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本文综述了环境条件对垩白、透明度、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蛋白质含量、香味及化学成分等稻米品质性状影响,并提出了改善稻米品质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6个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和5个品种的不同地点栽培试验.研究结实和温度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的粒形(长/宽)、碱消值、糙米率、精米率等性状受结实期温度影响小,而垩白米率、垩白面积.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性状对结实期温度为敏感,但受结实和温度影响的程度因品种不同而异,其中牡丹江17对结实期温度反应敏感,东农416对结实期温度反应不敏感.经品质性状与结实期日均温相关分析表明,垩白米率,垩白面积,胶稠度与结实期温度呈正相关.而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均呈负相关.上述研究结果在优质米生产基地建设及品种区域化栽培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常见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128个常见水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商品品质、蒸煮品质的分析表明,品种的加工品质有明显差异,完整精米率的变异幅度最大;垩白面积与完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粒长、粒宽、长宽比与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间无任何显著相关。由于粒宽与垩白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故在籼稻优质米育种中,宜选择细长粒形和透明度好的类型。籼稻的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在品种间均有丰富的变异,性状间组合方式复杂。目前国内籼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偏高,是影响食味的主要因素。粳稻中蒸煮品质各性状变异幅度较小,性状间组合类型较简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5个水稻品种在13个试验地点的播种试验,分析稻米品质诸性状在不同生态地点下的变异特征,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导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米品质的性状可根据变异系数的大小划分为6个类型,其中垩白度、垩白粒率对生态条件的变化最敏感,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居中;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导气象因子为日均温度和日均温差。  相似文献   

5.
以江苏省产梗稻为例,研究稻米外观分选对其食味品质的影响.根据外观品质将单-品种米样分为整米无垩白、整米垩白少、整米垩白多、碎米无垩白、碎米垩白少、碎米垩白多6个等级,分别测定6种米样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结果显示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与米粒垩白多少和米粒的整碎相关性显著;整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比碎米的低,胶稠度比碎米的长;垩白越少其直链淀粉含量越低,胶稠度越长.所以剔除碎米和垩白米能够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稻米分选不仅可以提高稻米的商品价值,还可以改进稻米的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6.
垩白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有关垩白的成因和垩白与稻米品质相关分析的研究 ,结果表明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垩白面积、粒宽、出糙率、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呈正相关 ,与透明度、粒长、长宽比、整精米率、胶稠度、糊化温度、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 ,同时 ,垩白对其他品质指标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灌浆结实期日均温度对稻米品质之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本文以3个品种不同时期抽穗试验研究了灌浆结实期日均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的粒长、粒宽、长宽比、糊化温度(GT)等性状受灌浆结实期日均温度影响较小,而垩白粒率、垩白面积、直链淀粉含量(AT)、胶稠度(GC)、整精米率等则对日均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但受影响的程度因品种而异;灌浆结实期日均温〉26℃的天数、〈21℃的天数及平均日均温与品质性状关系密切;温度分布的不地米质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稻米品质与结实期温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6个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和5个品种的不同地点栽培试验。研究结实期温度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的粒形,碱消值,糙米率,精米率等性状受结实期温度影响小,而垩白米率,垩白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性状结结实期温度为敏感,但受结实期温度影响的程度因品种不同而异,其中牡丹江17对结实期温度反应敏感,东农416对结实期温度反就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杂交稻稻米品质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6个杂交稻组合的稻米品质进行杂种优势和超新优势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杂交稻育种中,要获得粒形(长宽比)、垩白度、胶稠度都理想的组合,必须双亲都有较理想的粒形、较小的垩白粒率、较小的垩白面积和较软的胶稠度;要获得理想有直链淀粉含量的组合,则需要一方新本低直链淀粉含量或双亲都有理想偏低的直链淀粉含量;要获得理想糊化温度的组合,则双亲或单亲的碱消值要高;杂交稻透明度种优势和超亲优势是普遍的,只要一方亲  相似文献   

10.
豫南粳稻稻米品质的主成分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豫南地区不同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特点,利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统计分析了豫南地区12个粳稻品种的稻米品质。结果表明:垩白度、垩白粒率、垩白大小、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在品种间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88.66%、80.43%、22.76%、26.46%、18.4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垩白度、垩白粒率、精米率、糙米率、粒长、粒宽、胶稠度以及直链淀粉含量是粳稻品质性状的关键指标。同时通过主成分得分聚类分析,12个粳稻品种基本分为6类,其中第Ⅰ类、第Ⅱ类以及第Ⅳ类表现出了高垩白的特征,第Ⅲ类、第Ⅴ类以及第Ⅵ类的垩白性状虽然与优质稻米要求差距相对较小,但其整精米率较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5个水稻品种在13个试验地点的播种试验,分析稻米品质诸性状在不同生态地点下的变异特征,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导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米品质的性状可根据变异系数的大小划分为6个类型,其中垩白度、垩白粒率对生态条件的变化最敏感,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居中;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导气象因子为日均温度和日均温差。  相似文献   

12.
延边地区稻米品质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吉林省和从韩国、日本引进的30个水稻品种进行了品质评价和品质性状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并进行了品质指标间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各供试品种的垩白率、垩白大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部优一级达标率极低;(2)蛋白质和碱消值的提高有利于稻米外观品质的改良,直链淀粉含量的降低也有利于外观品质的改善,然而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3)垩白大小、米粒长宽比、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能较好地反映稻米品质,其累积贡献率为76.7%,同时根据延边地区稻米品质现状,提出了该地区稻米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采用信阳市息县出名的香稻品种香稻丸为试验材料,在2个地区不同环境下进行种植,收获预处理后对稻米的外观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等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种植地点对垩白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以及食味的影响较大,种植环境对胶稠度、糊化温度以及赖氨酸含量的影响不大.说明种植地点对香稻丸的品质性状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煮食味品质是最重要且研究较多的稻米品质性状,该文综述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米粒延伸性以及稻米香味等主要理化指标的遗传研究进展,并对已克隆的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基因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5.
稻米的品质受碾米、外观、营养、蒸煮和食用等的影响,整精米率决定着碾米品质;米粒大小、形状、透明度和垩的大小影响其外观品质;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胶稠度与稻米蒸煮食用品质有关;稻米营养品质的优劣决定于蛋白质、赖氨酸含量;产量与蛋白含量兼顾的品种要通过育种来获得。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稻米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黑龙江省粳稻的主栽品种和新审定品种以及不同积温带种植品种的品质进行检测与分析,表明黑龙江省的稻米品质较好。碾米品质和理化指标最好,整精米率较高,有中软的胶稠度和低的糊化温度,中低含量的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多在7%以上。外观品质次之,垩白米率较高,且不同的积温带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培育低垩白米率米和无垩白米应是今后育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水稻9个品种12项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明确了弯曲穗型、半直立穗型、直立穗型强势粒与弱势粒稻米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强势粒较弱势粒有较高的精米率、整米率、精米长度、精米宽度、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和较小的长宽比、垩白面积;直立穗型品种强势粒与弱势粒大部分米质性状差异较大。直立穗型品种较半直立穗型品种、弯曲穗型品种的稻米品质差。  相似文献   

18.
籼型杂交水稻稻米品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对用9个不育系和3个恢复系及其所配的18个杂交水稻组合稻米的外观和蒸煮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粒长和长宽比倾向双亲中值,垩白率和垩白度显著超过中亲值,倾向高值亲本;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介于双亲之间,与中亲值无显著差异,而胶稠度低于中亲值。但不同类型的组合间表现不一致。相关分析结果,垩白率和垩白度与粒长和长宽比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直链淀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日本粳稻品种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统计分析系统SPSS软件 ,对引进日本的 89个粳稻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变异系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①垩白性状、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较大 ,具有较大的优选潜力 ;②糙米率、精米率、长宽比、垩白率、垩白度、碱消值、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是评价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 ;③各性状相关性复杂。垩白大的品种整精米率低 ,粒长长和长宽比大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高 ,蛋白质含量低  相似文献   

20.
2006~200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稻米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6~200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参试品种的品质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的稻米品质较好.其中碾米品质和理化指标最好,整精米率较高,有中软的胶稠度和低的糊化温度,中低含量的直链淀粉;外观品质次之,垩白粒率较高.培育低垩白粒率和低垩白度品种应是今后育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