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外科手术及诊断性检查中常常会对病患进行麻醉,麻醉过程极其复杂,而兽医在临床手术中进行麻醉远比手术本身的风险要高.因此,充分掌握麻醉对动物产生的影响,安全使用麻醉才会使麻醉的效率提高且降低风险,保障麻醉对象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动物围麻期麻醉意外的原因分析及抢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麻醉意外是指因为动物对麻醉药物过度敏感的特殊体质,常规的麻醉药用量即可导致过深的麻醉,或麻醉药物的特殊作用而致动物对麻醉药物或方法的特殊反应,致使患畜原有的病理生理改变,在常规麻醉及手术刺激下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导致的严重后果。麻醉者完全按操作规范工作,发生了麻醉前完全  相似文献   

3.
动物全身麻醉后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手术的直接创伤和刺激以及病畜原有的病理生理变化等,均可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麻醉期间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往往受到高度重视,所以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意外主要有急性肺水肿、呼吸骤停、心脏骤停等。有些意外是由于宠物本身因素导致,有的则是由于麻醉人员大意导致。所以,我们在术前一定要做好宠物的全身检查和评估,并要宠物主人充分了解剖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完善的麻醉是使外科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麻醉能使动物在手术中安定,不出现骚动、挣扎,并防止手术过程中由于刺激对动物带来影响和损害。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牛场、猪场已不再施行大的外科手术,麻醉技术已越来越不为兽医人员所掌握,所以有时要施行手术如奶牛真胃扭转时,许多兽医人员束手无策。笔者觉得,一个合格的兽医应熟识掌握一定的麻醉知识。本文  相似文献   

6.
畜牧业正迅速地从珠三角地区向粤北山区转移,经济动物养殖业和宠物养殖业也在山区蓬勃发展,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时常会进行各种手术,自然也离不开对动物合理的麻醉。但实践中因动物麻醉失败造成损失的事例时有发生。本文论述了手术前对动物实施麻醉时的麻醉药物、麻醉途径方法的合理选择及注意事项,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动物麻醉是保证术中动物安全无痛,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调整或控制手术动物的各种生理功能,促使动物术后恢复健康,而这种保证需要麻醉监测完成。麻醉监测是保障动物麻醉安全和提高麻醉质量的诊断方法,有利于控制麻醉质量,利用最少的麻醉药物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缩短复苏进程,减少动物出现的各种危险情况,避免术中动物行为伤害及医疗纠纷等不良后果。麻醉深度过浅会使动物感到疼痛,在手术中产生未预料到的活动,对手术不利;麻醉过深则造成循环、呼吸抑制,对动物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心电图则是动物麻醉监测重要指标之一,心脏机械性收缩之前…  相似文献   

8.
完善的麻醉是使外科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麻醉能使动物在手术中安定,不出现骚动、挣扎,并防止手术过程中由于刺激对动物带来影响和损害。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牛场、猪场已不再施行大的外科手术,麻醉技术已越来越不为兽医人员所掌握,所以有时要施行手术如奶牛真胃扭转时,许多兽医人员束手无策.笔者觉得,一个合格的兽医,还是要熟识掌握一定的麻醉知识。  相似文献   

9.
动物麻醉是兽医临床诊疗和手术等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宠物、珍贵动物和野生动物等更为重要。在高层次生物工程方面的科学研究如动物胚胎移植、克隆等,既需要精确的手术操作,又需要科研人员解决动物的保定和麻醉。麻醉的基本任务是保证术中动物安全无痛,保证、调整或控制手术动物的各种生理功能,使动物在术后迅速恢复健康。而这种保证需要靠麻醉监测来完成。麻醉监测是保障麻醉安全和提高麻醉质量的诊断手段。通过麻醉监测。才能了解动物麻醉的深浅程度、麻醉动物的生理功能状态,是否在耐受范围,这样才能保证诊疗和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保证动物的安全及康复痊愈,其中肝肾功能的监测是重要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戊巴比妥钠静脉或腹腔麻醉是我院外科教学实习使用多年的麻醉方法。此方法安全、效果确切,但应重视动物麻醉耐受性的个体差异及戊巴比妥钠引起呼吸中枢抑制的副作用。本文比较了羊与犬的麻醉,结果表明羊麻醉死亡率显著高于犬(P=0.00001),原因系羊麻醉后易发生呼吸道梗阻,应对术中可能生发的窒息作好预防和急救准备。  相似文献   

11.
速眠新注射液(又称846合剂)是一种由保定宁、氟哌啶醇和盐酸双氢埃托啡合成的复方麻醉注射液,具有高效、低毒、安全性好、实用性强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上,对多种动物进行手术麻醉或药物保定。经过在羊胚胎移植手术中的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但也有发生一些麻醉意外的情况。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动物麻醉监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醉监测是应用人的感观、电子、声、光学等技术及时发现动物机体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将感官监测与仪器监测相结合,更好的判断麻醉深度,是保障麻醉安全和提高麻醉质量的诊断手段.麻醉深度过浅会使动物感到疼痛,在手术中产生未预料到的活动,对手术不利;麻醉过深则对动物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通过麻醉监测,才能了解动物麻醉的深浅程度、麻醉动物的生理功能是否在它的耐受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保证诊疗和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保证动物的安全及康复痊愈.  相似文献   

13.
麻醉作为一种动物保定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动物临床诊疗、动物实验、野生动物捕获等方面的研究,而目前对于动物麻醉深度的判断还是一个难题。习惯上通过在手术或试验过程中对动物施以伤害性刺激,观察其体动反应来判断麻醉深度。然而,也有的观点认为伤害性刺激时的体动反应是脊髓水平的反射,不能反应麻醉时动物的意识状态,因而不能作为麻醉深度判断标准。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动物麻醉深度判定标准的研究现状,深入探讨更为客观科学的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4.
全麻恢复期苏醒延迟发生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身麻醉后,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手术的直接创伤以及动物原有病理生理的变化等,均可导致麻醉后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如何积极防治全麻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也是麻醉医师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从麻醉药物过量、麻醉药物残余作用、麻醉中低氧、全身或代谢疾病、手术操作等方面对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外科动物试验中猪的麻醉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介绍了临床上猪麻醉的过程,从麻醉前准备到术后处理整个过程的用药及麻醉技术。麻醉前,使用一些镇静药物,可使麻醉诱导更加平稳;临床上多采用静脉麻醉、吸人麻醉进行全身麻醉,可采用多种给药方式进行麻醉如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和气管内给药等;同时在吸人麻醉过程中可应用肌肉松驰药来缓解肌肉紧张,在麻醉苏醒前要进行必要的术后处理,以防止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16.
在药物安全性评价过程中,许多试验操作都需要进行动物麻醉。但是,麻醉是一个复杂,并伴有风险的过程,麻醉意外时有发生。2010年笔者曾遇到2例麻醉意外,现报告如下。 1案例 1.1案例l2010年硼,检查约9.8kg比格犬左肩胛处时,发现有一伤口,化脓。遂采用戊巴比妥钠(iv,30mg/kg)麻醉,进行伤口处理。处理过程中该犬挣扎并苏醒。采用速眠新(im,0.1mL/kg)麻醉,不久即进入麻醉状态。  相似文献   

17.
在犬病防治中,由于对犬施行手术、治疗和保定的需要,经常要实施麻醉术。但若麻醉术使用不当,会影响麻醉效果,甚至加大麻醉副作用,引起麻醉意外,严重的可能导致犬只死亡。1犬常用麻醉术在犬病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需要可分别进行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分为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主要有氯乙烷、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全身麻醉分为吸入麻醉法和注射麻醉法。吸入麻醉法具有麻醉效果好、刺激小等特点,但因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成本较高,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和国内一些科研单位使用,吸入麻醉药主要有甲氧氟烷、…  相似文献   

18.
正在宠物临床当中,对老龄动物的预防性护理和支持治疗延长了动物的寿命,从而使得兽医临床老年病例数量增加。但是,大多数麻醉的知识都是借鉴成年动物或人类医学,而由于老年机体对麻醉药反应的改变,致使老龄犬的麻醉风险要比青年到中年病例高很多。为了保证犬的安全及麻醉的有效性,必须了解  相似文献   

19.
关于犬剖腹产术的意外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意外主要有急性肺水肿、呼吸骤停、心脏骤停等。有些意外是由于宠物本身因素导致,有的则是由于麻醉人员大意导致。所以,我们在术前一定做好宠物的全身检查和评估,并要宠物主人充分了解剖腹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当发生意外时,保持冷静的头脑是做好抢救的先决条件,术者与助手的默契配合,才能充分抓住抢救时机。临床实践中,外科手术很多,出现意外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20.
肝脏是动物机体中最大的实质器官,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起重要作用。麻醉和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麻醉药及其降解产物对肝有直接损伤作用,如施行全麻时,肝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出现短暂胆红素增高、血清酶升高,但均属可逆,不留后遗症。手术时出现创伤、缺氧、失血、休克、细菌感染等对肝有损伤作用,可引起肝功能变化。在动物临床实践中,手术、麻醉及麻醉药物对肝脏的影响,以及肝脏功能改变可能对麻醉产生影响,始终为兽医所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