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大气、水源、土壤、草原、生物等保持着原生的洁净状态,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理想之地,高寒草地也是当地牧民赖以生存和世代经营的基础。结合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影响,从放牧生态系统的"结构—需求—供给"角度分析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探索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疆牧区超载过牧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草地退化现象严重,已成为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建立一套草原退化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相关分析方法,得出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因素是草地放牧率,牧民的超载放牧行为是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制定保护草地政策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锡林郭勒盟草原畜牧业现状是以天然草地牧草为基础,通过对家畜的放牧获得畜产品的一种传统畜牧业生产.是锡林郭勒盟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当地最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时牧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我们对锡林郭勒盟草原畜牧业生产进行调查工作,其目的,一是为实现放牧管理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二是为当前的放牧管理后的草原生态现状提供一定的科学数据支持,三是为科学利用草原和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举出.  相似文献   

4.
新疆草地退化现象严重,已成为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建立一套草原退化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相关分析方法,得出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因素是草地放牧率,牧民的超载放牧行为是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制定保护草地政策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地上生物量以及羊体增重的影响,试验以阿尔泰山山地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布设围栏放牧试验设置4个放牧样地和1个对照样地,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地上生物量以及羊体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阿尔泰山山地草原是以阿尔泰蓍(Achillea ledebouri)、石竹叶苔草(Carex caryophyllea)和瑞士羊茅(Festuca valesiaca)为优势种的高山草地;山地草原地上生物量较高,对照样地8月份地上生物量达到1 745.28 kg/hm2;放牧利用对草地地上生物量和羊体增重有较大影响,高强度放牧显著降低草地地上生物量和羊体增重效果;从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角度综合考虑地上生物量和羊体增重指标,放牧强度为4~6只/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李青丰 《草业科学》2002,19(12):39-44
以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为例,描述了草原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情况和生态环境退化现状。从系统物流平衡、环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草原生态环境劣变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放牧畜牧业是草原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形式,家畜是生态系统中植被的主要控制者,系统内物流(以N为例)的出入失调和季节性的草一畜供求失衡是引起草地生态系统迅速退化的主要因素。而其它因素(如气候变化、垦荒、挖药材等)对系统的劣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增加向系统内的物质投入,调整四季放牧的自然畜牧业生产方式,积极引种入牧,缓解草地春季敏感期放牧压力等,是治理和维护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保证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李青丰 《草业科学》2002,19(9):39-44
以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为例,描述了草原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情况和生态环境退化现状。从系统物流平衡、环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草原生态环境劣变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放牧畜牧业是草原地区的主要土利利用形式,家畜是生态系统中植被的主要控制者,系统内物流(以N为例)的出入失调和季节性的草-畜供求失衡是引起草地生态系统迅速退化的主要因素。而其它因素(如气候变化、垦荒、挖药材等)对系统的劣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增加向系统内的物质投入,调整四季放牧的自然畜牧业生产方式,积极引种入牧,缓解草地春季敏感期放牧压力等,是治理和维护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保证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 草地围栏在国外有130多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以来,一些畜牧业发达国家把草地围栏当做草原畜牧业的一项重点工程来对待。不少国家的草地早已实现了围栏化放牧。美国的草地围栏也相当发达,仅在6亿亩森林草地上就架设围栏8万多公里,围成11600个轮牧小区,放牧绵羊7000万只。许多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草地围栏是草原畜牧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是草地运用综合科学技术的一个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草原管理与畜牧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内蒙古有丰富的天然草地资源,但由于利用和管理不善,畜牧业难以持续发展。草地畜牧业遇到了草原退化、牧草数量和质量下降、畜产品数量少以及畜牧业抗灾能力弱四个问题。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是,走生态牧业、增草增畜的发展道路,并采取草原有偿承包使用制度、核定草地载畜量、合理放牧、增加植被数量以及执行草原法等草原管理措施。只要加强草原管理,草原的生产潜力是较大的。  相似文献   

10.
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需要牧户调整放牧强度。草地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数字技术是畜牧业提质增效的内在动力,二者结合导致的草地利用强度变化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影响重大,故研究数字技术采纳、草地流转对牧户载畜率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内蒙古322户纯牧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探讨数字技术对牧户放牧强度的直接效应,选择调节效应模型分析草地流转影响数字技术与放牧强度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采纳可有效降低牧户放牧强度,且在不同收入占比牧户间存在异质性;草地流转对数字技术降低牧户放牧强度具有调节效应,其中草地转入负向调节数字技术对放牧强度的抑制作用;草地转出呈正向调节效应。因此,为可持续利用草地资源,引导牧户调整放牧强度,应推广数字技术,加快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技术培训,提高牧户数字素养与技能;完善线上草地流转交易平台,加强转入草地使用情况监督;增加牧户非农生计策略选择,推动草地转出长期化。  相似文献   

11.
草地是新疆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50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牲畜数量成倍增长,但草地的管理和保护滞后,过度放牧和草地鼠虫害造成我区草场大面积沙化和退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草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我区草原畜牧业的稳步发展.因此,搞好和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对实施西部大开发、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增进民族团结、稳定边防实现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放牧牦牛是青藏高原的当家畜种,是草地畜牧业"草—畜—粪—土—草"物质养分循环系统的重要参与者。牦牛粪便还用可能是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方式之一。深入研究放牧牦牛粪便排泄行为及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于科学利用放牧牦牛粪便,推动高寒草地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结合新疆全球环境基金(GEF)赠款项目以天山山脉伊犁河谷特克斯县山草甸草原类典型草原地区家庭牧场的尺度上,针对草原植物群落及主要种群对实施牧民参与式管理的不同2种放牧制度的响应做了比较研究,通过对比研究自由放牧与划区轮牧制度对草地资源的利用情况、群落数量结构和畜牧业生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变化,旨在于了解和分析两种放牧制度对草原畜牧业的作用和影响。并提出了家庭牧场可持续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辉 《养殖技术顾问》2011,(11):230-230
草原畜牧业主要是以天然牧草和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的畜牧业,因此天然草原的优劣和丰欠程度决定着草原畜牧业的兴衰。近年来,甘肃省90%的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30%的严重退化,导致牧草产量、品质下降,载畜能力降低。如何解决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草地资  相似文献   

15.
草地放牧制度不仅反映畜牧业生产的特征.也决定其性质.草地放牧制度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草地生态环境质量以及牧户经营收入.在阐述草原牧区草地放牧制度演变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随机抽样的人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法,对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的6个苏木290个牧户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牧户草地放牧制度的不同类型以及草地利用中的经营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遵照草原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草原区划的依据是草地类型和草原生产;草原分区尤其是分区的低级单位是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的草原生产的区域性规划,实际上可视为草原资源区划(草地自然区划)与草原畜牧业生产区划(畜牧业部门区划)的结合;草原区划本着为草原生产服务的宗旨,以优势草地类型或草地类型组合和家畜饲养方式、畜产品类型为第三级区划指标,提出了哲里木草原自然地域分为六个生产片的草原区划方案。这六个生产片是:A、北部山地草原定居游牧肉用牛生产片。B、低山丘陵干草原放牧细毛羊肉用牛生产片。C、西辽河沿岸草甸草原舍饲肉乳牛生产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全球环境基金(GEF)赠款项目在特克斯县典型山地草甸草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尝试,对草地进行综合改良恢复治理,增加草地生产力、减轻天然草地放牧压力,探索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的畜牧业主要是从天然草地获得主要饲料来源的草原畜牧业。它的基本利用方式是放牧饲养,受着自然因素的极大牵制作用。因此,确定合理的载畜量是关系到发挥草原最大经济效益、保持草原生态平衡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一、青海省草原畜牧业最适载畜量计算  相似文献   

19.
牧区通过深化草原有偿承包改革这一新的举措,逐步建立草原有主,放牧有界,使用有偿、建设有责、管护有法的新机制,真正把草地畜牧业通过深化改革引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走出一条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基础上,有效提高草地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新路子.笔者针对牧区在深化草原有偿承包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草原畜牧业是以天然草地资源为基础,通过对牲畜的放牧获得畜产品的传统产业。草原畜牧业作为以草为生产基础,饲料和繁育牲畜而取得畜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内蒙古地区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当地最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更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草原畜牧业收入是牧民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面临着种种问题,例如草原退化沙化、品种改良问题等。本文中以锡林郭勒盟为例,分析草原畜牧业经营中产生的委托受委托行为和家畜的借用借出行为,解析当前形势下草原畜牧业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