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二甲醚与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燃烧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一台四缸柴油机上进行了二甲醚(DME)与柴油混合燃烧试验.在燃料供给系统中附加二甲醚燃料预混合供给系统,二甲醚通过混合器与空气预混合后随空气进入气缸,柴油由原燃油系统供给.研究结果表明:柴油与二甲醚混合燃烧时,随着二甲醚量的增加,燃烧始点提前,二甲醚早燃现象明显,导致发动机工作粗暴,燃烧性能恶化;在二甲醚中加入30%以上的着火抑制剂(LPG),可以有效推迟着火时间,控制燃烧始点.  相似文献   

2.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Materials。简称ASTM)已经对二甲醚(DME)替代柴油的卡车发动机出具了相应的标准规范。该规范ASTMD7901涵盖了专门设计的二甲醚(DME)燃料发动机、改装的使用二甲醚(DME)燃料的发动机以及与液化石油气混合使用的发动机等相应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3.
在原YC6108电控柴油机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以天然气和柴油为燃料的电控双燃料发动机.改装后的发动机采用柴油引燃天然气的方式来工作,它只需另外加装一套天然气供给系统,适当改变一下燃料的供给策略,对原柴油机不必作什么改动,故改装简单、成本低.改装后天然气替代率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明显改善.文章分析了天然气供给系统的整体设计,重点介绍了天然气供给系统的一些主要专用装置:气瓶、瓶口阀、充气阀、燃气压力调节器等的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对秸秆制备燃料二甲醚(DME)、柴油和汽油进行了生命周期能源、环境评价,并进行了综合指标比较。结果表明,二甲醚的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增加,石油消耗降低;生命周期全球变暖潜力(GWP)、光化学烟雾潜力(POCP)和气溶胶潜力(AQP)降低,酸化潜力(AP)增高。从平衡能源、环境影响方面考虑,生物质基二甲醚作为燃料推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二甲醚燃料特性及其应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二甲醚(DME)的理化特性和燃料特性,分析了DME作为压燃式发动机代用燃料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DME发动机炭烟排放非常低。对于自然吸气DME发动机,在中小负荷工况下,CO排放与柴油机相近,THC排放比柴油机低;但在大负荷工况时,由于混合气形成条件苛刻,燃烧不完全,易造成CO和THC排放较高。采用增压技术有利于降低排放和改善燃料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四、小型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检查和维护 小型柴油机起动难、冒黑烟、功率不足、敲缸、游车、飞车,主要由燃料供给系的故障引起,供给系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应围绕上述内容进行。 1.供给系的主要检查、调整 (1) 喷油压力和质量的检查、调整 由于自然磨损和柴油中内含杂质,针阀与阀体配合面磨损加剧;另因喷油器头部常与高温高压燃烧气体经常接触,喷孔周围产生积炭,最终导致喷雾质量变坏。  相似文献   

7.
1 喷油泵的正确使用1.1 柴油供给系统(油路)使用的燃油一定要保证清洁、干净。由于在柴油供给系统中有三套配合精度非常高的偶件(针阀-针阀体、柱塞-柱塞套、出油阀-出油阀座),它们对柴油的清洁度要求很高。因此,在将柴油加入油箱之前,至少应经过48h以上的沉淀,  相似文献   

8.
X195型柴油机代用燃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X195型柴油机结构特点,在不改变原机结构的前提下,增设一套乙醇供给系统,进行柴油机代用燃料试验。发动机工作时乙醇喷射器适时向气缸内喷射适量乙醇,并与柴油混合燃烧。试验结果表明,增设的乙醇供给系统工作性能可靠,双燃料燃烧时,减少柴油达11.7%,烟度下降32%。  相似文献   

9.
在车用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柴油-二甲醚的试验研究。将燃料供给系统作了改动,增加了高压氮气瓶以消除气阻。对供油提前角、喷油压力、柴油-二甲醚比例等参数对柴油机供油及燃料 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燃用柴油-二甲醚混合燃料时,柴油机可在宽广的转速和负荷范围内稳定运行,最大爆发压力、压力升高率均低于原机,燃烧滞燃期缩短,预混合燃烧减少,NOx、CO及烟度排放均大大降低,HC排放在高负荷工况低于原机。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燃油/柴油混合燃料燃烧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测定生物质燃油物理特性的基础上,将生物质燃油和柴油配比,筛选出不同体积分数的混合燃料E110(10%1号生物质燃油和90%柴油混合)、E210(10%2号生物质燃油和90%柴油混合)、E120(20%1号生物质燃油和80%柴油混合)、E220(20%2号生物质燃油和80%柴油混合)。用这些混合燃料与柴油进行了台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发动机结构的情况下,燃用混合燃料是可行的,发动机性能没有明显的变化,节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燃用二甲醚喷射与燃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2135型柴油机燃用二甲醚日寸的喷射与燃烧特性。测试了嘴端油管压力、针阀升程、缸内压力、氮氧化物排放等参数,计算了燃烧率和累计燃烧率。试验结果表明,该燃料的喷射与燃烧过程明显不同于柴油。二甲醚的油管压力升高率和压力峰值低,喷射滞后期及其负荷依赖性很大;相应地,其着火点迟后,着火点的负荷依赖性也很大;滞燃期短;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和压力升高率低;扩散燃烧快速。柴油机燃用二甲醚可大幅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并实现无烟、低噪声燃烧。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集分析二甲醚发动机示功图,试验研究了喷射系统参数和低压供油系统参数对二甲醚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喷孔直径可以减小燃烧循环变动,高速时喷孔直径对燃烧循环变动的影响较低速时更显著;增大喷油器的开启压力,低速时燃烧循环变动增大,高速时则反之;发动机负荷增加,燃烧循环变动减弱;供油提前角从BTDC 6°CA提前到BTDC 13°CA后,燃烧循环变动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增加低压供油系统储能器的体积可以有效控制燃烧循环变动.  相似文献   

13.
吴小江 《农机化研究》2007,(8):176-177,180
在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不同比例的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油系统不做改动的情况下,燃用二甲醚与柴油混合燃料时,随二甲醚掺烧比例的增加,NOx和碳烟排放均下降,CO和HC排放性能也有所改善,动力性和经济性与原机无明显差异,对改善柴油机的排放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一台增压发动机上分别进行了燃用生物柴油和二甲醚的燃烧和排放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压发动机在高负荷下燃用生物柴油和二甲醚时,预混合燃烧不明显,出现扩散燃烧单峰的燃烧规律,生物柴油燃烧的单峰规律更明显。与生物柴油相比,二甲醚的缸内压力峰值、压力升高率幅值和放热率峰值均降低;NOx排放大幅下降,HC排放和CO排放升高,碳烟排放和燃油消耗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对CA498型车用直喷二甲醚发动机采用2种排气再循环(EGR)方案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GR率的增加,2种方案都可以降低二甲醚发动机的NOx排放量,其中采用方案2冷EGR时NOx排放量下降显著,EGR率达到20%时,NOx排放量可下降约40%,且二甲醚发动机的热效率无明显下降。在二甲醚发动机上加装氧化型催化反应后处理器的试验结果表明,氧化型催化反应器在所有工况下都可使二甲醚发动机的CO排放量显著下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EGR、氧化型催化反应处理器是控制二甲醚发动机排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二甲醚HCCI爆震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一台由柴油机改造为二甲醚进气道喷射的发动机上,用离散小波变换分析正常燃烧工况、爆震工况的缸内压力,计算其在各尺度细节部分的能量特征值,研究二甲醚HCCI燃烧的爆震特性.结果表明,正常燃烧工况、爆震工况缸内压力的能量特征值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正常燃烧工况时,细节部分D3的能量特征值最大;爆震工况时,细节部分D1的能量特征值最大.转速升高或进气道喷射燃料添加LPG对正常燃烧工况、爆震工况缸内压力能量特征值的分布无影响,爆震强度决定能量特征值的分布.爆震强度越大,D1的能量特征值越大.根据各尺度细节部分D1、D2和D3的能量特征值可检测爆震.  相似文献   

17.
高压双电磁阀燃油系统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控单体泵和电控共轨喷油器构建双电磁阀燃油系统,实现供油和喷油的独立控制;进行了双电磁阀燃油系统的实验;采用AMESim软件建立了双阀燃油系统仿真模型.对双电磁阀燃油系统特性进行的仿真分析表明:通过改变供油和喷油的时间间隔,在保持喷射提前角下可实现不同的喷油规律;在供油过程中通过2次喷油控制可以实现预喷射;通过加长供油时间,可以在低转速下实现高压喷射.该双电磁阀方案实现了供油和喷油的独立控制,具有获得理想燃油喷射规律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