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2022年2月云南省元江县某农户饲养的山羊出现疑似羊痘病情,袭击率为16.91%(46/272),病死率为45.65%(21/46)。为确定病因,防止病情扩散,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综合病羊临床症状以及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本起疫情为输入性羊痘疫情。通过采取病羊与健康羊群隔开饲养、紧急免疫、对症治疗、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等干预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分析认为,养殖户疫病防控意识淡薄,缺乏生物安全防范意识,调入携带病原羊只混群饲养等是引发病情的主要原因。本次病情警示,养殖场应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做好未出售羊群返场的隔离检疫,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以预防疫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贵州省山羊流产与山羊痘的相关性,采用琼脂扩散试验和PCR法对本省10个市(县)流产羊群的血清和病料样本进行山羊痘抗原抗体及病原核酸检测,同时血清进行布氏杆菌抗体检测,流产胎儿病料进行羊流产亲衣原体病原核酸检测。结果发现山羊痘羊群流产率达37.1%(4329/11660),山羊痘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8.2%(34/89),抗原阳性率为72.7%(32/44),流产胎儿山羊痘病毒核酸检出率为83.3%(10/12),发病羊群未检出布氏杆菌和羊流产亲衣原体感染。结果表明,山羊流产与山羊痘感染有一定关系,提示在山羊养殖中应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山羊痘感染引起孕羊流产。  相似文献   

3.
羊痘的流行及防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县民主乡某户于 1 997年秋末 ,从毗邻县购入种羊数只 ,从 1 998年 1月中旬羊只突然暴发流行羊痘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 发病情况 病初发现部分羊只精神不好 ,眼睛流泪 ,2~ 3天后 ,在四肢内侧、尾部内侧及肛门会阴部周围、嘴唇有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点 ,进而病羊精神萎靡 ,食欲废绝 ,行走不便 ,病情严重的随后卧地不起和出现死亡羊只。由于草场各牧户划分界线不清 ,其他放牧羊群接触机会频繁 ,所以疫情很快在该乡流行 ,迅速扩散到数群羊群当中以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病。发病羊群共养羊 1 740只 ,发病羊 71 4只 ,死亡羊 1 7只 ,发病率达 41…  相似文献   

4.
羊痘病又称为羊天花,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这种病的发病根源是痘病毒,其主要表现在羊黏膜或者是皮肤上出现疱疹,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会使病羊出现肺炎或者是肠胃炎等病状,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病羊死亡,如果病原体传染到刚出生的小羊身上,更容易导致小羊死亡。在草原羊群中出现这种病,极易导致羊群失明,对羊群的危害较大。本文主要就草原地区羊痘病的出现原因以及流行的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防治羊痘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5年4月至7月,在岐山县曹家乡暴发了历史上罕见的山羊痘病。我们根据疫情报告及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等项诊断工作,确诊了该病,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疫情的蔓延,最后扑灭了疫病。1流行病学调查本病主要发生在养羊集中的山区放牧地区。起初曹家乡2个行政村5...  相似文献   

6.
陈荣真 《当代畜牧》2013,(14):32+39
2008年12月22日,本地某养殖场一黑山羊养殖户到我站反映了其羊场最近的疫情,根据病羊的临床症状和实验诊断结果,被诊断该场羊群感染了山羊痘病毒。本文简单阐述了山羊痘病毒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的症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羊痘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羊感染痘病毒后,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丘疹、水疱、脓疱、结痂等症状。羊群中只要发现羊感染,就会逐渐蔓延至全群羊发病,造成怀孕母羊流产,羔羊感染后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中西医有机结合治疗羊痘病的有效方法作了详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羊痘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对养羊业危害严重,为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控制和消灭的可能性,我们对新疆和内蒙两起羊痘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1新疆博州某群羊的羊痘疫情新疆博州,全称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位于新疆的西部,和哈萨克斯坦接壤。在博州首府博乐市西北约15公里处,2006年一位农民饲养了198只哈萨克羊(粗毛羊)。当年7月  相似文献   

9.
山羊痘病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皮肤、黏膜发生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其流行快,发病率高,严重时可使病羊死亡、孕羊流产等。1病原及流行特点该病的病原是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痘疮、浆液及水泡皮内。其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垫草等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0月,根据湖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开展全省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作者所在部门对永州市零陵区羊场进行羊布鲁氏菌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时发现,某羊场布鲁氏菌抗体呈阳性。随即对该羊场进行现场调查,发现该羊场有出现种羊流产、久配不孕等情况,并有针对性再次采样检测,结果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57.58%。通过现场病史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初步判断该起疫情是由养殖场不按检疫规定引种造成的。根据《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全群羊只全部扑杀,并对羊、及场内的排泄物、垫料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场内及周边环境进行严格消毒等一系列严格的疫情处置措施后,此次疫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11.
山羊痘是由痘病毒科(Poxviridae)山羊痘病毒属(Caporipo Xuims)的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曲靖市历史上没有山羊痘病的发病记载。2002年8月14日,富源县7个乡(镇)11个村委会21个自然村发生了山羊痘疫情。笔者组织兽医技术人员赶赴疫点疫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该次疫情传播快,呈暴发流行趋势,1个月的时间疫情涉及7个乡(镇)11个村委会21个自然村的175户农户,发病羊973只,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实验室病原检查等诊断措施,确诊该起疫病为绵羊痘.根据《羊痘防治技术规范》要求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该起疫病得到及时控制和扑灭.  相似文献   

13.
2001年6月至8月,我县与福建省寿宁县毗邻的龙溪乡后洋坑村、江根乡坝头村先后发生山羊痘病,并在箬坑、青田等村有零星散发.我们根据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等确诊了该病,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4.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流行范围广,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可通过检测羊痘病毒ORF95、ORF103及P32三个基因诊断。本文就绵羊痘疫情的诊断及提高羊病防控水平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我省部分地区发生羊痘疫情,且表现幼龄羊发病后致死率较高,给我省养羊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此开展羊痘的流行病学调查,旨在查清羊痘感染情况,并提出防控建议,制定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羊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分析羊痘的病原特点与流行特点,观察病羊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以此来确定羊痘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结果:羊痘属于急性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现应立即进行诊治,以此来降低病羊的死亡率.结论:根据不同类型的羊痘来进行诊断,同时加强免疫接种、消毒治疗,以此来避免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本省部分地区连续发生牦牛和藏羊流产、死胎等现象,给当地牧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对流产现象较严重的海晏和贵南两县的流产牦牛群和藏羊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进行了实验室检验。为摸清本省牦牛和藏羊衣原体病的发病范围和危害程度,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技术支持,2009-2014年间,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对牦牛和藏羊开展了衣原体病的血清学监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流行病学调查2013年4-5月份,青海省贵  相似文献   

18.
保定地区曲阳县虎山村的山羊在口唇、头颈、腹背等处皮肤广泛发生一种以痘样疹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迅猛,羔羊和幼羊病、死亡率极高。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鉴别诊断结果,证实为山羊痘。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1986年11月,在三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6月初 ,乐清市南岳、南塘等乡镇饲养的山羊暴发一种以流鼻涕、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口腔、乳房、阴部等无毛或少毛处发生丘疹乃至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 ,血清学检查 ,确诊为山羊痘。1 流行病学调查 乐清市农民以养本地山羊为主 ,还有部分黄羊和波尔山羊等。本地山羊比黄羊易感染山羊痘 ,幼羊比成年羊易感性强。未预防接种羊群发病率 50 %~ 90 % ;死亡率 30 %~ 90 %。发病高峰在首例病羊发病后 1 5~ 2 0 d,死亡高峰在 2 0~ 35d,整个羊群病程可达 50 d左右。最早的传染源可能与引种…  相似文献   

20.
羊痘病是羊生长过程中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可对饲养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高的特点,患该病的羊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痘疹,该病目前已被我国划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只能通过扑杀病羊来阻止疫情的传播。本文通过归纳总结羊痘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及诊断治疗,提出预防该病的防控措施,以期降低羊饲养管理中羊痘病的发病率,减少我国养羊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