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菇用菇体组织分离和菇木分离制母种,菇体、菇木表面一般都先用0.1%升汞或75%酒精进行消毒。其实菇体、菇木表面消毒只能杀死部分杂菌,对于平菇这样的大型子实体,只要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无须对分离材料进行表面消毒,所接的母种杂菌感染率很低,成功率几乎达100%。现将操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组织分离是生产食用菌母种常用的方法。为防止污染,一般都是把种菇置无菌箱中,用0.1%升汞水或70%酒精进行菇体表面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后进行分离,工序多,成功率也不很高,因为多一道工序就多一次污染的机会。为此,笔者对种菇消毒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3.
常规的组织分离,是先进行菇体表面消毒,即用01%的升汞溶液或75%的酒精溶液擦洗表面,再用无菌水冲洗,然后用无菌刀割取菇体内部组织,放入PDA培养基中。此法手续繁杂,所用药品较多,条件差的地方较难做到。用此方法分离金针菇菌种,成功率在50%左右,由...  相似文献   

4.
杨自轩 《食用菌》1995,17(1):10-11
金针菇母种分离由于其菇柄、菇盖小,接触外界面广,易粘上杂菌,且分离时用酒精消毒易使组织块、孢子受到伤害的特点,分离不易成功。对此笔者采用在克氏瓶和未开袋无菌条件下长成的子实体进行孢子和组织分离,成功率达90%以上,且菌丝生长迅速、洁白,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金针菇的母种分离,一般是采用常规袋栽的子实体组织分离法。因菇体小,菌肉薄,柄中空,出菇时要求相对湿度大污染杂菌机会多,分离时用酒精消毒又使组织块受伤,所以分离成功率很低。为提高成功率,笔者采用现蕾后在无菌条件下套瓶法培养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于1995年1月各试验15支试管,成功率为86.7%和93.3%。现将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取组织块方法的改进 常规菇耳组织分离均要用药物进行表面消毒,常会使组织块含水偏多或杀死菇、耳内细胞而导致失败。实践证明,生长在无污染基质上的健壮菇耳子实体,不经过消毒处理,挖取内层组织进行培养,成功率反而更高。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褐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贤  金卫群 《食用菌》2010,32(3):63-63,68
防治双孢蘑菇褐腐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根据双孢蘑菇褐腐病菌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侵染双孢蘑菇的途径和病害发生规律,对菇房和床架采用敌敌畏和石灰进行菇房环境消毒及床架的杀菌处理;采用日光暴晒5h和38%甲醛熏蒸消毒覆土,能明显控制病害菇的发生。药物防治及综合措施防治试验以采用38%甲醛覆土消毒结合施保功化学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消毒时间对组织分离法分离母种的影响李淑彬(湖南省湘潭师范学院生物系411201)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食用菌母种,种菇处理时,通常采用0.1%HgC1_2溶液浸泡或表面擦抹,有的书上认为表面擦抹效最好,而有的书上则认为浸泡时间2-3分钟效果为好,说法不一。...  相似文献   

9.
野生松乳菇菌丝的分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松乳菇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对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分别接入不同配方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试验,获得松乳菇试管母种,菌褶分离成功率25%,柄基分离成功率80%,柄与盖交界处分离成功率33%,并将母种扩大培养成再生母种,对所获菌丝体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冯国明 《食用菌》2008,(1):42-42
1重金属盐类所有重金属盐类对微生物、人和动物都具有毒害作用,如汞、银、铝、锌、铜等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常有0.1%-0.2%升汞溶液对玻璃器皿、非金属器械及用于菌种分离的种菇、菇木表面消毒。  相似文献   

11.
一般情况下菇类菌种组织培养复壮,将未喷水长至7成左右,菇形较好的菇采下,用75%酒精或其它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灭菌,再用无菌水冲洗,取菌盖与柄交界处一小块组织接在PDA培养基上培养。由于表面未杀死的部分杂菌渗入到组织内,所取组织易带杂菌,成功率低。 笔者将菇采下后,放在无菌接种箱内,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表面灭菌,正反两面各半小时,紫外线灯与菇之间的距离在40cm左右。灭菌后以菇的纵向将菇掰分开,用灭菌过的小尖镊子,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取菇菌柄与盖交界处一小块组织放在PDA培养基上培养即可,操作简单,成功…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蘑菇疣孢霉病时,首先要分离和大量制作纯疣孢霉菌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现将其分离和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一、疣孢霉菌的分离(一)组织分离法 选一个刚发病不久的病菇,去柄,用消毒过的剪刀剪菌盖上表皮10~15块.在培养皿中倒入 2/3体积的 0.1%升汞液,投入病菇块浸泡5分钟,不断用玻棒搅动.用镊子把消毒过的病菇块镊置培养皿内,倒入无菌水洗涤3次.用镊子把病菇块放在消毒过的滤纸上以吸干其表面水分.在培养皿中倒入1/3体积的PDA培养基,将消毒过的病菇块放入培养  相似文献   

13.
灵芝的组织分离,常规的方法是切取幼嫩组织块作分离材料,放在0.1%升汞溶液内进行表面消毒,或用75%乙醇作表面处理,再用小刀将它切成0.2cm~3小块,接到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即可。此法成功率非常低,主要原因是灵芝子实体易木质化,回复到营养生长的能力明显下降,因此选择材料时一定要选用幼嫩的组织。并且此法费工、费时、操作不便,组织块表面消毒不易彻底,易污染等因素,而导致分离失败。  相似文献   

14.
在一般组织分离中,都要用70%酒精擦拭菇体表面。由于酒精有较强的脱水作用,会使种菇幼嫩的组织细胞脱水,组织块因而变软、变潮湿,这样的材料接到斜面上极易受细菌污染,成活率很低。我们在进行组织分离时,不用酒精擦拭种菇表面,而是在无菌室中直接将种菇从柄基部撕开  相似文献   

15.
崔彩霞 《食用菌》2005,27(1):35-35
灵芝的组织分离。常规是切取幼嫩组织块作分离材料,放在0.1%升汞溶液内进行表面消毒;或用75%乙醇作表面处理,用小刀将组织块切成0.2cm^3小块。接种到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这种分离法成功率低。主要原因是灵芝子实体易木质化。回复到营养生长的能力明显下降。因此,选择材料时,一定要选用幼嫩的组织。此法费工、费时、不易操作,组织块表面消毒不彻底,易污染。导致分离失败。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食用菌场大规模的周年生产中,常采用化学药剂熏蒸等方法进行净化空间的消毒灭菌,如甲醛、菇保1号、利菇王、利菇保、烟雾消毒王等,以笔者的经验在这些产品中以菇保1号的消毒效果为佳,但却存在对人体眼睛、口、鼻等器官刺激过大的缺点,易引起流泪、咳嗽、流鼻水等人体不良反应,初次接触者尤其明显.消毒灭菌是否过关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关健,除了化学消毒法外还有环保的物理消毒方法,其中臭氧(O3)消毒就是一种安全、高效、快捷、经济的消毒方法.笔者就菇保1号与臭氧(O3)消毒在大型接种室和出菇房进行了空间消毒灭菌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7.
陈淦银 《食用菌》2004,26(3):47-47
笔者采用干净的工作台接种,不用任何消毒药品进行表面消毒,发现成功率达95 %以上,菌丝萌发快,比常规提前1~2天萌发,菌丝粗壮有力。具体操作如下:1 子实体采摘前1天不要喷水,外菌膜未破裂,边缘内卷时采摘,选择形状端正、无病虫害、单个大、肉厚、柄短、菌褶密、茶褐色,表面具有磷片状纤维的种菇作为分离材料。2 准备工作 选一间环境好,关闭门窗,保持空气不流通的小房间,内放一张干净的工作台,台上垫一块双层纱布,然后将酒精灯、刀片、接种针、镊子、PDA培养基试管,打火机,内盛75 %酒精喷壶1只,75 %酒精的盐水瓶1瓶,一起放在干净的纱布…  相似文献   

18.
郑之伟 《蔬菜》2000,(6):31-31
在食用菌生产中,消毒是指杀死物体表面和环境中的部分微生物。我们常用的消毒剂有很多种,正确地使用这些消毒剂,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消毒效果,而且能减少消毒剂对人体的伤害。常用消毒剂根据它的使用范围可分为表面消毒、空间消毒和培养料消毒3大类。一、表面消毒又分为皮肤表面消毒和器皿表面消毒。】.皮肤表西柏青一般有以下2种常用消毒剂:(1)乙醇浓度70%-75%,消毒效果最佳。市面上销售的一般为95%的酒精,需用蒸馏水配制,配制方法为每75InL95%酒精加20mL蒸馏水。”(2)新洁尔灭常用浓度为0.25%的水溶液。勿与铝及其…  相似文献   

19.
杨淑荣  许广波 《食用菌》1996,18(6):12-12
食用菌生产菌种是关键,母种分离及扩繁是菌种制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母种分离方法的消毒处理需要将分离材料在0.1%~0.2%的升汞水中浸泡1分钟,而后用无菌水漂洗2次,不仅程序烦琐而且常在分离材料中留下残液,影响成活率。在母种扩繁过程中,左手拿2支试管,右手夹2个棉塞,还要拿一个接种铲,操作不便。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对母种的分离及扩繁进行了改进。 一、材料及方法 (一)试验材料 种菇,菇木,解剖刀,接种耙,接种架,酒精灯,70%酒精,培养皿,玻璃铅笔,PDA培养基,原始母种。  相似文献   

20.
胡梅  候军  胡公洛 《食用菌》2001,23(2):14-14
草菇的菌盖比较薄,进入成熟期到采收的时间短,而这个时候正值盛暑,如果待菌盖打开后再作分离,就容易遭受细菌的污染,我们提前到蛋形期分离,发现有菌丝萌发快,大大降低污染率的优点,而对结实性没有影响。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选菇 子实体进入蛋形期的末期,即外菌膜破裂而尚未裂开时采摘。选择形状端正。个儿大,上半部灰黑色而具有光泽的菇体作为分离材料采下。2 表面消毒 用自来水冲涮掉菇体基部的泥沙,然后用灭菌吸水纸将水吸干,再用脱脂棉本醮75%乙醇,在蛋形的子实体表面轻轻擦一遍。3 划破外菌幕 用剃须刀片将子实体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