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操纵稳定性作为现代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既影响汽车驾驶的操纵方便程度,又决定着汽车的行驶安全,被誉为"高速车辆的生命线",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多轴转向技术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多轴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研究情况。通过建立线性多自由度数学和动力学模型对多轴汽车操纵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综述表明,重型汽车采用多轴转向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转弯半径,提高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多轴车辆定比例转向系统理想模型和多轴车辆侧向动力学模型,通过对两模型定比例转向时的低速转向半径进行比较,验证了多轴车辆侧向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基于该模型,分别分析了定比例转向系统和变比例转向系统的低速转向半径和高速操纵稳定性.结果表明:定比例转向的多轴转向系统低速机动性不够好,且高速稳定性很差;变比例转向的多轴转向系统在提高车辆机动性的同时,还能改善车辆的高速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对转向时车辆质心侧偏角近似等于零为控制目标的四轮转向车辆操纵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在建立四轮转向车辆操纵动力学模型,得到其状态方程的基础上,求解出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与前轮转角的传递函数,借助Matlab/Simulink,进行时域和频域的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传统前轮转向车辆做比较,结果表明四轮转向车辆大大提高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多轴转向车辆零侧偏角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多轴转向车辆的二自由度操纵动力学模型,并得到多桥转向车辆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及侧向加速度与前轮转角之间的传递函数的通用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到车辆采用零侧偏角控制策略时,车辆转向中心到质心的距离,横摆角速度增益及侧向加速度增益的表达式.以某五轴转向车辆为例.对其转向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零侧偏角控制策略能适用于工程车辆.且能使车辆转向更平稳,在高速运行时,能显著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非线性轮胎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轴汽车操纵稳定性数学模型。并对用Simulink构建的计算机模型进行仿真,通过实例详细描述了在Matlable环境下的车辆操纵稳定性仿真研究的实现过程,分析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可为实际设计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ADAMS的汽车操纵稳定性仿真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利用ADAMS/Car模块建立了汽车多体仿真模型,对不同车速下的汽车转向盘角阶跃输入性能、蛇行性能、双移线性能等操纵稳定性能进行了仿真。依据仿真结果,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做出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利用ADAMS软件可以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较好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整车操纵稳定性进行评价和预测,在以多刚体理论为基础的ADAMS软件中建立整车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整车仿真模型包括:前悬架,后悬架,转向系,前后轮模型以及发动机模型。通过设置控制文件对整车进行操纵稳定性的仿真,并与样车的操纵稳定性试验对比,且二者吻合,说明建立了正确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计分评价,有效地分析了样车的操纵稳定性,为进一步改进实车的操纵稳定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车辆高速行驶时的中心区操纵稳定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心区"路感"是评价该性能的重要依据。转向系统是影响中心区操纵稳定性的关键系统,本文基于多体力学软件ADAMS建立了包含传动比、干摩擦、刚度等环节的转向系统,并嵌入整车模型中,通过改变相应参数,研究其对中心区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从而为车辆性能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多轴汽车低速转向灵活性和高速操纵稳定性,利用行星齿轮系统设计了某五轴车辆的双相位转向机构,并对该机构进行了转向数据验证分析,使各车轮转角按顺序进行幅度变化,降低轮胎磨损。  相似文献   

10.
根据所涉及的三轴轮式装甲车辆转向制动工况行驶稳定性研究中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讨论了三轴车辆在存在加速度情况下的各车轮垂直载荷转移的变化。确立了多轴车辆各车轮垂直载荷计算的方法,为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四轮转向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的稳定性是影响其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并且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四轮转向汽车(4ws)的仿真研究.在建立四轮转向数学模型后,用simulink等仿真模块对前后轮转角成正比关系的四轮转向汽车在双移线性能测试中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前轮转向汽车和不同线性比例的前后轮转向角的四轮转向汽车的车轮转角和汽车的侧偏角,并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四轮转向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只考虑汽车的横摆运动和侧向运动,将汽车简化为线性二自由度模型。采用前后轮转角成比例的控制策略,对四轮转向汽车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推导出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并在MATLAB/Simulink里建立该控制策略下的4WS(Four-wheel Steering)模型,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前轮转向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四轮转向汽车能有效地提高低速时的机动性,减小转弯半径,同时提高车辆高速时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轴转向的三轴汽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轴重型汽车低速机动性差,高速稳定性不好的特点,对三轴汽车多轴转向技术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三轴汽车全轮转向的二自由度模型和运动微分方程,采用实用的基于零质心侧偏角前后轮转角成比例的控制策略,推导了各轴的转角比例系数及相关的状态空间矩阵及传递函数,对不同转向模式下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三轴汽车采用多轴转向技术,具有低速灵活性高、高速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首先在考虑汽车和驾驶员等不确定性因索,以厦已有的驾驶员一汽车闭环系统的操纵性评价指标、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时考虑四轮转向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的加权操纵稳定性指标J0;然后考虑各种车速的重要性,提出了考虑车速影响的驾驶员-汽车闭环系统操纵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J。最后对操纵性和稳定性进行联合优化,从理论上指导四轮转向汽车相关结构参数设计,对汽车动力学厦其控制系统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四轮转向(4WS)汽车的运动特性,建立了四轮转向汽车数学模型,得到质心侧偏角与前轮转角之间的传递函数,基于Matlab/Simulink研究了四轮转向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并给出了仿真实例和结果,表明4WS车辆在高速范围内保持对操纵反应的灵敏、一致又不过度,在降低驾驶员操纵难度的情况下,较大地改善了车辆在高速时的瞬态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四轮独立转向系统控制策略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舒进  陈思忠  杨林 《农业机械学报》2005,36(7):25-28,31
提出了一种通过独立控制后轮转向以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和机动灵活性的方法。具体阐述了四轮独立转向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根据独立转向控制策略,建立了四轮独立转向汽车数学模型,推导出独立后轮转角的函数表达式。分析了四轮独立转向模型仿真结果与四轮独立转向样车道路试验结果,并验证了四轮独立转向理论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进行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动力学分析及控制算法研究,需考虑动力学模型的非线性。首先建立基于魔术公式轮胎模型的非线性二自由度整车模型,然后基于神经网络方法训练逼近映射汽车模型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最后采用模糊控制方法由车速、转向盘转角等得到转向传动比控制算法。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整车模型与样本数据较好吻合,满足研究需要。转向传动比模糊控制算法考虑了转向轻便性和稳定性,提高了汽车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多轴汽车操纵稳定性,针对五轴全轮转向汽车的高速同相位转向工况,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运动微分方程,利用Fiala轮胎模型建立了轮胎的力学模型,利用LabVIEW软件建立了整车的动力学仿真程序。通过虚拟试验仿真分析,发现采用全轮转向,可以使后轴车轮较早地参与转向,从而提高了汽车的转向响应速度,并使车身侧倾角由7.5°减小为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