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旱地三熟制春玉米掖单12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三熟制春玉米掖单12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产量增加,亩产500kg以上的约需纯氮20kg以上;基、苗、秆、穗分配以2:1:2:5产量最高;穗肥用量以亩用尿素17.5kg为宜,且以11、12叶期施穗肥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扬稻6号不同施氮水平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扬稻6号集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性于一体。在亩施7.5~17.5kg纯氮水平下,比汕优63平均增产6.25%,仿生产常量施纯氮12.5kg/亩,增产幅度达9.98%。扬稻6号产量构成因素表明,每亩有效穗和总颖花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每穗粒数和结实率随旋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粒重变化较小。增产机一旦国绿色光合叶面积功能维持时间长,群体受光姿态好,光合产物积累多,源、库、流三者关系协调,物质运转流畅。形  相似文献   

3.
小麦晚播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组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3年,采用多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播期、播量、氮、磷底肥用量和化控时期对小麦产量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欲夺取小麦晚播高产,应以抓亩穗数兼顾穗粒数为主,增施氮、磷底肥,力争早播,适增播量,保证有足够的基本苗,争取较多的冬前分蘖成穗率,确保亩穗数。经亩产量>450kg决策因素频率分析,置信区95%的农艺决策措施为:播期10月24~26日,播量每亩10.76~11.55kg,亩施底氮4.35~4.89kg,配合磷素1.22~1.63kg,追氮5.98kg,3月11~12日亩喷缩节胺(DPC)15g。  相似文献   

4.
磷肥对油菜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油菜施磷肥可增加株高、分枝数、角果数、千粒重及产量。生产上多用R=0.5时的施磷量。在亩施纯氮12kg的基础上,提倡亩施磷6.5~9kg。  相似文献   

5.
两优培九穗型大,结实率相对较低,亩产650kg指标的亩穗数宜在16.0~16.5万,每穗总粒数掌握在190粒左右,有利于灌浆物质的充实和结实率的提高。优化栽培技术主要有:适期早播早栽,4月底至5月5日播种,可在10月5日左右成熟;通过培朱带蘖3.5~4个的壮秧,亩栽2万穴、7~8万基本茎蘖苗,从而保证足穗;合理用肥,亩施纯氮17.5kg左右,增施磷、钾肥,前、后期氮肥配比为7:3;水浆管理上强调比  相似文献   

6.
在高寒山区瘠薄土壤上种植胡麻,每亩施入4kg以下纯氮时,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每亩施入4kg以上6kg以下纯氮时,氮肥的经济效益逐渐降低;每亩施入6kg以上9.2kg以下时,胡麻产量达到最高;每亩投施9.2kg以上时,产量开始降低。因此,在瘠薄土壤上种植胡麻合理施氮量为每亩4~9.2kg纯氮,最适施氮量为每亩8.8kg纯氮。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施氮量和肥料运筹方式对小麦生长与产量关系研究,明确了宁麦9号高产栽培的最适用氮量和最佳肥料运筹技术,即以亩施纯氮16.8kg,基苗肥占总用氮量64.7%时,能有效改善株型结构,提高成穗率,提高后期光合效率,提高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协调穗粒结构,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8.
湖白土水稻高产栽培磷肥适施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白土种植水稻增施磷肥均比不施磷肥增产,亩施磷肥2~8kg,平均增产稻谷49.8kg,其对产量构成因素的作用是穗数>粒数>千粒重,故磷肥应作基肥施用。湖白土种植水稻磷肥最佳用量为每亩5.13kg,考虑到旱作磷肥的后效应及生产中的实际情况,以亩施磷肥4kg为宜。同时磷肥必须与氮钾肥合理配施,才能实现高产、高效、高收益。  相似文献   

9.
两系杂交中籼华安3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华安3 号最适宜的秧龄、密度、纯氮分别是38d、22.5 或15.0 万穴/hm 2、187.5kg/hm 2。必须施足基面肥,不施促蘖肥,以促苗早发、快发,奠定大穗基础;超前搁田,在每公顷茎蘖苗达150 万时即开始搁田,以稳苗健株,协调群体发展,控制无效分蘖,增加有效积累;合理巧施穗粒肥,养根保叶,活熟到老,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10.
玉米免耕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试验结果表明,在铁茬直播、化学除草等免耕条件下,种植密度、施氮量和追肥方式(拔节肥与孕穗肥之比)对玉米产量均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没有互作效应。玉米高产组合方案是:6月15日前适期早播,种植密度5000~5500株/亩,施氮量为15kg/亩纯氮,拔节肥与孕穗肥之比为0.5∶0.5。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结果表明,不施肥或未施氮肥仅施磷钾肥将严重影响烤烟的生长发育,导致产量低、品质差。氮肥的增产作用最大,磷,钾肥有利地改善烟叶品质。在亩施纯N5、5-13kg、N∶P2O5∶K2O为1:1:2的条件下,烤烟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均性施肥量呈显著正相关。而烤烟的上、中等烟比例及均价同与施肥量呈负相关。在本试验条件,烤烟施肥量以亩施纯N8.5-10kg、P2O58.5-10kg、K2O17-20为宜。  相似文献   

12.
优质饼干小麦--宁麦9叼在沿海沙性粉土地区种植,产量表现二分突出,肥料报酬率也较高。栽培上以亩施12.5 ̄17.5kg纯氮,配以15 ̄20万基本苗的自理 效果最佳,籽粒优质性状也能得到较充分的表达。从而较好地协调了高产与优质的矛盾。本文还探讨了不同处理下,宁麦9号产量变化原因及其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华杂3号油菜优化施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华杂3号油菜的氮、磷、钾、硼施用量的研究,找出了对华杂3号油菜产量影响较大的试验因子是亩施氮量、施磷量和施硼量。并利用频数分析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华杂3号油菜在淮南稻区亩产200kg以上的优化施肥模型及N、P、K、B适宜用量分别为纯N12.5~13.7kg/亩、P2O56.4~7.4kg/亩、K2O11.9~13.9kg/亩、B1.08~1.27kg/亩。  相似文献   

14.
春小麦高产高效氮磷经济施肥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建立了春小麦550 ̄600kg/亩的氮磷肥效模型,模型经方差分析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氮磷与产量的相关度较高,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97。进一步分析,氮磷肥对产量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在亩施P2O510.3kg,亩施氮18.65kg时,产量有一最大值。其最高经济产量施氮量为17.36 ̄19.79kg亩,施P2O5为10 ̄10.52kg/亩,但为了保证肥料投资获得稳定较高的利润时,常采用大  相似文献   

15.
密度肥料对苏棉12号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密度对苏棉12号的亩果枝数、亩总果节数、亩总铃数、内围铃比例具有正效应,对单枝果节数、单株结铃数等具有负效应。肥料对单枝果节数、亩总果节数也表现为正效应,但对果枝数的影响较小。苏棉12号在本地区麦后移栽欲夺取125kg/亩以上的皮棉产量,适宜的密度为3000株/亩左右,施肥水平为22.5~27.5kg/亩纯氮。施肥水平为17~20kg/亩时,密度应提高到3500株/亩左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基施氮肥用量及播种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氮肥用量以91.1kg/hm^2纯氮为宜,播种量以112.5kg/hm^2为宜,小麦产量达8380kg/hm^2。  相似文献   

17.
结果表明,当前大麦推广品种,在中等肥力下,以150.0kg/hm^2纯氮为佳,而且以底肥为主。若施氮量低于112.5kg/hm^2,不地发挥品的增产潜力,而高于150.9kg/hm^2,投盗效益为负值,不同施氮量对产量的经济效益,主要通过总有效稳数而实现。  相似文献   

18.
杂交玉米种植密度,氮肥用量与产量关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以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为试验因子,对杂交玉米南试847和阳单82的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瘦瘠红壤土生产田上高产的最佳种植密度的施氮量:南试847为亩植5500和亩施纯氮30kg;阳单82为亩植5000株和亩施纯氮30kg。  相似文献   

19.
五华县旱地烟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技术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中氮磷水平下,烤烟产量、质量及产值随施钾比例的增加而提高;而在高氮磷条件下,增施钾肥虽可提高烤烟的质量,但产量及产值有下降的趋势。在氮磷钾比例为1:1:2.5时,烤烟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而产值、均价及上等烟率在中氮条件下有所提高,在提高条件下则降低。提出五华县烤烟的施肥以每667m^2施氮9kg氮磷钾比例为1:1:2.5较适宜。  相似文献   

20.
小麦产量600kg/666.7m~2追氮时期和追氮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产条件下,起身期和拔节期追氮对大穗型品种鲁麦22号穗数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拔节期追氮的处理较起身期追氮开花后叶面积系数、旗叶叶绿素含量、群体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强度均显著提高,穗粒数、千粒重、经济系数明显增加。随施氮量的增加,分蘖成穗率提高,穗数增加;叶面积系数、旗叶叶绿素含量、群体光合速率均提高;干物质积累强度及向籽粒的分配比例增加。每6667m2施纯氮18kg的处理,以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同步提高而获得600kg/6667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