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荆条为重点,棕榈藤、沙柳材为比照,结合荆藤柳材的圆形截面设计试样,测定了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顺纹和横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扭曲强度、冲击韧性、抗劈力、握钉力各项力学指标。荆条的各项力学强度指标中,抗弯强度最大,其次是顺纹抗拉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扭曲强度也较强。荆条与藤柳材力学性质的对比表明:荆条各项力学强度指标均高于藤柳材,但荆条弯曲变形、扭曲变形比藤困难,并且荆条韧性优于藤柳、握钉力不如藤。本研究结果为制定"藤及灌木材力学性质测试方法"的国家标准提供理论依据,为荆条加工利用——制作荆编家具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光照与藤苗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藤(Calamus tetradactylus)、单叶省藤(C.simplicifolius)和红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是我国华南地区三个主要商品藤种,其藤茎工艺件能优良,是编织的好材料。我国在藤类育苗及藤苗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近年来,在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PC)的资助下,东南亚各产藤国对藤类的研究较为活跃,N.Manokaran(1985)认为,除温度和水分外,光照是影响藤苗生长的主要因子。因此,探讨白藤、单叶省藤和红藤苗木生长的最适光照条件,对完善藤类栽培技术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喷雾法研究9种药剂对金钟藤生长状况的影响,通过分析几种药剂对金钟藤绿枝条和老茎鲜重的抑制率,得出以下结果:对金钟藤绿枝条和老茎活性最高的均为2,4-滴丁酯,其抑制率分别为98.90%和81.06%,;其次为莠去津,抑制率分别为为95.07%和66.59%。  相似文献   

4.
《世界竹藤通讯》2011,(3):17-17
新加坡自身不产棕榈藤,但却是一个重要的棕榈藤贸易国。新加坡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藤材进口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藤材出口国。新加坡的棕榈藤材主要来自于印尼和马来西亚;其销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合在广西桂柳地区推广种植的园林地被植物,根据桂柳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地被植物所需具备的功能,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引种到广西植物研究所的蜘蛛抱蛋、红毛毡、秋海棠、扶芳藤、大叶萝芙木、鸡尾木、马蓝、假蒌和水田七等9种地被植物的生长状况、生长量变化、观赏价值、光合作用及蒸腾作用参数进行比较评分。结果表明,生长状况最好、观赏价值最佳的是扶芳藤、马蓝和蜘蛛抱蛋,最差的是秋海棠、假蒌和水田七;光合速率最强的是扶芳藤和马蓝,其次为蜘蛛抱蛋、大叶萝芙木和鸡尾木;蒸腾速率最大的是鸡尾木和假蒌,最小的是大叶萝芙木、扶芳藤和马蓝。  相似文献   

6.
棕榈藤是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重要的非木材产品,用途广泛,可编织、食用、作家具,特别是藤家具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但藤工业所需的原材料正面临着短缺的危险。至今藤家具工业的用藤主要来自于天然棕榈藤资源,由于过度采收和热带森林的破坏,天然棕榈藤资源日益锐减,使棕榈藤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侵蚀并威胁到棕榈藤家具工业。文中提出棕榈藤引种驯化对天然棕榈藤资源的保护和藤家具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分别介绍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中国等主要产藤国和其它一些国家的棕榈藤引种驯化历史,最后阐述了棕榈藤引种驯化在保护棕榈藤资源和发展棕榈藤家具工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综合分析了我国大陆藤工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认为,近年来我国大陆藤工业持续低迷,出口额和国内市场逐年下降,藤企业处境艰难,其主要原因包括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东南亚产藤国的竞争、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建议我国积极开发藤材替代品,摆脱对藤材的高度依赖性,同时发展同印度尼西亚的双边关系,争取更多藤材进口。  相似文献   

8.
藤是主要的非木质林产品,主要产于热带和亚太地区亚热带的天然林。近年来,随着产藤国对天然林的过伐、落后的经营管理及森林生境的消失,藤资源不断减少。 为此,马来西亚林研所采用农用林业方法,在橡胶种植园开展了藤与橡胶树间作试验,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已找出有3种藤(Calamus manan、Calamus sci-pionum和calamus palustric)适合在橡胶树下生长。研究发现,4~7年生的橡胶树最适宜与Calamusmanan藤间作,并且,橡胶树的种植密度对间作也是个重要因素。在间作中,橡胶树主要起支撑和遮阳的作用。橡胶树不同的无性系与藤间作的适合性也不同。因为这些无性系的分枝习性、最大高度、枝条的承重性、对土地的适应性和抗风性均不相同。如低分枝  相似文献   

9.
红白藤,人们对棕榈科攀生植物茎——藤的俗称,它代表海南岛天然分布藤类的两个主要种——红藤与白藤。藤类植物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热带雨林、季雨林和次生灌丛的主要伴生植物。世界上主要产藤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支那半岛各国,澳大利亚北部,以及热带美洲和热带非洲一些国家,种类达几百种之多。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南部及台湾省都有藤类分布。据文献记载有廿多种,而以台湾省和海南岛分布最多,是我国的藤类主要产区。海南岛有十余种,分别属于Calamus、Daemonorops和P1ectocomia三个属。多分布在岛的中部山区、资源丰富,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不包括台湾省),担负着供应全国藤原料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藤在尼日利亚城乡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为人们提供生活、生产资料,而且以藤的采伐及加工,发展起藤业,为人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增加了国家的税收。 正当藤的商业日益增加时,藤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过量的资源开发利用威胁着藤业的发展。有关藤的用途、资源状况、人工栽培、加工等科学研究及其市场贸易信息,又被科研、信息单位  相似文献   

11.
洪深 《热带林业》2007,35(2):48-51
从2000年开始,保亭县利用天然次生林资源,以形成棕榈藤区域经济为目标,大力发展棕榈藤的种植产业。随着人工种植棕榈藤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棕榈藤栽培、抚育管理、采收等成熟技术及适地适树原则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保亭县人工种植棕榈藤生长情况调查,旨在掌握和了解保亭县这几年人工种植棕榈藤的生长和管理情况,为今后保亭县棕榈藤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棕榈藤生产消费系统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是我国原藤的主要来源.本文通过对农户、采购商、制造商和政府官员的半结构化访问以及实地观察和收集资料等方式收集海南岛棕榈藤业的信息,得到如下结果:1)海南岛天然棕榈藤可采资源储量超过25×10^6 公斤,但实际每年产量仅2×10^6公斤;2)海南2000-2005年人工种植的棕榈藤资源达1万公顷,主要以黄藤为主,其次是白藤和单叶省藤,但目前还未投产;3)海南省藤加工业利用的本地棕榈藤种类主要是黄藤、白藤、大白藤和单叶省藤,国外原藤种类有杜尔智、巴丹和沙藤,虽然国外藤种用量有所上升,但仍以本地藤种为主.4)在海南,大宗原藤视同木材,必须办理运输证,同时必须缴纳育林基金;5)构建出海南棕榈藤业的生产消费系统流程.根据上述结果,作者最后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靖 《绿色大世界》2012,(6):115-116
分析了常春油麻藤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研究现状和开发优势,从应用原则及绿化形式等方面探讨了常春油麻藤的绿化应用,为温州市常春油麻藤的开发和绿化应用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利用便携式棕榈藤人力采收机对棕榈藤成熟林实施"手动机械法"采收藤条的作业方法及工艺。分别对基于手动机械法的"边缘推进式"、"中心开花式"及"垄间穿行式"等采藤作业方式进行了实用性工艺研究,并制订了较为具体的工艺原则及工艺方案。为实际采藤生产中有效地组织手动机械法实施采藤作业提供工艺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易平 《广西林业科学》2011,40(3):182-185
对桂北黄冕林场引种的澳大利亚杂交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试验林的生长性状及产脂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同龄的马尾松、湿地松及加勒比松进行生长性状及产脂量的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条件、造林方式和抚育管理条件下,杂交松的生长性状优于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在产脂量上,湿地松产脂量最高,其次为...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西南地区藤编植物防己的人工栽培,2006—2007年进行了防己种子播种育苗试验,系统总结出防己育苗的配套技术。结果表明:防己种子于10月中旬采摘,种子处理后进行干藏。苗圃合理播种量应为10kg/hm2。整地时施入基肥,厩肥40t/hm2、复合肥450kg/hm2,藤苗生长健壮。速生期追施尿素150kg/hm2,能明显地促进藤苗生长。苗床密度控制在16株/m2,产苗量12万株/hm2,藤苗数量和质量能达到最佳值。  相似文献   

17.
棕榈藤是热带森林中兼具经济、生态价值的一类攀援植物,水分是棕榈藤分布和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系统总结水分对棕榈藤分布和生长的影响对棕榈藤培育具有指导意义。文章综述了水分对棕榈藤分布和生长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棕榈藤幼苗阶段和萌蘖阶段应对水分变化的响应、水分和光照的交互作用对棕榈藤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藤种对水分需求的差异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从棕榈藤抗性生理和分子机制、影响棕榈藤生长的水分及其他生态因子耦合作用、棕榈藤高效育苗体系和不同区域棕榈藤地理分异规律等4个方面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解决棕榈藤高效培育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棕榈藤茎的解剖特性及商用藤归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蔡则谟 《林业科学》1994,30(3):209-213
描述我国省藤属,黄藤属及钩叶藤属茎的解剖特性;讨论属的鉴别问题,根据茎的特性,质地及贸易情况将商用藤归为五类:黄藤属,钩叶藤属自成一类,有藤属划分为小茎藤,中茎藤和大茎藤三类。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对赤苍藤(Erythropalum scandens)新梢及分枝生长的促进效果,以1年生赤苍藤幼苗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20、50、80、110、140和170 mg/L)GA3和6-BA处理下赤苍藤幼苗地上部分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两种生长调节剂对赤苍藤幼苗萌芽数、新叶面积、新生及基生枝条数量、藤长增量、地径增量和一级分枝粗度增量影响不显著,对新叶数、新枝长度、枝条长度、节间数和新枝粗度影响极显著。隶属度分析结果表明,110 mg/L GA3处理下赤苍藤幼苗生长状况最佳;GA3处理下赤苍藤幼苗生长状况大多优于6-BA处理。GA3处理下赤苍藤幼苗枝条易产生徒长现象,在生产应用中仍需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0.
扶芳藤快速扩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扦插、播种和嫁接等扩繁方法,对红脉扶芳藤、宽瓣扶芳藤、紫红扶芳藤和金边扶芳藤等品种进行了快速扩繁试验,研究不同扶芳藤品种最适宜的繁殖方式和取材方法及各品种在不同繁殖方式中所需要的适宜条件和处理方法。试验结果得出:7月最适宜扦插,生根最快;红脉扶芳藤的生根能力强于宽瓣扶芳藤和紫红扶芳藤,1 a2、a生枝条强于当年枝,扦插30 d后可以进行移栽;种子经浓度为20 mg/kg的GA3处理最利于生长,根系数和株高均达到最大值。红脉扶芳藤嫁接在丝棉木上,成活率最高,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