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创两优银华粘的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了不同父母本播种差期、不同父母本行比和不同"九二○"施用量对结实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创5S和银华粘的适宜播差期为7~9 d,父母本行比为1:9或1:10,母本第2次"九二○"适宜施用量为660.0 g/hm2.本结果可为创两优银华粘的制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粒软米型籼稻不育系百A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百A是以小粒型优质保持系秋B作母本,软米型籼稻品种浙农8010作父本杂交制保后与秋A测交、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软米型不育系.该不育系花粉以典败为主,败育彻底,柱头外露率高,异交习性好,对"九二○"敏感;可恢性好,配合力高;分蘖力强;谷粒细长,千粒重14~15 g,品质优.所配组合以感光类型为主,且稻米品质优.其中,百优1025(百A/桂1025)和百优1191(百A/桂1191)分别于2007和2008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中国杂交水稻Ⅱ优838在越南母本直播制种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春季在越南广义省进行了Ⅱ优838直播制种高产试验,面积3.2 hm2,经验收,产量高达4 220.6 kg/hm2;不育系Ⅱ-32A主茎叶片为14.5叶,播始天数为85 d,恢复系辐恢838主茎叶片为14.0叶,播始天数为82 d.辅助试验结果表明,GA3("九二○")用量以250 g/hm2较好;撒播制种产量随氮肥(尿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Ⅱ优838制种,母本采用撒播为佳,播种量以51.27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H优518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H优518制种技术进行研究与实践表明:该组合在山区适宜夏制,在平原、丘陵区适宜春制、秋制,在海南冬制.春制父母本播种时差48d左右,叶差10叶;夏制时差37d左右,叶差9.5叶;秋制时差35~37d;海南冬制时差40d,叶差9.0~9.5叶.父母本行比为2:(14~16),母本移栽规格为13.3cm×13.3cm,父本移栽规格为25.0cm×13.3cm.制种田以底肥为主,N、P、K比例为1.0:0.6:1.2.“九二○”总用量120g/hm2以内,第1次喷施时母本见穗指标40%~50%.注重稻瘟病和黑粉病防治.  相似文献   

5.
广优772是福建禾丰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三明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广抗13A与福恢772配组育成的三系中籼杂交水稻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通过设置"九二○"在不同抽穗时期喷施不同施用量的试验,研究"九二○"对广优772制种母本株高、穗颈、包颈粒率、结实率和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优772获得制种较高产量的"九二○"喷施最佳时期为母本抽穗15%~20%,喷施量为300~375g/hm~2。  相似文献   

6.
甜菜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效应及推荐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研究甜菜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效应及推荐用量.结果表明,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有利于提高甜菜的产量、产糖量及投入产出比,甜菜的最大产量达到80458.33 kg/hm<'2>,比无肥区增产44.94%,最大产糖量达到12978.47 kg/hm<'2>,比无肥区增产38.97%;根据一元二次效应方程式,获得最佳产量、最佳产糖量的N:P<,2>O<,5>:K<,2>O分别是1:1.4:1和1:1.7:1,这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水稻新组合Ⅱ优131父母本的主要特征特性以及制种时父母本播种期的确定,父母本行比,秧田及本田的肥水管理,“九二○”的施用方法等主要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杂交粳稻组合3优18在不同父母本行比、母本栽插密度等处理下的异交结实率与制种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的父母本行比是最佳行比配置,母本密度株行距18cm×22cm为获得高产的最优配置;父母本花时不遇、柱头外露低等种性是制约制种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9.
新粳优1号是由母本新稻97200A和父本新恢3号杂交育成的河南省第一个纯自育的杂交粳稻品种,该品种2011年5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产量高、米质好。为探索杂交种制种最高产量潜力,特设置了父母本不同行比试验研究,明确不同的父母本行比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粳优1号不同的父母本行比对制种产量影响较小,说明父母本行比大小不是制约新粳优1号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而确保父母本盛花期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杂交小麦高产制种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几个两系杂交小麦组合高产制种的父母本行比、保蘖肥与“九二○”施用时间等的研究表明,在父母本行比为1∶8~1∶2范围内,行比越小,产量越高,主茎叶龄为7.1叶时施用保蘖肥,穗粒数最多,在抽穗50%时施以30g/hm2“九二○”,柱头外露率、每穗结实粒数和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