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试验旨在分析湖寒杂交与湖羊2个品种羔羊应用不同饲料补饲的增重效果、饲料报酬以及经济效益。采用完全随机单位组设计方法,选择体重、年龄相近的2周龄羔羊76只(湖羊38只、湖寒杂交38只),随机将2个品种羔羊各分为2组,即试验Ⅰ组(湖羊,自配料组)、试验Ⅱ组(湖羊,商品料组)、试验Ⅲ组(湖寒杂交,自配料组)、试验Ⅳ组(湖寒杂交,商品料组),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自配料能达到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殖经济效益的目的 ;无论饲喂自配料还是饲喂商品羔羊料,湖寒杂交羊的增重速度都高于湖羊羔羊,湖寒杂交羔羊每增重1 kg的饲料成本都低于湖羊羔羊。  相似文献   

2.
采用品尝试验 (TPT)对不同营养管理条件下 3个不同品种的希腊土种奶绵羊的羔羊肉和食用质量进行评价。从 6 9只 Boutsko(B)、Settes(S)和 Karagouniko(K)品种的羔羊胴体腿部瘦肉取样。在第 1个 TPT中 ,2 4只羔羊 (每个品种 4只公羊、4只母羊 )进行分圈饲养 ,自由采食精料日粮。第 2个 TPT中 ,2 7只公羔分圈饲养 ,自由采食苜蓿干草 ,分别喂高、中、低 3种不同水平的精料。第 3个 TPT中共用 18只公羔羊 ,先室内圈养 6 3d,自由采食苜蓿干草并分别喂高、中、低 3种不同水平的精料 ,然后到人工草场饲养。在试验 1中每个品种分别在体重达到成熟体重的 30 %、4 5 %、6 0 %和 90 %时屠宰 ,采集腿部肉块。在试验 2中 ,所有品种均分别在达到 2 3、2 8和 33kg目标屠宰活体重 (TSL W)时屠宰。在试验 3中 ,每个品种在达到成熟体重的 4 8%或 5 5 %时屠宰。品尝员们评价烤肉在温热状态下的风味影响、含汁量、嫩度和总体口感。结果表明 ,在试验 1中 ,性成熟程度明显影响香味、嫩度和总体口感 ,而性别仅影响香味。在试验 2中 ,品种和精料水平明显影响肉质 ,但在试验 3中精料水平没有显著影响。在所有试验中 ,屠宰重对绝大多数质量特性有显著影响 ,随着年龄增大、体重增加 ,总体口感下降。在试验 2、3中 ,品种和其它因素对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纯种羔羊与杂种羔羊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选择体质状况良好、发育正常的初生纯种杜泊羊羔羊、纯种湖羊羔羊和杜湖杂交羊羔羊各100只,对其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其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杜泊羊羔羊体高的变异系数最大,湖羊和杜湖杂交羊羔羊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除杜泊羊羔羊断奶重与体高呈负相关外,3个羔羊群羊只断奶重与体尺指标均呈正相关;不同品种羔羊初生重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 05或P0. 01),随着羔羊的生长发育差距不断缩小,但杜泊羊与杜湖杂交羊之间均差异显著(P0. 05);不同品种羔羊体尺指标在各周龄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3个羔羊群羊只初生重与产羔数均呈负相关,且湖羊羔羊呈显著负相关(P0. 05)。说明3个羔羊群羊只有各自的生长发育规律且品种间存在差异,可以利用其生长发育规律和差异进行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比较研究呼伦贝尔羔羊(HL)及呼杜杂交一代羔羊(HZ)的肌肉与脂肪组织的胆固醇含量。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4月龄断奶HL和HZ羔羊各60只,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因素1为育肥方式,分为NG与GS;因素2为品种,分为HL和HZ。育肥期均为60 d,分为育肥前期和育肥后期两个阶段。试验结束时,放牧补饲组和自然放牧组中选择接近平均体重的5只羔羊(禁食24 h、禁水2 h)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显著影响肌肉与脂肪组织的胆固醇含量,HZ羔羊的臂三头肌与股二头肌的胆固醇含量显著或趋于显著地高于HL羔羊(P=0.02、P=0.063),大网膜脂、肾周脂肪、尾脂、肠系膜脂与背脂的胆固醇含量显著或趋于显著低于HL羔羊(P0.05,0.05P0.10)。与NG相比,GS显著增加了羔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胆固醇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大网膜脂、肾周脂肪、肠系膜脂及背脂的胆固醇含量(P0.05)。不同部位的肌肉与脂肪组织其胆固醇的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呼伦贝尔羔羊与呼杜杂交一代羔羊的肌肉与脂肪组织的胆固醇含量存在组织部位的差异。呼杜杂交一代羔羊的臂三头肌与股二头肌的胆固醇含量显著或趋于显著地高于呼伦贝尔羔羊,但大网膜脂、肾周脂肪、尾脂、肠系膜脂与背脂的胆固醇含量显著或趋于显著地低于呼伦贝尔羔羊。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哈萨克羊不同杂交后代胴体及部分肉质性状的差异,选用20只6月龄的哈萨克羊,60只6月龄哈萨克羊不同杂交羔羊(杂交F_120只、级进F_220只、回交F_220只)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体尺、体重、胴体重、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和尾脂重等屠宰性能。结果表明,杂交F_1和级进F_2羔羊体重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羊羔羊(P0.05)。级进F_2羔羊胸围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羊、杂交F_1、回交F_2羔羊(P0.05)。杂交F_1羔羊胴体重显著高于哈萨克羊(P0.05)。尾脂重哈萨克羊羔羊杂交F_1羔羊级进F_2羔羊回交F_2羔羊,各组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与胴体重、眼肌面积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背膘厚度与GR值、尾脂肪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眼肌面积与尾脂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全价颗粒料对羔羊育肥效果及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8只无角陶赛特(♂)和小尾寒羊(♀)杂交二代公羔(3月龄)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羊,每只1个重复.分别按自由采食(第1组)、自由采食量的60%(第2组)和40%(第3组)3个饲喂水平投喂相同颗粒化全混日粮(TMR),以研究饲喂不同量颗粒化TMR对育肥羔羊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处理组日增质量依组次为375.71、168.57和57.14 g.第2组羔羊营养物质消化率最佳.自由采食组平均每只羔羊纯收入为36.2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优质肉用羊与小尾寒羊杂交羔羊的屠宰性能,试验在坝上沽源县同一个养羊场将200只小尾寒羊按不同年龄、胎次随机分成5组,采用药物诱导发情,试情公羊试情后,分别取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特克塞尔和德国美利奴公羊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小尾寒羊纯繁采用本交方法作为试验对照组。在各组合杂交一代育肥羔羊6月龄时,从每个组合中随机挑选15只(10公、5母)羔羊进行产肉率和肉质品质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羔羊的产肉性能均显著优于小尾寒羊羔羊的产肉性能(P<0.05),且杂交羔羊的肉用体型明显优于同龄小尾寒羊羔羊的肉用体型;萨×寒杂交羔羊产肉性能稍优于其他杂交羔羊;4种杂交羔羊一、二等优质切块的质量明显大于同龄小尾寒羊(P<0.05),且以萨×寒杂交羔羊为最佳。  相似文献   

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羔羊的选择与分组 本试验从种羊场选择健康无病、出生日期相近的杂交一代羔羊30只、小尾寒羊羔羊30只,共60只.分为4组,每组15只,其中1组小尾寒羊羔羊为对照组同圈同槽饲喂(特克塞尔羊×小尾寒羊组15只,陶赛特羊×小尾寒羊组15只).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讨早期强制补饲对甘肃省兰州地区不同品种肉羊羔羊增重效果及养殖效益的影响。选取健康湖羊、小尾寒羊、杜湖F_1及杜寒F_1羔羊各10只,将同一品种的羔羊设为1个试验组,7日龄时采用早期强制补饲方式饲喂开食料;于出生日及断奶日(60日龄)进行称重,计算并比较各组羔羊在试验期间的平均日增重;记录试验期间各组羔羊的发病情况,计算各组羔羊的发病率;测定并比较各品种羔羊断奶日龄的体尺指标;计算并比较各组羔羊在试验期间的养殖效益。结果表明,杜寒F_1羔羊、杜湖F_1羔羊在试验期间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湖羊以及小尾寒羊羔羊(P0.05);湖羊和杜寒F_1羔羊的发病率高于小尾寒羊和杜湖F_1羔羊;60日龄断奶杜寒F_1羔羊的胸宽显著大于湖羊和小尾寒羊羔羊(P0.05),且大于杜湖F_1羔羊(P0.05),其余体尺指标在4个品种肉羊羔羊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杜寒F_1、杜湖F_1、湖羊羔羊较小尾寒羊羔羊每只分别多增收90.92元、67.18元、3.31元。综上提示,早期强制补饲开食料能够有效提高肉羊羔羊生产性能及养殖效益,该项补饲技术在兰州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旨在筛选最佳杂交组合,为本地肉羊的杂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选用体格、膘情良好的2~4岁哈萨克羊作为母本,以杜泊羊、萨福克羊、湖羊(含FecB基因)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进行杂交组合,分别以杜哈F1、萨哈F1、湖哈F1为试验组,哈萨克羊本品种繁育为对照组,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各组合分别选取30只羔羊,测定不同品种杂交后...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肉羊品种与湖羊杂交F1代羔羊育肥效果,本试验选择国外优良的肉羊品种杜泊羊、无角陶赛特羊和萨福克羊作父本,国内优良地方品种湖羊作母本开展杂交试验研究,所获得的杂交F1代羔羊在全舍饲条件下进行育肥。测定杂交F1代羔羊初生重、不同月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等生长性能。结果表明:试验A组(杜泊公羊与湖羊母羊杂交F1羔羊)、试验B组(无角陶赛特公羊与湖羊母羊杂交F1羔羊)、试验C组(萨福克公羊与湖羊母羊杂交F1羔羊)6月龄平均重分别为44.76±3.62 g、 43.65±4.18 g、43.28±3.34 g,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D 6月龄平均重36.32±3.86 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A组、B组、C组与对照组D相比较,试验A组、B组、C组每只羊的利润较对照组分别多收入80.02元、69.74、42.74元,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试验A组的生长性能和利润均优于试验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用3个不同配方的代乳料对羔羊进行早期断奶,对羔羊体重、成活率、体尺等指标的影响。选择80只25日龄杂交羔羊(小尾寒羊和本地羊),随机分为4组进行试验。3个试验组5日龄内用代乳料逐渐代替母乳,另一组为对照组(自然哺乳)。结果表明:①试验1组、2组、3组的只均日增重分别为:203.25 g、238.45 g、241.50 g、高于对照组的150.60 g,差异显著(P0.05);②试验组羔羊体高、尻高、胸围、体长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间无明显差异;③试验组成活率为100%,比对照组95%有所提高;④试验组羔羊断奶时每只均利润比对照组增加了4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探讨品种对羔羊超数排卵效果和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影响,并将体外受精胚胎进行了移植,为研究利用绵羊羔羊卵母细胞生产后代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对4~8周龄不同品种羔羊用FSH+PSMG处理后获得的平均卵母细胞数量和体外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进行了比较,并比较成熟液中有无β-巯基乙醇对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的影响。结果:各品种获得的平均卵母细胞数分别为:哈萨克为210.22枚,湖羊为0枚,美利奴为135.80枚,湖羊与哈萨克的杂交后代为37.80枚,湖羊羔羊和湖羊与哈萨克羊的杂交羔羊获得的平均卵母细胞数显著低于哈萨克羔羊(P<0.01,P<0.05)。哈萨克羔羊卵裂率(69.0%)显著高于湖羊与哈萨克羊杂交羔羊(66.4%,P<0.05);哈萨克羔羊囊胚率(17.5%)和美利奴羔羊囊胚率(16.2%)显著高于湖羊×哈萨克羔羊(13.8%)(P<0.01,P<0.05)。β-巯基乙醇对羔羊胚胎卵裂率影响不显著,对囊胚率影响极显著(P<0.01)。哈萨克羔羊卵子体外受精获得的2-8细胞胚胎进行输卵管移植,14只受体羊中7只妊娠,妊娠率为50.0%;共产羔9只,其中8只存活。  相似文献   

14.
《饲料工业》2017,(5):29-32
试验研究了自然放牧(NG)与放牧补饲(GS)育肥对呼伦贝尔羊(HL)和呼杜杂交1代(HZ)羔羊育肥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4月龄断奶后HL和HZ公羔各60只,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因素1为育肥方式,分为NG与GS;因素2为品种,分为HI和HZ。育肥期均为60 d。结果表明,与NG组相比,GS能显著增加羔羊的体重、日增重、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与大网膜脂重,提高屠宰性能(P<0.05);在整个育肥阶段,HZ羔羊体重均显著高于HI羔羊(P<0.05),且HZ羔羊屠宰性能优于呼伦贝尔羔羊。与NG相比,GS可显著提高羔羊的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同种育肥方式下,HZ羔羊体重增加极显著大于HL羔羊,且屠宰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育肥方式对呼伦贝尔羔羊及呼伦贝尔羊与杜泊羊杂交1代羔羊小肠及胰腺酶活性的影响。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1因素为育肥方式,分自然放牧和放牧补饲;第2因素为品种,分呼伦贝尔羔羊及呼伦贝尔羊与杜泊羊杂交1代羔羊(由呼伦贝尔母羊与杜泊公羊杂交而来)。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4月龄断奶呼伦贝尔羔羊和呼伦贝尔羊与杜泊羊杂交1代羔羊各60只,各分为2组,每组30只。育肥阶段分为育肥前期、育肥后期2个阶段,共60 d。放牧补饲组羔羊每只每天补饲精料在育肥前期为0.27 kg,育肥后期为0.53 kg。育肥试验结束时,分别从每组羔羊中随机选取5只羔羊进行屠宰,取小肠及胰腺组织测定酶活性。结果表明:与自然放牧相比,放牧补饲可显著提高羔羊十二指肠的胰蛋白酶、脂肪酶及糜蛋白酶活性,空肠、回肠与胰腺的淀粉酶、脂肪酶及胰蛋白酶活性(P0.05)。与呼伦贝尔羔羊相比,呼伦贝尔羊与杜泊羊杂交1代羔羊的十二指肠淀粉酶、糜蛋白酶活性,空肠及回肠的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十二指肠胰蛋白酶、胰腺脂肪酶活性的增加趋于显著(0.05≤P0.10)。总之,与自然放牧相比,放牧补饲能够提高羔羊的小肠及胰腺的消化酶活性,呼伦贝尔羊与杜泊羊杂交1代羔羊的小肠及胰腺的消化酶活性高于呼伦贝尔羔羊。  相似文献   

16.
以饲养户为组选择出生后1~2个月哺乳的小尾寒羊羔羊29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第1组(9只)、第2组(10只)和3组(10只).在基础日粮完全一致的情况下,第1组和第2组羔羊的母羊精料补充料中添加1%的复合预混料,第3组羔羊的母羊不添加.经30 d试验,结果表明:第1组、第2组和第3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依次分别为127.67 g/只、111.67 g/只.和95.00 g/只,上述三组羔羊的只均增重依次分别为3.83 kg、3.35 kg和2.85 kg.第1组和第2组羔羊分别比第3组羔羊只均多增重0.95 kg和0.50 kg,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肉羊品种与湖羊杂交效果,试验选择特克赛尔、陶赛特、澳洲白3个肉用绵羊品种作为父本,分别与湖羊进行杂交,对各杂交组合试验羊的产羔率、羔羊成活率、羔羊初生重及1~6月龄的体重,6月龄体尺指数及产肉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肉羊与湖羊杂交后,杂种后代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湖×湖组,特×湖组公羔6月龄的平均体重为(39.92±3.16)kg,母羔为(36.48±2.48)kg;澳×湖组公羔6月龄平均体重为(41.78±2.56)kg,母羔为(37.49±6.12)kg,均极显著高于湖×湖组(P0.01);各杂交组羔羊屠宰后屠宰率显著高于湖×湖组(P0.05),净肉率和骨肉比均极显著高于湖×湖组(P0.01)。说明湖羊与优秀种羊杂交能够提高其生产性能,其中澳洲白与湖羊杂交的生产性能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肉羊生产中饲料转化率低的问题,笔者在乌苏佳禾羊场分期开展了肉羊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应用试验,一期试验选择断奶后4~5月龄杂交公羔羊64只,在冬季完成;二期试验选择断奶后4~5月龄杂交公羔羊38只,在夏季完成。两期试验均将杂交公羔羊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TMR饲喂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先粗后精饲喂方式,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羔羊的日增重、料肉比,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羔羊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9.
依据GI分级指数和组合效应综合指数(MFAEI)理论,研究不同饲草配方的全混合日粮对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本试验根据不同配方采用单因素设计,设置试验组3个,对照组(CK)1个,选择3~4月龄,体重在23±2.05kg的乌珠穆沁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32只,随机平均分为4个组进行单笼饲养,试验组分别饲喂1种配方饲粮,CK组选用传统饲粮,待试验结束后对羔羊进行屠宰试验,并测定各项屠宰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混合饲草饲喂羔羊均可产生明显的出正组合效应,对羔羊的采食量、增重情况、屠宰性能均有显著影响(P0.05)。TMR1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日均收入分别提高了43.25%、14.84%、21.85%、3.44元/只。TMR1组为最优组合,建议紫花苜蓿20%∶燕麦20%∶玉米胚芽粕24%∶DDGS 24%∶玉米秸秆6%∶天然干草6%的比例混合饲喂羔羊,育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农区实行羔羊1月龄断奶,打破传统的4 ̄6月龄断奶的生产制度,断奶后继续使用配套的羔羊断奶料和早期强化育肥料,可使羔羊育肥出栏的时间由传统的8 ̄12月龄缩短到3 ̄4月龄,实现羔羊的反季节生产,提高羔羊生产的经济效益。这里,将我们所做的试验介绍给大家。1试验方法试验在新疆兵团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场内进行。羊群的管理模式为户养承包制。羊群总饲养量为80只,品种为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高代杂交细毛羊,采取以全舍饲为主,放牧为辅的饲养方式。饲料来源主要是农场的农副产品和秸秆。羔羊生后第10天开始用乳羊料对计划早期断奶的羔羊进行诱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