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外翻译界对诗歌的探讨较多,争论的焦点在其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上。本文通过对苏轼《水调歌头》的三个英译本的比较,认为这三个英译本均存在一些问题。诗歌翻译中总会有得有失,不可能十全十美,可谓译诗难全。  相似文献   

2.
译诗的“三美”——许渊冲诗歌翻译艺术欣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比、分析许渊冲格律诗的韵译与其他译者的翻译,讨论了许渊冲译诗的“三美”论。通过实例证明了诗词翻译除了“意美”之外,还应尽可能再现原诗的“音美”和“形美”。作者否定了把诗译成散文的做法。认为经过认真学习许渊冲的译诗理论,欣赏其诗歌翻译艺术,并付诸实践,诗不仅是可以译的,还可以在“三美”理论的指导下,译出同原作均等的效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出现超越原作的最佳译作来。文章在名家理论的指导下,旨在为恢复以诗体译诗的传统,把翻译的艺术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3.
诗是否可译的争论已持续多年,学术界有些专家、学者作了否定回答。一些诗因与源语言的语言文字结合太紧密而无法移植到另一种语言中因此可译度很低,然而,这类诗是诗翻译中的特例。事实上,多数的诗还是可译的。客观说来,100%对等的诗翻译基本不存在,多数诗的可译度都在0~100之间浮动,从保留诗歌美学因素、诗歌翻译中的补偿方法两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可译(最低层次)与不可译(最高层次)的对比分析,从人类认知思维的模糊性、人类自然语言的模糊性等主客观因素出发,认为模糊性能在翻译过程中把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有机结合起来,是解决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争论的有效办法。文章把模糊的翻译过程理解为从不可译到可译又向不可译迈进2个阶段,并初步进行形式处理,为下一步用模糊隶属度评价译文与原文的关联度进行量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语言翻译是人类相互传承文明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然而语言的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大量存在于翻译的实践活动中。理清可译与不可译的辩证关系 ,有利于翻译中矛盾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诗歌翻译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古诗英译。这是因为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语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作为承载古诗意境的古汉语的句法更加灵活多变。因此,要将这些经典之作完美地移植到语法严谨的英语中确实有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译者在理解原诗的基础上对诗中必要的地方进行变通处理,以确保古诗意蕴的准确传递。本文拟从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上所存在的差异入手,通过实例分析阐述古诗英译中的几种变通方式。  相似文献   

7.
译诗究竟以”信“,和”达''为本,还是以“雅’,为木,可谓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在文学翻译中,尤其是译诗更苛求译者深入理解诗行中潜存的内涵和历史背景,才能把握作者的意图。本文着重从译诗的表现形式和翻译风格上对托?斯?艾略特的《序曲》三种译文进行 比较和赏析,以期能给英译汉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彭一万 《农业考古》2021,(2):154-161
香港茶诗既继承延续了祖国大陆传统茶诗的优势,古风雅韵,情真意切;又具有香港的地域特色,中西交融,文商并蓄。作者大部分是香港人士,身份多样。香港茶诗具有存史、抒怀、言志、叙事、写景、唱酬等多种特色,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9.
广告文本像文学文本一样,是一个未完成的召唤结构,其意义的阐释有赖于读者的参与。但读者的前理解、审美观、期待视野等存在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他们所阐释的意义有所不同,广告复译因此成为必然。依据接受美学的理论,广告复译有四大策略:纠错性复译、改进性复译、构建性复译和指向性复译。正确运用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广告复译质量,有效实现广告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王国礼 《甘肃农业》2006,29(7):232-233
中国古诗的翻译历来是一个难点。由于中西在语言文字、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诸多差异,中西诗歌也存在不少差别。因此,中国古典诗歌在美译过程中有很多不可译点,具体表现在古诗英译过程中形式美的不可译性、音韵美的不可译性和意境美的不可译性。但作为译者古典诗歌不可译又不得不译,只好在不可能的范围内找出个可能来。  相似文献   

11.
诗歌的意境     
意境说诗歌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 :王昌龄“三境”说开“意境说”理论之先河 ;皎然的贡献在于将“三境”统一为一体 ,推进了“意境说”理论的发展 ;司空图“四外”说全面深刻地表述“意境”之内涵 ,对“意境说”的发展和成熟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严羽“以禅喻诗”选取了一个独特视角 ,开辟了“意境说”的新境界 ;王夫之“情景结合”学说 ,王士祯“神韵说”、王国维“境界说”使“意境说”臻于完善 ,标志着“意境说”诗歌理论的最终完成。“意境说”的形成受到佛老思想的浸染和影响 ,禅宗与“意境说”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意境”有两种境界 :其一是情景交融 ;其二是“境外之境”。  相似文献   

12.
“东西南北”四词,可谓平平常常,但在诗歌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经诗人妙笔,就会各呈异趣,产生一定的修辞效应:理性的指示功能和虚灵的指示功能,并由此开创出幽远深邃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3.
诗化意象"风花雪月"在徐志摩诗歌中,既是诗美象征,又是情意象征和哲理象征.这一组意象的出现,是诗人人格精神和审美观念的投射.在20世纪初期风云际会的中国土地上,徐志摩用"风花雪月"这一串美丽的钥匙开启了幸福生活的乐园.  相似文献   

14.
系“初论毛泽东的长征诗词创作” (《南京社会科学》 1 998年第 1 2期 )的续篇。通过对毛泽东长征诗词的研究 ,寻找到毛泽东长征途中的心灵意气这一新视点 ,提出“在郁闷中寻求欢乐 ,在失意中追求昂扬伸展”是毛泽东率中央红军过岷山之前所作诗词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此观点对他长征前期的诗词作出新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南朝初期的刘宋时代,是我国诗歌发展创作的又一个新台阶。刘宋诗风弃东晋淡乎寡味玄雅诗风而去,寄兴遥思、吟咏性情之风扑面而来,即使是典型的四言赠答诗也踏过东晋以来衰退的风气,呈现出一番新气象。当玄言诗长期统治东晋诗坛,谢氏家族以山水摹状为主要内容的四言体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都为沉寂的诗坛增添清新之气。南朝后期四言诗四言体居多,实属三言、四言、五言、六言的杂骚体,极具南朝修辞艺术之美而不失汉魏风骨。  相似文献   

16.
"儒士"自觉地承担着儒家的社会意识,而"僧人"则以完成生命的超越为己任。在三教合流的传统中,"儒士"和"僧人"的内在文化构成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界分,常常互有融含。故而,论述时只能抽象出其"共相"意义上的概念,各置于"儒""释"系统中剖析其最高价值追求,得出儒士诗重社会伦理,而僧人诗则重解构文化局限,求证生命本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杜甫诗歌所呈现出来的是千汇万状之美,其中最主要形态是沉郁顿挫之美。碧海鲲鲸的境界、气象是杜甫所神驰、向往并在审美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大境界、大气象。与之同时,他的审美触须灵敏而细微、色彩感觉丰富而多样。他既遵循着审美的原则,又善于打破审美的常规,实现了对于前代的超越;其诗美对于后代的影响既深且大又远,所以,杜甫作为“诗圣”的“圣”者涵义,不仅指政治学史、社会学史,还应包括文学史、美学史。  相似文献   

18.
南朝时期,拟古诗创作非常兴盛,并且发生了一些新变。这些新变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江淹的突破、"永明体"和宫体诗的倾向、古意诗的发展与军旅边塞诗的出现。这些新变促使诗歌的艺术格局日趋成熟,也扩大了拟古诗的内涵和承载,对诗歌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的诗歌浪潮中,蓝蓝是一位有影响的女诗人,她的作品以素朴、纯粹的情绪,简洁、舒展的句子,宁静、单纯的音响,向人们展示着淳朴真挚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爱与美的意趣。后期的创作风格出现了转变,进一步扩张了诗歌的可容性,拓展了诗歌空间。  相似文献   

20.
“泉”在欧阳修诗文中多次出现。其笔下的"泉"呈现于优美的山水、雅致的环境、欢乐的聚会场景中。在欧阳修茶、酒、琴的日常爱好中,"泉"起到媒介作用。中国文人历来向往林泉雅致,喜好林泉的欧阳修书写了泉之特性,并围绕着泉进行了系列唱和。"泉"是欧阳修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物象,它与欧公风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