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2009—2013年国家局对郴州烟叶工商交接等级质量监督数据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郴州烟叶不同等级间烟叶等级合格率有显著差异,上等烟平均等级合格率低于中等烟,中等烟低于下等烟;中部烟平均等级合格率低于上部烟和下部烟,需求量大、质量好的烟叶等级合格率不高。烟叶等级质量主要受等级纯度、混低、混部位的影响,中部烟叶混低、混部位的比例大于上部烟叶和下部烟叶混低、混部位的比例。该文对提高烟叶等级质量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烟叶模块烟碱变异系数与烟叶模块数量、烟叶模块部位、烟叶模块等级个数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贵州中烟加工烟叶模块烟碱变异系数与烟叶模块数量、烟叶模块部位、烟叶模块等级个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数理统计。[结果]烟叶模块烟碱变异系数与烟叶模块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烟叶模块烟碱变异系数与烟叶模块部位和烟叶模块等级个数相关性不明显;数量级在2.5×10~5kg以下的烟叶模块平均烟碱变异系数较小,数量级在7.5×10~5~1.5×10~6kg的烟叶模块平均烟碱变异系数较大;从变化趋势看,烟叶模块数量级越大,平均烟碱变异系数也越大;上部上等烟叶平均烟碱变异系数最小,中部中等烟叶平均烟碱变异系数最大;烟叶模块平均烟碱变异系数从高到低依次是中部中等烟叶、下低等烟叶、上部中等烟叶、下部中等烟叶、中部上等烟叶、上部上等烟叶。[结论]该研究可为片烟均值化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川渝烟叶糖碱比的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川渝中烟公司库存的2000~2006年的705份烤烟为材料,系统检测了不同产区不同部位不同年份不同等级烟叶样品的糖碱比。结果表明:西南烟草种植区相同部位不同年份之间烟叶的糖碱比波动较大;东南烟草种植区上部上等烟叶的糖碱比都在适宜值范围之外,中部上等烟叶的糖碱比都在适宜值范围之内;长江中上游烟草种植区上部中等烟叶的糖碱比波动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各产烟县站点收购过程中烟叶等级质量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站点等级合格率差异不大,整体控制较好;不同等级间合格率差异较大,混低下次烟变化最大,混部位次之,混颜色不显著,上等烟、中部烟较突出,控制较弱。在此基础上对提高烟叶收购等级质量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9):27-29
为提高不同叶位烟叶可用性,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研究烤烟不同叶位与单叶重、等级结构、等级质量相关性。结果表明,打顶后留叶数20片,烤后下部叶(1~7叶位)、中部叶(8~13叶位)单叶重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加,下部叶平均单叶重6.57 g,中部叶平均单叶重11.55 g,上部叶平均单叶重10.56 g;随着叶位的升高,烟叶等级质量逐渐提升,产值、均价以中部叶最高,上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下等烟比例以下部叶最高,第1、2叶位(脚叶)所占比例最大,上部叶次之,主要产生叶位为第19、20叶位(顶叶),中部叶最低。中等烟比例以下部叶第5、6叶位最高,上部第18叶位次之,中部中等烟主要产生于第8、9、10、11共4个叶位,以第9叶位为最高。中部叶上等烟比例最高,上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第7叶位(下部)、第8~13叶位(中部)、第14~17叶位(上部)可产生上等烟,占全株留叶数的55%。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四川盐源高海拔(2 000~2 400 m)烟区二次去叶对烤烟等级结构、部位结构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在打顶时单株常规留叶20片的基础上,再次去除1~3片下脚叶和1~4片顶部叶,进行小区试验,考察烤后烟叶的主要经济性状、部位构成、主要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二次去叶,会导致产量、产值下降,但可提高均价、上等烟比例及中部叶比例;去除3片上部叶,有利于提高均价、中部叶比例和上部叶感官品质;延迟二次去叶,中部叶比例更高,弃采则上等烟比例更高。盐源高海拔烟区单株采取打顶时去除1片脚叶,15 d后去除或弃采3片顶叶的措施,优化烤烟结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基地烟叶工商交接等级质量的提高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卷烟工业企业采购的烟叶主要来源于联办烟叶基地,提高基地烟叶工商交接等级质量是保障原料水平的关键,也是推动卷烟上水平的基础.通过对烟叶工商交接中存在的等级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分级技术培训,提高烟叶分级技能;加强政策调控,控制上等烟、中部烟收购比例;工商共同参与收购质量巡检,平衡站点间的等级质量;实施密码收购,维护正常的收购环境以及提倡诚信经营等途径,以期达到提高基地烟叶工商交接等级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烤烟B2F等级混入C3F等级的解决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寻C3F烤烟收购等级合格率差异性,2009年和2011年对常宁市各烟草站(点)收购C3F烟叶中混入B2F等级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C3F属于中部烟叶的上等烟,在烟叶等级分级上易与B2F混淆。2009年C3F平均合格率为72%,2011年实行了专业化分级和散烟收购,C3F平均合格率为82%,比2009年提高10个百分点,混等级、混部位、混颜色等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无混青、混杂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寻C3F烤烟收购等级合格率差异性,2009和2011年对常宁市各烟草站(点)收购C3F烟叶中混入B2F等级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C3F属于中部烟叶的上等烟,在烟叶等级分级上易与B2F混淆。2009年C3F平均合格率为72%,2011年实行了专业化分级和散烟收购,C3F平均合格率为82%,比2009年提高10个百分点,混等级、混部位、混颜色等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无混青、混杂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红花大金元品种上、中、下部位烟叶分别设置4种不同成熟度处理,研究特色烟叶不同成熟度与烟叶干鲜比及烤后烟叶等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叶以XM1、中部叶以CM3、上部叶以BM3采收时,烟叶干物质含量及均价、上等烟率、上中等烟率、杂色烟率等等级质量均较其他处理表现好,达到质好产高。因此,建议以下部叶XM1即烟叶变黄面积约20%,主脉1/3~1/2变白,支脉1/3变白,中部叶CM3即烟叶变黄面积约50%,主脉2/3~3/4变白,支脉1/2~2/3变白,上部叶BM3即烟叶变黄面积约70%,主脉3/4变白,支脉2/3~3/4变白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11.
傅献忠  王军  顾学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9911-9912,9929
[目的]探讨不同田间成熟度采收对烟叶衰老指标、产质量及风格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结果]随着采收时期的延迟,各部位丙二醛含量增加;上、中部叶烤后原烟成熟度增加,色度增强,身份趋于变薄,油分增多,结构变疏松;下部叶则外观质量先变好再变差,其中按成熟标准采收时最好,再延迟采收时,色度减弱、身份薄、油分少,其外观质量下降.各部位的单叶重及烟叶的总产量皆有下降的趋势,但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及中上等烟比例则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皆在现行成熟采收标准采收时达最大值.中、上部叶烟碱含量呈增加趋势,中部叶的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上部叶总糖和中、上部叶还原糖皆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中、上部叶的化学成分趋于欠协调;中、上部叶原烟感官质量最高得分出现的时间分别较现行成熟标准提前6、7d.[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合适的彰显浓香型风格特色烟叶田间采收成熟度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找出2种不同特性的烤烟品种,不同部位成熟采收的外观差异对烤烟质量的影响。[方法]针对烤烟清香型质量风格,结合红花大金元与云烟85的烘烤特性,对不同部位的烟叶设置不同的采收标准,对烤后烟叶的品质进行检测。[结果]2个品种在不同采收标准下,烤后烟叶的质量变化有所差异。随采收成熟度的提高,2个品种的烤后烟叶总氮、烟碱、钾含量呈下降趋势,总糖、还原糖含量呈先上升下后降趋势,但变化幅度有所不同。在评吸质量上,红花大金元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中、上部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有所增加,烟气浓度降低,上部烟叶杂气、刺激性增强。云烟85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香气质、香气量有所增加,中下部烟气浓度有所降低,上部烟叶杂气、刺激性增强。[结论]研究可为烟农准确把握不同品种成熟采收的标准做指导,提高种烟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满足卷烟工业对特色烟叶原料的需求及烤后烟叶的提质增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与烟叶品质和可应用性的关系,为提高烤烟品质和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通过烟叶不同田间外观特征设置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分析不同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的影响。【结果】下部不同成熟度烟叶外观质量无差异,中部和上部成熟烟叶的外观质量较尚熟和过熟好;上部尚熟、中部尚熟或成熟及下部尚熟烟叶物理性状较好。3个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总糖、钾离子、还原糖、氯离子、总氮含量及糖碱比、钾氯比均在较适宜范围,内在质量较好。感官评吸结果表明,上部成熟烟叶吃味醇和,刺激性和劲头较小,余味较好;中部成熟烟叶香气质最好,浓度、刺激、杂气、劲头较小;下部尚熟烟叶香气量好,浓度适宜,吃味醇和。【结论】景东地区烟叶下部尚熟及中、上部成熟时采收有利于提高烤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与烟叶品质和可应用性的关系,为提高烤烟品质和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通过烟叶不同田间外观特征设置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分析不同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的影响。【结果】下部不同成熟度烟叶外观质量无差异,中部和上部成熟烟叶的外观质量较尚熟和过熟好;上部尚熟、中部尚熟或成熟及下部尚熟烟叶物理性状较好。3个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总糖、钾离子、还原糖、氯离子、总氮含量及糖碱比、钾氯比均在较适宜范围,内在质量较好。感官评吸结果表明,上部成熟烟叶吃味醇和,刺激性和劲头较小,余味较好;中部成熟烟叶香气质最好,浓度、刺激、杂气、劲头较小;下部尚熟烟叶香气量好,浓度适宜,吃味醇和。【结论】景东地区烟叶下部尚熟及中、上部成熟时采收有利于提高烤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曲靖市7个原料基地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协调程度,对各基地烟叶的化学成分包括: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和氯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烟叶化学成分在各个县(市)区差异均不显著,但各基地县的上部烟叶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优质烤烟常规化学指标的要求;②总氮、烟碱、氯和钾的含量均符合优质烤烟常规化学指标的要求。因此,各个基地县上部烟叶的化学成分总体比较协调,卷烟厂可以根据原料的需要选取不同基地的烟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国烤烟烟叶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选取我国 5 个主产烟区的上、中、下三个部位烤烟烟叶作为试验材料,测定了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和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相关性分析基础上,选择与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相关性高的化学成分进行添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不同产区间烟叶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为:黄淮烟区烟叶卷烟苯酚释放量最高,其次为东南烟区,这两者显著高于其余3个烟区。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与烟叶中总糖、还原糖、非挥发性有机酸、环己烷提取物、K/Cl、pH等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烟碱、总生物碱、挥发碱、总氮、氨、游离氨基酸、绿原酸、高级脂肪酸、总茄尼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纤维素、莨菪亭、芸香苷显著正相关,与烟叶果胶、醚提物关系不明显。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的回归模型,该模型能够解释80.4%因变量的变化,能较准确的预测主流烟气中的苯酚释放量。添加试验的结果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现一致的有蔗糖、葡萄糖、苹果酸、柠檬酸、绿原酸、烟碱和茄尼醇;表现相反的是脯氨酸。  相似文献   

17.
不同采烤方式对上部烟叶质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安康烟区上部烟叶组织结构特点,对上部烟叶一次带茎采烤方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上部烟叶带茎一次采烤与不带茎采烤方式相比,上中等烟比例极显著提高18.94%,均价极显著提高18.19%,原烟外观质量明显改善,橘黄烟比例明显增加,结构更加疏松,油分增多,色度增强,但用工、用煤、用电等总成本显著增加,每千克干烟增加1.14元。  相似文献   

18.
云南烤烟几个品质指标部位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认识不同部位烟叶的品质特点,对曲靖烤烟种植区的云烟85烤烟样品,分析了其中糖酸比、氮碱比、施木克值和糖碱比等几个与品质有关的指标。下部叶和中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的糖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糖酸比下部叶与中、上部叶都有相关性;下、中、上3个部位的氮碱比都存在极显著差异,下部叶与中部叶的氮碱比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中部叶与上部叶的施木克值存在显著差异,下部叶施木克值与中部叶施木克值存在极显著相关;上部叶糖碱比与中部叶糖碱比、下部叶糖碱比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存在相关。部位是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9.
斜纹夜蛾为害烟草情况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斜纹夜蛾Prodenis liturs Fabricius,该虫已成为云南烟田常发生害虫。有的地方发生危害已超过烟青虫,但尚未引起各烟区的注意。近年来,在红河州烟区的弥勒.蒙自、建水;文山烟区的邱北、砚山,曲靖烟区的陆良.罗平.马龙.富源等,玉溪烟区的红塔区、通海、江川等发生也较重。影响了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现根据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提出防治意见,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富  成志军  张胜  杨会丽  荆永锋  宋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65-22266,22288
[目的]研究烤烟烟叶烟碱与烟气烟碱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对同一地区生产的11个品种不同等级烤烟烟叶的烟碱含量和烟气烟碱含量进行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烤烟烟叶的烟碱含量和烟气烟碱含量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烟叶烟碱进入烟气中的比例为4.06%~8.64%,呈现出下部叶〉上部叶〉中部叶的规律;南江3号的烟叶烟碱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但烟叶烟碱进入烟气烟碱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品种;K326品种各部位之间烟碱的转化率较为稳定。[结论]烤烟烟叶烟碱含量与烟气烟碱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烟叶烟碱进入烟气烟碱的比例受品种和部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