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气力有序抛秧钵体苗的运动状态进行了试验分析,获得了钵体苗吹出至与导苗管壁碰撞以及钵体苗在导苗管中下落过程的运动状态和时间,为抛秧设备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气力有序抛秧钵体苗的运动状态进行了试验分析,获得了钵体苗吹出至与导苗管壁碰撞以及钵体苗在导苗管中下落过程的运动状态和时间,为抛秧设备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ANSYS/LS-DYNA软件,对水稻气力有序抛秧过程中钵体苗与导苗管碰撞机理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对钵体苗的应力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应力时间关系曲线.通过设置不同的碰撞速度和不同的碰撞位置,得出碰撞过程中钵体苗内部的应力分布,并对应力时间关系曲线进行分析,发现所得的结果与碰撞理论基本相符,为水稻气力有序抛秧机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ANSYS/LS-DYNA的钵苗运动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ZQP-1型气力有序抛秧机是一种新型水稻钵苗栽植机械.为了揭示其作业机理,在显式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利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抛秧机作业时钵苗从育秧塑盘穴孔吹出及与导苗管壁发生碰撞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计算获得了钵苗吹出和碰撞的运动规律,为优化水稻钵苗栽植机零部件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水稻气力有序抛栽,一般采用土槽试验或者田间试验的方式,但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为此,提出采用仿真试验的方式,研究水稻气力有序抛栽钵苗运动过程,并通过高速摄影试验验证仿真的合理性。仿真试验采用ANSYS FLUENT和ANSYS LS-DYNA相结合的方式,模拟抛栽气压为0. 5MPa时,水稻钵苗在导苗管内的运动过程。仿真试验表明:水稻钵苗会紧贴导苗管中段侧面下滑,导致钵苗抛离导苗管时,横向位置有集中分布现象;导苗管前后壁无相同作用,导致钵苗纵向位置分布无明显规律。相应研究为改进导苗管结构及提高抛栽有序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气力有序抛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气力”和“有序”工作原理研制了抛秧试验台,进行了气流场、钵体苗运动高速摄影和抛秧作业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钵体苗由超音速喷射气流顺利吹至导苗管,经导苗管的导向后能够有序落入田间,验证了气力有序抛秧技术的可行性,揭示了该技术的工作机理,获得了喷射气流压强、喷嘴直径和育秧钵土等作业参数,并改进设计了有关部件,为水稻气力有序抛秧设备的研制和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输送带和导向轮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对圆台型钵体钵苗由无序到有序的排序,根据钵苗排序过程钵苗的运动情况和受力分析,得出了各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解决了提高钵苗栽植机作业速度,降低劳动强度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水稻钵苗有序移栽的可行性,给水稻钵苗有序移栽机的研制提供工艺参数,以YP450C水稻插秧机为机体,确定了钵苗移栽工作部件及其传动系统,研制了水稻钵苗有序移栽试验装置.借鉴国内外钵盘育秧技术,在室内模拟水田实际工况,采用气吸式取苗原理移栽空气整根盘育乳苗,进行育苗和移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气吸式原理移栽空气整根钵体乳苗所需要的真空度范围为400~900Pa;移栽后钵苗排列有序,钵苗入土直立度高.  相似文献   

9.
钵苗有序移栽机构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被水稻专家视为高增产比率的钵盘育水稻秧苗移栽种植工艺,论述了钵苗有序移栽机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典型钵苗有序移栽机构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成果.将钵苗有序移栽机构分为"钵盘取出式"和"钵体苗排序式"两类工作模式,指出了两类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前者易伤秧、损坏钵盘、结构复杂且生产效率偏低;后者易碎钵且株距均匀性不易保证."钵盘取出式"为两种形式,即夹苗式和顶出式.顶出式是一种比较好的移栽模式,在现有顶出形式的基础上,简化结构、提高机构的工作可靠性和作业效率,是钵苗有序移栽机构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蔬菜钵苗在导苗管中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序移栽是利用钵苗的重力和导苗管的导向作用来实现的,所以导苗管是移栽机实现有序移栽的一个关键部件。通过对导管式蔬菜钵苗移栽机苗钵栽植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建立了苗钵在导苗管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对苗钵在导苗管栽植系统内的运动和影响其直立率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降低机器前进速度和增加土壤塑性可以提高钵苗的栽植质量。通过模型的分析,为导苗管的机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气流和塑盘穴孔及钵苗底部的碰撞属于冲击射流。是实现水稻气力有序抛秧的关键技术。采用ANSYS软件VOF程序对该现象进行了初步模拟。其结果表明。气力有序喷射气流对相邻穴孔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喷嘴射流与底面冲击后逐渐向两侧发散。在育秧塑盘两穴孔之间凹部区域有气流分散现象。模拟结果对于揭示气力抛秧机理、优化作业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导苗管是水稻抛秧机实现有序抛栽的一个关键部件。为此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2ZQP-1型水稻气力有序抛秧机田间工作时突然的变速工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导苗管在变速工况下的瞬态动力响应特性,为导苗管的设计及分析其导苗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瞬态动力响应特性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对导苗管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机械手式水稻抛秧机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对2SP-4型机械手式水稻抛秧机的总体方案设计、取秧抛秧机构、纵向进给机构及横向进给机构,进行了全面论述和重点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在研制钵育秧抛秧机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利用四周的窝眼固定钵育秧盘的固定方式以解决水稻钵育秧盘太软使其难以在钵育秧抛秧机上固定的问题,利用管式防风漏秧器以解决钵育秧苗的落秧秧苗受风的影响较大而导致漏插率和直立度误差的问题,利用滑板式仿形开沟器以解决栽植深度不够的问题。钵育秧水稻抛秧机的优化设计对加快水稻种植机械的发展步伐,提高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水稻种植的劳动生产率及增加我国水稻种植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低成本、低投入进行工厂化水稻穴盘育秧播种的要求,重点研究了适用于水稻育秧软塑穴盘的电磁振动式水稻联合播种机、育秧软塑穴盘网托等配套设备,对水稻抛秧移栽技术的推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机械手式水稻有序行抛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为了适应水稻抛秧移栽新种植模式,研制了一种机械手式水稻有序行抛机构,该机构可将工厂化穴盘育秧秧苗自动拔起并按株距、行距有序地定植于田间。借鉴工业通用机器人原理,设计了一种夹子式机械手,该机械手通过单片机编程控制进行全自动取秧。采用一组空间曲线滑道分秧,可达到秧苗移栽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