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贵州主要优良野生禾草种质资源考察与搜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成斌  刘世凡 《中国草地》1997,(3):31-35,54
1991-1994年对贵州省主要优良野生禾本科牧草和质资源进行了考察和搜集,共收集到禾草151份编号,32属87种,其中优良禾草有25属67种,全部种植保存在本所野生禾草种质资源圃。对主要优良禾草的地理分布,利用现状和利用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最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开展野生牧草种质资源野外调查和收集,得出西双版纳州草地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含着大量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全州草地主要植物有128科,577属,1052种,其中禾本科(Gramineae)71属,140种;豆科(Leguminosae)47属,136种;莎草科(Cyperaceae)17属,60种。可食牧草有24科,209种,以禾本科、豆科、莎草科牧草为主。并对重要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经济特性和饲用价值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西双版纳地区野生牧草具有多叶、常绿、高产、低消化率等特性。开发利用这些优良野生牧草种质资源需根据具体的用途和牧草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3.
披碱草属3种牧草野生材料农艺性状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优良的牧草材料用于农牧交错带草地改良,笔者对不同来源的3种披碱草属牧草,共11份种质材料进行生态适应性及农艺性状评价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均能完成全生育期,年均生长天数达到162~174d,越冬率高达85%以上。同时供试材料间各项测试性状也有显著差异。综合考虑生育期、产草量及种子产量等指标,3种野生牧草综合表现从优到差的顺序依次为老芒麦〉垂穗披碱草〉披碱草。  相似文献   

4.
小资料     
牧草种类知多少我国有牧草2500多种,人工栽培的优良牧草100种,其中最重要的是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它们在整个牧草中各约占40%,其它科(菊、藜、蓼等)合占20%。豆科在植物界中是仅次于菊科种数的第二大科植物。全世界有600属,12,000多种。我国约有139属,1,130种。禾本科牧草,全世界共有500属6,000多种,我国有190多属,1,150多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了有关中国狼尾草属牧草资源发掘与开发利用前景等问题。中国狼尾草属牧草包括常见种,引进种以及新发现的新种和新变种目前共计有12种、3变种。为加快狼尾草属牧草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中国狼尾草属牧草有野生种1常见种、2新种、2新变种,合计5种共7份材料已经初步种质监定和田间选系比较试验。监定、试验结果,各参与试验种及变种农艺和经济性状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6.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草地资源丰富,蕴含着大量的野生优良牧草。文章重点介绍了德宏州牧草资源利用现状,野生牧草种质的基本特点、科属组成及合理利用。全州主要植物有187科,840属,1586种,其中禾本科(Gramineae)94属,145种;豆科(Leguminosae)46属,102种;菊科(Compositae)59属,103种。饲用等级优良的牧草共有224种,其中禾本科112种,豆科15种。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喀喇昆仑山地区禾本科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禾本科植物有18属,79种,4亚种,2变种;其中54%~59%为植物群落中的建群种或优势种;97.7%的种类为优良牧草,是该地区野生动物和家畜生存的重要食物来源;作物近缘种有赖草属(Leymus)和披碱草属(Elymus)植物约22种;防风固沙植物资源有芨芨草属(Achnatherum)、拂子茅属(Calamagrostis)、赖草属等约14种;水土保持植物资源有早熟禾属(Poa)、碱茅属(Puccinellia)等约26种;高海拔地区和北方冷季型草坪草资源有早熟禾属、羊茅属(Festuca)、(艹洽)草属(Koeleria)等约9种。  相似文献   

8.
川西北野生优良牧草资源种类、生态地理分布与化学成分四川省草原研究所张健琛1野生优良牧草资源种类川西北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势高差悬殊,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植被极为丰富,并具有显著的垂直地带性变化,因此,植物种类繁多。根据草调统计维管束植物近万种,作为...  相似文献   

9.
鲁北滨海地区引种豆科牧草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在鲁北滨海地区对经一般观察后初步入选的14种豆科牧草进行了观察,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干草产量、鲜草产量、繁殖系数、折干率、叶量率、生长速度为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好的豆科牧草是草木樨属牧草,其中白花草木樨尤为突出;其次为沙打旺和美国苜蓿,也是适于鲁北滨海地区种植的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10.
贵州天然禾本科牧草种质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4年,对贵州省天然禾本科牧草资源进行了发掘和整理。将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详细叙述了资源的分布情况、经济性状、营养价值、适口性、开发利用价值及利用方式等,全面反映了贵州省优良天然禾草种质资源的优势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刚察县22种多年生禾草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1999-2001年对22种国内外牧草及野生驯化牧草的物候期进行了田间观察,通过牧草的越冬率、鲜草产量、种子产量、千粒重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在青海省刚察县最适宜种植的牧草是本地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2.
以4种披碱草属野生种质为材料,对其生育期、株高、茎叶比、分蘖数、种子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及生产性能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4种供试材料中,披碱草的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最为突出,其单株鲜重最高,单株分蘖数最大,茎叶比较小,具有产草量和种子产量高的优势,对寒旱环境适应性强。垂穗披碱草的单株鲜重、单株分蘖数两个指标表现次之,黑紫披碱草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3.
李明雨  李涛  刘光瑞  毕盛楠  兰剑 《草地学报》2018,26(6):1503-1507
为确定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的合理施肥量,我们研究了旱作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旱雷神”籽粒苋光合特性、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氮处理下的籽粒苋光合性能、种子产量、鲜草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在N3处理下,施氮量为150 kg·hm-2时,籽粒苋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达到最大,较对照分别提高83.24%和73.93%。种子产量和鲜草产量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它施氮处理(P<0.05),较对照分别提高63.63%和83.10%。施氮量为150 kg·hm-2水平时,“旱雷神”籽粒苋光合特性、种子产量及鲜草产量有明显提高,为最佳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4.
鲁北滨海地区三县牧草引种,推广,草,粮,棉轮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福岭 《草业科学》1993,10(1):30-35
本文介绍了鲁北滨海三县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良牧草与饲料作物153种(或品种),经过5年栽培试验,筛选出抗旱耐碱、适应鲁北滨海生态环境,经济价值较高的15种,其中:豆科6种、禾本科8种、菜类1种;并对其生育期、鲜草产量、籽实产量进行了观察测定。在此基础上,推广人工种植牧草7014.6公顷。并相应建立了草地改良试验工作站、种子田、种子收购供应、推广、技术服务,牧草收购、加工利用、销售等一条龙式的综合服务体系,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经过初步的草、粮、棉轮作认为,紫花苜蓿、沙打旺以3—5年翻耕轮作一次较宜。翻耕后后作作物第一茬可增产61.95%—110.0%,第二茬比第一茬产量一般下降10%—15%,但如果结合亩施磷肥15—20千克,其增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对三种不同处理的紫花苜蓿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在田间调查了幼苗高度、密度、鲜草产量、根瘤菌接种数.试验表明,出苗30天后,丸衣化处理的生长高度为22.3cm,极显著地(P<0.01)高于未丸衣化的两个处理.在出苗密度上,播量为5.25kg/ hm^2丸衣化处理的苜蓿与播量为7.5kg/hm^2未丸衣化的两个处理的苜蓿基本相当.在鲜草产量上,丸衣化处理(251.5g/ m^2)低于未丸衣化但亩施复合肥10kg的处理(310g/m^2),但高于未丸衣化亩施消毒鸡粪10kg的处理(158 g/m^2).丸衣化处理后根瘤菌接种率(50.00%)是未丸衣化处理根瘤菌接种率(19.23%)的2.5倍.  相似文献   

16.
川东地区白三叶引种适应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03年开始.在四川达州试验点连续5年对拉丁诺和胡依阿两品种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生长发育、根系生长情况、茎叶比、草产量以及种子产量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两品种较为适应川东地区的夏季高温伏早天气,能完成整个生育周期,全年生长,无明显枯黄期,青绿期320 d以上.越夏率100%.抗病力强;具有较...  相似文献   

17.
五种高禾草在高寒地区生产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年的试验结果表明:5种高禾草在试种地区均能安全越冬,细茎冰草,绒毛冰草,多叶老芒麦,短芒老芒麦和无芒雀麦种植后第二,三年平均鲜草产量分别为24.05,11.51,25.52,24.40和23.63t/hm^2。平均产籽量分别为1.158,0.000,0.977,1.024和0.652t/hm^2,叶片占总重的比例分别为27.8%,22.4%,28.9%,24.8%和30.4%。除绒毛冰草因产草量和叶量较低。且种子不能成熟,不适于在该地区种植外,其余4种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8.
播娘蒿不同生育期鲜草产量与营养价值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野生播娘蒿不同生育期的鲜草产量及营养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的鲜草产量及营养价值差异显著;未抽苔期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最高,且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下降;开花期鲜草产量和营养价值均较高,是播娘蒿的最佳刈割期.播娘蒿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低于苜蓿,而粗蛋白含量高于黑麦草,营养化学类型基本为N型,是一种品质较好的饲草.  相似文献   

19.
贵州优良禾本科牧草苇状羊茅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本田  罗天琼 《四川草原》1997,(2):23-27,45
苇状羊茅为禾本科羊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高产优质野生牧草。经过5年的引种驯化和栽培利用试验,结果表明:苇状羊茅生态适应性强,生长势好,分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耐刈牧,年可刈割5~6次,且四季青绿;适口性较好,营养价值高,粗蛋白质含量为7.55%~21.69%,粗脂肪含量为3.19%~5.42%;生产性能好,年鲜草产量为73.3~104.8t/ha。适于在贵州大部分地区生态条件下推广种植,是贵州建立刈牧兼用型优质人工草地的理想禾本科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20.
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是青藏高原上较常见的一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具有营养价值丰富,适口性好,种子繁殖力高,抗逆性强的优质野生草种。本研究通过在西藏曲水县拉萨河谷地进行为期3年(2006-2008年)的田间试验,探究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在人工繁育条件下N肥的施用量对其产量组分、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不同收获时间对其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分析其种子成熟过程中含水量、产量和活力的变化规律,明确其适宜收获时期。结果表明,施氮量为250 kg/hm2时,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分蘖数/m2为1 816.3枝/m2,种子产量可达到2 016.5kg/hm2;其次分别为施氮量210和290 kg/hm2的,它们的分蘖数/m2分别为1 565.0和1 508.2枝/m2。种子的最佳收获时间为盛花期后第28~31天,种子含水量下降到42.00%~36.59%,此时活力处于很高水平,种子干重和种子产量接近最高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