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调研分析了滨海砂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及其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有利因素和限制因素,选定配置4种具有较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滨海砂地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态农业十大模式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20(1):16-16
我国在1993年—1998年首批51个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项目中,各县分别总结提出了3~10个适应当地条件的主体生态农业模式。2002年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向全国各地征集生态农业模式,又征得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为了促进中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全国生态农业专家组通过反复研讨,遴选、提炼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本刊曾在2002年第6期卷首页刊登过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的内容,2003年,本刊将连续刊登每一模式的核心内容,以便各地区更好地研究和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几种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及其实施途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针对我国生态农业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必须把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因地制宜地采取最有效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该文构建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基本框架,并根据生态农业产业化不同阶段的特点,提出了适宜于不同区域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实施途径,即要素优化组合的综合发展型、市场导向为主的经济型和资源约束为主的保护型3种实施途径,同时,结合典型案例,重点探讨了各实施途径的适宜范围和实施方案,以期对我国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转型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围绕生态农业建设,总结了本市沿湖圩畈和丘陵地区各具特色的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分析了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从五大着力点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洼县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发展优势及生态农业建设的模式工程、效益分析 ,阐述了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产品质量改善 ,并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 ,指出生态农业是改善大洼县农业生产环境的重要途径 ,今后应更加完善资源永续利用的生态农业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生态农业研究>自1993年创刊以来紧密结合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建设工作,系统地报道了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技术体系、建设经验和典型模式,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决策和专项技术方法项行了广泛深入地探讨,及时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方针政策,为推动学术研究和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及模式建设建议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随着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开发,生态农业模式的系统工程概念逐步明确,生态农业模式分类体系也日趋完善。分析了生态农业模式的机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指出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东昌府区基本概况,指出水资源污染严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科技教育落后为制约东昌府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建立高效稳定生态农业系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其建设指导思想;依据因地制宜,循环、再生、整体优化,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原则。提出东昌府区生态农业建设任务即: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建设,农田基本建设规范化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培肥地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确定“四位一体”模式、观光农业模式、庭院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蔬菜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为东昌府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模式及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角度阐述兴安县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情况及特点。在对兴安县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优势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兴安县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了对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综合定量评价,该研究结合沼气生态农业模式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以生态农业模式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选择了17个指标构建了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均权法确定了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宝鸡市2个典型沼气生态农业模式(陇县“沼气池—厕所—畜舍—菜(果、粮)”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和千阳县“桑—蚕—双孢蘑菇—畜舍—沼气池”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表明该研究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生态农业经过20余年的实践,在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能否认,生态农业建设还仅停留在试点的层面,远远没有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生产模式。反思过去,政府这么多年不间断的资金、科技和政策投入,其主要障碍因素是什么?如何将生态农业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研究剖析了生态农业基础研究薄弱、项目设计过大过全、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足和产业化水平低等制约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生态农业基础理论创新研究、开展不同类型地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户(场)模式研究与示范、建立科学的生态农业政策激励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农业保障体系建设和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时期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所在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生态学原理系统地阐述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及途径,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发展生态农业和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探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在总结吉林省生态农业建设10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省在不同生态地域因地宜建设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结构模式及其发展对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了系统能流和物流的转换效率,发展多层次,多梯级,多流向,多功能的互补型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体系,取得了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生态农业十大模式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20(6):17-20
(接上期)八、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我国丘陵山区约占国土70%,这类区域的共同特点是地貌变化大、生态系统类型复杂、自然物产种类丰富,其生态资源优势使得该区域特别适于发展农林、农牧或林牧综合性特色生态农业。1“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北方的河北迁安县和南方的湖北京山县等许多丘陵山区创造了这种生态农业模式,基本做法是:依据山体不同高度因地制宜布置等高环形种植带,农民形象地总结为“山上松槐戴帽,山坡果林缠腰,山下瓜果梨桃”。这种模式合理地把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与坡地利用结合…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以及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的区别,指出生态农业理论指导体系、生态农业模式分类体系、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生态农业建设体系和生态农业保障体系是我国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程望云 《南方农业》2013,(8):127-129,13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2009年被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经济区,南昌县生态农业发展也得到更好地发展。本文从绿色生态种植业、生态养殖业、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南昌县生态农业的发展。生猪—沼气和观光生态模式具有良好的效益,最后针对南昌县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以期南昌县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以及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的区别,指出生态农业理论指导体系、生态农业模式分类体系、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生态农业建设体系和生态农业保障体系是我国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基本框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概述了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建立标准体系、研制技术标准的客观需求,阐明了我国农业标准体系的基本构成和三维结构(包含领域、层级、环节)及其发展的基本态势,重点介绍了国外有机农业或有机农产品标准体系构建的情况,明确了我国生态农业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国外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特殊性,阐述了从生态农业模式入手,以整体系统为对象、以模式为核心、以配套技术标准为主体、以循序渐进为步骤、以与国际接轨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并提出以建立各种生态农业模式技术标准为核心的包含基础层、共性层、个性层和细化层4层结构的我国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及其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生态农业分区规划及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农业区划的划分原则,依据区域自然资源特点、生产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对江苏省生态农业进行分区规划并选定适宜模式,为更好地指导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按照农业区划的划分原则,依据区域自然资源特点、生产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对江苏省生态农业进行分区规划并选定适宜模式,为更好地指导江苏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