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病毒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最常见的有条斑型、蕨叶型和花叶型三种。其中以花叶型病毒病发生最为普遍,而条斑型病毒病发生后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2.
<正> 1 分布与为害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的重要病害,我国南北方分布都较普遍,尤其是秋番茄受害更重,常因此而无收成。 2 症状类别 番茄病毒病主要有条斑型、蕨叶型、花叶型和卷叶型4种类型。 2.1 条斑型 病片发病出现云纹形茶褐色斑,叶脉坏死。病茎上有黑褐色条纹斑,后期凹陷、易断。果实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凹陷、油渍状。  相似文献   

3.
番茄病毒病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感病后防治难度较大,是露地栽培番茄的主要障碍。植株发病后几乎没有产量,甚至绝收。番茄病毒病最常见的有花叶型、条纹型和蕨叶型3种。防治番茄病毒病的关键是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4.
1番茄病毒病1.1症状。主要有蕨叶型和花叶型。蕨叶型表现为幼叶向上翻卷,病害严重时叶片呈线状。花叶型症状表现为老叶出现黄、绿相间的病斑。  相似文献   

5.
番茄病毒病是近几年在番茄上发生最为普遍、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据调查,轻发病田块一般减产20%~30%,重发病田可减产60%以上。该病还可使番茄品质下降,风味降低,经济价值下跌,是生产无公害番茄的重要障碍。一、症状番茄病毒病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花叶型、厥叶型、条斑型等。  相似文献   

6.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症状有3种类型:花叶型,条斑型,蕨叶型。病毒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侵染引起的,这些病毒多在病株残体、种子、杂草上越冬,翌年通过蚜虫、摩擦和田间操作等传播。  相似文献   

7.
<正>番茄病毒病是番茄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症状有3种类型:花叶型,条斑型,蕨叶型。病毒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侵染引起的,这些病毒多在病株残体、种子、杂草上越冬,翌年通过蚜虫、摩擦和田间操作等传播。在气温高或干旱时,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8.
番茄病毒病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花叶型,染病植株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或深浅相间的斑驳,新叶小,不伸展;二是蕨叶型或卷叶型,染病植株的顶部呈线状,或皱缩卷曲。植株矮小;三是条斑型,植株发病主要在叶、茎、果上。染病后叶片上呈茶褐色斑点或云纹,茎秆上形成3~5厘米长凹陷的黑褐色条斑。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温室番茄栽培面积在扎兰屯市逐渐扩大,效益较高,但番茄病毒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菜农种植番茄的积极性。为了帮助菜农更好地防治番茄病毒病,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和学习心得做了一些总结,希望对同行及菜农有一定的帮助。一、番茄病毒病的发病症状番茄病毒病的田间症状主要有六种。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的不正常现象;蕨叶型:上部叶片开始全面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上为黑褐色斑块,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由于带毒种苗和传毒害虫的传播,设施番茄中的病毒病呈现发生范围逐年扩大的趋势,有的菜农技术管理不到位,造成严重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发病症状番茄病毒病常见的症状有花叶、条斑和蕨叶3种。花叶型:一种是在番茄叶片上起轻微花叶,植株不矮、不变形,另一种是叶片上有明显的花叶,新叶变小,叶细小狭窄,扭曲畸形,果小质劣,多呈花脸状。条斑型:上部叶片呈现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病斑,茎秆上中部初呈暗绿色下陷的短条纹,后  相似文献   

11.
随着番茄栽培面积的扩大,番茄病毒病发生越来越严重,常见的有花叶病、条斑病和蕨叶病三种,以花叶病发生最为普遍。近几年来,有些地区条斑病的为害日趋严重,植株发病后对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蕨叶病的发病率一般低于花叶病而高于  相似文献   

12.
温棚番茄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栽培中发生严重的病害之一,在我国各地发生普遍(尤以日光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发病严重),对番茄产量影响极大。该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侵染所引起,发病后表现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3种症状。病毒主要通过种子、汁液接触、农事操作(整枝、打权等)或蚜虫传毒等途径传播。一般高温干旱、管理粗放、肥水不足、杂草丛生、播种期(定植期)不当等,都会导致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在防治上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番茄病虫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1病害防治番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等。1.1番茄病毒病有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三种。主要防治措施是:1选用抗病品种。2种子处理。3喷洒20%病毒A粉剂,每亩制剂30 g预防病毒病。4医用病毒灵片剂,每15片兑水15 kg,加3.4%碧护5 000倍液混合喷雾,3 d后再用1%食醋喷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了番茄斑萎病毒病、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褪绿病毒病、番茄花叶型病毒病、番茄蕨叶型病毒病5种主要番茄病毒病的症状识别特征。提出加强植物检疫、选用抗病品种、诱虫板与防虫网联用、切断人为传播和昆虫传播途径、调整定植期、清洁田园环境、合理选择杀虫剂进行杀虫控病等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为番茄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疆加工番茄病毒病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奎屯、石河子、玛纳斯、昌吉、焉耆和博湖等加工番茄产区进行了加工番茄病毒病害调查。结果表明:加工番茄病毒病害2005~2006年间各地发病率达63%~91%,在田间主要表现为花叶、条斑坏死、蕨叶畸形、曲叶和矮化等多种病害症状,以花叶和坏死条斑为主,其中花叶占78%,条斑占37%,并且条斑症状90%以上都伴有花叶症状。病毒种类以TMV为优势病毒种类,占86.4%;CMV次之,占28.1%,TMV和CMV复合浸染占17.7%,PVY有零星发生,占3.2%。另外,调查显示新疆加工番茄病毒病害的发生严重程度与栽培措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1.症状病毒病常见的有花叶型、坏死型、黄化型、蕨叶型4种。花叶型:轻的叶脉轻微褪绿或产生淡绿相问的花叶;重的产生褪绿斑驳,叶面凹凸不同.叶脉皱缩畸形。坏死型:产生褐色坏死斑,如条斑顶枯,叶脉幼芽坏死、环斑等。黄化型:病叶变黄并出现落叶。蕨叶型:叶子变成线形,或植株矮小,形如鸡爪状的丛枝。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番茄斑萎病毒病、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褪绿病毒病、番茄花叶型病毒病、番茄蕨叶型病毒病5种主要番茄病毒病的症状识别特征,提出加强植物检疫、选用抗病品种、诱虫板与防虫网联用、切断人为传播和昆虫传播途径、调整定植期、清洁田园环境、合理选择杀虫剂进行杀虫控病等防治措施,以期为番茄产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番茄病毒病调查及其毒源种类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在郑州效区对番茄病毒病进行了调查,平均病株率为36.4%,最高达50%以上,平均病情指数为19.4,最高达30以上。症状以花叶为主,占60.4%,条斑和蕨叶并重,分别占16.8%和16.5%,其它症状占6.3%。毒源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春番茄上主要毒源种类是TMV、CMV,分别占46.5%和38.0%;其次为二者复合侵染,占8.0%;还有PVX,占3.0%;未检出病毒的样品占6.5%。秋番茄主要毒源为CMV,占40.0%;其次为TMV和TMV与CMV复合侵染,二者均占28.0%,未检出病毒的样品占4.0%。引起番茄3种主要症状的病毒种类不同,花叶型主要由TMV或CMV单独侵染,分别占47.2%和44.0%。蕨叶型主要由CMV单独侵染,占63.2%。条斑型主要由TMV和CMV复合侵染,占50.0%,TMV单独侵染占32.8%。  相似文献   

19.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栽培中发生严重的病害之一 ,在我国普遍发生。尤以日光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发病严重 ,对番茄产量影响极大。该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侵染所引起 ,发病后表现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 3种症状。病毒主要通过种子、汁液接触、农事操作 (整枝、打杈等 )或蚜虫传毒等途径传播。一般高温干旱、管理粗放、肥水不足、杂草丛生、播种期 (定植期 )不当等 ,都会导致该病的发生。因此 ,在防治上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品种如西粉 1号、西粉 5号、853、辽宁 4 0 2、佳粉 1 5号、佳粉 1 7号、中杂…  相似文献   

20.
棚室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症状与病因 番茄病毒病在田间症状主要有花叶型、卷叶型、条斑型3种. 1.1 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的不正常现象,病株较植株略矮. 1.2 卷叶型.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向上方弯曲,小叶呈球形,扭曲成螺旋状畸形,整个植株萎缩,有时丛生,染病早的多不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