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镇高原村的唐先侠老人坐在家里,高兴地和前来看望她的二儿子周希文及儿媳聊着家常。儿子、儿媳在城里打工,每隔几天都要回来看她一次。这次还给她买来了牛奶、西瓜、衣服等好多东西。儿子、儿媳走后,唐先侠拿出了一个小本子,把儿子、儿媳做的家务、买的东西都一一记在本子上。  相似文献   

2.
<正> 编辑同志: 我儿子肖某30多岁才娶上媳妇,在婚后不久就因一起意外事故而不幸身亡,当时儿媳已有身孕。在分割儿子的遗产时,儿媳提出要为尚未出世的胎儿留出一定的财产份额,我们满心赞同。可是,儿媳在为胎儿争得一份财产后,却又将胎儿打掉了,准备再嫁。对儿媳的这种做法我们非常气愤,并要求重新分割为胎儿保留  相似文献   

3.
赵永贵:收入呈现多元化 早晨起来,赵永贵按照惯例给老婆、儿子和儿媳安排一天的活,然后就赶着羊群出发了。老婆李秀英总爱发牢骚地说:就你会操心,好像别人不会干活一样。赵永贵对老伴的唠叨也习以为常,听见也当做没听见。  相似文献   

4.
“现在农民的生活好多了!”河南调查组与虞城县利民镇薛小楼村村民付秀云在地里聊天时,她一边做着农活,一边高兴地聊起自家情况。付秀云家有6口人,分了6亩地。丈夫和儿子在河北打工,一年至少能有4万一5万元的收入。她将离家较远的2亩多地以每年1200元/亩的价格流转给了村里合作社,她和儿媳种剩下的3亩地,还能去合作社的加工厂打工赚点工钱。  相似文献   

5.
夏爱华 《新农村》2013,(5):43-43
闺蜜是个勤快要强的人。工作干得很好,领导赏识;在家做一手好饭,老公,儿子都爱吃。每天下班后买菜、做饭、洗碗、收拾屋子,随后检查儿子作业,总是忙到很晚才休息。繁忙的工作,繁重的家务,带孩子的辛劳,整天像陀螺一样旋转,累得她几乎喘不过气。相比老公每日回到家以后看报纸电视的"无所事事",她内心  相似文献   

6.
案情:2007年3月24日,刘老汉的独生儿子因突发心脏病死亡,留下未满5岁的儿子刘斌(化名)。2008年元月,刘老汉的儿媳找到了男朋友并准备结婚时,其男朋友拒绝接受小刘斌随母再婚。刘老汉的儿媳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婚姻,并把儿子小刘斌送回了娘家由父母抚养。此事被刘老汉夫妇知道后,  相似文献   

7.
一袋土鸡蛋     
走村串户时,有一户人家让我感触颇深。 这户人家离村部特别远,一路还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我用了近半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院子里有两间砖接口的土窑洞,一间用来住人,一间用来堆放粮食、杂物。我走访时老奶奶正好走出来,我赶忙上前说明来意。她热情地把我迎了进去,两个小男孩懂事地依偎在她身边。她跟我说:“我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了,儿子儿媳在县城打工,一星期回来一次,留我这个老婆子照应家里。唉!  相似文献   

8.
<正>编辑同志:我们老两口均年逾70,一直与唯一的儿子共同生活。现居住的房屋为儿子与儿媳于一年前所共同按揭购买,也以他们夫妻的名义办理了产权登记。由于每月需要缴纳房贷,家庭经济状况比租房居住时更为紧张,可我们不但没有任何收入,反而因病导致与儿子、儿媳的矛盾日益加深。近日,儿子、儿媳在与我们发生争执后,以房屋属他们所有,他们有权决定让谁居住为由,将我们的衣服及其它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堆放在房外,强制我们搬离。请问:属于子女所有的房屋,父母真的就无权居住吗?  相似文献   

9.
磨子     
赵老汉嘴里叼着旱烟袋蹲在台阶上,瞅着在庭院中忙碌的儿子、儿媳们。家境已是今非昔比了。富裕之后,儿子们便想把院子里泥地换成水泥地,一来老人走起来方便,二来也可撑撑门面。此时,望着院子当中那土磨子,正干活的大儿子说话了:“爸爸,土磨子就扔了吧?”赵老汉愣了愣神,没吭声,只是一个劲地吧嗒着旱烟。大儿媳也一个劲儿地鼓动  相似文献   

10.
赵老汉眼含泪花,一手拿着一份法院的判决书,一手牵着老伴的手,欣慰地迈出了法院大门. 原来,赵老汉是"绝处逢生",转悲为喜.去年5月4日,赵老汉的独生儿子开出租车因交通事故而车毁人亡,留下一个不满5岁的小女孩.今年元月5日,他的儿媳有了男朋友并准备结婚时,其男朋友拒绝小女孩随母再婚.  相似文献   

11.
案情:刘老汉的独生儿子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不治身亡,留下未满5岁的儿子刘斌。他儿媳有了男朋友并准备改嫁时,男方拒绝接受小刘斌。儿媳再婚后,便把刘斌送回了自己的娘家由其父母抚养。此事被刘老汉夫妇知道后,执意要把孙子接回来,  相似文献   

12.
1975年,张琳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一个中等知识分子家庭。她出生不到三个月,当教师的母亲突患急病,当医生的父亲认定她命中克母,竟狠心地把她扔到了马路边。一个老太太见她可怜,便好心地把她抱到儿子家,可儿子、儿媳嫌麻烦,拒  相似文献   

13.
正【案例】廖某与赵阿姨的儿子谢某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在一家证券公司工作。想到儿子有个好朋友在证券公司工作,赵阿姨便让儿子找廖某帮助炒股。2010年初,她投入30万元开户。起先,账户由廖某的朋友操作,根据双方口头约定,利润三七分成,赵阿姨拿大头。但仅过半年,  相似文献   

14.
<正>编者同志:2008年我们的儿子与儿媳登记结婚后,入赘到儿媳娘家,成了"倒插门"的女婿。此后,儿子除了过节回来看望我们外,从来没有给我们赡养费,也没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过我们。现在,我们老两口年事已高,需要儿子在生活上和经济上对我们多加照顾。但是,当我们要求儿子履行赡养义务时,儿子却说,他作为上门女婿,长期与女方生活在一起,已成为女方家的家庭成员之一,再没有赡养自己亲生父母的义务了。请问,儿子做了"倒插门"的女婿,还有赡养亲生父母的义务吗?  相似文献   

15.
邱玉珍老太太这辈子过得太艰辛,36岁时丈夫死了,留下二男二女。邱玉珍中途改嫁,4个子女没有随她走,在爷爷奶奶的拉扯下长大成人。邱玉珍改嫁后又生下一个儿子,谁知再婚的老伴儿又去世了,她疾病缠身,生活十分困难。再婚后生育的儿子和她在一起生活,也穷得靠救济过日子。老人无钱治病,只好去找他和前夫所生的4个子女。4个子女早已成家立业,日子过得都不错,两个儿子还买了汽车。  相似文献   

16.
孙祥虎 《新农村》2007,(7):31-31
俗话说“十老九聋”。可我年过花甲却耳聪目明,丁点儿不聋。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不聋的老人有不聋的烦恼。譬如,早晨7点多钟了,儿子和儿媳还把房门关得紧紧的。儿子小声说:“起床吧,快到上班时间了!”儿媳说:“半年没发工资,上什么班,睡!”尽管声音很小,我还是听得清清楚楚。于  相似文献   

17.
农兴 《农村新技术》2006,(10):50-50
问:王明将自己居住的住房送给儿子,并办理了产权转移手续。之后,儿子、儿媳就开始对王明的生活不闻不问,每月生活费不再支付,还扬言要将王赶出家门。请问王明能否收回房子?  相似文献   

18.
《农村百事通》2011,(10):70-70
老赵和妻子双双下岗.儿子也下岗回到家中.儿媳又没有工作.一家四口每月仅靠政府发放的二三百元钱维持生活。不久,家里又添了一个孙子,一家的生活更加困难了。老赵是一家之主,  相似文献   

19.
<正>田老师您好!我们家孩子总是不完成作业,问她为什么,她也不说。苦口婆心规劝她,状况会好一些,可是过了几天还是照旧。我下班后问她作业是否写完,她说写完了。经过检查,还有好多作业没写。有时她明明写完了作业,可是却不交作业。我想问一下,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一个妈妈  相似文献   

20.
听奶奶讲醉鸡故事周龙兴奶奶是浙东富阳人,制作醉鸡是她的绝活。逢年过节时制作醉鸡,奶奶总是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述起醉鸡的故事。传说在浙江富阳地区,一个靠近富春江的村庄里,住着一户农民,父母早亡,剩下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成了家,而且都娶的是富家女,带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