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牛囊尾蚴是寄生在人体的无钩绦虫的蚴虫,多寄生于牛的咬肌、舌肌、心肌、肩胛肌、颈肌及臀肌等处,眼观形态与猪囊虫相似,但在镜检时可见到头节上仅有4个吸盘,而无顶突和小钩,一般在牛胴体中寄生的牛囊尾蚴数量很少,且多在深层肌肉中。笔者遇到一例牦牛囊尾蚴病一例,而该病在本地区屠宰牦牛胴体中很少见,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牛囊尾蚴是由牛带绦虫(无钩绦虫)的幼虫-牛囊虫(牛囊尾蚴)寄生在肌肉内引起的,牛带绦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给人的健康带来危害,是一种主要的人畜共患病,天峻地区牛囊尾蚴病感染情况调查未见报道过,笔者于1991-1996年9月-11月份,对本县肉菜公司上缴的12乡的牦牛,用随机抽样法进行牛囊尾蚴病的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检出感染牛11头,感染率为0.484%,为天峻地区牛囊尾蚴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并对今后本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家畜大多数囊尾蚴病的终末宿主为犬及其它肉食兽。家畜感染的唯一途径是吞食了犬粪便中相应的绦虫虫卵,定期驱除犬肠道绦虫,就能从根本上控制家畜囊尾蚴病。寄生于犬体内的绦虫种类很多(大约30余种),它们不但直接危害犬的健康,而且中绦期(即幼虫期)还严重危害家畜及人类健康。在生产实践中,重视犬绦虫病的预防,家畜囊尾蚴病发生率就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猪囊尾蚴病是有钩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猪囊虫病。本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1病原病原体为猪囊尾蚴,其成虫是有钩绦虫或称猪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虫体大,长达1~2.5m,头节呈球形或略似方形,有4个吸盘,在头节顶端有一个顶突  相似文献   

5.
猪囊虫病,即猪囊尾蚴病,是由有钩绦虫的幼虫——猪囊虫寄生在猪体内的一种寄生虫病,也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之一。猪囊虫病的病原是猪囊虫。猪囊虫是寄生在人体内有钩绦虫的幼虫。患本病的猪是人有钩绦虫的中间宿主。猪囊虫为白色半透明、黄豆大的囊泡、囊壁为薄膜状,囊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上可见一个绿豆大的白色头节。猪囊虫寄生在肌肉内,以舌肌、咬肌、肩腰部肌、股内侧肌  相似文献   

6.
牛囊尾蚴病也称牛囊虫病,是由牛带绦虫(属于圆叶目、带科、带属)的幼虫--牛囊尾蚴的侵害而引起的.牛吃了含有绦虫虫卵的人粪便或被虫卵污染的饲草,而被感染.虫卵在牛消化道内孵出六钩蚴钻人肠壁的小血管及淋巴管,随血液带到身体各部,但只有在骨骼肌和心肌里才能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牛囊尾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牛带绦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不但给人的健康带来危害,而且对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囊虫病在动物卫生检疫中是必检的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7.
猪囊虫病(囊尾蚴病)是寄生于人体的有钩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体引起的一种绦虫幼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在公共卫生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蠕虫病之一,是肉品卫生检验中的重要一环。笔者就其防治技术结合屠宰检疫实践作简单概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牛囊尾蚴是人体无钩绦虫的幼虫 ,主要寄生在牛的颈侧肌肉、肋间肌、心肌、臀肌等处 ,偶见于肝、肺等器官。在屠宰黄牛胴体上较少见。笔者曾遇到两例牛囊尾蚴寄生的黄牛胴体 ,现报告如下 :案例 1:2 0 0 1年 10月 18日 ,在贵南县过马营镇畜产品交易市场 ,笔者在进行市场检疫时发现 ,畜主马某某已屠宰剔骨的一具黄牛胴体 ,在其肋间肌、颈侧肌、腿肌臀肌处 ,寄生有密度不一的呈椭圆形的白色囊泡 ,囊内充满透明液体 ,并含有一个小的黄白色头节 ,经测量 ,肌肉切面 4 0cm2 内虫体为 7~ 8个。案例 2 :2 0 0 1年 10月 2 7日 ,笔者在进行市场检疫时…  相似文献   

9.
猪囊虫病又叫猪囊尾蚴病,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多年来该病的发生与传播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威胁着人身的健康与安全。1虫体特征和它的生活史猪囊虫是寄生在人或畜体的有钩绦虫的幼虫,患猪是人绦虫的中间宿主。猪囊虫为白色半透明,黄豆大的包囊,包囊壁为薄膜状,囊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上有一个绿豆大的白色头节,猪囊虫寄生在肌肉内,以舌肌、肩腰部肌、股内侧肌及心肌较为常见,严重时,全身肌肉以及脑、肝、眼、甚至脂肪内也能发现。猪囊虫也可在犬、猫、兔、牛、骆驼等动物和人体内寄生。人吃了未煮熟的囊虫病猪肉或误食了沾有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的幼虫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 pisiformis)寄生于兔的肝脏、大网膜、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的一种绦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1.
家兔囊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伟 《畜牧兽医杂志》2009,28(4):134-134
家兔囊虫病是由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兔的大网膜、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因其囊泡形小如豌豆而得名。本病的主要传播来源是患豆状绦虫的犬,家兔采食了被患犬粪便污染的草料后即感染豆状囊尾蚴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感染,但夏秋季节感染较多,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兔均感染,但很少致死。严重感染时,可使家兔生长受阻,还可能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2.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豆状囊尾蚴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主要寄生于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豆状囊尾蚴病是家兔常见的寄牛虫病,笔者对其防治措施简要介绍如下,希望能引起养兔专业户的重视,及时采取各种措施,避免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牛胴体中寄生的牛囊尾蚴数量很少,且多在深层肌肉中寄生。笔者遇到一例牦牛囊昆蚴病,而该病在该地区屠宰牦牛胴体中很少见,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兔的大网膜、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本病的主要传播来源是患豆状带绦虫的犬,家兔因采食了被患犬粪便  相似文献   

15.
兔绦虫蚴病有豆状囊尾蚴、连续多头蚴病和棘球蚴病,是绦虫的幼虫阶段寄生在兔的体内引起的,兔是这些绦虫蚴的中间宿主。其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犬、狐狸等食肉动物体内。兔绦虫蚴病的发生,大多与养犬有密切关系,发病兔一般是圈养或半笼养,而非完全封闭式笼养。搞好犬绦虫病的防治,不在同一场地养犬和养兔,对防止兔绦虫蚴病可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羊细颈囊尾蚴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颈囊尾蚴病是由泡状绦虫的蚴虫——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羊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所引起的绦虫蚴病,成虫泡状带绦虫寄生于狗的小肠内,成虫卵随粪便排出,感染羊只。羊细颈囊尾蚴病分布较为广泛,特别是以狗放牧为助手的地区,发病率更高,可达20%以上,死亡率一般不高。但是,被感染羊只长期消瘦,极大影响羊的生产性能。现将我们对本病的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4年秋,我们引入150只绒山羊。2005年春,羊只开始发病,有部分羊只逐渐消瘦、虚弱。开始以为营养不足,就加量补充精料,饮豆浆水,发病羊只病情有所减轻,期间无羊只死亡,到5月份开始…  相似文献   

17.
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随粪便排出妊娠节虫和虫卵被猪和牛吞食后,卵壳在其十二脂肠内消化,六钩虫蚴脱出,钻过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及淋巴循环运往全身,以横纹肌为主要寄生部位,发育成囊尾蚴,称囊虫.绦虫病是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牛囊虫病(牛囊尾蚴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病原体是带科无钩绦虫幼虫。成虫寄生人的小肠,幼虫主要寄生于牛的肌组织中。常见于舌肌,咬肌、颈部肌、肩胛外肌,肋间肌、心肌、臀部肌。严重感染时几乎所有肌肉均有寄生。仅1985~1990年6年的统  相似文献   

19.
肉兔豆状囊尾蚴病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豆状囊尾蚴病是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的中绦期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 pisiformis)寄生于兔或其它啮齿类动物的大网膜、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本病发生广泛,感染率高,对不同年龄和品种的兔均易感染。肉兔轻微感染时,没有明显的症状,严重感染时,不仅使肉兔生长受阻.肉质变味,偶尔还能引起死亡.给养兔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猪囊尾蚴病也称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有钩绦虫)的幼虫寄生人和猪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因本病对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危害极大,国家将其列为重点动物疫病之一,大力开展预防、控制和检疫净化。我县1998-2002年分别在9个乡(镇)开展调查,先后对血纸片和血清样品3165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