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合物改性沥青用常规试验方法(针入度、软化点、动粘度及脆点)与动态力学分析方法所得到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BS聚合物能有效提高沥青的粘弹性,但这种提高作用不能用常规方法进行检验,只能通过动态力学分析得到证实;用常规方法和动态力学方法所测得的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针入度、软化点等参数不能用来评估SBS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2.
现今的高等级公路应具有强度大、耐久性高、抗车辙能力强以及开裂较晚的特点。为了确保公路的性能符合要求,需要控制好沥青以及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与普通沥青相比,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软化点有所提高,同时脆点、车辙现象以及低温开裂都有所降低,从而能够有效地增加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木质素掺量对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及抗老化性能改善作用的影响规律,以不同木质素掺入量(0%,3%,6%,9%,12%,15%,质量分数)制备沥青试样。采用沥青三大指标及高温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对经过短期老化前后的沥青试样进行三大指标及高温流变性能分析,采用残留针入度比(RPA)、软化点增量(SPI)、延度保留率(DRR)复数剪切模量老化指数(G*AI)及相位角老化指数(δAI)对木质素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木质素掺量的增加针入度与相位角δ减小、软化点与复数剪切模量G*升高,表明高温稳定性得到很大改善;延度则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不超过12%时低温性能仍优于基质沥青且满足现行施工要求。车辙因子G*/sinδ变化规律表明木质素掺量超过6%后,沥青高温性能可提升一个等级。经过对比分析沥青各抗老化性能评价指标后发现,木质素的掺加能够延缓基质沥青短期热老化,采用相位角老化指数(δAI)作为评价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针入度与PG分级的沥青胶结料技术指标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强  张海涛 《森林工程》2012,(5):72-75,91
沥青胶结料是沥青路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沥青胶结料路用性能的常规方法是针入度方法,美国的战略研究计划(SHRP)开发了一个新的评价沥青胶结料性能的方法,即Superpave沥青胶结料路用性能PG方法,针入度规范的主要技术指标就是沥青的三大指标(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而沥青胶结PG方法主要指标是高温车辙因子、中温疲劳因子、低温蠕变劲度及最大拉应变等,基于两套规范的差别,从理论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角度对两套规范进行对比,分析其表面的异同,另一方面从每个主要指标进行着手,对比分析其理论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袁航  李洪峰  陈振超 《森林工程》2014,30(5):128-131
根据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理论,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合适的橡胶沥青制备方法,对由不同制备工艺的橡胶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黏度及弹性恢复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低于180℃时,低温变形能力及高温稳定性差,过高的温度导致橡胶沥青的脱硫及老化,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结果,胶粉与沥青反应的最佳温度为190℃;胶粉不宜小于30目,胶粉粒径大,橡胶沥青低温性能差,粒径越小,黏度越高,低温变形能力越好。价格随胶粉细度增大而增大,经过经济性分析,胶粉的合适目数为60目;最佳掺量为24%(外掺),掺量高不仅提高造价,而且降低沥青的施工性能。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凝土矿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沥青与矿料的可拌和性、可压实性及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等技术指标,并影响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温拌技术是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生产施工新工艺,其具有节能,低污染等优点。首先介绍了SEAM硫磺改性温拌技术的机理,并以室内研究为基础,深入探讨硫磺改性温拌技术对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影响,结合蒙新高速公路硫磺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段工程,证明硫磺改性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和压实温度要比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低20℃~30℃。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市场》2010,(9):245-245
沥青在使用中由于空气、温度和阳光的作用会老化变质,究其原因是由于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发生一系列的挥发、氧化、聚合等,导致沥青路用性能下降。沥青老化的具体表现为:芳香分减少、胶质和沥青质增加。芳香分减少,沥青软化点上升、针入度变小、密度增大;胶质和沥青质增加,沥青粘度变大、延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抗拉性能,采用Burgers模型表征沥青砂浆的黏弹性能,通过Computer Tomography(CT)扫描技术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基于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特征的虚拟劈裂试验模型,并通过室内实测结果进行模型准确性验证。以劈裂劲度模量、拉应力最大值、拉应力平均值、拉应力方差以及应力集中性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各细观结构因素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抗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从定性和定量方面证实了建立的沥青混合料虚拟劈裂试验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AC-20混合料相比,AC-13混合料表现出更优的抗裂性能和应力分散能力;级配和集料分布特征均对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造成影响;采用橡胶沥青或者SBS改性沥青可以显著增强沥青砂浆抗变形能力和沥青混合料抗拉性能;空隙的存在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因此,在进行虚拟仿真分析时必须准确地表征沥青混合料非均质的细观结构特征,才能有效地反映其宏观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干燥处理木材动态黏弹性的含水率依存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高温干燥、低温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对杉木人工林木材进行干燥处理,测定3种干燥处理材在不同含水率平衡态的动态黏弹性质.测定的温度范围为-120~40℃,频率范围为0.5~10 Hz.结果表明:1) 随着含水率增加,木材的贮存模量E'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程度增大,其中高温干燥处理材的贮存模量降低程度最小;2) 在测定温度范围内观察到2个力学松弛过程,较高温度域的α力学松弛过程是由低分子质量的半纤维素发生玻璃化转变引起的,低温域的β力学松弛过程是基于木材细胞壁无定型区中伯醇羟基的回转取向运动与吸着水分子的回转取向运动两者叠加而成的;3) 力学松弛过程的损耗峰温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测量频率的增加而向高温方向移动;4) 力学松弛过程的表观活化能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对于α力学松弛过程,高温和低温干燥处理材的表观活化能低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材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10.
EPDM-MA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特定设计的双螺杆和单螺杆串联挤出机组,以挤出的方式制备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采用静态力学试验、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等方法,研究了马来酸酐改性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_MA)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的影响。静态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EPDM_MA有利于提高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的提高最为显著,但EPDM_MA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的模量有不利影响。动态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E′)和损耗因子(tanδ)的峰值均随EPDM_MA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后者说明EPDM_MA改善了木粉与聚丙烯的界面结合;EPDM_MA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主转变温度略向高温方向移动,并且在-50℃左右的低温区出现了次级转变峰,表明EPDM_MA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产生影响,尤其有利于改善其耐低温冲击性能。SEM研究结果表明:EPDM_MA的添加不仅提高了木粉和聚丙烯的界面结合,并且以直径约为0·1~1μm的球状粒子形态分散于聚丙烯中,能够通过自身的塑性变形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EPDM_MA的添加,有效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吸水性。  相似文献   

11.
苯乙烯、茴脑与肉桂醛的臭氧化反应竞争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苯乙烯为参照物 ,采用气相色谱跟踪肉桂醛与苯乙烯、茴脑与苯乙烯以及肉桂醛、苯乙烯和茴脑3种化合物的混合物的臭氧化竞争性反应 ,得出此 3种化合物的反应活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茴脑、苯乙烯、肉桂醛 ;利用膜模型理论进一步求算出肉桂醛、茴脑与参照物苯乙烯的反应速率常数比为 0 .0 5 5和 2 5 .6 ,相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72 0L·mol-1·s-1和 3.33× 10 5L·mol-1·s-1  相似文献   

12.
苯乙烯改性桐油基醇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酮油和苯乙烯为原料,合成苯乙烯改性酮油基醇酸树脂。研究了桐油和苯忆烯含量对改性醇酸树脂性能的影响,并对改性树脂的分子质量、涂膜性能和红外光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苯乙烯改性桐油基醇酸树脂涂膜具有快干、高硬度和耐水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桐油在空气中氧化自聚的特性,不但引发自身的聚合,还带动与苯乙烯的共聚,合成了天然产物与人工单体的共聚物。采用现代分析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这种特殊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此外,还对产物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桐油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产生过氧化物(1,4-环过氧化或过氧化氢),然后引发桐油-苯乙烯共聚。加聚方式主要以1,4加成为主。共聚物具有潜在的降解性能,而且桐油与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3~1∶4时的降解性能较佳。综合降解和合成两方面因素,质量比1∶4时最好。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丁腈橡胶粉(NBRP)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再与其他助剂复合在70℃制备改性酚醛泡沫材料.分析了NBRP的改性方式对酚醛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NBRP前期改性加入量对酚醛泡沫机械性能、易碎性能、燃烧性能和泡孔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NBRP前期改性酚醛泡沫性能优异,其中添加量2%时综合性能最佳,这为丁腈橡胶粉改性酚醛树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丁苯橡胶磨损特性及其硬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的配比,研究了石墨与丁苯橡胶体系摩擦磨损特性的变化以及对体系硬度的影响。探讨了应用石墨填充了苯橡胶改变其摩擦磨损特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以H2O2为氧源,研究了歧化松香胺Schiff碱-铜配合物催化苯乙烯的氧化反应,探讨了溶剂种类、催化荆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氧化反应的较佳条件是:以1,4-二氧杂环己烷为溶剂,苯乙烯5.000g,催化剂Schiff碱-铜配合物用量为苯乙烯质量的0.5%,质量分数为30%的H20:15mL,80℃反应6h。苯乙烯转化率为93.3%,主产物苯甲醛的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66.8%和71.7%。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一种自乳化苯乙烯丙烯酸酯( SAE)表面处理剂。在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过程中,引入带有亲水性羧基的丙烯酸作为乳化剂,丙烯酸既与其他单体发生交联反应,赋予最终产品良好的机械强度,其羧基的存在又赋予最终产品一定的亲水性。这样既可保证传统表面处理对装饰原纸纸张性能、尤其是关键参数适印性的提高,又能保持装饰原纸的吸收性。【方法】采用苯乙烯( St)、丙烯酸丁酯( BA)、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为主要单体,引入丙烯酸( AA)为功能单体,制备自乳化型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用作装饰原纸表面处理剂,考察丙烯酸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硬、软单体质量比对乳液性能及表面处理效果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显微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仪、旋转黏度计、电荷密度测试仪等对所制乳液进行表征。【结果】当丙烯酸用量为8wt%、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0.3%、mSt/mBA为1.5∶1时,所制乳液性能优良,乳液粒径130 nm 左右,黏度20 mPa·s,电荷密度0.7 mmol·L-1。装饰原纸经所制乳液配制表面处理剂处理后,纸页表面形成一层膜,且有羧基存在;在吸收性保持的前提下,装饰原纸的适印性显著改善。【结论】引入带有亲水性、反应性羧基的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制备苯乙烯丙烯酸酯类装饰原纸表面处理剂,有别于传统的表面处理剂,同时解决了提高装饰原纸表面性能、适印性,且保证装饰原纸吸收性两大难题,是改善装饰原纸产品品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开发一种杨木改性新方法:先采用琥珀酸酐(SA)预处理杨木,然后分别采用苯乙烯(ST)单体、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T-GMA)对其进行原位聚合改性.检测结果显示,SA预处理试样仅尺寸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再经过ST、ST-GMA原位聚合改性后,试样的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和防腐能力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森林资源监测中SPOT5数据融合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4种常用的遥感数据融合方法及3种重采样方法的结果进行初步目视评估筛选的基础上,采用信息熵、标准差、清晰度和光谱扭曲4个统计参数进行定量比较,筛选适合森林资源监测用的Spot5数据融合和重采样方法。结果表明,IHS变换融合效果最好,既具有较好的目视效果,又突出了图像的空间结构和纹理信息,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光谱信息,是适合森林资源监测Spot5数据融合的最优方法,而且在融合过程中双线性内插法重采样优于其他2种重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的深入,管护经营是巩固已取得的成果的必然手段。从6个方面论述了管护经营的必要性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