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台试轮胎滚动阻力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利用底盘测功机对汽车动力性评价时,因轮胎滚动阻力在滚筒上损耗功率未知,造成评价结果失准的问题,论文基于双滚筒上轮胎滚动阻力与速度、胎压、轴荷及底盘测功机滚简直径和间距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汽车动力性检测模型。通过试验验证,利用该模型可提高汽车动力性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本报告是在对水田叶轮的叶掌形状,整机重量及其在前、后轴上的分配,以及不同的驱动方式三个因子对水田底盘滚动阻力的影响进行试验之后写出的。本试验研究是按正交试验设计、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三个因子中以水田底盘重量的大小对其滚动阻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底盘的重量分配和驱动方式的交互作用也对其滚动阻力影响显著;而叶轮的叶掌形状及驱动方式两个因子对滚动阻力的影响倒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拖拉机牵引性能预测模型未包含前后轮附着差异、载荷转移和前后桥运动不协调等因素对滑转效率和滚动阻力的影响,导致四轮驱动拖拉机的田间牵引性能预测精度较低。为此本文从拖拉机轮胎的驱动特性和载荷特性入手,通过引入轮胎指数、机动指数等特征参数,分别建立了土壤-轮胎驱动模型与包含轴荷转移的前后轮胎载荷模型;在牵引受力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实际前后桥运动不协调性对总体底盘作业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整机滚动效率与滑转效率的预测模型,导出了包含轮胎规格、土壤特性、整机前后桥运动不协调特性、传动效率的四轮驱动拖拉机牵引性能预测模型。针对模型多变量、非线性产生的求解难题,基于双维度迭代法设计了预测算法与流程;采用研究的方法开展了实例分析应用;针对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验证需求,设计并开展了实车田间牵引试验,结果表明:最大牵引力与特征滑转率对应的牵引力的仿真值误差分别为1.41%与1.74%,滚动阻力误差为0.64%,较对照组准确度提升较大,总体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4.
<正> 3.变形的轮胎 充气轮胎的试验结果不可能全部详细列出。表2列出的是各种轮胎,在田块3上的试验结果。由轮胎变形产生了滚动阻力R_h(见表2第3栏),由土壤变形产生了滚动阻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简易轮胎试验模态测试的滚阻特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阶段评价轮胎滚阻特性的总结及对轮胎滚阻产生机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简易轮胎试验模态测试的滚阻特性评价方法,利用半功率带宽法对轮胎试验模态幅频特性进行计算,得到不同轮胎的阻尼比,以此评价其滚阻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轮胎试验模态幅频特性的半功率带宽与其滚动阻力有密切关系,且呈正相关,其半功率带宽越大,一阶共振能量越分散,轮胎滚动阻力系数就越大。该结果进一步表明,不同轮胎的模态阻尼比与其滚动阻力系数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轮胎的阻尼比越大,其滚动阻力系数越大。本方法能够定性评价轮胎滚阻特性,从而提高轮胎滚动阻力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6.
周福阳  郭康权  李岩  党小选 《农业机械学报》2021,52(1):385-392,417
农用柔性底盘原地姿态切换时车轮绕偏置转向轴原地滚动转向,为探明该过程的轮胎力学特性,对接地区域的滑移速度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据此将现有轮胎纵滑LuGre模型扩展成纵滑横滑联合的偏置转向轴原地转向LuGre模型;设计了相应测试装置,通过双因素试验测试了偏置距离和载荷对轮胎横向与纵向摩擦力的影响;根据实测结果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利用辨识值对柔性底盘原地姿态切换过程中的轮胎摩擦力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柔性底盘原地姿态切换时,轮胎受到阻碍滚动的纵向摩擦力和指向外侧的横向摩擦力,纵向摩擦力与载荷的1.82次方成正比,与偏置距离的1.61次方成反比;随着偏置距离的增加,横向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但变化较为平缓。轮胎横向与纵向摩擦力的实测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程度较高。本研究可为柔性底盘转向驱动力矩的估算和装置参数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四轮驱动拖拉机在松软坡地上的滚动阻力作了理论分析。在不同牵引负荷下,对装备不同型号、不同充气压力轮胎的拖拉机在松软坡地上的滚动阻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野外试验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研究轮胎变形对轮胎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有重要的作用。为此,针对拖拉机常用的7.50-16 6PR斜交轮胎进行静载试验,对轮胎变形与气压和载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气压下,轮胎变形与载荷存在线性关系;一定载荷下,轮胎变形与气压存在对数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预测轮胎变形的数学模型,为减小轮胎滚动阻力、提高车辆附着性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影响轮胎滚动半径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轮胎滚动半径测量的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法,通过对捷达轿车的道路试验,得出了轮胎滚动半径与轮胎气压、车速和载荷之间的关系.在低滑移率条件下,轮胎的滚动半径随车速、轮胎气压的增加而增大,而轮胎载荷在正常范围内对其影响较小.这一试验研究结果对于间接TPMS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双滚筒气力循环式花生脱壳机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双滚筒气力循环式花生脱壳机总体结构方案、二次循环脱壳与气力输送工作原理,进行了双滚筒脱壳装置、清选装置和传动系统等关键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双滚筒脱壳装置由直径、转速不同的一次脱壳滚筒和二次脱壳滚筒以及各自的凹板筛构成;清选装置主要由振动筛和风机组成.花生脱壳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含水率下花育23品种花生,在一次脱壳滚筒和二次脱壳滚筒转速分别为296、392 r/min时,花生脱壳综合性能指标最优,即花生脱净率为99.12%,花生仁破碎率为1.82%,花生仁损失率为0.40%.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转鼓试验台的结构特点、阻力模拟和控制原理 ,建立了车辆行驶阻力在道路上和转鼓试验台上等值转换的数学方程及相应的试验方法 ,介绍了控制系统软硬件的总体设计。对控制系统与试验台联机测试结果表明 ,系统的总体模拟精度完全达到所要求的试验精度  相似文献   

12.
制动器惯性试验台的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增加一个模拟路面的滚筒、车轮驱动电机及车轮和滚筒间的压紧油缸等关键装置,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来满足新系统要求,使普通汽车制动器惯性试验台在保留原有功能不变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单个车轮的防抱死制动(ABS)和驱动防滑(ASR)试验。  相似文献   

13.
对电模拟转鼓试验台的设计及控制过程进行了研究,其中的系统动态载荷控制是试验台软件部分的关键问题之一。设计制造出经济实用的电模拟转鼓试验台,建立了试验台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辨识出试验台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通过大量的仿真计算和试验,找出最大限度提高转鼓动态响应速度的控制方法和控制参娄,从而提高了电模拟转鼓试验台的模拟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在用车工况法尾气排放测试系统中底盘测功机转动惯量的汽车等效质量的可溯源的测试方法。同美国BAR 97提供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测试和分析,指出了BAR 97方法的不足,提高了底盘测功机加载滑行测试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液力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某款商用车匹配采埃孚液力缓速器为例,详细阐述了商用车匹配缓速器时的空间布置、控制策略、冷却回路等设计内容.通过实车转鼓试验研究缓速器的制动性能.结果表明:整车匹配液力缓速器时,适当增大整车散热功率,能保证液力缓速器稳定的持续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