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小陇山林区20多a引种试验和大面积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实践表明: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生长快、材质好,具有巨大的生产潜力,是营造短周期用材林的优良树种。如在省内适生区更大范围推广应用,对加速培育森林资源,发展甘肃林业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早期营造的长白落叶松及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有的已经达到成熟龄,有的已接近成熟,均表现出速生丰产的特点。通过60年代的抚育伐,人们已体会到营造落叶松人工林是很经济的。由于黑龙江省落叶松种子长期供不应求,面华北落叶松种子价格便宜,60年代初  相似文献   

3.
西林吉林业局天然兴安落叶松立地条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创民  梁海英 《林业科学》1993,29(5):456-462
西林吉林业局位于漠河县境内,东经121°29′-123°11′,北纬52°47′-53°20′;属中低山山地地貌,母岩以酸性侵入岩和中性火成岩为主,常见花岗岩;地带性植被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年均气温-4.9℃,极端最低气温-52.3℃,极端最高气温达36.8℃≥10℃积温为1650.4℃,年均雨量约为403.4mm,集中在7-8月,无霜期约92d,属寒温带气候。  相似文献   

4.
日本落叶松育苗技术杨凤君(承德县林科所067400)日本落叶松做为世界性推广的针叶速生用材树种,在我国已被列入国家造林项目、“八五”攻关项目和包括我省在内的进行贷款造林项目。为了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几年来我所采用播种及扦插等方法为生产提供了上百万株苗木...  相似文献   

5.
塞罕坝机械林场大面积的落叶松人工纯林,自80年代中以来虫害加剧,主要为落叶松尺蠖与落叶松腮扁叶蜂。经两年的调查研究,已摸索出它们在该林区的发生发展规律,并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7.
8.
落叶松是落叶乔木 ,树干高大通直 ,材质好 ,生长快 ,有“北方杉木”之称 ,是我国北方造林绿化的首选树种 ,每年需要大量的种苗。落叶松育苗 ,出苗期及生长初期至关重要。由于落叶松种子小 ,播种覆土薄 ,表土易干 ,地表温度升降快 ,且表土易被风吹走。而发芽、出苗和幼苗期 ,落叶松需要湿润、温暖的条件 ,因此 ,育苗时都需覆盖物遮荫和保湿保温。生长初期 ,由于幼苗嫩弱 ,当日照强、气温高、地表温度达 35℃以上时 ,还会引起灼伤。轻者 ,影响幼苗生理机能 ,使幼茎受伤 ,输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受阻 ,甚至不能运送 ;重者 ,引起幼苗死亡。…  相似文献   

9.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是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兴安落叶松的繁育,成了发展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的重要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过去,兴安落叶松的繁育一直沿用播种育苗的方法。但由于种子丰收间隔期长(一般在3~5年),上树采种和种子调制又比较困难,加之落叶松花蝇对兴安落叶松种实的危害,造成了兴安落叶松的种子产量低、质量差、价格昂贵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0.
11.
12.
兴安落叶松(Carix gmelini)是我国大小兴安岭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育苗、造林的种子,多年来都用发芽率、千粒重、生活力来评价优劣.根据国外的资料表明,生活力是单指潜在的发芽能力,而活力  相似文献   

13.
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Henry)是我国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它生长快、分布广、适应性强,其木材材质细密坚韧、纹理直、耐久用.可供建筑、造船、桥梁、土木工程用,同时它还是北方针叶树种中的一个重要造纸树种。我国落叶松的林木改良工作始于60年代,经过“六五”、“七五”科技攻关,在落叶松种源试验,优良林分选择及种子园营建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获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建立起一批落叶松良种繁育基地。50年代末期,国际上已注意到木材材性的遗传变异性,6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等开始了针叶树林性改良的基础研究并陆续制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兴安、长白及华北落叶松种的天然群体交配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树种的群体交配系统(Matingsystem)提供了该树种是如何将其遗传物质从一个世代传递到下一个世代的基本信息。因此交配系统研究可有助于:(1)推测群体的基因型组成;(2)分析多基因位点连锁不平衡程度;(3)推测种子园的种子质量及提供种子园营建设计的有关信息;(4)在一定的程度上,可用于分析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分化水平。在落叶松的10个种和3个变种中,目前已报道了2个种的交配系统:一个是美洲落叶松(L.laricina[DuRoi]K.Koch),另一是欧洲落叶松(L.deciduaMiler)。我国兴安、长白及华北落叶松的交配系统的研究尚未进行。本研究目的就是应用同功酶标记:(1)测定和比较这3个兴安落叶松种间及种内群体的异交率;(2)比较与其它针叶树的交配系统差异;(3)推测群体内自交或双亲近交发生的可能性。本文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应用由6个酶系(PGI,MDH,6PGD,AAT,PGM及SDH)产生的7个多态性位点的同功酶标记分析了我国3个落叶松种(兴安、长白及华北落叶松)的共9个天然群体交配系统。结果发现兴安落叶松的加格达奇(内蒙古)群体表现出几乎完全的异交(tm=0.986±0.081)。华  相似文献   

15.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戴继光 《甘肃林业科技》1992,14(2):51-51,47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经营密度,多用冠幅与胸径的相关关系确定。我们从1973年开始就试图用固定标准地复查实测的方法研究人工林的经营密度,并与用冠幅与胸径的相关关系编制的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承德地区林业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日本、长白)经营技术措施图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落叶松(日本、长白)各年龄阶段与林分密度、直径、树高、优势高、林分蓄积、生物量的相关性,得到各项因子经验式,依据经验式,编制了经营技术措施图。  相似文献   

17.
对塞罕坝地区栽培的华北落叶松(简称华北)、日本落叶松(简称日本)、长白落叶松(简称长白)、兴安落叶松(简称兴安)4种落叶松的48种交配组合1a生幼苗封顶进程调查发现:在华北×日本杂交组合中有希望选育出生长潜力大于华北的组合;在日本×华北杂交组合中有希望选育出抗寒潜力大于日本的组合;长白和兴安作父本对子代抗寒和生长潜力的改良作用相似;日本和华北作母本对子代抗寒和生长潜力的改良作用差异较大;同一树种自由授粉起源苗木的生长潜力大于自交所得苗木。  相似文献   

18.
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及华北落叶松是我国重要的木材树种,然而由于采用不同的性状进行分类,它们种间关系问题一直在争论着.国外研究人员如Ostenfeld and Larsen(1930)等认为长白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为兴安落叶松的2个变种,而我国科学家则把它们视为两个单独的种,并且还认为长白落叶松有3个变种存在,而华北落叶松有1个变种存在.因此用分子遗传学方法研究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及华北落叶松3个种间遗传进化关系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例如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潜势预测.至今植物分类研究所采用的性状已包括有表型形态、生殖、生化、蛋白质(同功酶)到RNA和DNA的分子标记等,进行综合性状分类比较。由于这些变量所经受的环境影响和所包含的各种历史事件(如突变、选择、连锁等)不同,因此应用不同性状分类时,有可能导致不一致的结果。本文分别从形态性状,包括球果和木材解剖特征等、染色体核型分析、同功酶变异、RAPD分析、叶绿体DNA的RFLP分析,以及叶绿体DNA3个非编码碱基序列(1452bp)对这3个落叶松种的遗传进化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评述。从表型和生态适应性状变异看,这3个落叶松种可以较容易的区别出来,它们有着不同的生态特性和若干形态学差异,然而这可能只反映了适应性性状(受自然选择影响)的变异。近年来应用同功酶标记(选择性中性标记)研究结果表明:这3个种的遗传关系非常密切,种间Nei氏遗传距离平均约为0.01,种内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约为0.002。3个落叶松的种间遗传距离要比其它落叶松种间距离要小,如用同功酶分析所得的欧洲落叶松(L.decidua)和西伯利亚落叶松(L.sibirica)Nei氏距离为0.057。应用叶绿体DNA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3个落叶松种间无差异。这意味着它们的遗传分化可能发生很晚、或种群间的基因流动发生十分频繁。根据所用的同功酶变异特点,即选择性中性和检测后证明为连锁平衡(Hu,1998),若分化时间尺度很短的话,那么突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时遗传漂变和基因流动对群体的遗传变异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平均单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和多态性水平均由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到华北落叶松依次减少,由此可推测长白落叶松与华北落叶松可能的形成过程。然而这一推测的前提是突变影响很小,而这一前提可以从叶绿体DNA的变异以及LePage和Basinger根据古化古资料对其它落叶松种的分化推测间接加以判断。根据分子钟(Molecular Clock)假设和Juke与Cantor-参数模型,可以粗略地估算出这3落叶松的分化时间发生很晚,可能发生在第三纪后期(Late Tertiary),这要比叶绿体DNA发生突变频率的倒数要小,这样也就间接地推断突变的影响很小。虽然对于生物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如基于分子标记而建立的系统进化种与传统的生物学种可能不一致,然而我们根据生物学上种的概念以及一些性状变异特点,认为将长白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划为兴安落叶松的2个变种而非2个单独的种可能要更合理些。这与Shiraishi et al.(1996)建议将发生在Mt.Manokami山上的落叶松划为日本落叶松(L.kaempferi)的一个变种而非一新种的情况类似。根据这种非常近的遗传关系,我们认为3个落叶松种间的杂种优势利用是非常有限的。为了进一步研究3个落叶松种的形成与遗传关系,我们建议应用线粒体DNA标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虽然线粒体DNA的点突变率要比叶绿体DNA要低,但由于线粒体DNA分子内存在高频率的重排(Rearrangement),进而产生遗传变异。同时也需要了解到这种变异不适合于分析种间的进化关系(Phylogeny Re-construction),及线粒体DNA的母本遗传方式特点,但可以用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稀有标记的空间分布有助于进一步判断落叶松群体的形成路径和历史。  相似文献   

19.
1概况英国落叶松遗传改良工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研究工作多集中于种源试验,1938年后又着手营造了不同年代的杂种试验林。1949年开始按着表型进行优树选择,并用嫁接方法于1952—1968年在牛顿、布什等地建立了优树收集区。与此同时在牛顿和艾丽丝浩特等地,着手筹建了试验性的欧洲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欧洲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1956年起开始进行欧洲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人工控制授粉杂交试验。由于忽视了对落叶松开花习性、物候和花粉采集、处理、贮藏的研究,大多数试验都失败了。1966年又重新进行了小规模的授粉技术的研究,但深入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