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作出批示:农业部2008年在全国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集成、展示、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目前小麦高产创建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高效增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有力地带动了区域均衡增产,为夏粮连续第5年获得丰收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赢得了主动。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关键在秋粮。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刻认识到抓好高产创建是粮油生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李学武 《耕作与栽培》2011,(2):F0003-F0003
盘县2010年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给盘县农业带来严重损失,秋粮不能适时播种,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全县粮食稳定增产目标,2010年实施了玉米高产创建项目。根据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和《贵州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结合盘县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了玉米高产创建活  相似文献   

3.
贵州粮油高产创建项目5年成效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促进贵州粮油生产,分析了贵州粮油高产创建项目5年来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指出贵州省条件较好地区粮油的增产潜力十分巨大,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开展高产创建推广应用集成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粮油单位面积产出率是确保贵州省粮油生产持续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高产创建领导重视是前提,群众接受是基础,资金投入是保障,实行双向承包、奖惩结合是有效手段,科学集成先进技术是关键,整合力量协作攻关、强化督导是保证,抓好“四个结合,两个突破”是活力.高产创建已成了凝聚农业系统力量、稳定队伍、展示技术的最好平台,是我省农业上的重大惠民工程,是保证贵州省粮油安全和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农业和谐社会的重要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挖掘红苕生产潜力,促进我省粮食稳定增长,以适应加工业、养殖业和人民生活等多方面需要。1987年省农业厅粮油处组织盆中丘陵区的简阳、内江、南充、西充、蓬溪、盐亭等6县,认真推广红苕综合配套技术,进行大面积红苕高产示范。经过一年努力,达到了预期目的,不仅县县红苕大幅度增产,还为提高我省红苕产量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赣榆县始终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围绕“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这一中心,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优化种植结构,加大技物投入量,促使农业有了大发展。1996年全县粮油总产已突破6.2亿kg大关,其中粮食总产5.69亿kg,油料总产5781.4万kg,比1990年分别增加0.41亿kg,741.9万kg,增产率7.77%和14.7%。初步实现了高产高效并举和产供销一体化良性循环。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然而面对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的新形势,如何将农业推上快速发展轨道,粮油总产、单产再上新的台…  相似文献   

6.
《耕作与栽培》2008,(2):F0004
从2005年起贵州省农业厅为贯彻落实中央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粮食生产的路子,确保全省粮食总产持续增产,探索生产条件较好地区水稻和玉米高产再高产的途径,进一步挖掘高产地区增产潜力,组织实施了水稻玉米超高产示范工程项目。3年来,在项目区各级党政部门的组织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农技干部的共同努力,通过运用综合超高产栽培技术,圆满地完成了计划任务,取得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高产创建是科技增粮的重要抓手,是现有基本经营制度下推动规模经营的有益尝试。山东省政府及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始终把粮食高产创建作为促进全省粮食均衡增产的重要抓手,不断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提升粮食生产水平,为全省粮食实现十连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山东省高产创建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我省农业科研单位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产创建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73.37万hm‘,1995年总产425万t,亩产382kg,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5.86%,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4.8%,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与四川、江苏等先进省市相比我省水稻单产水平要低30%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也要低10%以上。单产低说明我省水稻生产潜力巨大。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国家重点引进项目,1992年引进我省,表现出十分显著的增产效果。为了提高我省水稻生产水平,增加粮食产量,加速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1996年农业部农业司安排我站实施水稻旱育稀植及配套增产技术丰收计…  相似文献   

9.
正粮食是重要的战备物资,粮食关系国计民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粮油质量安全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粮油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是落实粮食法律政策、实施检验把关服务的专业化技术体系,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粮油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依托。粮油质量检验工作贯穿于粮油行业的购、销、调、存、加、进出口等各环节及市场粮油流通全过程,是整个粮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粮油市场已形成多元化格局,竞争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0.
2008年4月22日,国家粮食局发布了《粮油储藏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等3项粮食行业标准,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粮食储藏新标准的发布实施,特别是对粮食储藏技术起到“法典”作用的《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发布实施,必将对粮食储藏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须全面学习贯彻。在具体学习贯彻中,应注意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粮油标准化工作是粮食行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我国粮油标准体系,对于促进我国粮油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油质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规范粮油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增强粮油市场宏观调控能力,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均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粮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粮油总体质量水平还偏低,粮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不强,需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粮油标准,来指导优质粮油生产,优化粮油种植结构,提高粮油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1《黑龙江省大豆种子产地检疫规程》的修改试行 大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是我省农业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近年随着我国和我省大豆振兴工程的实施,我省的大豆产业已成为种植业生产中的重中之重,保证大豆生产的优质、高产和高效益是当前的突出任务。在大豆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制订的《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省净增粮食产量300亿斤的预期建设目标,这是我省实施国家粮食战略工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宏大工程。《规划纲要》的实施对全面提升我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更好地发挥我省粮食生产优势,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0月,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放心粮油进农村动员大会,提出要在全国粮食行业,大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虽然山西省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它却显示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向心力,顺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同时也为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闯出了路子。  相似文献   

15.
<正>为进一步探索粮经高效种植模式,提高粮食功能区的土地产出率,促进粮油蔬菜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扩大高效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范围。根据市场调查和当地种植习惯,设计了松花菜—鲜食甜玉米—晚稻1年3熟高产、优质、高效新模式,在萧山区新湾街道宏波村省级粮食功能区核心区块内实施1万m2,搭配选择茬口适宜的高产、优质、高效松花菜品种青梗松花型花椰菜、甜玉米品种先甜5号和常规晚粳稻品种嘉禾  相似文献   

16.
从国家粮食局获悉,我国粮油产品质量安全限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与国际标准及发达国家标准已基本一致,采标率接近100%。据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任正晓介绍,近年来国家粮食局结合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粮油产品标准尽量采标,粮油安全与检验方法标准全面采标”的工作目标,加强了采标的研究和验证,  相似文献   

17.
正保障粮食安全既要千方百计提高粮食总产量,也要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提升粮食收储供应保障水平;既要保证种粮卖得出,也要保证吃粮买得到。1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我国粮食生产连续10年获得丰收,但是粮食仓储设施落后,物流通道不畅通,粮食产后损失巨大。据国家粮食局测算,我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达到700亿斤。2013年我国启动实施了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简称"粮安工程"),着力全面提升粮食收储和供应保障能力。实施"粮安工程",就是要打通粮食物流通道,修复粮食仓储设施,完善应急供应体系,保证粮油质量安全,强化粮情监测预警,促进粮食节约减  相似文献   

18.
威海市早在2002年就开始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试点。经过3年多的实践,威海市粮食部门探索出一条仓储发展的新路子,全市粮油仓储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管理水平和储粮效益进一步提高,被省粮食局评为全省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9.
郑彦伟 《种子科技》2023,(13):84-86
粮食是人民生存的基础,粮食安全就是国家安全、人民生活安全。应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发挥山区优势,大力推进小杂粮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技术,以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实施主体为主力军,以发展绿色小杂粮有机农产品为抓手,创新山区小杂粮绿色农业品牌的发展理念,完善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技术体系。近年来,和顺县以小杂粮荞麦为种植优势农产品,着力研究其有机旱作种植高产技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文章主要介绍了和顺县荞麦有机旱作种植高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稻地膜育秧技术,自1981年在我省开始试验、示范和推广以来,深受农民群众欢迎,逐年有所发展。几年生产实践证明,地膜育秧是当前我省水稻生产上较为经济有效的一种新的育秧方法,不仅解决了我省水稻常因低温冷害造成烂秧的问题,而且是水稻生产保面积、保良种、争季节、省成本、创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一) 我省属于云贵高原山区。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在水稻育秧时节,由于春季气温低和“倒春寒”的危害,给水稻育秧带来了极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