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为准确掌握滇中地区元江栲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在设置典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以及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测度元江栲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物种多样性水平与立地因子、林分因子以及林地干扰强度的关系。研究表明:1)元江栲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共涉及75科141属202种,以灌木层(含更新层)物种组成最为复杂,乔木层树种组成具有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不同区域物种组成及重要值差异明显。2)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含更新层)最高,元江栲群落物种多样性整体呈中等水平,研究区内不同调查区域间物种多样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群落草本层和灌木层(含更新层)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贡献率最大。3)物种多样性与立地因子、林分因子和林地干扰强度3个层面的6个因子间都表现出较强关联性,关联度大小排序为海拔>林地干扰强度>平均胸径>坡向>株数密度>坡度。通过研究,以期为滇中地区元江栲群落的修复和保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滇中地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是其垂直带上重要的植被类型。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其主要群落类型及破坏后的森林群落类型进行植物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认为,元江栲林和高山栲林是该区域顶级群落,破坏后产生的次生群落类型主要为云南松林、旱冬瓜林、华山松林。对不同演替阶段的物种多样性、保护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完整性、群落的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当前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淋漓锥群落分布特征,在福建省永春县蓬壶镇仙洞山的常绿阔叶林建立3个400 m2调查样地,研究淋漓锥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种类组成、数量特征、外貌特征、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的形成、更新与演替.结果表明:仙洞山天然林的淋漓锥通过实生和根萌条的繁殖方式,经过长期次生演替形成顶极群落.乔木层淋漓锥、青冈、...  相似文献   

4.
湖北远安县大堰自然保护区内残存常绿阔叶林自然片段分布,也是该区域低海拔分布唯一的常绿阔叶林群落斑块,开展了以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为主题调查研究.设置1 hm2的固定监测样地,调查了所有胸径(DB H)≥2 cm的木本植物、记录物种名称、分析群落物种组成、区系特征、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
在浙江开化王山阔叶林采种基地群落学调查基础上,根据每个样地内重要值大于1.0的102种木本植物的具体数据,对3 1个样地群落类型进行聚类分析,并对各样地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王山采种基地木本植物群落类型主要可分为甜槠林、拟赤杨林、短尾柯林、乌楣栲林、木荷林、马银花林、红楠林、钩栲...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广东始兴南山保护区的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物种格局特征,在保护区设置了1 hm2的固定监测样地,对样地主要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面积为1 hm2样地中共有94个乔木树种,3359个植物个体,在群落占优势的这4个物种为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栲Castanop...  相似文献   

7.
临安昌化常绿阔叶林群落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样地法对临安昌化的常绿阔叶林群落进行调查,主要调查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结构,计算分析各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的重要值,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对草本层取小样方进行调查测量,了解草本层的植物构成并计算了草本层的盖度。分析临安昌化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后认为,该常绿阔叶林属顶级群落,具重点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8.
万佛山丹霞地貌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丹霞地貌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通过对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相对多度模型、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的测度,对区域内16个常绿阔叶林群落进行分析,并与中亚热带典型地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结果表明,万佛山常绿阔叶林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在层次中的变化趋势为灌层〉乔层〉草层;万佛山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在对其常绿阔叶林踏查的基础上,选择主要常绿阔叶林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罗浮栲(Castanopsis faberi)群落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种多样性、方差/均值比率、种间关联性等方法进行分析,以阐明研究区主要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分别为2.396、0.826、7.473,且都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种指数变异系数分别为6.6%、3.6%和15.7%;优势种群林木水平分布格局4个样地呈随机分布,2个样地呈集聚分布;20个优势种群总体正关联不显著,种群种间联结较为松散,总体趋于随机性;190个种对间呈正关联的占总对数的45.79%,其中极显著、显著正关联种对分别为3对和5对,正负关联比为0.88。综合分析表明,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广东始兴南山保护区的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物种格局特征,在保护区设置了1 hm~2的固定监测样地,对样地主要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面积为1 hm~2样地中共有94个乔木树种,3 359个植物个体,在群落占优势的这4个物种为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栲Castanopsis fargesii、华南木姜子Litsea greenmaniana和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华南木姜子和罗浮柿的分布格局主要呈现聚集分布,但罗浮栲和栲的聚集程度较低,物种的分布格局受物种特性和生境异质性的影响。群落主要物种的关联性不明显,整体竞争不明显,群落会继续演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西容县红锥天然林群落的调查,研究了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和演替趋势,为红锥天然林群落保护及其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红锥天然林共有物种60种,隶属于34科53属,单种属占88.7%;红锥在群落中占有主要优势,马尾松和乌榄为乔木层散生种;群落内丰富度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垂直结构由林冠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组成;群落处于以中生性树种为主的偏中生常绿阔叶林阶段,样地所有木本植物总径级在5~25 cm出现断层,但1~5 cm径级幼苗数量多,群落演替趋势表现为稳定增长型。  相似文献   

12.
初造西南桦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弃耕地上人工造林后1年生和3年生时的西南桦林地进行样地调查,分析其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西南桦适应能力强,生长快,人工造林成活率高,3年生西南桦人工林内共出现木本植物34个,且已经开始出现较多的季风常绿阔叶林的乔木物种,如杯状栲、红梗润楠、云南黄杞、思茅蒲桃等;而草本植物物种变化相对较小,但白茅与肿柄菊的相对盖度在降低。3年生时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外貌特征比1年生时要明显些,乔木层已开始出现;3年生时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要显著高于1年生时。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野外样方调查,分析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400~500 m的低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特征和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样方内分布有乔木59种,分属于30个科;优势种类包括胡氏青冈、甜槠、桂花、猴欢喜、红背栲、山杜英、鹿角栲、檵木、白锥、皂荚等;以物种多度为定量指标计算各群落相似性为0~0.61,相邻号样方的群落相似性系数较大;各群落物种丰富度为11~23种,辛普森指数4.97~21.85,香农—威纳指数2.78~4.38;JSP指数0.15~0.66,JSW指数0.77~0.94。  相似文献   

14.
鸡足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样地调查法和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对鸡足山自然保护区云南松林、高山栲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元江栲林、亚高山针叶林、白桦林昆虫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云南松林和高山栲林种级多样性指数值为2.225~3.512,昆虫多样性水平总体较高,体现出宗教信仰和佛教文化对鸡足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各样地昆虫群落之间相似性为不相似水平,体现了昆虫群落较高的异质性.对不同海拔分布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元江栲林、亚高山针叶林、白桦林昆虫多样性的调查显示,昆虫多样性总体表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体现出旅游发展对保护区多样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祁门县境内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类型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祁门县常绿阔叶林可分为6种类型,即苦槠林、甜槠林、青冈栎林、石栎林、木荷林、紫楠林。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有差异,苦槠林、甜槠林、石栎林、木荷林多样性较高,青冈栎林次之,紫楠林多样性最低。从群落垂直结构看,群落的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依次降低,个别层间物种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钟灵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境内,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植被类型丰富。按照《云南植被》的划分原则,其天然森林植被类型共有4个植被性及6个群落类型,主要包括元江栲林、黄毛青冈林、灰背栎林、旱冬瓜林、云南松林和华山松林。钟灵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植被类型为以元江栲林为主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在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黑长臂猿的分布情况,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13块20 m×20 m样地进行栖息地森林群落结构调查.结果为黑长臂猿栖息地为以木果石栎、疏齿栲、红木荷等为代表的典型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栖息地受人为干扰较少、植被天然更新能力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45个样地的物种组成、alpha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地乔、灌、草3个层次的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Jsw)以五岭坑保护站的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毛锥(Castanopsis fordii)林最高,茶木淤保护站的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林样地最低;各植物群落类型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以常绿阔叶林最高;灌木层以针阔叶混交林的物种数最多,草甸样地的灌木物种数最少;草本层则以竹林物种数最为丰富;乔木层各群落的 H和D均以常绿阔叶林最高;灌木层的H以针阔叶混交林最高,草本层中各植物群落类型的H、D、Jsw均以竹林最高;在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中,常绿阔叶林可以维持较高的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而竹林出现明显纯林化现象,应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10 12月对漾濞县老和尚山中的次生元江栲林进行调查 ,以元江栲为中心设置 5个样地 ,面积为10 0m2 ,分析了次生元江栲林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 :次生元江栲林中植物种类为 30种 ,其中乔木 9种 ,灌木11种 ,草本 10种 ,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最高 ,表明原生的元江栲林遭到破坏后正处于恢复发展阶段 ,从而强调了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0-12月对漾濞县老和尚山的次生元江栲林进行调查,以元江栲为中心设置5个样地,面积为100m^2,分析了次生元江栲林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次生元江栲林中植物种类为30种,其中乔木9种,灌木11种,草本10种,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最高,表明原生的元江栲林遭到破坏后正处于恢复发展阶段,从而强调了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