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绿萼山杏’是从山杏中选出的无红色素的新品种。其萼片、幼叶叶尖、叶柄上侧、新梢表皮及果实均为绿色, 花瓣白色, 可用于园林绿化或山区造林, 种子用于深加工。  相似文献   

2.
山杏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杏喜光照,根系深,耐干旱、抗瘠薄、耐寒,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对水分和土壤条件要求较低熏无论平地、山地、沙荒地均可栽植,是扁杏(甜仁杏)和鲜食杏的优良砧木。作为生态树种,山杏已成为荒山、荒沟、荒坡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既可以绿化荒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山杏在果树分类学中专指西伯利亚杏,其种子称为苦杏仁,用于加工和出口。山杏有许多变异类型。1984-1992年,以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为核心区,以辽宁的建昌、凌源和河北的宽城、平泉、承德、隆化、怀来、赤城、崇礼为辐射区,对燕山山区山杏种质资源的变异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山杏是我国重要乡土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等地,是荒山造林、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城市绿化的先锋树种,同时还可以作为鲜食杏、甜仁大扁杏的优良砧木用于林果生产,具有很好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山地、丘陵区改善生态环境的首选.现将其发展优势、育苗造林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开天 《现代园艺》2014,(20):26-27
山杏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高,也可以作为嫁接大扁杏等杏树的优良砧木,而在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本文介绍了山杏特性以及种子采集、育苗地选择、种子处理、整地等技术,对于提高山杏育苗成活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山杏种子、实生苗和山杏组培苗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木醋液处理种子,并将不同浓度的木醋液加入培养基中,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木醋液对山杏实生苗及离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稀释倍数的木醋液能促进山杏种子萌发和山杏生根。3 000倍木醋稀释液处理组培苗生根效果最好;700倍木醋稀释液处理山杏种子效果最好,发芽率76.67%;以河沙为栽培基质,500倍木醋稀释液处理山杏种子实生苗生根效果最佳;移栽基质为平菇栽培废料与尾矿砂1∶1混合时,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满足苗木需求,解决常规条件下培育山杏苗需在秋末冬初对种子进行层积处理的问题,对未来得及进行层积处理,又要急于培育杏苗的山杏种子,我们采取"冷冻法"和"杏仁处理法"繁育苗木,提早培育出山杏苗木,满足扁杏苗木需求。  相似文献   

8.
不同处理山杏种子发芽研究试验采用15、30、50、70、90、100℃不同温度的水温浸泡处理贮藏期1年的山杏去壳种子,处理时间设5、10、15、20、40分钟,并对处理后的种子连续3次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山杏种子不经过低温砂藏,在90℃水温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正>仁用杏是以生产杏仁为主要目的的蔷薇科杏属果树的总称。仁用杏按杏仁的甜、苦分为甜仁杏和苦仁杏。在甜仁杏中,按杏仁的大小、形状分为大扁杏和中杏(华北称为大杏扁,东北地区称为大扁杏)。1品种介绍1.1大扁杏大扁杏是指果、核呈扁圆形或卵圆形,仁肥大而扁平,粒身大的甜仁杏品种。1.2中杏中杏是指杏仁粒身比大扁杏小且多为滚粒的甜仁杏品种。1.3山杏山杏是仁用杏中的苦仁杏品种,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0.
半干旱区山杏高接换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地区有着丰富的山杏资源.山杏多为苦杏仁,与甜杏仁相比经济价值较低.充分利用现有的山杏,高接换优后,不但能改善杏仁的品质,而且高接后生长旺盛,早结果,早丰产,可以达到迅速推广优良品种和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我县山杏高接换优从2004年开始实施,主要在前几年退耕还林(10.以下丘陵坡地和梯田地上)的山杏林进行.目前,全县6 700 hm2退耕还林山杏林,已完成高接换优的达4 700 hm2,而在坡度较大(15.以上)、土层较薄的老山杏林实施的较少,只占总面积的5%左右.所用的甜杏仁优良品种主要有'一窝蜂'龙王帽'优一'优二'等.由于管理得当,高接换优后,第2年就开花坐果,666.7 m2可产甜杏核30~40 kg,第3年可产甜杏核60~80 kg,第4年进入盛果期.根据目前的市场价格,山杏核3.00元/kg,而甜杏核13.00元,每公斤价格相差10.00元,可见山杏高接换优后,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薄壳1号’是仁用杏‘优一’的实生栽培变种,丰产性强,盛果期平均株产杏核11.1 kg,出仁率42.35%~45%。核壳厚度0.9~1.12 mm,具有结果量越大,核壳越薄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仁用杏起源演化的孢粉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系统观察了杏亚属中普通杏、西伯利亚杏和仁用杏的花粉形态,并采用平均连锁法对花粉的10个数量性状和2个质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杏属花粉均为单粒花粉,等极,辐射对称,极面观为三角形或钝三角形,赤面观均为椭圆形,花粉具3-孔沟环状萌发孔,由内孔和沟组成,内孔明显外凸,椭圆形,覆有不规则拟网状雕纹且独立于外壁,沟较长,通常延伸至两极。表面纹饰为条纹,有或无穿孔,外壁表面有翘皮状、山脊状、颗粒状和疣状附属物,并认为存在于不同种和不同起源的品种间特异的附属物可作为分类和亲缘关系研究的重要依据。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可将供试试材分为3组,即仁用杏组、普通杏与西伯利亚杏混合组、普通杏与仁用杏混合组,认为多数仁用杏起源于普通杏与西伯利亚杏的天然杂交种,部分还可能直接起源于普通杏甜仁类型。从孢粉学上支持西伯利亚杏比普通杏进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为重建核果类果树的系统发育,选择桃、李、梅、杏、樱桃各4~5个主要种或变种,共24个基因型,测定了其叶绿体非编码区atpB-rbcL序列。以桂樱为外种群,用PAUP软件计算数据集的得分,Modeltest筛选最佳模型和参数,Mega计算遗传距离、变异,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atpB-rbcL在核果类果树各组间分子进化速率不同,差异公布不均衡;2)樱桃较其他核果类果树原始;李、梅、杏亲缘关系较近,梅、杏关系最近。核果类果树是一个单系群,由一个共同的祖先沿着2个方向进化,一枝进化为樱桃,另一枝沿不同的途径产生桃、李、梅、杏等核果类果树。  相似文献   

14.
自然升温过程中仁用杏抗寒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仁用杏3个主栽品种优一、白玉扁、龙王帽的花芽、花蕾、花朵和幼果等生殖器官为试材,对其自然升温过程中与抗寒性有关的5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自然界温度的升高,仁用杏半致死温度(LT50)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呈"M"型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总体呈下降趋势;3个品种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白玉扁>优一>龙王帽;不同发育时期仁用杏的抗寒性表现为:休眠期>花芽膨大期>花蕾期>盛花期>幼果期;根据抗寒性的变化规律,可在适当时期采取防寒防冻措施,以避免仁用杏遭受冻害.  相似文献   

15.
选择当年长势良好的山杏枝条,以木质化或半木质化茎段作为插穗,研究不同扦插基质和生长调节剂对插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扦插基质,生根率最高的为扦插在河沙∶蛭石∶草碳体积比为1∶1∶1基质中的插穗,其生根率为56.5%,最低为扦插在河沙∶蛭石∶草碳∶珍珠岩为1∶1∶1∶1基质中的插穗,其生根率为26.0%。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穗生根率以IBA 600mg/L+NAA 900mg/L处理生根率最高为66.7%,单独NAA 1 000mg/L处理生根率最低为12.6%。  相似文献   

16.
黄土丘陵区仁用杏园不宜间作沙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社妮  白岗栓 《园艺学报》2007,34(5):1135-1140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对清耕和间作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6年、4年、2年仁用杏园0~500 cm土层土壤水分、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树体生长状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间作沙打旺,除了在秋季提高了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以外,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显著降低了0~500 cm土层土壤水分,且间作沙打旺年限越长,降低越显著。间作沙打旺提高了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间作年限越长效果越显著,但对100 cm土层以下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无显著影响。间作沙打旺对土壤全磷含量无显著影响。间作沙打旺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其中速效氮降低深度达500 cm土层,速效磷、速效钾达300 cm土层,且间作年限越长,降低越显著。间作沙打旺显著削弱了树体的长势,降低了坐果率和杏仁产量。间作沙打旺存在着与仁用杏争水争肥的矛盾,黄土丘陵沟壑区仁用杏园不宜间作沙打旺。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桃属(Amygdalus L. ) 8个野生种的ITS序列, 并结合GenBank中已有的3个近缘属(李属、杏属和樱属) 18个代表种的ITS数据, 组成数据距阵, 应用PAUP程序中的最大简约法构建了核果类果树桃李杏梅樱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 基因树上, 桃李杏梅樱类植物被分成2大分支, 樱属(Cerasus Mill. ) 各个种构成一单系分支(CladeⅠ) , 并与其余各属构成另一单系分支, 形成姊妹群关系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基部, 自展支持率分别为68%; 而李属( Prunus L. ) 、杏属(Armeniaca Mill. ) 和桃属(Amygdalus L. ) 聚在一起构成另一个单系分支(CladeⅡ) , 得到了Bootstrap值的有力支持(100% ) , 表明它们三属之间可能存在很近的亲缘关系或具有共同的起源。在CladeⅡ分支内又分成两支, 一支为桃属, 一支为李属和杏属, 其自展支持率为100%和54%。最后根据ITS基因树并结合各属的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讨论了核果类果树的进化和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仁用杏早春遮阴对开花坐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于山山区仁用杏花期、坐果期霜冻频繁, 为了防御霜冻和延迟花期, 早春开花前采用单层、双层遮阳网对其进行遮阴, 与不遮阴相比, 单层、双层遮阳网下的光照强度在晴天分别减少了56.15%和87.37% , 阴天减少了51.33%和72.05%; 地表温度分别降低了3.86℃和5.42℃, 30 cm处土壤温度降低了1.01℃和1.44℃, 空气温度降低了1.5℃和2.4℃; 风速分别减弱了50.00%和66.67%; 空气相对湿度分别提高了15.09%和20.75% , 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14.88%和26.95%; 仁用杏开花、萌芽等物候期分别延迟了4 d和5 d, 花期延长1 d和2 d; 坐果率分别为对照的8.95倍和11.25倍。  相似文献   

19.
以新疆果树为试材,研究了山桃、蟠桃、桃杏、杏、巴旦杏、李子、李子幼林、水蜜桃、黄果山楂、新疆梨、石榴共11个果树原胶的出胶率和出胶量.结果表明:山桃、蟠桃、巴旦杏、桃杏和杏的出胶率和出胶量较大,高达90%的树木都出胶,且单株出胶量多在40~50 g;李子和水蜜桃的出胶率则较小,一般在25%,单株出胶量1~3 g;黄果山楂、新疆梨和石榴未发现出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