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佳木斯地区属寒地稻作区,在水稻品种的选育和生产技术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为选用适宜的品种,生产优质稻米,在水稻品种的熟期、优质、丰产性、抗病性、种子级别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适合寒地稻作区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贺琳  付立东 《北方水稻》2015,45(2):67-69
以盘锦滨海盐碱稻区水稻生产发展为主线,介绍了盐碱地改良、水稻品种更新、栽培技术改进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与水稻高标准条田建设、耐盐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推广及与品种配套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水稻机械化栽培、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阐明了发展集约型稻作、环保安全型稻作、复合型稻作是提高水稻产量与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稻苗床隔寒早播壮秧高产栽培技术,是寒地稻作区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从虎林市生产实际出发,从育苗前准备、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苗床管理、本田整地移栽、本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该项技术,以利推广,使更多的农户能够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方正县位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是以稻作栽培为主的农业县,是全国旱育稀植的发源地,也是寒地绿色稻米重要产区之一。面对WTO的加入,如何提高寒地“绿色稻米”的栽培水平,使其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稻作栽培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1选用优质品种优质高产的品种是“绿色稻米”生产的前提,只有选用适于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品种,配合有针对性的栽培措施,才能保持和发挥其品种特性,生产出绿色优质稻米。特别是寒地稻区,必须以安全抽穗、安全成熟为中心选择品种,确保稻谷的成熟度和成熟质量,因食味好的…  相似文献   

5.
仲桂芳 《北方水稻》2008,38(3):131-132
黑龙江省虎林市属寒地稻作区,通常情况下只能种植一些中早熟水稻品种。采用大钵体保温育秧高产栽培技术,使12~13片叶的晚熟水稻品种在虎林地区也能够正常种植。该技术选择优质晚熟水稻品种,采用434孔钵育盘,于3月15日左右播种,超早保温育秧,培育出适合稀植栽培的带2~3个分蘖的壮秧,并结合本田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使水稻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6.
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 ,水稻生产必须以优质米生产为前提。现就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的几个方面进行总结。1 选择优质米品种品种选择要根据我场寒地稻作“三低”的气候特点 ,及以井灌为主的实际出发 ,严格优质米品种和熟期选择标准。 10~ 11叶品种占 80 % ,12叶品种占 2 0 %。 10叶品种有垦 94 - 2 2 7等 ,11叶品种有合江 19、空育 131、龙粳 8号、垦 94 - 2 0 2、绥粳 3号 ,12叶品种有垦稻八号等。2 旱育壮苗技术旱育秧田规范化 适当相对集中固定秧田地是旱育壮苗的基础 ,高台是旱育的基本保证。做好“两秋、三常年”工作。发展大中棚…  相似文献   

7.
我国稻作技术转型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稻作技术创新及其对水稻生产发展的贡献,当前水稻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情况及其对稻作技术创新的需求。我国水稻品种更新换代及稻作技术进步推进了水稻生产能力的提升和产量的提高。当前,水稻生产受到了自然资源、劳动力、生产成本、稻谷价格、生产效益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需求优质安全稻米,社会各界要求水稻绿色生产。为实现水稻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需加强优质高产、肥水高效利用、机械化与信息化、气候变化影响与灾害防控、新型稻作制度等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采用稻壳做床垫育苗,能夺取有效积温258℃,提早育苗,使在第三、四积温带选用中早熟水稻品种成为可能,有效地解决了寒地黑土稻作区水稻生育期短,水稻产量上不去、经济效益差的问题。对采用稻壳做床垫育苗的增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育苗前准备、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该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我国寒地稻作区绝大部分分布在黑龙江省,该区域较易发生低温冷害,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稳定和发展。概述了水稻从播种至秧苗期、分蘖期、孕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期到收获期等各个生长阶段对冷害的防御,并提出了选用耐冷害性强的水稻品种、培育壮秧、多种方式提高水温地温、增施磷肥、控制氮肥施用量等措施,以指导帮助水稻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2016和2019年湖南省3种典型稻作区33个产粮县市的杂交水稻种植数据,分析了调查区域内杂交水稻生产面积、稻作类型、优质杂交水稻占比、栽培方式、主导品种及用种量等方面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与2016年对比,2019年调查区域内的水稻种植面积和杂交水稻面积均呈下降趋势,但杂交水稻的主导地位并未发生改变;采用机插...  相似文献   

11.
针对黑龙江省勃利县的自然资源优势,提出依托科技,优化水稻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大优质米水稻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力度、依靠品牌战略,推动优质米水稻产业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走产、加、销一体化之路等寒地优质米水稻产业化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插植条件下植株叶绿素含量、叶片大小、叶片存活率及叶面积指数等方面变化的试验调查,探讨研究了不同插植密度对寒地水稻生长态势的影响变化,以期为寒地水稻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王士强 《北方水稻》2009,39(5):77-80
冷害是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寒地稻作区,低温冷害频繁发生。本文简要介绍了测土配方施肥、控制氮肥的施入、增施磷肥、增施钾肥、施用有机肥和微肥对防御低温冷害的作用,并对今后寒地水稻冷害防御的施肥技术方面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6年,黑龙江省桦川县推广寒地稻作机械化作业集成技术2万hm2,创效益3 422万元,通过2万hm2寒地稻作机械化作业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的实施,在水稻生产中实现了省工、节支、增产增效的目标,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稻的积极性,对发展桦川县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狠抓技术组装配套;强化目标管理,认真抓好落实工作;规范技术标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几方面做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北方寒地水稻超早播育苗标准化生产技术,是以生产绿色、有机、优质水稻为前提,通过引用借鉴国家有关行业标准,结合宁安区域自然条件及近五年来种子、肥料、栽培、植保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在大量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的基础上制定的。该技术是根据当地不同积温条件,选用五优稻一号、松粳6号等优质的晚熟品种,实施提早育苗,于3月25日~4月1日播种,争抢更多的有效积温,同时采用352孔大孔育秧盘,培育均质多蘖壮秧,并在本田实施超稀植栽培与管理,从而发挥晚熟优质品种的增产潜力,确保水稻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6.
寒地井灌水稻全程地膜覆盖节水增温栽培要点与增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宝君 《中国稻米》2004,10(2):29-29
黑龙江省稻区位于北纬43°~53°30′之间,通常被称为寒地稻作区。该区域内光照较强,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适合水稻生长发育。该区的水稻灌溉水源以自然水源为主。近年来,由于降水量在地域、年际间分布很不均匀,降水量偏少,河流断流,水库干涸现象常有发生,自然水源已不能满足水稻生产需要。在寒冷稻作区打井灌溉种稻,是挖掘水资源、发  相似文献   

17.
景圻优1936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野败型三系不育系景圻A与优质高产恢复系桂恢1936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稻米品质达到部颁3级优质米标准,2021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桂南稻作区作早、晚稻,桂中、桂北稻作区和高寒山区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水稻耐盐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一种对盐碱中度敏感的作物,土壤盐碱化是限制盐碱稻作区水稻生产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深入开展水稻耐盐碱性研究,了解水稻耐盐碱生理机理、遗传差异,盐碱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提高水稻耐盐的方法,对发挥水稻品种在盐碱稻作区的产量潜力,保证盐碱稻作区粮食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寒地水稻节本增效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寒地水稻生产推广节本增效优质米栽培技术,应重点抓好优质米品种的选择,减少用种量、培育壮秧、降低育苗成本,提高化肥利用率、节水灌溉,提高单产等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黑龙江省勃利县的自然资源优势,提出依托科技,优化水稻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大优质米水稻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力度、依靠品牌战略,推动优质米水稻产业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走产、加、销一体化之路等寒地优质米水稻产业化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