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297优67系福建省尤溪县管前乡农技站用四川农业大学的D297A与明恢67配组而成。1989年参加华南4省区联合鉴定,比对照汕优63增产一成以上。1989年参加福建省晚稻15个点区试,单产居首位,小区平均亩产447.0公斤,比对照汕优32增产5.01%,比汕优63增产3.85%。该组合全生育期137天,株型紧凑,叶片细长,株高110厘米,穗长25厘米,每穗总粒数130粒,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9克。一般亩产可达45~500公斤。该组合分蘖力强。后期熟色好,抗病性较强,制种产量高,1989年管前乡中稻制种单产高达403.87—409.59公斤。是个有发展前途的组合。D297优67在福建省区…  相似文献   

2.
我县杂交稻制种以县原种场为主,该场属滨湖地区,地势开阔,风力大,高温时段集中在7月中至8月上旬,一季复制(早秋制种),正遇酷暑尾期,父母本花时常严重不遇。1988年我们在总结前段制种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秋制技术的小面积新的探索。在遇到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2亩试验田秋制汕优64,亩产仍达266.5公斤,创我县制种单产最高纪录。 一、亩产260.5公斤的穗粒结构 考种结果:母本每亩3.77万蔸,24.4万有效穗,每亩颖花数过2000万朵,每穗总粒数85.7粒,实粒数48.3粒,结实率56.4%,千粒重26.5克,理论亩产312公斤。父本每亩0.468万蔸,有效穗6.5万,每亩颖花数…  相似文献   

3.
籼型恢复系萍恢9901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季能  刘建萍 《杂交水稻》2004,19(5):9-10,13
萍恢9901是萍乡市农科所从优质恢复系桂99(436∥IR2061/IR661)中系选而成.该恢复系恢复力强,配合力好,抗性较好,米质较优,穗大粒多,花粉量大,制种易获高产,播始历期比桂99早3~5 d,所配组合汕优9901于1998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其它新组合正参加各级试验.  相似文献   

4.
几个籼型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9个籼型不育系和9个籼型恢复系配成的81个组合的播始历期等5个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各亲本一般配合力因性状而异。播始历期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不育系以:K26A最小,恢复系以成恢448最小;株高一般配合力效应不育系以K22A最小,恢复系以成恢448最小;每穗总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不育系以丰8A最大,恢复系以成恢448最大;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不育系以K18A最大,恢复系以镇恢241最大。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不育系以K18A最大,恢复系以中413最大;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大的组合是K26M镇恢122、协青早A/OM004和98—12A/中413等。各组合的超亲优势以每穗总粒数最大,竞争优势以株高最大。用这些亲本配组约有三分之一的组合在单株产量上能超过汕优63。  相似文献   

5.
“明恢63”及其配制的新组合“汕优63”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恢63是我所用IR30作母本与圭630杂交于1980年秋育成的新恢复系。属基本营养型,晚季种植全生育期137天,总积温2450℃-2500℃,比IR24长5天左右,平均总叶片数16.5叶,穗长23.4厘米,每穗总粒数121粒,结实率86.3%,千粒重29.3克,谷粒呈长形中宽,比IR30大,比圭630小,叶色偏淡,叶鞘无色,冠层叶挺直,稍宽,后期转色好,株高100厘米左右,地面节间短,不倒伏。对野败型A有强恢复力,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和飞虱。汕优63是珍汕97A与明恢63配制的杂优  相似文献   

6.
汕优85     
汕优85(珍汕97A ×台八-5)是中国水稻所选配的晚稻组合。1986年参加全国籼型杂交晚稻中迟熟组区试,全国区试15个点,亩产286-526.7公斤,平均447.8公斤,12个点增产,3个点减产,比统一对照汕优2号平均增产6. 87%,居各参试组合的第二位。全生育期117-135天,平均128. 4天,比对照汕优2号早熟2大。每亩有效穗16.7-23.25万,平均20.04万,成穗率平均64.69%。株高平均88.13厘米。每穗总粒数84.55-130.2粒,平均108.01粒,结实率平均80.68%,千粒重平均26.6克。田间抗性轻感纹枯病和飞虱,接种抗性鉴定,中抗白叶枯。熟期落色尚好,抗倒。米质经1986年全国杂交…  相似文献   

7.
协优63     
协优63是协青早A与明恢63配制而成。该组合于1988年3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主要特征特性协优63单株分蘖力强,主茎总叶数17叶,地上部5个伸长节间。株高100~110cm,上部叶片窄而挺直,上三叶长度比汕优63略短,后期熟相好,功能叶寿命长。全生育期143天左右,与汕优63相近。富有效穗18.24万;每穗总粒数109.36粒、实粒数92.74粒,结实率84.8%,千粒重32.82g,亩产589.04kg。该组合植株矮子汕优63,杆粗壁厚,耐肥性较好,抗倒性强。大面积均无稻…  相似文献   

8.
梅优524是1989年秋季“梅青A”与自选恢复系“524”配组育成。已通过汕头市科委的“中试”,1992年示范达12469亩。每亩有效穗20~22万,成穗率65%~70%,每穗总粒数为120~125,结实率90%~92%,千粒重25.5~26.0克,株高100~110cm,全生育期140~145天。高抗稻瘟病。米质较好。在汕头市连续三年的区试中,亩产为497.0~635.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2%~19.03%。另外.在汕头、揭阳、潮州三市稻作区扩种面积中,9290亩平均亩产达589.6公斤,其中3600亩单产达615.8公斤。揭阳市溪南村农户陈惠明1.2亩,亩产达702公斤,陈培初种1.5亩,亩产达660公斤。汕…  相似文献   

9.
汕优10—35是浙江省温州市农科所选育的一个中熟杂交早稻新组合,1986年我所从温州市农科所引进,1987年推荐参加邵阳市早稻良种区域试验,表现高产、优质、田间抗性好。根据区试结果汇总,该组合平均亩产459.97公斤,最高亩产达519.25公斤,居中熟组7个参试品种(或组合)的首位,比对照IT,光增产6.94%,比对照 2竹系26增产9.73%。平均株高76.7厘米,每亩有效穗25.5万,每穗总粒数95.2粒,每穗实粒数78..0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5.0克,出糙率79.9%,精米率71.4%,整精米率59.6%,腹白小。米质优。所有区试点均来发生稻瘟病。其他品种不同程度地感染稻瘟病,…  相似文献   

10.
汕优桂34是我地区当家组合,在广东、福建、湖南等省也在扩大推广。该组合制种只要掌握父本特点,易获高产,还可以早制晚用。我公司连续3年在全州县绍水镇制种600亩以上,平均亩产超过150公斤,1989年为225公斤,最高亩产达364.5公斤。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一、掌握父本桂34的特征特性 桂34是广西水稻所用,IR30×IR24育成。株高100厘米,根系发达,特耐肥抗倒,茎杆粗壮,穗大花粉足。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分蘖力强。后期青枝腊杆,抗瘟稻病,抽穗有卡颈现象。对赤霉素不敏感,齐穗后花粉集中,花期短。 二、安排好播差期及父本播期 早制晚用,是我…  相似文献   

11.
1990年早、晚季在漳州市芗城区石亭乡新厝村科技组进行百亩“籼128”双季亩产超吨粮示范,取得百亩平均亩产1057.92公斤,其中产量最高的一丘,早季亩产达607.95公斤,晚季559.2公斤,双季合计亩产1167.15公斤。“籼128”双季亩产超吨粮,在栽培上应以主功穗数为主,兼功大穗,以发挥其穗多粒多的优势。采用16.5×19.8厘米的插秧规格,亩插2.0万丛,每丛插7~8本,亩基本苗12~14万苗,最高茎蘖数35~40万苗,最终有效穗24~28万穗,平均穗粒数100~110粒,结实率90~95%,千粒重27.5~28.5  相似文献   

12.
汕优79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珍汕97A与明恢79配组而成的晚籼新组合。明恢79是用明恢63 × IR58育成的中熟籼型恢复系。1991年娄底地区粮油所引进参加晚稻品比鉴定,小区平均亩产485.0公斤,比对照威优46增产0.8%,居第二位,日产量为4.01公斤,居首位。晚季大田示范,平均亩产452.4公斤,比对照威优64增产7.3%。 该组合全生育期117天,株型较紧凑,叶色淡绿,株高95.8cm,穗长22.5cm,每穗总粒数117.9粒,结实率83.5%,千粒重27.8克,出糙率82.0%,精米率71.0%,整精米率58.0%。腹白小,外观品质良好,适口性好。 该组合分荣力较强,前期繁茂性好;抽穗整齐’…  相似文献   

13.
以杂交稻骨干恢复系明恢63、蜀恢527为对照,系统分析了水稻特大穗恢复系R1126的冠层叶片、干物质积累变化和产量特性。结果表明,R1126冠层叶面积大,比叶重大,净光合速率高,抗早衰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R1126穗大粒多,每穗总粒数321粒,结实率87%,千粒重26 g,但分蘖力弱,有效穗少,单株穗数只有4.8个。对R1126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汕优77     
汕优77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恢复系明恢77与珍汕97A配组育成。明恢77是用“明恢63/测64—7杂文选育而成。该组合从1990~1993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近1000万亩,1993年通过了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作早稻全生育期125~130天,与汕优64基本相同。株高95cm,茎秆粗壮,分蘖力中上。株叶形态好,穗大,结实率高,耐寒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一般亩有效穗20万,每穗13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7g,米质较好,亩产450~500kg。2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汕…  相似文献   

15.
“佳禾1号”是厦门大学生物系参加省水稻育种攻关育成的新品种。在厦门地区生育期125~130天,株高105厘米,单株成穗14穗左右,平均穗粒数8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克左右,一般亩产400~450公斤,米质各项指标均达部颁一级食用优质  相似文献   

16.
1989年,武冈县农业局在该县江塘乡新竹村,试种一亩威20A×测64-7再生制种,获得亩产32.1公斤种子,加上头季的243公斤,两季制种亩产275.1公斤。 再生母本株高49.8厘米,30.64万穗,穗长14.1厘米,穗总粒61.3粒,实粒5.3粒,千粒重25.6克;父本株高92.4厘米,9.49万  相似文献   

17.
汕优92原名汕优20964,是浙江省金华市农科所于1987年,利用珍汕97A与恢复系92配组而成。恢复系92是1982年以IR209作母本,测64—7为父本的杂交后代,并经4年8代的选择与多次测交筛选而成。该组合主要表现为优质、丰产、耐肥抗倒。已于1992年4月通过了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产量表现 1987年该组合参加浙江省协作组晚季籼型杂交稻大区对比试验,5个试点汇总结果,亩产幅度为385.3~520.5公斤,平均亩产461.4公斤,比对照汕优6号亩增43.5公斤,增产10.5%;日亩产3.59公斤,比对照增产14.3%,均居参试组合之首位。1989~1990年参加金华、巨州、…  相似文献   

18.
<正> 日本用偏穗重型品种山形22号,获得了水稻亩产854.2公斤的成绩,其生育特征和栽培要点如下:①亩收获穗数34.3万,每穗粒数114粒,标准糙米率82.0%,齐穗期的叶面积指数6.29。②总吸收氮量19.3公斤/亩,不同生育期的收吸比例(幼穗形成前:幼穗形成期~齐穗期:齐穗后~成熟期)是5:3:2。与亩产750公斤水平相比,总吸收氮  相似文献   

19.
范子武 《中国稻米》1995,1(1):14-14
“汕优413”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珍汕97A与广亲和恢复系中413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1993年江山市引进作连晚试种5亩,最高亩产651.7公斤,比汕优10号增产16.3%。1994年全市引进种植1200余亩,获大面积丰收。同时,1994年首次制种15.5亩,  相似文献   

20.
收集不同熟期、不同类型的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对亲本分别按不同性状进行聚类,比较分析不同类型亲本配组杂种后代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亲本配组,杂种的性状一般表现为中间类型;2)亲本的抽穗期、株高对杂种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单株颖花量等多数产量性状无明显影响。亲本的穗粒结构对杂种的穗粒构成有明显影响,多穗型亲本间配组,杂种每穗总粒数及单株颖花量、产量潜力均较小;大穗型亲本间配组,杂种每穗总粒数及单株颖花量、产量潜力均较大;3)以多穗型不育系与大穗型恢复系配组,产量较高,是现有亲本配制杂交粳稻一种较好的配组方式;4)直立穗不育系与弯曲穗恢复系配组,杂种单株颖花量最多,产量潜力最大,而且株叶形态较好,如筛选到结实率高的组合,该配组方式的杂种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