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特殊地理环境区内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在开展恢复植被和生态重建所取得的成果研究基础上,提出应开展耐旱树种筛选和引进树种驯化适应性、金沙江干热河谷人工造林及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配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成林率的新配套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以及科技成果技术整合应用;探讨了植被恢复中所取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阐述了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开展的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研究工作,强调了适宜树种筛选、科学的造林整地要求、保水剂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应用,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植被恢复重建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影响因子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气候、水文、土壤、现存植被4个因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据此得出在施行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此4因子的综合影响.对云南干热河谷区采取人工植被恢复措施所遵循的原则是: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澜沧江干热河谷受地理位置及其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土壤相对贫瘠,植物生长环境相对较差,河谷植被遭到破坏后,由于气候等因素影响使得植被很难被恢复。从澜沧江干热河谷的地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入手,探讨了植被恢复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植被恢复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元谋干热河谷特殊的地理环境区域内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开展了耐旱性树种选择研究和引进树种驯化适应性种植,推广使用良种壮苗、封山育林造林技术措施、营林造林配套技术应用,提高了造林预整地质量。着力推出保水剂技术应用,探讨了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成林率。总结了元谋干热河谷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项目中的经验,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植被恢复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凉山州干热河谷困难地带生态恢复与重建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凉山州干热河谷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区域,也是凉山州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重要通道。然而,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并且旱、涝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影响了凉山州的绿化工程,甚至影响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建设;同时,该区域也是凉山州经济欠发达地区,严重制约了凉山州的生态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在分析生态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凉山州干热河谷困难地带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干热河谷困难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干热河谷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适度"造林技术提出的基础上,以干热河谷的自然植被演替、土壤水分承载力、立地异质性为依据,从系统化、定量化的研究角度,在林分结构(微观)上探讨了造林"适度"密度,在区域景观尺度(宏观)上探讨植被恢复的群落"适度"配置,旨在进一步阐明"适度"造林技术与理论,以期为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印楝生长迅速 ,适应性强 ,经济价值高 ,其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广阔。通过分析攀西干热河谷地理、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 ,详细论述印楝的开发价值和生态功能 ,阐明了攀西干热河谷印楝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阐述拉萨河谷植被分布特征及演替规律,分析人为干扰对植被分布的影响。提出保护残存的天然植被,适度的造林技术,适当选择造林树种,采用容器育苗技术,开发替代能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植被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9.
金沙江干热河谷旱季土壤含水率评价立地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旱季土壤含水率常降至5%以下。通过旱季调查不同地形、土壤的含水率来预测不同立地的含水量,对立地进行分类和评价。同时,根据造林试验中所筛选出树种的生态特性及各项造林技术对旱季土壤水分的不同要求,提出立地类型相对应的树种及技术措施,经数量化分析,编制出“造林立地类型及适生树种表”。  相似文献   

10.
金沙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植被恢复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金沙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植被区自然概况,植物群落演替基本理论及封山育林(自然演替)与人工造林(人工促进恢复)2种恢复方式区基本情况。通过对比研究,结论是:封山育林自然演替3年后的稀树灌草丛,植物群落比人工促进恢复方式的复杂,生物多样性体现较好,灌木类逐渐转向耐旱、耐热、耐火、更新力强的抗逆类型发展,每获得1kg生物量的投入是人工播种方式的1/3。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收"与"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对于“人要征服自然”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和态度,是中国古典园林形成的哲学依据。该文通过对中国古典造园的思想背景、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园林建筑、掇山理水、植物配置等造景元素中“收”与“放”的分析,阐明了“收”与“放”的对比与联系在古典园林中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和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金梨"Y"字形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系统地总结了梨“Y”字形架栽培的主要优点,并提出了“Y”字形架黄金梨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4月 11日上午 ,省林业厅、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太原市林业局、省委老干部局汾东公寓管理处联合举行省城爱鸟周及挂鸟巢活动。来自省城 2 0多家单位的30 0多名爱鸟者与汾东公寓原省级老同志共同参加了挂鸟巢活动。2 0 0 1年是国务院确定的“爱鸟周”2 0周年 ,今年 4月 5日至 11日又是新世纪的第一个“爱鸟周”。当前 ,不少鸟类的生存空间缩小、栖息环境恶化、种群数量下降 ,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很严峻 ,任务十分艰巨。省城举办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次行动 ,进一步强化全民保护意识 ,宣传和动员更多的人们积极投身保护鸟类、保护…  相似文献   

14.
在大傻杨的数来宝中,晚清的小市民坐在茶馆里聊天,成为北京版“清明上河图”中最鲜活的景象。1958至2008,走过了五十年的《茶馆》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常演不衰的戏剧,而是北京的文化标志。  相似文献   

15.
上海是个消费型城市,家具产业规模有限。板式家具和实木家具各自占领一半市场。上海有一套规范、严格的标准。无论是外来企业还是本地企业,必须在这套标准下运营品牌、售卖产品,以此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而上海家具行业协会在标准的制定和监督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分为退、还、补、管4个环节。“退”是前提,“还”是重点,“补”是关键,“管”是保证。为进一步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国家林业局办公室李世东同志通过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写出从退耕还林的“退”与“还”到“补”与“管理”的系列文章,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现分3期刊登,以引导广大读者对此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从沈阳农业大学引进葡萄品种-沈农金皇后在天津地区引种栽培,对其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沈农金皇后在引种园区7月底至8月上旬果实成熟,为早熟品种。果粒的成熟度整齐,可溶性固形物15.4%,可滴定酸0.28%,果皮薄,肉脆,风味甜。抗病性强。是一个在天津地区可以适度发展的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发布省级总林长令、各地林长纷纷踏山巡林、林长制巡护信息系统全面推广运用,各项制度的密集出台……江西省通过做深推实林长制改革,各级党政领导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意识大幅增强、森林资源的源头管理不断强化,林长制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的步伐愈加坚定。  相似文献   

19.
提起富春江,我总会想起黄公麟的那幅绝世名画《富春山居图》,画面中“风烟倶净,天山共色”,悠远的意境让人淡忘了现世的烦扰。然而一次偶然的经历,我却在繁华喧闹的京城寻到这条饮誉古今的江水,它化身为陶情逸趣的江南食舍,隐居在高厦丛林的亚运村,让我在淡碟绿馐中全然忘记了北方清冽的寒冬。  相似文献   

20.
浅谈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因"与"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巧于因借”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之一。文章试结合实例从历史沿革、审美层次等方面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