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以丰油730油菜为材料,通过在油菜不同生长时期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探讨多效唑在油菜增产和抗倒方面的最佳施药时间与最佳用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量差异,用100 mg/L多效唑处理的油菜综合性状优异,产量最高;在不同时期施用多效唑处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以薹高10 cm时喷施效果最好,经济性状较优,平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糜子在种植生产中易倒伏,其是制约糜子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利用多效唑和矮壮素能有效改善作物抗倒伏性,研究其对糜子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稳定糜子产量提供数据及理论支撑。在大田条件下,以抗倒品种陇糜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多效唑、矮壮素不同用量,并设清水为对照,在拔节期、抽穗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成熟期调查各处理陇糜9号茎秆的株高、重心高度等形态及力学特征,分析其对茎秆抗倒伏调控效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陇糜9号对多效唑、矮壮素2种化控剂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但拔节期、抽穗期叶面喷施均可显著降低株高、重心高度及倒伏指数,从而显著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从喷施时期来看,拔节期喷施2种化控剂的形态指标和抗倒伏指标均低于抽穗期,化控效果优于抽穗期,是糜子化控的最佳时期;并且多效唑效果优于矮壮素。在拔节期喷施多效唑还可以增产,在拔节期施用1.05 kg/hm2的多效唑,糜子产量最高(3 445.2 kg/hm2),较清水对照增产3.81%。  相似文献   

3.
以宁麦13为材料,分析了喷施不同配方的矮壮丰与多效唑对小麦化学调控和产量影响。结果表明,矮壮丰和多效唑均能控制小麦株高,其中多效唑40g/667m2(返青期)+多效唑40g/667m2(拔节初期)以及多效唑40g/667m2(返青期)+矮壮丰60ml/667m2(拔节初期)两种处理的控高效果更好,两者均降低了茎基部节间的长度,其中第三、四节间较对照均达到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的小麦产量均略有降低,分别减少了1.36%~5.56%。其中多效唑40g/667m2(返青期)+矮壮丰60ml/667m2(拔节初期)减产效果表现最不明显,表明该配方对小麦稳产抗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沣油730为材料,通过在油菜不同生长时期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探讨多效唑在油菜增产和抗倒方面的最佳施药时间与最佳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量差异,用100ppm多效唑处理的油菜综合性状优异,产量最高;在不同时期施用多效唑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以苔高10 cm时喷施效果最好,经济性状较优,平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冻害对小麦生育特性的影响及综防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小麦受冻死穗的成因,冻后生长发育特性的变化和预防补救措施的效应,效果表明,拔节期显著提前是受冻死穗的生物学因素,也是预测冻害的核心指标,小麦受冻后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调节能力;适期播种、降低基本苗、培养高质量群体能有效地控制冻害;多效唑拌种、化控、适时适度镇压、浇泥浆等措施均能有效地减轻冻害;冻后迅速补肥是受冻小麦夺取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水稻大田喷施多效唑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多效唑在水稻大田使用的效果,作通过大田期(11、12、13、14叶龄期)喷施多效唑的水稻与同时期没有喷施多效唑的水稻进行观察和比较,初步认为,水稻中期喷施多效唑,有一定的抗倒效果。但会引起水稻减产,在实践应用中应充分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为水稻抗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研究了劲丰、多效唑、矮壮丰等3种生长调节剂对水稻茎秆质量、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拔节期施用3种生长调节剂均能降低水稻株高,其中以多效唑处理降低株高最显著,其次为劲丰。与对照相比,喷施调节剂处理后水稻基部1、2节间的抗折力均有所提高,植株倒伏指数降低,植株抗倒能力显著增强,其中以1 125 g/hm2浓度多效唑处理效果最明显。产量结构中,不同浓度的劲丰和矮壮丰均提高了水稻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而多效唑实粒数降低,进而降低了产量。[结论]水稻拔节期喷施劲丰1 800 ml/hm2或矮壮丰1 050 ml/hm2,能达到提高茎秆抗倒能力和增产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8.
冻害对小麦生育特性的影响及综防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小麦受冻死穗的成因,冻后生长发育特性的变化和预防补救措施的效应。结果表明:拔节期显著提前是受冻死穗的生物学因素,也是预测冻害的核心指标;小麦受冻后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调节能力;适期插种、降低基本苗、培育高质量群体能有效地控制冻害;多效唑拌种、化控、适时适度镇压、浇泥浆等措施均能有效地减轻冻害;冻后迅速补肥是受冻小麦夺取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玉米化控试验,验证玉米化控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玉米抗倒效果显著,抗倒能力增强,但在密度6.0万~7.5万株/hm2情况下对产量增加有抑制作用,减产幅度大。  相似文献   

10.
糜子属于易倒伏品种,本试验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和多效唑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对糜子的株高进行调节,达到矮化、抗倒、增产的目的。结果表明,矮壮素在增产方面有一定的效果,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产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矮壮素处理后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在1 300~1 700倍的浓度范围内产量变化趋于平稳,说明在此范围内增产效果较好;在多效唑稀释1 600倍浓度时,株高缩小效果最好,千粒重较高,产量也较高,所以多效唑稀释1 600倍时对糜子的矮化、抗倒、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多效唑处理对冬小麦的抗倒伏和增产效果。[方法]以新麦26为材料,研究了起身期和拔节期喷施多效唑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特征、穗部性状和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多效唑处理能显著降低冬小麦株高,起身期喷施可以显著降低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度和基部(1+2)节间占节间总长的比例;拔节期喷施对基部第一、二节间长度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多效唑处理能显著降低冬小麦穗粒数,对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利用多效唑防倒时应注意喷施时期并结合肥水促控措施达到高产抗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甘草生长茂盛期,喷施5、15、25、35、35(mg/ml)多效唑溶液,可有效地控制植物地上部生长,降低茎叶产量,增加根的产量。表明多效唑具有促进光合产物向地下运输的作用,主根产量增加7.6-15.3%。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对杂交油菜两优586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杂交油菜两优586播后4-5叶龄叶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与清水(对照),结果表明,多效唑能提高幼苗素质,使根重增重、叶片数增多、苗高降低;能降低株高和分枝部位,提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英、每英粒数;能增强植株抗寒性、抗病性,抗倒性;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产幅度极显著,且喷施800mg/kg浓度的效果比喷施400mg/kg浓度的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对非洲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同质量浓度(0.10~50.00mg/L)的多效唑对非洲菊试管苗生根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多效唑(≤10.00mg/L)能促进非洲菊试管苗生根,其中浓度以1mg/L的多效唑生根效果最佳;高浓度的多效唑(≥50.00mg/L)则抑制非洲菊试管苗生根.  相似文献   

15.
在小麦拔节初期喷施不同抗倒剂,研究其对小麦的抗倒伏能力、植株长势、农艺性状、产量构成三要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抗倒剂能降低植株高度,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缩短基部第二节间长度,增加穗粒数与粒重。其中多效唑(25%悬浮剂)施药量为375 mL/hm~2、挺立施药量为450 mL/hm~2、10%多唑·甲哌鎓可湿性粉剂施药量为600 mL/hm~2时增产及抗倒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6.
通过玉米化控试验,验证玉米化控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玉米抗倒效果显著,抗倒能力增强,但在密度6.0万7.5万株/hm2情况下对产量增加有抑制作用,减产幅度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油菜抽苔期施用多效唑降低株高、防止倒伏的效果及其与施氮水平和赤霉酸的配合效应,结果表明:油菜抽苔期施用多效唑可显著降低植株高度和分枝高度,增加根颈粗度,提高抗倒伏能力,这种效果随多效唑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多效唑对油菜产量的效应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在中低肥水平下植株生长较差,多效唑浓度较高时,因过分抑制生长,使株体变小而减产;二是多效唑处理后因提高了植株抗倒能力,避免或减轻倒伏造成的损失而间接增产,因此多效唑只适于高肥水条件下植株生长过旺,有倒伏威胁的田块。油菜抽苔初期150ppm多效唑处理后26天又喷施40ppm的赤霉酸可刺激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既有一定降高防倒效果,也有一定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麦冬前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分类管理 1.对于旺长麦田,控制地上部旺长,培育冬前壮苗,防止越冬期低温冻害和后期倒伏是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应用生长抑制剂能抑制叶片伸长,促进分蘖增生和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控旺转壮、防冻防倒效果。应用多效唑粉剂,一般亩用量40—50克。对水30~40千克进行喷施.间隔10天连喷2次。镇压能抑制主茎和大蘖的生长,促进小蘖增生和地下部根系的生长,达到控旺转壮的目的,还能消灭坷垃,压实土壤,促进毛细管水上升,达到提墒保墒、抗旱防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五因素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得出渭北旱塬甘蓝型油菜在播期、密度、氮肥、磷肥、多效唑5因素作用下,公顷产量超过2250kg是最佳农艺方案:播期为9月6日-9月8日,密度为20.91-23.10万株/hm^2纯氮193.4-242.1kg/hm^2,纯磷122.1-159.4kg/hm^2,多效唑喷施浓度51.4-76.4mg/kg5个因子对产量影响大小的次序,播期〉磷肥〉氮肥〉多效唑〉密度;投入产  相似文献   

20.
1988~1989年,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在8个水稻品种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研究PP333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井在拔节,孕穗期用400PPm浓度喷施,研究其抗倒伏效应。结果表明:PP333 300~400PPm秧苗l叶l心期喷施可降低苗高、促进分蘖,增加挟苗单株干物重、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对培育壮秧有积极作用,因而有一定增产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PP333在水稻拔节至孕穗期喷施的,控长抗倒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