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农业种质资源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为开发(结构调整)等原因,一些地方品种、古老特色品种等种质资源大量消失,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亟需加强对种质资源进行抢救性普查与征集,但是要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征集工作落到实处,还需确保资源征集数量与质量的科学合理性.普遍来讲,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开展阶段,在人力、物...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国家关键性战略资源.近年来,随着气候、自然环境、种植结构和土地经营方式等的变化,以及育成的大量优良品种推广普及,导致大量地方品种迅速消失.因此,尽快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全面普查与抢救性征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靖远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的实践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介绍靖远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行动主要做法及取得的工作成效的基础上,针对靖远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行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体系;发挥特色种质资源的区位优势,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筹建黄河上游蔬菜瓜果种质资源圃;加强合作、强化扶持,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加大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力度,确保普查工作有序开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静  赵玉平 《现代农业》2022,(1):99-100
按照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要求,乌兰察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通过查阅县志、统计年鉴等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座谈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表的填写,从作物种植面积、作物种植结构、作物种植品种生产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华池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针对华池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对华池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保护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华池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普查、征集、保护和研究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湖北省五峰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现状,以五峰县1956、1981和2014年3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结果为基础,对3次普查结果中农业产业结构、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作物品种变化进行系统整理和比较分析,并对五峰县特色经济作物茶树的种质资源收集和利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为五峰县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对五峰县农作物育种、理论研究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天水市麦积区境内渭河由西向东穿越北部,秦岭自东向西横亘南部,为渭河流域与嘉陵江流域分水岭。境内种质资源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进入国家种质资源库的麦积区(天水)种质资源有28种166个。2020年7月启动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以来,通过查阅《区志》《县志》《统计年鉴》等书籍资料,走访老干部、专家和技术人员等,对麦积区1956年、1981年、2014年3个时间节点的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普查。截至2021年8月,征集到地方老品种和野生种质资源12种21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工作方法和体制机制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英山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现状,以英山县1956、1981和2014年3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数据为基础,对普查结果中农业产业结构、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作物品种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比较分析,以期为英山县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为促进英山县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竹山县于2015年开始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历时7年,对竹山县各类农作物的种植历史、品种更替及增减状况,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进行了普查,全面掌握了竹山县种质资源状况,顺利完成了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任务。本文作者对竹山县开展的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做法及成效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8年陕西南部及关中宝鸡、渭南地区开展了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行动,累计征集资源2 318份,其中粮食作物811份、经济作物229份、果树520份、蔬菜732份、牧草绿肥26份,共涉及43科、120属、157种的作物种类,征集到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100多种地方特色优异资源。通过对这些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陕西农作物种质资源以地方品种为主,在第三次普查中,粮食作物占比明显下降,从82.69%降至34.99%,其次蔬菜、果树占比分别较普查前提高了25.89%、21.08%。陕西通过稻米、花椒、核桃、茶叶、猕猴桃等地方品种及野生资源直接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陕西资源保护利用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资源保护措施、发掘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建议加快推进全省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对局部地区及重点农作物优先开展资源保护试点工作,同时不断发掘利用新资源,服务于生产和育种研究,助力陕西农业追赶超越。  相似文献   

11.
按照"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年度任务要求,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队对宜城市开展了资源的普查工作。分析了宜城市1956、1981、2014年的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蔬菜栽培面积、种植品种的变化,发现宜城市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方面具有优势,提出加大对地方资源的抢救性保存和利用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静宁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现状做了深入分析,对征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结果做了报告,并对静宁县培育的优质小麦资源及发现的野生种质资源作以简介。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20 年实施方案》,对定西市六县一区(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 )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从普查表中农作物种植品种的变化,分析定西市近60年来农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就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本文概述了白水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现状,论述了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的有利因素,阐述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开展的情况,以期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和《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实施方案》的要求,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调查第三小组与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于2018—2019年联合开展普查与系统调查工作。联合调查组对衢江区峡川镇东坪村的红柿种质资源进行多次调查,采集到不同类型红柿品种。调查结果显示,东坪红柿品种繁多,柿果香甜可口,营养价值较高,富含维生素、核黄素、胡萝卜素及微量元素,既可新鲜食用,也可晾晒制成干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政策,东坪村充分利用当地红柿等特色品种资源,积极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16.
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起始于1952年.1978年后进行了更广泛系统的研究.五十年来,西藏种质资源工作,在农作物品种资源引进、征集、考察、鉴定、贮藏及利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它不仅丰富了西藏种质资源库,还对认识西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及相应的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的改进及育种目标的制定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一系列措施方法,普查及收集沅陵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摸清沅陵县农作物地方品种、野生品种及野生近缘植物资源的分布,实现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安全保护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是一项政策性、时效性、技术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工作。本文分析了清水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作物育种、遗传理论研究和生态稳定的基础,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通过对秭归县1956年、1981年和2014年3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统计分析,从农业产业结构、农作物种植结构、农作物品种组成和地方特色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和分析,为秭归县的农业发展和规划提供了参考数据,也为秭归县特色种质资源优势的利用、珍稀种质资源的保存以及山区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南漳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北省南漳县农作物资源的考察,对县域内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普查和数据分析。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表的编制,分析了1956—2014年大宗农作物种植面积、产量和大面积种植品种的变化情况,并提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