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烨 《落叶果树》2008,40(2):5-5
苹果套袋须从"四选"入手:①选园.套袋园选管理精细,园相整齐、树形规范、通风透光良好,肥水供应充足的果园.②选树.树体健壮,密度适宜,层性良好,无腐烂病和其他严重枝干病害.  相似文献   

2.
1 套袋前的果园管理1.1 选好园、选良种、选壮树 应选园貌整齐,综合管理水平高的果园。一般要求土壤比较肥沃、群体结构和树体结构较好,生长期树冠下透光率在18%以上,果园覆盖率在75%以下,花芽饱满,树龄较小,生长健壮,结果平衡。应选套后商品性状好、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增值高的品种,苹果以红富士、粉红女士等为主。1.2 合理整形修剪 套袋果园以细长纺锤形、自由纺锤形、改良纺锤形和改良开心形等通风透光的树形结构为主,为减少枝叶量,生长期红富士667m~2留枝量控制在8万~10万个,树高在  相似文献   

3.
<正>套袋技术可以提高果实着色率,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提高果实商品率,增加经济效益。通过秦州区苹果套袋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秦州区苹果套袋技术要点,以供广大果农参考。1苹果套袋前要做好"四选"(1)选园。要选择土、肥、水、光条件好,管理水平高有发展前景的果园。(2)选树。要选树体健壮、品种纯正、修剪合理、透光率30%以上的单株。(3)选果。要选  相似文献   

4.
1材料与方法 1.1不同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于2003~2004年在小山头村、坟坨村果园进行.试验园地为砂壤土,肥力中等,管理水平中上.试材为11~13年生红富士(秋富1)苹果,于两地各选12株长势相近、地形相近,产量相近的树.  相似文献   

5.
通过培育不同树形,并对郁闭的龙眼果园进行疏枝、间伐试验。结果表明,建立高光效树体结构,减少郁闲果园株数,能有效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林华果场试验因疏枝改造后树高降低,冠径扩大,单株产量比对照增加121kg,果实品质显著提高;密龙果场试验园间伐后,虽然总产量略有降低,但是667m2产值比对照增加687.8元。通过调查不同果园的龙眼产量和树体结构,得到龙眼产量与树体结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60.98+0.28X1+3.90x2+2.29X3。  相似文献   

6.
龙眼根腐病是龙眼的主要病害之一 ,幼龄树和成年树均可发生。笔者于 1 999-2 0 0 0年在莆田县梧塘镇漏头果园及西天尾镇后黄果园进行调查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1 999年对莆田县梧塘镇果园及西天尾镇果园发病情况进行普查。梧塘漏头果园为平地粘壤土果园 ,品种为乌龙岭 ,调查数量5 1 6株 ,其中投产树 31 5株、幼龄树 2 0 1株 ;西天尾后黄果园为坡地沙壤土果园 ,品种为乌龙岭 ,调查数量 745株 ,其中投产树431株、幼龄树 31 4株。对根腐病原进行镜检诊断。 2 0 0 0年 1~ 1 2月逐月记录月均气温、月总雨量和两果园发病情况 ,并做…  相似文献   

7.
《果农之友》2008,(5):43-43
1 选园 选园必须在2003、2004、2005、2006年,去冬今春进行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的基础上,树体达到通风透光良好,园貌整齐的优良品种,要有一定比例的授粉树,在12%~15%。品种如嘎拉系、新红星系、红富士系、秦冠系等苹果园作为套袋果园。  相似文献   

8.
1 改树形的必要性 自上世纪90年代大力倡导“纺锤形”整形修剪以来,确实实现了红富士苹果的早期丰产、优质;但许多果园中期或中后期产量和质量直线下降。究其原因,纺锤形树形对骨架枝的结构、配比要求严格(枝干比小于1/3,主枝数为15个左右,树高3m左右,要求结构匀称、上弱下强、树势稳定),部分果农对此认识不足,从而管理不当,导致中后期的果园树体严重超高,从属关系不明,竞争枝、徒长枝多,严重郁闭、枝条交接严重、树形紊乱,树体结构已严重脱离了纺锤形构架,通风透光性差,顶部极强,下部主枝极弱,上、下都难以成花结果,造成树体营养的空耗、病虫害严重。因此,必须改造树形。  相似文献   

9.
1幼龄果园1.1树体结构特点干要高(>1 m),树要矮(<行距),冠开张,角度大(90°~110°);中干强,主枝弱,枝组小,轴差大(中干∶主枝∶枝组粗度比>9∶3∶1);主枝多,无侧枝,单轴延伸,不分层;主枝安排布局做到:上小下大,上稀下密,上短下长。1.2整枝修剪1.2.1要求强化中干,弱化主枝,小化枝组,协调平衡,简化结构。按照树体结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第一部分:柑桔无病良种母本树的培育及母本园的建立一、优良母树的选择及其携带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病原的脱除 1.优良母本树的选择及采穗: (1)从无黄龙病区或附近无黄龙病的果园中,选择生势旺盛、外表健康、果型端正、果实品质好、高产稳产的壮年树,并进行果实特征测定及果实品质分析。凡选中的母树,均给予登记、编号并挂牌。 (2)一般在“大寒”至“立春”选充实的壮梢采穗。接穗采下即把叶片连同叶柄  相似文献   

11.
栾峰 《落叶果树》2001,33(1):52
1996年开始 ,我们在齐河县刘桥乡李茂吾村果园进行了果树“拱形”整枝探索。该果园共 8hm2 ,1 994年春定植 ,其中梨 4 .67hm2 ,品种为砀山酥梨、雪花梨、鸭梨 ,株行距为 3m× 5m ,定干高度 60cm。苹果 3.33hm2 ,品种为红富士、北斗、乔纳金、嘎拉、新红星 ,株行距为 3m× 4m ,定干高度50cm。选 2 .67hm2 梨树和 2hm2 苹果树进行“拱形”整枝试验 ,2hm2 梨树和 1 .33hm2 苹果树采取传统整枝法作对照。试验树和对照树的立地条件、品种、栽植密度 ,以及施肥、浇水等管理完全相同。1 996年春季开始 ,对交叉的两行间枝取其…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柑桔品种熟期结构极不合理,成熟期过于集中,季节性、结构性过剩现象突出,柑桔留树保鲜成了暂时调节品种熟期结构不合理,缓解成熟期集中的有效栽培措施。本文通过对柑桔留树保鲜原理的总结和分析,从适宜留树保鲜的生态区域的选择,适宜留树保鲜果园的选择,适宜留树保鲜的柑桔品种及果实选择,留树保鲜果园的管理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柑桔留树保鲜的主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苹果套袋是生产优质果品的重要措施,套袋后可避免果实受药物刺激和枝叶摩擦,减少病虫及鸟等危害,降低农药残留,预防日灼,减轻冰雹等机械损伤,使果面光洁,色泽艳丽,能够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但笔者通过生产过程的调查分析,认为苹果套袋存在7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1 根据园相和树相套袋问题 有些果农认为只要是套袋苹果就好销售,价钱就高,因而不顾立地条件、树体结构和树龄,只要结果就套袋,但效益并不一定高.苹果套袋应有所选择,一是要选择立地条件和通风透光良好的果园,这些果园园相整齐且管理规范.二是选择树势健壮、树体结构良好和枝组健壮的树套袋.一般生长过旺的树,套袋后果实褪绿不好,除袋后着色差;长势偏弱的树,套袋后果个小,易日灼.  相似文献   

14.
1 调查地点与方法 2003年8月6日调查分别设在张董牛村果园、田庄村南果园、田庄村北果园黑点病的发生情况。品种为20年生鸭梨。每个果园选择树势均等的3株树,每株树解袋60个,树高1.5 m以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河北省中南部果树生长量大,影响苹果果品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果园内的光照问题,1995年以来进行树体结构的改造,彻底改善了示范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在实现稳产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果实的品质和果园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月份物候期果园主要管理内容1月小寒 ̄大寒早熟品种幼果期;迟熟品种终花期1.果园改造。修整田埂,疏通排水沟,防止果园积水;对劣种树进行高接换种和新果园定植;2.早熟品种继续进行疏果、套袋;3.幼树采用拉枝等办法矮化树冠。2月立春 ̄雨水早熟品种果实膨大期;中晚熟品种幼果期1.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以来 ,我们在偏关县旱地果园采取极低干小冠形整形修剪技术 ,对老弱果园进行多主干、丛状式小冠形的改造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现将改造技术总结如下。1 极低干小冠树形的特点①采取极低干小冠形整形的集约化密植果园 ,结果早、单位面积产量高。②缩短养分输送距离 ,增强生长势 ,同时增强了植株的抗风、抗旱、抗寒能力。③通过对老弱果园的改造 ,合理地调节了生长与结果的关系 ,可有效提高生产能力。④修剪技术简单 ,管理方便 ,利于推广。2 极低干小冠形树体结构、培养与改造2 .1 树体结构1 )干极低。干高 1 0cm或无主干 (丛状式及…  相似文献   

18.
苹果提质增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密度调整与树形改造 1.1密度调整根据品种、树龄、立地条件、砧穗组合及管理水平等因素,及时进行密度调整,适当改造树体结构,达到树体通风透光的要求。在肥水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区域,成龄果园密度可参照以下标准:普通品种/乔砧组合,667m^2栽22-28株,  相似文献   

19.
葛世康 《果农之友》2008,(12):14-14
有的果园.修剪苹果树.采用错误的修剪方法.造成树体结构不合理.树冠透光通风不良.无效消耗营养过多.树势过旺或衰弱.或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去平衡.树产量低.结的果实品质差.生产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20.
无公害果品生产是在认真细致地抓好改善树体结构、调整枝量、合理负载等果园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着力推广果实套袋,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果园生草、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保护和利用天敌等无公害果品生产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