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笔者取股静脉为采血部位,成功地对100只家犬进行采血,方法介绍于后。一、部位的选择:股静脉位于后肢内侧(缝匠肌与股四头肌之间),左右肢各有一条。分股前静脉(沿股四头肌伸入)。股深静脉(沿股薄肌伸入)和股后静脉(沿半膜肌伸入)。该静脉与股动脉相平行延伸至后肢末梢。  相似文献   

2.
奶牛后肢神经麻痹在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用电针治疗痊愈,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 用具SB71-2型晶体管兽用电疗机(天津人民无线电厂生产出品。)电疗器的电流强度为12伏(5号电池8节)。选用兽用3-9厘米毫针或园利针6-8支。5%碘酊,75%酒精适量。2.穴位的选择。选两个主穴,三个配穴。主穴:大跨股骨大转子正上方9—12厘米的凹陷处,用毫针直刺入臀中肌肉6厘米(有臀前和髂腰动、静脉以及坐骨神经分支。)居骨戮:髋结节后下方,臀肌下缘的凹陷处,用毫针或园利针刺深6厘米,达股四头肌(有髂股动、静脉和股神经分支)。配穴:邪气股骨…  相似文献   

3.
闭孔神经麻痹,为闭孔神经受到损伤而使它所支配的后肢内收肌丧失机能的一种疾病。笔者在1981—1990年临床中,遇到14例奶牛闭孔神经麻痹病例。一、发生的原因:闭孔神经来自腰荐神经丛的4—6对腰神经腹侧支和1—2对荐神经的腹侧支,沿左右髂骨内侧向后下方伸延,穿过闭孔,分布于闭孔肌、内收肌、耻骨肌和股薄肌,起支配后肢的内收作用。母牛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使产  相似文献   

4.
初服母牛产犊麻痹,是初胎母牛在自行分娩过程中,由于船儿体型大,当胎儿通过骨盆腔时,挤压挫伤了产道组织,波及闭孔神经,最易受到损伤的是闭孔神经沿着筋骨进入闭孔的部位。造成母牛产后后肢麻痹,站起困难或不能站起的疾病。闭孔神经自腰荐神经丛的4、5、6对腰神经腹侧支和!、2对荐神经腹侧支发出,沿左右骼骨内侧向后下方伸延,穿过闭孔分布于闭孔肌、内收肌、耻骨肌和股传肌。其功能是支配后肢的内收作用。临床上通常见到的多为胎儿过大,难产助产手术粗暴,或母牛摔伤骨盆造成骨折,或股骨头脱位入闭孔内等原因而损伤闭孔神经,出…  相似文献   

5.
牛闭孔神经的损伤,是由于胎儿产出时压迫闭孔神经引起。闭孔神经由第4、5腰神经发出,经髂骨体内侧进闭孔前部,分布于闭外肌、耻骨肌、内收肌及股薄肌。故一侧或两侧闭孔神经受损伤引起同侧或两侧肌群麻痹,不能负重。1病因一般由母畜配种过早,甚至不足10月龄配种;产犊时母体小而胎儿大,强行拉出引起;或者母畜难产助产时胎儿姿势不正确,强行拉胎儿引起。2临床症状分娩后,体温、呼吸、心音、心率、食欲、反刍都正常,皮肤及后肢痛觉反射正常。如一侧神经损伤则母畜患肢外展,不能负重,人扶持后勉强能站立行走;如两侧闭孔神经损伤,患牛两后肢外展,…  相似文献   

6.
风市为足少阳胆经的腧穴,位于下肢的大腿外侧部。风市穴名“风”:指风气、风邪也;“市”:指集市、集结也。意指该穴易为风邪集结之处,常主治下肢风痹、中风、半身不遂、麻木不仁等病,为治疗风邪的要穴,故名风市。1定位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简易取穴为:直立时,两肩水平,双手自然垂手贴于大腿两侧时,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中指尖之处是穴。2解剖皮下的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与股二头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3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4主治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不仁,遍身瘙痒,腰…  相似文献   

7.
采用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法,研究了山羊子宫内胆碱能神经的分布,结果,山羊子宫颈是经较丰富,在浆膜和肌层内有神经束伴血管而行并分支分布于血管壁,在粘膜及其皱褶上皮下,粘液腺上皮有神经丛分布,妊娠时子宫颈部的神经分布与未妊娠时相比无明显变化,子宫角部神经密度均低于子宫颈部,其内环行肌层中及其与内膜交界处神经密度略高,神经束伴血管而行并分支分布于血管壁,在子宫腺上皮下及内膜上皮下无神经分布,妊夺时作胎盘内无神经分布外,仍有神经束伴血管而行交分支分布于血管壁,在分布于血管壁的神经纤维减少,结果提示,胆碱能神经主要支配山羊子宫内血管壁及颈部粘液腺上皮和粘膜上皮,妊 时子宫颈部胆碱能神经无明显变化,而子宫角内支配血管壁的胆碱能神经纤维减少。  相似文献   

8.
产后截瘫是奶牛分娩后突然陷于不能站立的一种疾病。笔者诊治该病6例:一例为右侧髂关节外侧韧带断裂;一例为第一与第二腰椎间韧带断裂;一例为左侧髂关节脱臼;一例为股神经坏死引起的股部肌肉萎缩;两例为母牛爬卧综合症,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 1、本病的检验部位、按商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规定: 猪主要检验部位为咬肌、深腰肌和膈肌,其他可检验心肌、肩甲外侧肌和股部内侧肌。但是多年来肉联厂、屠宰场等单位只检验咬肌、深腰肌和膈肌、心肌,而不检验肩甲外侧肌和股部内侧肌。根据多年来的检验经验得之,这样检验不够准确,直接影响卫生处理方法。其原因是只检验咬肌等,有时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2个骨骼肌表型差异明显的特克塞尔和乌珠穆沁绵羊为试验对象,研究DLK1和MSTN基因在不同妊娠阶段胎儿不同部位骨骼肌中表达的调控机制及早期肌肉发育规律。在绵羊妊娠第85、100、120和135天时,对胎儿的半腱肌、半膜肌、背最长肌、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肌肉质量进行方差分析以及对DLK1和MSTN基因在5种骨骼肌中的表达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妊娠85天时特克塞尔羊的半膜肌、背最长肌、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质量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乌珠穆沁羊;妊娠100天时,5种骨骼肌组织生长发育在品种间的差异达到最大(P<0.05或P<0.01)。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随着胎儿日龄的增加,DLK1基因在半腱肌、半膜肌、背最长肌、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骨骼肌中的表达量有增加的趋势,同时在特克塞尔羊中的表达量高于乌珠穆沁绵羊。在妊娠120天的半腱肌和半膜肌、妊娠100和135天的背最长肌、妊娠85天股四头肌和妊娠135天的股二头肌中DLK1表达量在2个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MSTN的表达量在特克塞尔羊中高于乌珠穆沁羊,但整体较低。妊娠135天时背最长肌和股四头肌中MSTN基因的表达量在2个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DLK1和MSTN基因在不同日龄不同肌肉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可能与肌肉早期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1.
山羊子宫内肽能神经分布及妊娠时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山羊子宫内含P物质(SP)和含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的分布。结果,妊娠及未妊娠山羊子宫颈内有粗细不等的神经束行经于外膜和肌层中,神经分支形成丛状分布于血管壁,子宫颈部未见SP神经元胞体及VIP神经元胞体;未妊娠山羊子宫角内SP神经和VIP神经均呈丛状围绕血管并分布于血管壁;妊娠中期的孕角和非孕角均有胎盘形成,除胎盘内无神经分布外,SP神经及VIP神经同样分支形成丛状分布于血管壁。结果提示,山羊子宫内SP神经和VIP神经主要支配子宫内血管,妊娠时除胎盘内无神经分布外,SP神经及VIP神经的分布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家畜颜面神经麻痹又称歪嘴风或口眼歪斜、面瘫、吊线风.本病是由于第7对颅脑神经(即面神经)缺血、水肿、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使面部神经传导失去正常的生理机能,而使面上部和下表情肌的运动与感觉发生障碍性疾病,引起外周神经性面瘫.其表现为耳、眼睑、鼻和唇的肌肉功能降低或消失,是多为一侧性.本病多发于马、驴、牛、猪、犬等.  相似文献   

13.
家畜面神经麻痹,又称歪嘴风。本病由于第七对颅脑神经(即面神经)缺血、水肿、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使面部神经传导失去正常生理机能,面部表情肌运动与感觉发生障碍性疾病,引起外周神经性面瘫。其主要表现为耳、眼睑、鼻和唇的肌肉功能降低或消失,且多为一侧性发病。该病多发生于马、驴、牛、猪、犬等。  相似文献   

14.
1临床分类 根据后躯障碍发生的肢体部位,可分为腰荐性、两后肢性和一侧后肢性。单纯腰荐运动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少发,可见于背最长肌、腰荐椎骨疾病,如背最长肌炎、脊椎骨骨折及脱位、腰背风湿等。  相似文献   

15.
一、器械、药品和操作法(一)器械、药品:备用经灭菌消毒的兽用小宽针和23号针头各1只,小注射器1具,直径2—3厘米、长15厘米圆木棒各1个,长柄毛刷1把。精制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和1万单位两种,5%碘酊棉球适量。(二)操作方法1.两条龙针法:穴位分布颈项、脊背、腰荐和股部两侧。起于耳根风门穴经九委、膊尖、膊拦至背最长肌与樵间孔投影对应的背、腰、荐部穴位直至会阳穴折向下,经股二头肌与半腱肌肌沟的邪气、仰瓦终止委中  相似文献   

16.
不同部位高原牦牛肉品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高原牦牛不同部位肉的品质特性,本研究采集了10头牦牛的冈上肌(SU)、腰大肌(PM)、背阔肌(LA)、背最长肌(LD)、臂股二头肌(BF)、半腱肌(ST)、半膜肌(SM)、臂股四头肌(QF)8个部位分割肉,并测定了其蒸煮损失、滴水损失、剪切力、pH、L*值、a*值、b*值7项品质指标。结果发现,不同部位牦牛肉之间,除了a*值以外,其余6项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腰大肌、背阔肌、半腱肌相对于其他部位嫩度显著较好(P0.05),其剪切力均未超过6kg,而背阔肌、半腱肌、半膜肌3个部位的持水能力却最差,其中半腱肌具备了最高的亮度和黄色度(L*值和a*值)。通过标准化分析可以发现,背最长肌和半腱肌之间具有相似的品质特征;而臂股二头肌、半膜肌和臂股四头肌之间具有相似品质特征。相关性分析发现,pH与蒸煮损失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表明不同部位牦牛肉的持水能力差异可能与其酸化程度有关。结果表明,部位因素对牦牛肉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持水能力差异可归因于酸化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在滩羊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表达量,分析其与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关系,试验建立了检测滩羊H-FABP mRNA表达水平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2,4,6,9,12月龄滩羊(各20只,雌雄各半)的背最长肌、腰大肌和股二头肌的肌肉组织H-FABP 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还测定了三个部位肌肉组织IMF的含量。结果表明:性别与活重、胴体重、IMF、H-FABP mRNA背部肌肉表达量和股部肌肉表达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月龄、不同部位H-FABP基因的表达水平总体上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且2月龄表达量最高(P0.01)。三个部位IMF沉积规律基本相同,在生长前期随着月龄的增长其IMF含量呈上升趋势,6月龄左右上升明显,表达量为腰大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月龄与活重、胴体重和股部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但与IMF、背部和腰部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2月龄滩羊背最长肌中H-FABP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相关系数为0.104(P=0.327),呈正相关;股二头肌H-FABP基因表达量与IMF相关系数为0.773(P0.01),呈强度正相关;腰大肌2~12月龄期间HFABP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25。说明H-FABP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量不同,股二头肌中的表达量最高,腰大肌次之,再次为背最长肌,且腰大肌的表达量仅次于股二头肌。  相似文献   

18.
旨在了解脂滴包被蛋白基因(perilipin)在羊不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为阐明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对脂肪沉积的调控作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苏尼特羊、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选取背最长肌、肋间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为试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研究perilip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erilipin基因在苏尼特羊和小尾寒羊4种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perilipin基因在苏尼特羊与小尾寒羊肌肉组织中的总体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除肋间肌外,苏尼特羊的背最长肌、股二头肌perilipi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小尾寒羊,股四头肌二者基本一致;苏尼特羊背最长肌相对表达量最高,股四头肌次之,肋间肌相对表达量最小,背最长肌与肋间肌差异显著(P0.05);小尾寒羊肋间肌相对表达量最高,背最长肌和股四头肌表达量基本一致,股二头肌相对表达量最小,肋间肌与股二头肌差异显著(P0.05)。该研究为阐明perilipin基因在脂肪沉积和分解中的重要作用及羊肉肌内脂肪沉积调控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肌钙蛋白不同亚型在肌纤维增殖与类型转变上的作用和分子机理,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TNNC1基因和TNNC2基因在25日龄、70日龄和150日龄三个生长阶段的大白猪和山西黑猪的背最长肌、腰肌和股肌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这两种基因在大白猪和山西黑猪的三种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极显著差异。TNNC1基因在大白猪的背最长肌和腰肌中的表达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在大白猪上,TNNC1基因在25日龄时的背最长肌和腰肌中表达量最高,在150日龄时的表达量降到最低水平;在山西黑猪上,TNNC1基因在25日龄时的股肌组织中表达量较低,而在70日龄时的腰肌、70日龄时的股肌组织、150日龄时的股肌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大白猪上,TNNC2基因在25日龄时的背最长肌和150日龄时的股肌中表达量较高;在山西黑猪上,TNNC2基因在70日龄时的腰肌和股肌中表达量较高。说明TNNC1基因与TNNC2基因在肌纤维发育与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作为检测肌纤维类型的分子标记,为探索猪的肌肉发育和改善肉品质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 b FGF复合膜对自体不同神经桥接物作用的影响。在兔的缺损神经桥接处 ,分别置入被 b FGF复合膜包裹的自体肌桥或自体神经桥。术后 1 80 d,切取神经桥接部位 ,常规制成光、电镜标本 ,进行镜下观察、图象分析测定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 :自体神经桥组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及平均直径均小于自体肌桥组 ,但两组间再生神经纤维的数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平均直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由此可见 ,在创伤局部自体肌桥缝接神经处应用含 b FGF的复合膜 ,不仅对缺损神经的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而且其效果(特别是再生神经纤维发育程度方面 )明显好于自体神经桥接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