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药的单行     
中药的单行,即单独应用,不须其它药物辅助即能发挥治疗作用。对于比较单纯的病症,选用一种针对性强的药物即能收效,而且只要应症准确,使用得当,甚至可产生奇效。中药“单行”之说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该书序例中说,中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和合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不合用也。”这就是常说的七情或七情和合。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中草药应用的两种情况:一是按配伍与否分为非配伍应用(单行)和配伍应用(配伍…  相似文献   

2.
“十八反”“十九畏”新探——兼论中药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由于药物性质各有不同 ,配合后可发生各种变化 ,有的可以加强疗效 ,有的可以降低疗效 ,有的可以产生剧烈毒性 ,有的可以消除毒性。因此 ,配伍不当就会影响治疗效果 ,甚至危及生命。古人在医疗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七情”的配伍原则 ,即“单行”、“相须”、“相使”、“相恶”、“相杀”、“相反”、“相畏”。其中“相反”、“相畏”能增强毒性或降低疗效 ,原则上不可同时应用 ,但也有应用恰当 ,取得显著疗效的范例。笔者结合中医临床医学和生物化学的观点 ,对“十八反”、“十九畏”进行粗浅的探索。1 关于“十八反”歌括 :本草明言十…  相似文献   

3.
对中药配伍应用的增效作用探讨王二有(山西省长治市畜牧局046000)中药是中医和中兽医治病的物质基础,药物通过配伍组成方剂,能更好地发挥效用。通过一定的药物配伍,不但能照顾整体和复杂的病情,而且由于药物相须、相使、相畏、相杀发挥更为明显的疗效,其中就...  相似文献   

4.
中药配伍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伍是指药物的配合应用,不仅是病情的需要,也是改善药物性能的重要措施。国内中兽医对中药的复方研究较多,其实质就是研究药物配伍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功能关系和物质关系,从而阐明复方的组方规律,更深刻地认识单味药的作用本质和机体发病的本质。现简单谈谈一般中药配伍的几个问题。 1)中药的配伍有其“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和相恶。单行,一般指一种药物治疗疾病。如,单用黄芩的清金散,单用黄连的清金汤,单用人参的独参汤,单用马齿苋治疗肠黄作泻,单用苦参治疗仔猪白痢等。相须,指将性能相类似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十八反”、“十九畏”新探──兼论中药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中医方剂通常叫处方或汤头,它是在中医阴阳、五行、四诊、八纲的系统理论指导下,应用数种中药进行配伍组合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科学手段。由于药物性质各有不同,配合后可发生各种变化。有的可以加强疗效,有的可以降低疗效,有的可以产生剧烈毒性,有的可以消除毒性。因此,配伍不当就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人类或家畜的生命安全。古人在医疗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七情和合”的配伍原则,即“单行”、“相须”、“相使”、“相恶”、“相杀”、“相反”、“相畏”。除“单行”可以单用,“相须”、“相使”能互补疗效外,“相恶…  相似文献   

6.
药物配伍的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七情之说,除单行者外,其他六种中药配伍关系,主要包括两种作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反、相恶者”。兽用中药配伍研究,除了在中药学术理论上有重大价值外,在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充分发挥药效和确保用药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仅就十八反和十九畏作一探讨。1.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文献研究1962年《重编校正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中首先校正  相似文献   

7.
历代方药专著中,无不牵涉两药相伍,诸如“麻黄天桂枝不汗”,“附子无干姜不热’”,“石膏得知母更寒”等论述屡见不鲜。医谚说“大黄不见硝,白在肚里走一遭”。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有“七情和合”的记述,除单行者外,其余根须、相使等六项均从不同角度论及两药相伍产生的不同效果。在兽医临证配伍应用中,最基本、最有意义的形式是两昧药物的合用。在了解单味药的基础上。弄清两药配伍的机理,以便进一步理解、剖析把握“主、辅、佐、使”的组方原则,所谓药对即两味中药配对应用。如苍术与厚朴配对,知母和黄柏同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十八反”作为中医和中兽医药物的配伍法则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一书就指出:“勿用相反者”。而“十九畏”则非《神农本草经》一书所出,因上述药物并非全部为,《神农本草经》一书所载,如郁金、牵牛始记于唐代显庆四年《新修本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种类繁多,其性味、功用有相似和不同之别,临证时如何选药配伍组方,提高疗效,是临床兽医必须深究的问题。笔者就此谈点个人体会,望同道斧正。 (一)同类相须功能相似的药物合用,会发生“协同”作用而增强疗效。这种配伍方法既原则又灵活,临床应用广泛。例如大黄配芒硝,大黄苦寒,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能攻积通肠,其力量猛烈;  相似文献   

10.
中药制剂配伍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制剂的配伍是根据病证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有目的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从而提高或加强疗效,降低毒性与副作用,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病证。在传统医药学理论中,通过对中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等药性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古人总结出了七情配伍理论、君臣佐使配伍理论以及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理论。其中,七情配伍理论被认为是配伍理论总纲,是中药组方用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也称为“情志活动”。家畜“七情”致病理论在中兽医基础理论的病因部分中还少有记载。笔者在二十多年的兽医临床诊疗实践中,观察到家畜确有七情表现。七情致病的病例也常见到。在此略陈浅见,并举临床所遇病例几则,就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12.
家畜有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的统一整体。中兽医在临床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辩其病之所在,从正、邪、表、里,寒、热、虚、实八证之法推求病之属性,然后立法处方,对症施治。《元亨疗马集》有“皮毛者,肺之合也”这样的记载,说明肺与皮毛的关系密切。皮毛是家畜之体被,由肺输送卫气保护,肺脏正常则皮毛润泽,肺脏受病  相似文献   

13.
地方品种——温岭真桑,分布在浙东南沿海,以温岭和玉环县的楚门区为主,西延乐清县南塘公社,北至温黄比邻部分地区。据明嘉靖《太平县志》(现称温岭县)记载桑品种有“黄桑、青桑、花桑、水桑、过海桑”之称。养蚕丝绢记载着“有蚕,有原蚕,原蚕者再登之蚕,也俗呼二季蚕”。“二季蚕茧绷绵”。“以靛染丝成者日青绢”。田赋上记有“成化六年黄岩南三分划太平县,农桑  相似文献   

14.
(一)选育工作的发展历史人类随着生活的需要,很早就开展了关于猪的选育工作。根据我国历史上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了“相畜术”的发明。《史记·日者列传》记载:“留长孺以相彘立名,”这是知名的猪种选育学家。  相似文献   

15.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在中医经典中都有论述,而且临床上因七情致病的病例较多,对治疗方药也总结得比较全面系统;但中兽医学中对七情的论述和病例则很少,有的兽医甚至否认家畜有七情表现。经多年的实际观察,笔者认为家畜是有七情表现的。现就此谈一些看法,并举所遇典型病例一二则。不对之处,请同道斧正。(一)家畜七情表现与人类相比,家畜比较低级,其感情远不如人之丰富、明显和复杂。但家畜是有感情表现的,有记忆能  相似文献   

16.
(接上期)2古代兽医对家畜传染病的预防古代兽医对传染病的预防法有别病法、隔离法、消毒法、免疫法、中草药法、针炙法、防变法、检验法及其它预防方法。2.1别病法北魏《齐民要术》:羊有病,辄相污,欲令别病;法当栏前作渎,深二尺,广四尺,往返皆跳过者无病,不能过者,入渎中行过,便别之。“辄相污”的病指的传染病,同书还有一条识别羊疥的记载:“羊有疥者,间别之,不别相污染,或能合群致死。”羊疥是危害羊的严重寄生虫病,弄得不好,也会合群致死,但传染病比寄生虫病更厉害,所以“辄相污”时便别之,而羊疥是“相污染”时间别之。别病,就是检疫,通…  相似文献   

17.
巴豆丑牛配伍对兔离体空肠运动的药理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选“十九畏”中巴豆畏丑牛一组,采用兔离体空肠共81段,LMS-2A型二道生理记录仪描记幅度,测定了3个配伍方式即①10%巴豆与丑单煎牛剂、②10%巴豆与丑牛单煎剂配伍、③10%巴豆与丑牛合煎剂在生理条件下离体空肠收缩的变化。又测定复方配伍两组,即10%三物备急丸煎剂和10%三物备急丸加丑牛煎剂在生理、病理条件下离体空肠收缩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①巴豆可明显增强肠肌收缩;②巴豆可被丑牛拮抗,肠肌收缩明显减弱;③巴豆与丑牛合用可明显减弱肠肌的收缩;④三物备急丸和三物备急丸加丑牛均能减弱肠肌痉挛性收缩。实验证明,巴豆畏丑牛,而丑牛不畏巴豆,是单向的相畏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巴豆为猛烈峻泻之品,古人云“巴豆性烈最为上”,又说“巴豆禀性凶猛,确有冲墙倒壁之功,斩关夺门之势”。由此可见巴豆泻下作用甚强,其毒性亦不小,故在临床上按记载用量应用,中毒者不少,死亡者亦有,所以一般都少用或不用,单味应用者  相似文献   

19.
活血化瘀法在《内经》成书前便有记载。马王堆《五十二病方》有用“化瘀”法治疗疾病蛊。武威《治病百方》载有活血化瘀药当归、丹皮、大黄、牛膝、川芎、(庶虫)虫.《素问·调经论》说:“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灵枢·痈疽篇》“寒邪客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药配伍中,十八反被认为是配伍禁区。从古至今有许多反药配伍的先例,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此十八反的研究变成中医药研究中的热点,许多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文总结了以前的研究成果,较全面的阐述十八反的研究现状,为以后十八反的研究提供帮助。古人将药味之间的反应归纳为七种,称之为"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