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石灰性土壤田种植的基础上,以玉米品种裕丰303、进口螯合态EDTA-Zn(Zn≥250 g/L)锌肥为供试材料,在玉米苗期和拔节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EDTA-Zn(Zn≥250 g/L)的锌肥进行比较试验,分析其对玉米株高、穗长、穗粒数、行数及粒重和产量的影响,以期指导大田生产。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EDTA-Zn(Zn≥250 g/L)与对照(CK)相比,锌肥用量为0.6 L/hm~2时,玉米株高、穗长、穗粒数和粒重表现最佳,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
锌氨基酸螯合物对断奶仔猪补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选用杜洛克×长白×约克夏29日龄断奶仔猪45头,随机接受基础饲粮相同、添加100 mg/kg(以锌计)由无机锌(ZnSO4)和有机锌(Zn-AAC)组成的5种处理饲粮,研究不同配合比例的Zn-AAC与ZnSO4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28 d试验,分前期(1~14 d)和后期(15~28 d)两阶段。结果表明:用Zn-AAC分别取代ZnSO4的40%、60%、80%和100%,与对照组(ZnSO40%)比较,试验前期ADG分别提高22.0%(P>0.05)、38.5%(P<0.01)、32.6%(P<0.05)、26.2%(P<0.05),ADFI分别提高24.6%(P<0.05)、25.3%(P<0.05)、23.5%(P<0.05)、23.8%(P<0.05);试验后期所有含Zn-AAC组ADFI增加(P>0.05);FCR Zn-AAC 60%组全期提高4.2%(P<0.05);80%和100%的Zn-AAC组,血清锌浓度分别比对照增加1.63倍(P<0.01)和1.46倍(P<0.01),随着Zn-AAC取代量提高,血清IgG含量增加(P>0.05),各组血清ALP活性无显著差异。结论:断奶仔猪补饲常规剂量的锌氨基酸络合物,与ZnSO4比较,能够提高仔猪ADG和ADFI,增加血清锌浓度;有机锌与无机锌合用时饲喂效果优于单一使用,其最佳配合比例为Zn-AAC 60%加ZnSO440%。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施锌水平对盐碱地玉米生理特性及籽粒锌含量的影响,以科河699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根据不同施锌肥方式设置6个处理:T0(0 kg·hm-2)、T1(7.5 kg·hm-2)、T2(15 kg·hm-2)、T3(22.5 kg·hm-2)、T4(30 kg·hm-2)、T5(37.5 kg·hm-2),测定不同处理下玉米生理特性、籽粒锌含量及产量。结果表明,施锌降低了盐碱地玉米叶片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灌浆期T3处理的叶片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分别较T0处理降低了22.3%、24.7%、15.9%;施锌提高了玉米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大喇叭口期T3处理的超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分别较T0处理提高了68.7%、152.1%和72.6%;同时,玉米籽粒锌含量和产量随施锌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T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T3处理能提高玉米叶片及茎秆中锌素的转移率及贡献率,减少玉米秃尖,增加穗长、穗粒数和百粒重,从而提高玉米籽粒锌含量和产量。以上结果表明,适量施锌肥可以提高玉米叶片生理活性,增强玉米对盐碱环境的抵抗能力,且当施锌量为22.5 kg·hm-2时玉米产量及籽粒锌含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处理对制种玉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观察了不同氮磷和肥料长效剂NAM及锌、锰肥配比对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磷比为1:0.5,将N 300 kg/hm2、P2O5 150 kg/hm2、锌肥(含ZnSO4 96%)15 kg/hm2、锰肥(含MnSO4 96%)30 kg/hm2、肥料长效剂NAM 9 kg/hm2一次性做底肥施入时,制种玉米的穗长、穗粗、行数及行粒数明显增加,产量较不施肥增产152.5%,较常规施肥增产18.1%,可在大田玉米制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当地常规施肥模式(CK)为对照,研究了红壤旱地有机肥不同施用量有机无机配施模式(T1:常规施肥+有机肥施用量7500 kg/hm2,T2:常规施肥+有机肥施用量11 250 kg/hm2,T3:常规施肥+有机肥施用量15 000 kg/hm2,T4:常规施肥+有机肥施用量18 750 kg/hm2)对春玉米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主要生育期,各处理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大小顺序为T4T3T2T1CK,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抽雄期和成熟期,T4和T3处理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T4和T3处理植株根系干质量、茎干质量均显著(P0.05)高于其它处理;T1、T2、T3和T4处理植株叶干质量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T2、T3和T4处理的穗长均明显高于对照;T4处理的行粒数、每穗粒数和百粒质量均显著高于(P0.05)对照;T1和T2处理的行粒数、每穗粒数和百粒质量均高于对照,但均无明显差异。春玉米产量顺序为T4T3T2T1CK,T1、T2、T3和T4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9.93%、16.57%、22.77%和24.72%。有机无机配施有利于改善春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春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估不同生育时期倒伏造成的夏玉米产量损失,本试验以农华101为材料,于田间人工控制倒伏,设置大喇叭口期根倒(V_(12)RL)、抽雄期根倒(TRL)、花后15 d根倒(S_(+15)RL)、花后15 d根倒+穗上茎折(S_(+15)RSL)、花后30 d根倒(S_(+30)RL)和花后30 d根倒+穗上茎折(S_(+30)RSL)共7个处理,研究倒伏对夏玉米穗部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大喇叭口期倒伏(V_(12)RL)会显著降低玉米株高,抽雄和花后倒伏对株高无显著影响;抽雄期倒伏(TRL)使玉米行粒数减少、穗长变短幅度最大,禿尖最长,其次是大喇叭口期倒伏,花后倒伏对夏玉米穗部性状影响逐渐减小。倒伏导致的玉米产量降低主要是由穗粒数减少和千粒重降低而引起,抽雄期倒伏导致穗粒数减少最多,相比对照减少12.31%;花后15 d倒伏(S_(+15)RL)和花后15 d倒伏+穗上折茎(S_(+15)RSL)对千粒重和产量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前者分别降低8.46%和14.55%,后者分别降低12.08%和18.52%。  相似文献   

7.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58-62
为明确玉米氮磷钾养分高效分配及高产稳产的氮肥运筹,利用池栽试验,以青农11号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对照)、不施氮肥、普通复合肥、脲缓控释肥、自制缓控释肥60天和自制缓控释肥90天,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氮磷钾养分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缓控释肥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提高,与对照相比缓控释肥60天处理的玉米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穗长、小区粒重分别增加31.7%、28.9%、13.9%、15.9%、53.9%。缓控释肥60天、90天处理的氮磷钾养分分配差异不明显。施用缓控释肥60天的处理,玉米根、茎、叶、籽粒中氮素含量依次为12.77、46.10、50.36、107.80 kg/hm~2,分别比对照提高2.51、1.81、1.59、1.26倍;磷素含量依次为3.21、10.06、4.99、72.50 kg/hm~2,分别比对照提高1.28、1.23、1.26、1.60倍;钾素含量依次为18.19、96.12、24.44、44.84 kg/hm~2,分别比对照提高2.03、2.10、1.67、1.13倍。可见施用缓控释肥60天,玉米可得到氮磷钾养分的高效分配。  相似文献   

8.
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的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氮、锌配施对夏玉米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增产幅度为83 9%~108 7%,在0~239 1kg hm2纯氮和0~25 8kg hm2硫酸锌范围内,玉米株高、果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和子粒产量随氮、锌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氮、锌肥的经济最佳施用量为227 4kg hm2(纯N)和25 1kg hm2(ZnSO4·7H2O),氮肥的50%和全部锌肥混合基施,剩余氮肥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各追施25%。  相似文献   

9.
增加谷粒特别是人类食用部位胚乳中的锌浓度是当前生物强化领域一个挑战。2011年在土培条件下,以扬麦16号和扬辐麦2号两个当地高产品种为供试材料,于花后每隔1周喷施0.2%或0.4% ZnSO4 3次,以喷等量清水为对照,研究结实期叶面喷施锌肥对小麦籽粒不同部位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2%、0.4% ZnSO4处理使供试品种籽粒中的锌浓度平均分别增加58%和125%,达极显著水平。利用磨粉机Sedimat Laboratory Mill将小麦籽粒分为麸皮、次粉和面粉3个组分,测定数据表明,锌浓度为麸皮>次粉>面粉,最高和最低浓度相差约8倍。两品种平均,0.2% ZnSO4处理使小麦麸皮、次粉和面粉中锌浓度分别增加64%、54%和37%,0.4% ZnSO4处理使对应部位锌浓度分别增加117%、110%和92%,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实期叶面施锌对籽粒各部位锌累积量的影响与锌浓度的响应趋势一致。与此不同,结实期叶面施锌对麸皮、次粉和面粉锌积累量占籽粒总锌积累量的比例没有影响。多数情况下,结实期锌处理对扬麦16号籽粒各部位锌浓度和锌累积量的影响大于扬辐麦2号。以上数据表明,通过选择适宜品种结合叶面施锌,可以经济有效地改善现代小麦品种面粉的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涡阳县夏玉米增产增效肥料施用提供实践依据,设置田间试验比较了每公顷施中盐安徽红四方养吧40%(N-P_2O_5-K_2O=29-5-6)增效控失肥600kg(处理1)与施40%(N-P_2O_5-K_2O=30-4-6)玉米专用复合肥600kg+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50kg(处理2)的经济性状、收益差异。结果表明:夏玉米的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处理1较处理2分别增加0.46%、4.01%、2.77%和7.38%,收益处理1较处理2提高1 691.4元/hm~2、提高率达12.83%。认为中盐安徽红四方养吧40%增效控失肥可通过增加夏玉米中后期养分供给,促进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的增加,进而实现产量的提高。建议进一步扩大中盐安徽红四方养吧40%增效控失肥在涡阳县夏玉米种植上的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锌对两种类型玉米产量、锌含量及其他营养元素的影响,为不同类型玉米科学的叶面喷锌技术提供参考。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法,以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郑单958(济南试验点)与京科糯2000(乐陵试验点)为材料,在玉米吐丝期及10天后喷施0、3、6、15、30 g/L浓度梯度(Zn0、Zn1、Zn2、Zn3、Zn4)的七水硫酸锌(ZnSO_4·7H_2O),分析叶面喷锌对两种类型玉米产量、农艺性状、锌及其他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面喷施适量锌显著增加两品种玉米生物量和产量,明显降低秃尖长,但对百粒重无显著影响,京科糯2000与郑单958叶面喷锌6 g/L处理(LZn2、JZn2)较对照分别增产14.28%、8.18%;过量喷锌会抑制玉米生长,京科糯2000与郑单958叶面喷锌30 g/L处理(LZn4、JZn4)较对照减产33.57%、42.58%。(2)叶面喷锌显著提高玉米籽粒、秸秆Zn、Fe含量,京科糯2000叶面喷锌15 g/L处理(LZn3)与郑单958叶面喷锌6 g/L处理(JZn2)籽粒锌含量最高,分别为42.24 mg/kg和38.09 mg/kg,达到玉米籽粒锌强化目标值。(3)叶面喷锌后显著降低两种类型玉米籽粒Cu含量,对Se、Na、B、P、Mg含量影响不显著。本试验条件下,喷施适量外源锌可促进玉米生长,显著提高郑单958、京科糯2000玉米籽粒产量、籽粒Zn、Fe含量,对改善玉米的营养品质起到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产玉米生理效应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选取了胺鲜酯、吲哚丁酸、萘乙酸、乙烯利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单用及其配合使用,研究了其对高产玉米的调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胺鲜酯7~8叶期喷施有效成分4.5 g·hm-2以及与吲哚丁酸和萘乙酸(质量比1:1,用量为4.5 g·hm-2,于4~5叶期叶面喷施)混用处理,均显著增加了茎秆粗度,起到一定的抗倒伏作用,并且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的根系活力、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增产作用显著,优于其它处理;吲哚丁酸和萘乙酸于4~5叶期叶面喷施,提高了植株大口期、吐丝期的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增加16.5 %和6.7 %,在植株灌浆期和腊熟期则低于对照;乙烯利处理降低了植株的株高和穗位高,增加了茎秆粗度,起到了抗倒伏作用,但籽粒产量低于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13.
选用水稻品种汕优63、福两优2186、东南201、闽紫香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始穗期和齐穗期以不同浓度的硒肥和锌肥喷施叶面,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下,水稻株高、穗长、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性状差异不显著,而结实率差异显著。(2)各浓度硒肥和锌肥处理的单株产量比对照均提高。其中,福两优2186和闽紫香在(Na2SeO3)22.2mg/kg (ZnSo4)50mg/kg(Ⅴ处理)下,分别比对照增产14.03%和15.65%;汕优63在硒肥浓度22.2mg/kg(Ⅱ处理)时,单株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8.42%;东南201,当硒肥浓度为44.4mg/kg时,其产量较对照提高17.65%。(3)硒肥浓度为0~44.4mg/kg范围内,糙米硒含量随硒肥浓度增加而显著增高,六种处理的糙米硒含量依次为对照的3.43、8.29、16.86、4.14、7.71和17.36倍,而糙米中锌、铁和钙含量在各处理和对照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叶面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对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大田对小麦进行叶面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试验,设置6个浓度:0 (CK)、375 (T1)、750 (T2)、1125 (T3)、1500 (T4)、1875 (T5) g/hm2,分别于开花期、灌浆期各喷施1次,分析了施用不同浓度大量元素水溶肥对小麦灌浆特性、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1、T2、T3、T4处理降低了最大灌浆速率,缩短了缓增期持续时间,但增加了快增期、慢增期及总灌浆天数; T5处理缩短了缓增期、快增期、慢增期及总灌浆天数,但提高了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T3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穗粒数及千粒重,T4、T5处理显著提高穗粒数。T3、T4、T5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7. 04%、2. 02%、2. 31%,差异显著。本研究条件下,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各喷施1次1125g/hm2大量元素水溶肥是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生长调节剂对秋播超甜玉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秋播超甜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影响的结果表明:8%奇茵、3.4%柠檬酸酞、70%禾丰锌、0.01%芸苔素和1.8%爱多收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对照分别提高14.74%、12.53%、12.08%、9.62%和7.3%;植株鲜重也分别增加9.71%、3.88%、7.28%、1.94%、0;平均单个鲜穗重较对照增7.49%、5.21%、7.82%;7.49%、6.52%;8%奇茵、70%禾丰锌和1.8%爱多收处理的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6.38%、1.72%和3.07%。而以8%奇茵对提高玉米品质和增产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割苗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科学》2019,(6):55-61
倒伏严重影响夏玉米的高产稳产,本研究旨在探讨割苗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抗倒伏性能的影响。本试验2016年分别选用郑单958和DH618于三叶期(V3)割苗、登海618于拔节期(V6)割苗,2017年选用浚单20和登海605分别在V3和5叶期(V5)割苗。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割苗处理夏玉米的生育进程推迟2~8天;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V3割苗比对照产量降低0.7%~6.8%,V5割苗比对照产量降低18.9%~32.4%,割苗越晚产量降低越严重。割苗后夏玉米抗倒伏性能显著提高,并且V5割苗处理提升最显著:与对照相比株高降低6.9%~10.6%,穗位高降低16.5%~19.6%;基部第三节间茎秆穿刺强度提高30.1%~34.2%,节间长降低56.2%~58.6%;茎秆小维管束数、皮层厚度和硬皮组织厚度显著提高,并且V5割苗对其影响大于V3割苗。结论:割苗显著改善夏玉米茎秆形态学特征和力学特征,进而提高夏玉米抗倒伏能力;但是由于割苗后夏玉米生育期内光合产物减少,导致夏玉米产量显著降低,并且割苗越晚产量降低越严重,因此不宜在夏玉米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桂单658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叶面喷施时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为主处理、5种硒肥(粮油型锌硒葆60 mg/L、亚硒酸钠1.4 g/L、硒硅肥1号对水100倍、硒硅肥2号对水100倍、硒硅肥3号对水100倍)为副处理,同时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研究喷施外源硒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品质及其对镉、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生长时期分别喷施5种硒肥后,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穗粗、穗长、千粒质量等农艺性状均显著提高;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喷施粮油型锌硒葆后玉米产量均显著增加,分别比CK增产41.79%和21.13%;喷施硒肥后玉米籽粒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都明显高于CK;在拔节期喷施粮油型锌硒葆对镉、砷元素的阻隔作用效果最佳,籽粒中镉、砷元素的含量分别比CK降低94.15%和71.64%。综上,选择合适的硒肥进行喷施,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及籽粒的营养品质,显著抑制玉米对镉、砷的吸收,在拔节期喷施粮油型锌硒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肥料中锌、硼最适添加量,通过盆栽试验的方法,在养分含量为26-10-12玉米BB肥上添加不同梯度的微量元素Zn(螯合态)、B(四水八硼酸钠),研究其对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穗重、地上生物量及玉米籽粒中锌硼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锌硼微量元素BB肥与对照相比均能够不同程度促进玉米植株的株高、茎粗及叶绿素含量等农艺性状,且促进玉米穗重和地上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0.6%~34.5%和14.4%~19.0%,而且促进了玉米籽粒品质的提高,籽粒锌、硼含量分别提高了25.6%~32.0%和10.15%~14.16%。因此,在考虑经济效益的情况下,筛选出T1(Zn 25kg·t~(-1)+B 12.5kg·t~(-1))为最佳处理,即施用25kg·t~(-1)螯合锌和12.5kg·t~(-1)四水八硼配制的26-10-12玉米专用BB肥可以在保证玉米品质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玉米螟对夏玉米果穗的危害及产量的影响,于2015年通过人工接种法将玉米螟幼虫接到吐丝期玉米果穗上,研究不同接虫密度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穗腐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虫处理能够显著增加蛀孔数量、平均隧道长度和平均取食粒数;接虫处理能够显著降低穗长、行粒数和百粒质量,接虫1、3、5、7、9头/穗处理下行粒数分别比对照少2.99%、5.08%、10.95%、17.32%、18.67%,接虫1、3、5、7、9头/穗处理下百粒质量分别比对照低2.55%、4.54%、7.06%、10.11%、12.34%。接虫处理可以显著增加玉米穗腐病的发生,平均穗腐病率为1.72%、2.42%、3.06%、4.63%、5.21%。最终,接虫处理显著降低产量,分别比对照低6.27%、10.32%、18.59%、27.01%、30.24%;接虫处理平均单穗产量损失率分别达到5.46%、9.50%、17.78%、26.51%、29.83%。  相似文献   

20.
通过玉米盆栽试验,筛选出26-10-12 BB肥的锌(螯合态)、硼(四水八硼)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BB肥中适量添加锌、硼能使玉米植株高大,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适量施锌、硼还将叶片中PEP羧化酶和RuBP羧化酶含量分别提高了21.13%~30.93%和10.84%~26.75%,进而提高光合速率,T_4处理的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2.49%,因而加快干物质积累速率,使产量提高了30.63%,但过量施锌、硼则起相反作用(T_5、T_6)。由此可知,BB肥添加20 kg/t螯合锌和16 kg/t四水八硼可最大限度地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为后期工业化生产中锌、硼的最佳施用量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