜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强,8种真菌的EC50为0.03~0.24 mg·L?1,盐酸特比萘酚对山茶灰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玉蜀黍赤霉病菌、茄链格孢病菌和火龙果溃疡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强,EC50为0.03~0.22 mg·L?1。盆栽活体实验结果表明,特比萘酚和盐酸特比萘酚对多种农作物真菌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浓度为100 mg·L?1时均能100%控制豇豆白粉病;在浓度为400 mg·L?1时均能够有效抑制水稻纹枯病、小麦白粉病、黄瓜靶斑病、黄瓜白粉病和玉米大斑病,防效达到90%~100%。  相似文献   

16.
黄瓜褐斑病的发生、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武清等地常规分离黄瓜发病病株,PDA培养基上培养。根据柯赫氏法则和生物学特性,鉴定为黄瓜褐斑病,又叫靶斑病。研究表明,湿度是诱发黄瓜褐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从发病症状、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生规律等方面对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和褐斑病3种病害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病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8.
黄瓜霜霉病和棒孢叶斑病由藻界卵菌门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M.A.Curtis)Rostovzev]及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侵染引起,是黄瓜生产主要病害。文章利用抗霜霉病与棒孢叶斑病黄瓜品种‘D9320’和感霜霉病与棒孢叶斑病黄瓜品种‘D0401’为试验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黄瓜抗病性候选基因CsCBS,探究CsCBS基因在黄瓜抗两种病害中作用。克隆获黄瓜CsCBS,其包含1个1 263 bp开放阅读框,编码420个氨基酸。在编码区有11个外显子,9个内含子,含1个CBS结构域和1个DUF结构域。在单一接种棒孢叶斑病菌、霜霉病菌及同时接种两种病原菌3种处理下,接种2~24 h,CsCBS在抗病品种‘D9320’中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同时接种2种病原菌处理在4 h时表达量最高,为对照57倍。CsCBS对棒孢叶斑病菌响应最强烈,且持续时间长。在感病品种‘D0401’中,CsCBS表达量均低于对照或与对照持平,表达量极低且过表达CsCBS,显著提高其对霜霉病及棒孢叶斑病抗性。CsCBS转基因黄瓜T_0代植株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研究结果为阐述黄瓜双抗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大豆主要病害为害现状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2001年对吉林省不同生态我进行了大豆主要病害普查。结果表明:吉林省大豆病害分布与为害存在区域性差异。东部山区以灰斑病、红菌性斑点病、霜霉病发生为主;中部地区以病毒症、褐斑病、灰斑病、细菌性斑点病发生为主;西部地区以孢囊线虫、菌核病发生为主。依据调查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大豆病害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0.
疫霉净烟剂防治保护地蔬菜几种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内高湿是适宜发病的重要条件,常规喷雾防治增加棚内湿度,防治时间受阴天和浇水限制,系统防效差。采用烟剂防治温棚蔬菜病虫害弥补了喷雾之不足。目前我国烟剂品种少,单一的烟剂连续使用易产生抗性,为此研制新型烟剂非常必要,通过1991 ̄1996年的研究,研制出了主防黄瓜霜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番茄晚疫病的新型烟剂疫霉净烟剂。每667m^2用剂量250g。据唐山、秦皇岛、保定、廊坊、辽宁、天津等地市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