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南省芒果作物病害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4年4月~2006年5月对海南省芒果主产区进行为期2年的芒果作物病害调查,通过实验室内对病害及其病原物种类的鉴定并参阅相关资料,发现目前海南省芒果作物上的病害共有42种,其中真菌病害32种、细菌病害5种、线虫病害3种、寄生性植物2种;对芒果致病较重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流胶病、枝枯病、蒂腐病、细菌性果腐病、软腐病、灰霉病、煤烟病、幼苗立枯病、果腐病等10种。调查结果对于科学制定芒果病害综合防治措施,保障海南省芒果种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香蕉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调查和研究,鉴定出为害海南省香蕉病虫害种类为35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8种,细菌性病害2种,病毒性病害2种,线虫性病害1种,害虫10种,并说明各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控制和提升海南省高尔夫球场草坪的养护管理水平,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间对海南省海口、定安、文昌、琼海、万宁、保亭、陵水、儋州和三亚9个市县具有代表性的15个球场100余块草坪进行了为期2年的病害调查。通过对病害及其病原物种类的鉴定及参阅相关资料,发现目前海南省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的病害共17种,其中真菌病害14种,原核生物病害2种,线虫病害1种。其中褐斑病Rhizoctonia solani Kuhn、币斑病Moellerodiscus spp.、腐霉枯萎病Pythium spp.、弯孢霉叶枯病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镰刀菌枯萎病Fusarium spp.和叶片黑粉病Sphacelotheca spp.危害较为严重。本次调查为海南省高尔夫球场的草坪病害综合防治提供了相应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香蕉是我省水果产业中的主要作物,在我省种植面积大,而香蕉叶斑病是香蕉产区常见的主要病害,香蕉受害严重时叶片干枯,对产量影响很大。25%丙环唑乳油是国内开发的一种高效新型杀菌剂,为了比较其与进口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我们于2004年6~7月在海南省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一份由莫桑比克农业部、Matanuska农业公司、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南非斯泰伦博什大学以及国际生物多样性组织联合发布的声明指出,莫桑比克已在"卡文迪什"香蕉品种上,发现了一种极具毁灭性的香蕉萎蔫病新菌株,被命名为"Foc TR4"。这一新发现的病害是镰刀菌萎蔫病或香蕉萎蔫病的一种形式,是由真菌病害-香蕉萎蔫病菌引起。2013年,该病害首次暴发于莫桑比克北部的一个商业农场中,而实际上,在过去20年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海南省澄迈县桥头镇香蕉"细菌性病害"的调查和诊断,认为2006年10月该镇发生的香蕉叶片枯黄症状不是细菌性病害,而是一种症状复杂,很可能通过种苗传播的传染性病害。病组织内的伤痍菌对病叶的枯黄起促进作用,其真正的病原、传染方式和发病规律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最近海南省气候条件高温、高湿,有利于香蕉病害(特别是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流行。同时,海南省大部分香蕉属于多年连作,果园不够清洁,病原菌较多,所以细菌性病害发生较为严重。据调查统计,目前海南省海口、澄迈、临高、乐东和东方等市县香蕉细菌性病害发生面积为2万多亩,一般果园发病株率为5%-10%,严重果园发病株率达80%。  相似文献   

8.
2010~2012年采用定点踏查、普查和定时系统调查的方式对广西甘蔗病害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甘蔗病害21种,其中真菌病害15种,细菌病害1种,病毒病害2种,线虫病害3种;甘蔗鞭黑穗病、凤梨病、梢腐病、宿根矮化病和花叶病发生较普遍,是广西蔗区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木菠萝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南省儋州、澄迈、琼山、琼海、万宁、保亭、通什、琼中、白沙和文昌等10个市(县)的木菠萝病害进行了调查与病原鉴定,发现海南岛木菠萝病害共21种。其中,真菌病害14种,寄生线虫病害1种,寄生植物病害2种,生理性病害2种,病原未明病害2种(各为丛枝病、根腐病);发生较为严重的有炭疽病、绯腐病、拟盘多毛孢叶斑病、叶点霉叶斑病、链格孢叶斑病及花果软腐病。发现尾孢霉、弯孢霉等几种较为少见的叶斑病,以及红根病、褐根病、根结线虫病3种根部病害。  相似文献   

10.
云南干热河谷区潞江坝香蕉主要病虫害发生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2016年,对潞江坝试验基地进行香蕉病虫害调查,共鉴定出病虫害17种。其中真菌性病害4种,病毒性病害1种,根结线虫病害1种,昆虫类虫害11种。对病虫害的病原、田间特点、发生条件进行了详细描述,为香蕉病虫害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开展香蕉叶部病害调查时,发现了1例国内新记录病害。通过组织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以及病原菌形态学、rDNA-ITS序列克隆和绘制Pyricularia属系统发育树等鉴定方法,系统性地鉴定了这一病害,将该病害命名为香蕉角斑梨孢叶斑病,病原菌为Pyricularia angulata Hashioka。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香蕉叶斑病病原真菌种群结构的季节性变化,为香蕉叶斑病的流行学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6~10月,对南宁市金陵镇第1年生香蕉的真菌性叶斑病病原随机抽样,检测单个病斑的病原菌,并分析每个时期病原菌的种群结构。【结果】南宁市金陵镇香蕉真菌性叶斑病病原至少有9种,主要病原为香蕉暗双孢菌(Cordana musae)。叶斑病类型以单一病原侵染为主,其独立侵染的检出率随着季节的变化呈先升后降趋势,最高峰(8月15日)达88.8%;复合侵染的叶斑病类型以两种病原共同侵染居多,检出率的变化趋势与单一病原相反;除Alternaria musae和Pestalotiopsis menezesiana外,其他7种病原之间可共同侵染香蕉;Cordana musae的总检出率呈振幅式上升,最高检出率达92.8%。【结论】季节变化是影响香蕉真菌性叶斑病病原种群结构的一个主要环境因子。Cordana musae是田间香蕉真菌性叶斑病病原菌的优势种,建议香蕉叶斑病的防治主要针对由Cordana musae引起的灰纹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香蕉叶斑病病原真菌种群结构的季节性变化,为香蕉叶斑病的流行学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6~10月,对南宁市金陵镇第1年生香蕉的真菌性叶斑病病原随机抽样,检测单个病斑的病原菌,并分析每个时期病原菌的种群结构。【结果】南宁市金陵镇香蕉真菌性叶斑病病原至少有9种,主要病原为香蕉暗双孢菌(Cordana musae)。叶斑病类型以单一病原侵染为主,其独立侵染的检出率随着季节的变化呈先升后降趋势,最高峰(8月15日)达88.8%;复合侵染的叶斑病类型以两种病原共同侵染居多,检出率的变化趋势与单一病原相反;除Alternaria musae和Pestalotiopsis menezesiana外,其他7种病原之间可共同侵染香蕉;Cordana musae的总检出率呈振幅式上升,最高检出率达92.8%。【结论】季节变化是影响香蕉真菌性叶斑病病原种群结构的一个主要环境因子。Cordana musae是田间香蕉真菌性叶斑病病原菌的优势种,建议香蕉叶斑病的防治主要针对由Cordana musae引起的灰纹病。  相似文献   

14.
烯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烯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烯唑醇对香蕉叶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而且对香蕉生长没有抑制作用,是一个防治香蕉叶斑病优良的杀菌剂,值得在香蕉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香蕉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香蕉生产的主要产区.海南香蕉的生产对我国整个香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海南香蕉生产的自然生态条件优势、品质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在此基础上。采用作物区域比较优势的分析方法,逐一通过对海南香蕉与其他香蕉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分析、海南香蕉同海南省内其他5种热带水果的比较优势分析以及1988-2007年海南香蕉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动分析.以综合评价海南省香蕉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显示.海南省香蕉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但却缺乏生产效率优势。根据分析结果,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槟榔主要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2009年在海南省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屯昌、文昌等地槟榔主要种植区,对目前槟榔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种类及其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共采集到槟榔病害标本140余份,对主要病害病原进行分离培养,并在显微镜下以形态特征为主进行鉴定,共鉴定出8种主要病害,其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为黄化病,其它7种病害为炭疽病、细菌性条斑病、藻斑病、煤烟病、大茎点霉叶斑病、镰刀菌根腐病和生理性黄化病。  相似文献   

17.
几种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几种常用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效果。[方法]用80%好意粉剂、50%依普同粉剂、43%治粉高悬浮剂、25%爱育宁乳油、12.5%欧得悬浮剂、80%新万生粉剂和43%治粉高悬浮剂、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和25%治粉高悬浮剂7种药剂及组合进行香蕉叶斑病防治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和治粉高组合处理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最好。[结论]在病害发生期,治疗性杀菌剂的防效要明显高于预防性杀菌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合海南野生蕉组培苗培养的栽培基质。[方法]以海南野生蕉吸芽茎尖组培苗为材料,以普通红泥土壤为对照,分别采用椰糠、木屑、珍珠岩、河沙配成14组不同的基质,测定各基质中香蕉组培苗的叶片数量变化、新叶展开宽度变化、假茎高度变化和粗度变化4个生长指标。[结果]最适合海南野生蕉吸芽茎尖组培苗生长的基质为木屑∶河沙=1∶1(V/V)的基质,其次为木屑∶珍珠岩=1∶2(V/V)的基质及椰糠∶珍珠岩比例=1∶2(V/V)的基质。[结论]该研究为香蕉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215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抑制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对峙培养法和孢子悬滴法研究内生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215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的控制作用,试验结果显示,菌株B215明显抑制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向四周均匀扩展,抑菌带宽度0.4cm,菌株滤液的EC50值为5.10%,表明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215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而对菌株B215的抑菌谱测定结果显示,B215有广泛的抑菌谱,可产生广谱抗菌物质,生产中有望利用该菌株研制成生防制剂用于香蕉重要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香蕉是册亨县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产业规模化发展,病虫害发生情况逐年凸显。本研究在2021—2023年对册亨县岩架镇、高洛街道、丫他镇进行调查,初步摸清册亨县香蕉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及发生危害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为害册亨县香蕉主要病虫害有12种,其中病害5种,分别是叶斑病、黑星病、枯萎病、炭疽病和软腐病。虫害有7种,分别是冠网蝽、象甲、花蓟马、褐足角胸叶甲、交脉蚜、斜纹夜蛾和弄蝶。通过调查结果,总结了册亨香蕉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症状,并提出综合防控技术,为广大香蕉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