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水培和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盐碱介质中施用和叶喷增产菌及螯合铁(FeEDTA)对苹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增产菌对单株和叶均干重的影响最大;介质施用螯合铁对根干重的影响最大;介质施较高浓度的增产菌比低浓度的植株干重高;增产菌对根系的影响,叶喷,介施效果都不如螯合铁。本实验中利于植析干物质积累的最佳组合是:20μmolFeEDTA(介施)+7.5μmol增产菌(介施)+200倍增产菌(叶喷  相似文献   

2.
增产菌浓缩液在甜菜上的应用杨荣斌,曹福军,腾国良,曹福华(黑龙江省北安农场管理局二龙山农场)近几年,北安局二龙山农场应用增产菌拌种或叶喷,使甜菜产量及效益大幅度提高,为寻求最佳的应用方法及用量,于1994年进行了不同施用方法、不同时期叶喷的试验。试验...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天然橡胶胶乳及生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了 5 种不同施肥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肥对天然橡胶胶乳及生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 N 肥可以增加胶乳总固形物和干胶含量;施用钾肥或与氮磷肥配施,可降低胶乳中游离钙镁。不施氮肥而只施用磷钾肥会增加生胶灰分含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增加生胶中氮含量;磷钾肥配施或氮磷钾(镁)肥配施时,生胶中的挥发物含量较高。施肥可以降低生胶的塑性初值(P0),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胶的塑性保持率(PRI),其中施用氮肥后的生胶的塑性保持率显著增高。同时,使用化学肥料可增加橡胶的分子量,其中氮磷钾镁肥配合施用时生胶分子量最大,门尼黏度高。  相似文献   

4.
2003和2004年,在盆栽条件下以两系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为材料,设计9个氮肥处理,研究施用氮肥对抽穗期12个根系性状的影响及根系性状与氮素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度间单株不定根数的差异较小,其余11个根系性状以及成熟期氮素累积量的年度间差异均很大;氮处理对抽穗期12个根系性状以及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年度与氮处理对单株根干重、单条不定根粗、单条不定根干重、单株根系α-NA氧化量、单株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以及成熟期氮素累积量的互作效应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各施氮处理中,增施和早施氮肥能显著增加单株不定根数,施氮量较少且作1次施用时,氮肥作基肥施用的处理单株不定根总长度和根干重最大,施氮量较多且作2次施用时,以基肥+保花肥施氮组合的单株不定根总长度、根干重、根系α-NA氧化量、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最大。抽穗期单株的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度、根干重、根系α-NA氧化量、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与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0.591^**~0.850^**)。  相似文献   

5.
氮素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重要养分之一,为深入理解菠萝氮素营养生理,本研究以金菠萝为试验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0、25、50、100、150、300 mg/kg)对金菠萝苗期植株生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水平增加,金菠萝植株的叶片数、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总干重都持续增加,在300 mg/kg时生长最好;D叶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施氮水平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施氮水平增加提高了金菠萝植株N、P、K的吸收;随施氮水平升高,茎、叶中Ca、Mg、Mn、Cu、Zn含量上升,但茎、根中Fe含量下降,除Fe以外的中微量元素吸收量呈增加趋势。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施氮水平增加促进了金菠萝苗期生长与养分吸收。  相似文献   

6.
施锌对FCU复合铁防治花生失绿病效果的影响白亚君(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母树宏土壤肥料。一1995,(3)—42~43以石灰性草甸褐土进行花生盆栽试验,试验处理如下:(1)Fe500mg/L;(2)Fe500mg/L+Zn250mg/L;(3...  相似文献   

7.
为寻求能够用于鉴定与评价不同类型氮素营养效率稻种资源苗期的特征性状,以88个不同类型氮素利用效率(NUE)、氮素吸收效率(NAE)和氮素利用效率响应度(NUER)的稻种资源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苗期15个性状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氮素营养效率稻种资源苗期15个性状在低、中、高3种类型间差异性不尽相同,在低、中、高效NUE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的性状有6个(占比40.0%),在低、中、高效NAE间和低、中、高响应NUER间均为10个(占比66.7%),即获得高效NUE、高效NAE和高响应NUER的途径是不同的;(2)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的性状对不同类型氮素营养效率影响程度大小亦不完全相同,对NUE的影响为植株含氮量>倒3叶SPAD值>单株根表面积>单株地上部干重>单株总干重>单株总根长,对NAE的影响为单株总干重>单株根干重>单株总根长>单株地上部干重>植株含氮量>单株根数>单株根表面积>倒3叶SPAD值>单株根体积>单株黄叶数,对NUER的影响为单株总根长>单株根表面积>单株地上部干...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泥池小区试验,研究了B、Mo、Zn三种微量元素对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种华双4号角果发育进程中干物质累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锌缺乏阻碍了主茎和第一次分枝角果皮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进而影响籽粒干重的增加;三种微肥以及硼、锌配施利于角果皮干物质向籽粒的转移,促进籽粒增重。华双4号主茎角果皮干重在开花后43d达最大值,第一次分枝角果皮干重在开花后38d达最大值,主茎籽粒干重在开花后53d达最大值,第一次分枝籽粒干重在开花后49d达最大值。各处理主茎籽粒干重和粒壳比在花后38d出现明显差异,而第一次分枝的籽粒干重和粒壳比在花后33d开始出现明显差异。硼钼锌配合施用有利于油菜籽增产,对产量影响顺序为,完全处理(NPKBMoZn)>-Zn(NPKBMo配合)>-B(NPKZnMo配合)>-Mo(NPKBZn配合)>CK(NPK)。  相似文献   

9.
增铵营养对小麦早期生长的促进效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应用水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小麦在不同形态氮营养下(NH^+4/NO^-3分别为0/100、50/50和100/0)的生长特征。与单一形态氮营养相比,增铵营养在五叶期显著增加了小麦植株的株高、叶干重和总干重;在7叶期,显著增加了小麦株高、单株分蘖数、叶面积、叶干重、茎鞘干重、地上部干重和总干重。与单一NO^-3营养相比,单一NH^+4营养显著降低单株分蘖数、叶面积、叶干重、茎鞘干重、根干重、地上部干  相似文献   

10.
盆栽条件下,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施N水平(每公斤土施用0.1克、0.2克氮)下,不同熟期大豆品种吸收、利用氮肥的差异。结果表明,植株全氮积累量:中晚熟品种>早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施氮对增加各品种植株氮的积累有明显影响,其大小顺序为早中熟品种>早熟品种>中晚熟品种,而且增产作用显著,增产率分别为N1:24.1%-40.7%和N218.5%-61.9%;植株中肥料氮占总氮的比例分别为23.5%-43.6%和50.5%-68.2%.其大小依次为早熟品种>早中熟品种>中晚熟品种;至成熟期,68.8%-81.8%肥料N转移到籽粒中,早熟和早中熟品种高于中晚品种.  相似文献   

11.
花生钼营养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钼对花生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主要生理作用是参与和影响氮素转化的两大生理过程—硝酸还原过程和固氮作用,进而影响其碳氮代谢。本文介绍了氮钼配施、磷钼配施+根瘤菌、钾钼配施、铁钼配施+稀土、硼钼配施+多效唑对荚果产量的影响。用0.2%钼酸铵拌种+0.1%钼酸铵花期喷施为最有效的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大麦籽粒产量和苗期耐低氮能力与小孢子培养阶段的氮胁迫下愈伤组织产量之间是否存在一致性,以2份大麦基因型为供试材料,进行了以下3项研究:(1)培养基中水解干酪素和谷氨酰胺使用量对小孢子培养愈伤组织产量的影响;(2)营养液中NH4NO3不同添加量对大麦苗期生长量的影响;(3)盆栽时正常施氮与不施氮处理对大麦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氮含量的下降明显降低小孢子培养愈伤组织产量,2份基因型的降幅存在明显的差异;营养液中氮使用量的下降明显降低植株高度、主根长度和植株及根干重,2份基因型之间的降幅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盆栽时不施氮处理的大麦有效穗和单株产量低于正常施氮的对照,2份基因型间有差异。氮素胁迫下,2份基因型小孢子培养愈伤组织产量的相对值与苗期植株高度、茎叶干重、主根长度和根干重的相对值以及单株产量的相对值存在一致性,说明供试基因型小孢子水平与植株水平的耐低氮性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高钾肥常减少叶片Mg和Ca的浓度,且容易造成叶片和植株萎蔫,但增加P肥可以增强冬小麦对Mg和Ca的吸收,从而提高冬小麦叶片的Mg和Ca的浓度。土壤温度过低会降低P的有效性和吸收量,对此,本试验在两种根际温度条件下测定了P和K对小麦矿质元素组分的影响。400μMP处理比起50μMP处理,小麦地上部Mg的含量提高20%;而25℃根际温度处理比15℃根际温度处理的小麦地上部Mg含量高出9%。类似地,高P处理的植株总Mg吸收量和Ca吸收量提高36%。把K浓度由400μM提高到800μM,可以把小麦地上都Mg的浓度提高13%,Ca浓度提高7%。在田间,当土壤温度低于15℃时,20或28kg/ha的P处理可以提高高秆羊茅草(FestucaarundnaceaSchreb)叶片的Mg和Ca的含量。当对照区叶片的Mg和Ca含量分别低于2.0和4.0mg/g(引起杂草萎蔫的临界值)时,施用P肥可以把Mg和Ca的含量提高到临界值之上。施P的同时再施Mg,可以提高叶片Mg的含量,但是在不施用P肥的情况下施Mg会降低叶片Ca的含量。P营养远比根际温度更能影响植株叶片Mg和Ca的含量和对Mg和Ca的吸收量。  相似文献   

14.
花生苜营养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钼对花生的生长发育品质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主要生理作用是参与和影响氮素转化的两大生理过程-硝酸还原过程和固氮作用,进而影响其碳氮代谢。本文介绍了氮钼配施、磷钼配施+根瘤菌、钾钼配施、铁钼配施+稀土、硼钼配施+多效唑对英果产量的影响。用0.2%钼酸铵拌种+0.1%钼酸铵花期喷施为最有效的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巧云 《江西棉花》2006,28(3):40-40
多雨季节往往也是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多发季节;雨季施用农药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选用内吸性强的农药如久效磷、磷胺、叶枯灵、稻瘟灵、多菌灵、敌菌灵、托布滓、粉锈宁、甲霜安、三环唑、粉唑醇等,这类农药通过作物茎叶吸收后,能迅速传导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其药效受降雨影响较小;敌百虫、抗蚜威,喹硫磷、灭幼脲、功夫菊酯、绿乳铜、代森铵等农药,虽然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但在作物表面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抗冲刷能力,因而也适合在雨季施用。据报道,叶枯灵施用于作物2小时,即能产生内吸传导作用;磷胺施用后能迅速进入植物内部,施药后1小时约有50%的药量进入植物组织;绿乳铜喷后半小时、三环唑喷后1小时遇雨,对药效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麦株对Zn的吸收因其与根标有机配位体的反应而受到影响。本研究进行了4个试验,研究有机配位体(柠檬酸盐)和pH值对小麦Zn吸收的影响。在温度控制箱中,含或不含柠檬酸盐,稳定或变化的pH(3.7—7.1)条件下,植株在营养液(含0—0.05μmolL ̄1Zn)中生长21至28d。测定植株地上部、地下部干重和地上部含Zn量,估算营养液中Zn的活性、每个试验麦株的地上部干重与ZnT/[H-]或Σ(Zai摩尔数/电荷)/[H+](ZnT:Zn的总量,Zni:各种类型Zn的含量)相关,均可用方程y=A+BE cx模拟,r ̄2分别为0.79和0.77。在无柠檬酸盐的情况下,地上部干物重及含Zn量随溶液pH增加或Zn的总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有柠檬酸盐的情况下,地上部干物重及合Zn量随溶液pH增加或Zn的总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无柠檬酸盐的情况下,生长在pH稳定的营养液中麦株的地上部干重随Zn总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然而pH变化的含柠檬酸盐溶液Zn的总浓度的效应不如pH效应重要。  相似文献   

17.
氮、磷、钾对低酚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低酚棉绵无4176为材料,连续两年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初步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低酚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过多的氮肥会降低低酚棉的产量,增施磷肥并按一定比例配合施用钾肥能提高产量;(2)增施钾肥会降低低酚棉的纤维品质,而合理增施氮、磷肥能提高纤维品质。同一材料在两年间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8.
施镁量和施镁方法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镁量和施镁方法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镁肥,可以促进烟草的生长发育、改善其农艺学性状,影响烟株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与积累,提高烟叶产量,并能使烟叶N,P,K,Ca等营养元素含量更趋协调。随着施镁量的增加,烟叶中镁含量提高10.7%~71.4%,烤烟单株吸镁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产量分别提高17.6%~115.4%,1.9%~23.ooA和6.3%~25.7%,而对烟叶含钾量没有明显影响。在镁比较缺乏的土壤上,镁肥作基肥施比叶面喷施的效果好,基肥施镁结合叶面喷镁的效果最佳;叶面喷镁,肥料用量少、成本低、见效快,是一种有效的镁肥施用方法;提高镁肥用量,施镁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柠檬酸盐和PH值对小麦Zn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株对Zn的吸收因其与根标有机配位体的反应而受到影响,本研究进行了4个试验,研究有机配位体(柠檬酸盐)和PH值对小麦Zn吸收的影响,在温度控制箱中,含或不含柠檬酸盐,稳定或变化的PH(3.7-7.1)条件下,植株在营养液(含0-0.05μmoiLZn)中生长21至28d。测定植株地上部、地下部干重和地上部含Zn量,估算营养液中Zn的活性,每个试验麦株的地上部干重与Znr/[h-]或Σ(Zai摩尔数  相似文献   

20.
高有机质土壤条件下施氮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高有机质含量土壤条件下施用氮肥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09%的地块,通过播前底施和拔节期追施等量氮肥(225kg/ha),对两个强筋小麦品种(8901-11和济麦20)的产量和部分生理及品质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氮素含量以及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沉淀值、谷蛋白大聚合体及谷蛋白含量,且追施效果优于底施;追施氮肥可以更好地调节籽粒蛋白的组成及含量,从而改善籽粒营养及加工品质。对于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等三种蛋白质组分的含量,不同小麦品种的施氮反应不尽相同。本试验中,施氮处理对8901-11的影响大于对济麦20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