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奶牛分娩前后瘦素(Leptin)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 Y, NPY)浓度变化规律,试验选取6头第三胎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分别在其分娩前3天(-3天)、分娩当天(0天)、分娩后3,6,9,12,15,18,21,24,27,30天静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清,采用牛瘦素(LEP)与牛神经肽Y(NPY)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奶牛血清中Leptin和NPY的浓度。结果表明:奶牛产后血清中Leptin浓度总趋势呈波浪式下降,在产后3天达到峰值(62.27±10.31)ng/mL,产后30天达到最低值(18.68±1.73)ng/mL,这种变化与奶牛产后能量的摄入相关;奶牛产后血清中NPY浓度在分娩当天达到峰值(886.90±133.56)pg/mL,随后呈波浪式下降,产后30天达到最低值(144.95±36.05)pg/mL,血清中NPY浓度的变化与奶牛产后能量的摄入无关。说明奶牛产后血液中Leptin浓度的变化能够反映奶牛产后能量的波动,而血液中NPY浓度的变化并不能作为奶牛产后能量代谢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结合奶牛产后瘫痪的防治经验,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诊断,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奶牛养殖户提供参考。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高产奶牛一种营养代谢疾病,也是奶牛中常见的一种病,多发生在4~7胎次,高产奶牛发病几率较高,发病率一般在6~9%。本病的发生与年龄、胎次、饲养管理以及品种有关,青年牛发病率低,少数牛发生在分娩中,特征是低血钙,肌肉无力,瘫痪甚至昏迷。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瘫痪是指母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性疾病,以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又称生产瘫痪.一般产后1~3d发病,多发生在6胎次以上的高产奶牛和体质较差的母牛,2~3胎次的中、低产奶牛发病较少.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瘫痪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常称高产奶牛产后瘫痪。人们常说“高产牛难养”就是因为高产奶牛易发生产后瘫痪。奶牛产后瘫痪是以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瘫痪和昏迷为特征。一般认为主要与血钙过低有密切关系。1 发病与胎次、日产量及季节的关系多是以在第3胎以后、日产量在25kg以上,舍饲、无运动场、晒不到太阳的奶牛多发,而且新增的饲养户或不注意补充钙质的饲养户所养的奶牛多发。在发病季节上以3~10月份青草茂盛的时节多发(草料足奶量高),冬天常喂干草,产奶量相对下降,较少发病。2 症状2.1 典型病例急性发作常出现在产后12~24h…  相似文献   

5.
我市奶牛场 2000年6~7月份突然死亡成年奶牛8头,后将病料送省畜牧兽医站化验室诊断,再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饲养管理等确诊为奶牛猝死症,现将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该场存栏成年母牛356头,猝死症死亡8头,其中分娩后4天内死亡7头,临产前2天死亡 1头。其特点均为成年怀孕奶牛分娩前后发病,犊牛、育成牛不发病;发病牛与胎次无关,最小的为第2胎,最大的为第7胎;呈散发式,病年零星出现,集中在6~7月份。产后发病的7头,有5头发生产后瘫痪,经补钙后站立,2头体温稍高,用抗生素后体…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或低钙血症,是成年乳牛最常见的代谢病,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以体内血钙含量急剧下降,知觉消失,肌肉松弛,四肢麻痹,卧地瘫痪为特征的疾病。本病的发生与年龄、胎次、产奶量及品种有关。青年母牛很少发病,95%以上的病牛是5-9岁或3—7胎的高产奶牛。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特别是产奶量最高的胎次(通常是在第3-6胎)最容易发生,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病,也有在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发病的。  相似文献   

7.
<正>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知觉丧失、肌肉无力及四肢瘫痪,亦称乳热症或低血钙症,为奶牛产后常见病之一。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在产奶量最高的胎次,多数见于第3~6胎,在顺产后3 d之内发病(多数在产后12~48 h)。初产母牛几乎不发此病。也有在分娩前或分娩过程中发病的。本病散发,但复发率高,并有遗传倾向,如娟姗牛较多发。我国高产  相似文献   

8.
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知觉丧失、肌肉无力及四肢瘫痪,亦称乳热症或低血钙症,为奶牛产后常见病之一.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在产奶量最高的胎次,多数见于第3~6胎,在顺产后3d之内发病(多数在产后12~48 h).初产母牛几乎不发此病.也有在分娩前或分娩过程中发病的.该病散发,但复发率高,并有遗传倾向,如娟姗牛较多发.我国高产的犏牛,也常发此病.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生于3~6胎次的高产奶牛,一般在产后3天内发病。2010年我地某牧场共分娩牛453头,发生产后瘫痪38头(发病率8.4%),其中1头因治疗无效死亡,2头因治疗无效被淘汰。现将该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也称乳热病,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病。此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3-6胎牛发病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  相似文献   

11.
龙江县景星镇畜牧站于2001~2009年共诊治奶牛多汗症34例,占奶牛发病总数的28%。1发病情况1.1胎次在景星镇畜牧站所诊治的34例多汗病奶牛中,有3胎牛6例、4胎牛18例、5胎以上的牛10例。1.2产奶量据34例多汗病牛的产奶量统计,奶量均在20千克/天以上的奶牛多发,产奶量越高,多汗病出现的越早,而且汗量也多。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瘫痪主要发生在5岁以上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在产奶量最高之时,因此大多数发生在3~7胎次,并随着产犊胎次的增多,其发病率相应增高。日产奶25千克以上的舍饲奶牛多发,发病季节以3-8月青草充足时为多,其他季节较少发病。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引起奶牛养殖者对奶牛蹄病的重视,减少因奶牛蹄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笔者对临洮城区两个奶牛场472头不同胎次奶牛蹄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产奶牛1~6胎次发病率分别为11.63%,12.77%,16.00%,25.00%,26.67%和35.71%。说明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蹄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且3胎以上产奶牛的发病率明显要高于1~2胎。从发病程度来看,1~5胎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中+,重"程度发病产奶牛比例逐渐加大,而"轻"程度发病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而6胎次的奶牛发病程度的变化与前者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4.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低钙血症,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3-6胎次的高产奶牛,且在产后24小时发生的较多。现将该病的诊疗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产后瘫痪是成年母牛于分娩前后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是奶牛常发病之一,一般见于5~8龄(3~7胎次)的高产奶牛,通常是在奶牛分娩前后72h以内发病,奶产量越高,发病越多,发病率一般在5%~8%,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呈散发。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引起奶牛养殖者对奶牛蹄病的重视,减少因奶牛蹄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笔者对临洮城区两个奶牛场472头不同胎次奶牛蹄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产奶牛1~6胎次发病率分别为11.63%,12.77%,16.00%,25.00%,26.67%和35.71%。说明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蹄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且3胎以上产奶牛的发病率明显要高于1~2胎。从发病程度来看,1~5胎奶牛随着胎次的增加",中+,重"程度发病产奶牛比例逐渐加大,而"轻"程度发病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而6胎次的奶牛发病程度的变化与前者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2008年7月~2011年4月间,对石河子地区31家规模奶牛场和部分散养户饲喂的1.83万头奶牛进行瘤胃酸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期间一共出现816例瘤胃酸中毒。调查结果表明,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生与季节、胎次、分娩前后的时间、奶产量高低有关,一般冬春季节发病多,青年牛发病率高于老年牛,产犊前、后的牛发病率高于空怀母牛,奶产量高、胎次低发病多,临产前3d和产后5d内发病的多。此次调查研究目的在于了解该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和发病时间,制定预防及综合防治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此类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奶牛生产瘫痪,也称乳热和临床分娩低血钙症,是特殊的内分泌紊乱导致严重的钙代谢障碍性疾病,对奶牛饲养业危害最为严重。有的奶牛场发病率在25%以上,发病率与产奶量直接相关,高产奶牛3-7胎多发本病,而且该病治愈后下次分娩仍有复发的可能。产后3天发病占3%。  相似文献   

19.
奶牛酮病又称酮血症、酮尿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全身功能失调的疾病。各胎次的牛均可发病,以3~6胎发病最多,多发于产后第1个月内,大多出现于泌乳开始增加的第3星期,2个月后发病极少。冬夏多于春秋,高产牛多于低产牛。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也有人称之为乳热病。其特征是发病急,病牛表现体温下降,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知觉丧失,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该病多发生在4-6胎次以上的高产奶牛,2-3胎次的中、低产奶牛发病较少。产后瘫痪在产科病中虽然发病率不高,但近年来,随着奶牛事业的发展,奶牛数量增加,奶牛个体产奶提高,发病牛也在不断增多。因其发病急,病情严重,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引起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就笔者等从1990年以来,临床治疗的28个病例谈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