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扑杀是瑞士诺华公司开发的杀蚧剂.具触杀、胃毒、渗透作用,由于其对蚧壳虫的特殊杀灭效果和对其他害虫的兼治作用,投放市场以来,迅速成为果树、林木的专用杀蚧剂.据1990年全球39个公司108个在果园销售的产品评比统计数字看,速扑杀销售额列居首位,特别在柑橘、柿等果树区,速扑杀用药量所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2.
速扑杀为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效成分是杀扑磷.速扑杀可透过蚧壳虫类害虫的蜡壳或蜡被,将下面的虫体及所产的卵杀死,在任何时期施药,都可取得优异防效.一般农药无此功能,只有在蚧壳虫卵孵化后的若虫扩散期施药才能起作用.但蚧壳虫的若虫扩散期果农很难掌握,所以使用一般农药防治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造成年年防治、年年仍为害严重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蚧壳虫是我区多种果树的重要害虫,尤以红蜡蚧危害苹果梨普遍而猖獗.由于此虫具有较厚的蜡质外壳,大多数药剂对蚧壳虫防治效果较差.为探寻高效杀蚧剂,我县从2000年开始引进了瑞士先正达公司生产的速扑杀,经两年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控制了红蜡蚧、球坚蚧在我县苹果梨园的发生蔓延,该药剂对多种蚧类防效均达到95%~100%,对雌成虫的防效也能达到90%以上.对目前梨园大面积发生的梨木虱防效亦很好.  相似文献   

4.
堆蜡粉蚧[Nipaecoccus vastator(Maskell)]是近年来泉州市区园林花木危害严重的主要蚧虫,特别是刺桐深受其害,盛发时造成叶片黄化脱落、新叶扭曲卷缩、新梢枯死,并常常带来煤烟病的发生,严重影响花木的观赏价值和绿化美化效果。多年来使用氧化乐果、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防治,浓度逐次提高,却因害虫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效不断下降,害虫种群不断增长。1998年我处引进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40%速扑杀乳油防治此虫,收到良好效果。但因速扑杀毒性高,不适用于人车流拥挤的城市街道行道树。因此,寻找防治堆蜡粉蚧等蚧虫的高效低毒农药十分必要。1999年5月,我处同时引进了1%喜洋洋乳油(复合型农药)及植物保护剂"花保",进行小区试验,并将氧化乐果、甲胺磷、马拉硫磷、速扑杀参与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橄榄片盾蚧属同翅目盾蚧科,片盾蚧属,由于此虫多群集固定,蚧壳重叠,药剂难触及虫体,且世代重叠,不易集中防治,一般化学防治难以奏效。为保证香梨产业的顺利发展,遏制该虫的迅速蔓延危害,于2000~2001年对该虫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荆20%融杀蚧螨可湿性粉剂;40%速扑杀乳油;70%索利巴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调查,摸清了阿克苏地区介壳虫种类、为害寄主及大球蚧发生规律。药效试验表明48%乐斯本1000倍、40%速扑杀600倍、40%蚧蚧脱1000倍、25%敌杀死2 000倍液对大球蚧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06,(3):69-70
毒死蜱:乐斯本、氯吡硫磷、氯蜱硫磷。 地虫硫磷:大风雷、地虫磷。 伏杀硫磷:伏杀磷、佐罗纳。 杀扑磷:速扑杀、速蚧克。 乙酰甲胺磷:杀虫灵、高灭磷。  相似文献   

8.
笔者于2006年针对危害杏树的朝鲜球坚蚧开展了化学药剂防治药效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得出:40%介克特浮油对杏树朝鲜球坚蚧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10%蚧绝和25%速扑杀介;40%氧化乐果和20%杀灭菊酯乳油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9.
鲁甸县牛栏江边花椒远近闻名,蚧壳虫是本地花椒最主要虫害,利用蚧壳虫的取食趋性原理和二龄后蚧壳虫取食固定的生活习性,以及县内亚热带蚧壳虫年发生二代,通过5月、9月两个高峰阶段间作两种强取食趋性作物引诱一龄幼虫转移其上,收获间作植物时蚧壳虫即随寄主植物的死亡而死亡的特点,来控制其对花椒的危害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李跃 《农家致富》2005,(14):29-29
杀扑磷(methidathion),又名速扑杀(Supracide)、蚧封、盾介等,是一种广谱的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渗透作用,能渗入植物组织内,对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有杀灭效力,尤其对蚧壳有特效,对蛾类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适用于果树、棉花、茶树、蔬菜等作物上,  相似文献   

11.
北京举肢蛾(Beijinga utila Yang)以幼虫主要在国槐害虫槐花球蚧(Eulecanium kuwanai)和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iantea)雌蚧壳下捕食卵.致使蚧虫卵量显著下降。该虫成虫于4月上旬出现,4月中旬达高峰。雌蚧壳下有其幼虫率高达45%以上。该虫尚属山东省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
蚧壳虫天敌昆虫的利用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蚧壳虫危害严重和防治现状,从蚧壳虫构造特点、天敌资源、生物防治成功事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阐明了蚧壳虫化学防治的效果及产生的副作用,生物防治在蚧壳虫综合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生物防治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对蚧壳虫生物防治作了客观的评价和展望,认为蚧壳虫生物防治将成为研究热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介壳虫和粉虱类害虫在柑桔上普遍发生,其种类多,危害重,常造成柑桔枯枝落叶,果面斑斑,甚至整株死亡,直接影响树势、品质和产量。常用的水胺硫磷、氧化乐果等有机磷农药由于长期连续使用,防治效果下降。1995年由杭州东风农药厂与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协作,共同研制成功的杀扑磷,为进口速扑杀的同类型化合物。经室内和田间多点试验,证明其杀虫活性和药效与瑞士汽巴嘉基公司的速扑杀相仿。1.室内毒力测定结果选择桔全爪螨为对象。对雌成螨的毒力(LC50)杀扑磷为22.20ppm,速扑杀为23.12ppm;对卵的毒力杀扑磷为190.95ppm,速扑杀为199.52ppm。两药比较,对雌成螨和卵的毒力,杀扑磷比速扑杀分别高4%和4.39%,两者差异不显著,表明杀扑磷与速扑杀的杀虫活性相同。2.防治柑桔红蜡蚧效果从黄岩、龙游两点的田间试验表明,40%杀扑磷乳油1200和1750倍液防治红蜡蚧1~2龄幼蚧,药后15~23天的效果分别为93.6~100%和94.7~  相似文献   

14.
在瑁溪蜜柚果园进行金沃源-2号防治瑁溪蜜柚蚧壳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金沃源-2号防治蚧壳虫是长效性理想药剂,其防效优于其他处理,且对瑁溪蜜柚生产安全;建议使用浓度以800倍液为宜;48%乐斯本1500倍液和24%亩旺特4500倍液防治蚧壳虫防效也较好,可以与金沃源-2号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四川茶园黑刺粉虱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刺粉虱在四川茶区1年发生4代,3龄和2龄幼虫,预蛹和蛹均可在茶树叶背越冬。其中,以3龄幼虫为主。孵孵化率代数间有差异。世代历期分别约为65天,47天,20天和183天。筛选的11种供试药剂中,以40%速扑杀乳油1000-1500倍液,22%克螨蚧乳油800-1000倍液,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黑刺粉虱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对5种杀虫剂连续3年试验结果表明:5月下旬和3月下旬李树球蚧对药剂敏感,是防治的有利时机,其中40%速扑杀乳油1200倍液喷雾防治李树球蚧效果较好,防效达91.7%;2000年产量较1998年增加22.61%,较对照增加76.73%。建议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贵州省修文县猕猴桃果园蚧壳虫种类及其发生规律,采用五点取样法对修文县猕猴桃园内蚧壳虫种类进行系统调查。结合调查结果,采用4种药剂对蚧壳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危害修文猕猴桃果树的蚧壳虫有三种,草履蚧、犁圆蚧、桑盾蚧,其中桑盾蚧占95%以上,对修文猕猴桃危害最为严重。4种药剂中,22.4%螺虫乙酯SC对草履蚧、犁圆蚧的毒力最强,其LC_(50)分别为2.306 mg/L、4.239 mg/L,而31%噻嗪酮·杀扑磷EC对桑盾蚧防治效果最好,LC_(50)为2.602 mg/L;田间试验和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基本相符,不同药剂药后14 d对不同蚧壳虫的防治效果均在89%以上;其余药剂对猕猴桃蚧壳虫也有较好防治效果,均可用来防治猕猴桃蚧壳虫。  相似文献   

18.
田荣润  蔡凌云  潘娜  唐昱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64-164,170
总结了园林蚧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针对园林蚧壳虫发生的新动态,提出防治方法,以为蚧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速扑杀防治果树害虫试验冯建国陶训张安盛庄乾营于毅杨洪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济南250100)屈增明郝云英周燕(苍山县农业局)(苍山县卞庄镇果树站)40%速扑杀乳油是瑞士汽巴嘉基公司生产的一种二硫代磷酸类杀虫剂,杀虫谱广、渗透性强,对多种害...  相似文献   

20.
绿化苗木主要蚧壳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蚧壳虫是影响城市绿化苗木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采取有效措施搞好防治是确保苗木正常生长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们针对郑州、焦作、安阳等地绿化苗木蚧壳虫严重发生的情况,以生态控制技术为基础和选用不同药剂、不同时期对苗木主要蚧壳虫防治效果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较完整的综合配套防治技术,经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地解决了苗木上蚧壳虫严重发生危害的问题。其综合配套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