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黑油东'和'苏州青'为材料,研究了高温和淹水胁迫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4℃相比,35℃和40℃的高温胁迫使2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的株高、根冠比、植株鲜干质量、叶面积与叶片含水量均降低,且40℃下以上指标的降幅大于35℃下.高温淹水双重胁迫下,2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的上述生长指标变化趋势与单...  相似文献   

2.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新夏青'为试材,采用双套盆法,研究了淹水胁迫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γ-氨基丁酸(GABA)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淹水胁迫显著抑制了不结球白菜幼苗生长,使植株的株高、根长、叶面积,鲜重都显著降低,而叶面喷施适宜浓度GABA可有效缓解胁迫对生长的抑制,使各生长指标都显著提高,且40 mmol/L处理时效果最好。(2)淹水胁迫下幼苗叶绿素含量比正常栽培处理组显著下降,但淹水胁迫下喷施适宜浓度GABA可以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a+b),其中40 mmol/L时达到最大值,有效缓解淹水胁迫对光合色素的伤害。(3)淹水处理显著降低了不结球白菜幼苗光合作用效率,幼苗Fv/Fm、qP、ETR、产量均显著下降,qN显著升高,破坏了幼苗荧光系统;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显著降低,胞间CO_2浓度(Ci)显著升高,光合效率显著下降。叶面喷施适宜浓度GABA可以有效缓解淹水胁迫对光合作用的抑制。  相似文献   

3.
不结球白菜耐高温胁迫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用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8个不结球白菜品系不同耐热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昼/夜温度设置分别为32℃/22℃、36℃/28℃人工模拟高温胁迫条件下(以20℃/12℃为对照处理),测定了8个品系ABA、GA3、IAA和Z ZR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32℃/22℃和36℃/28℃处理下,各种内源激素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品系间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在32℃/22℃高温胁迫下,ABA、GA3、IAA的绝对含量均与品系的耐高温胁迫(隶属函数值)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rABA=0.844 4**,rGA3=0.735 5*,r℃高温胁迫更有利于从内源激素水平上体现出不同品系的耐热性差异;36℃/28℃处理条件下,Z ZR的相对含量与不结球白菜的耐热能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r=-0.756 5*);在两个高温处理下,GA3的绝对含量与相对含量均与不结球白菜的耐热能力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36℃/28℃处理下GA3的绝对含量与耐热性间达极显著相关(r=0.967 2**)。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淹水胁迫过程中澳洲茶树的生理响应机制,对其淹水胁迫下内源激素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淹水胁迫前期,ZR,GA3,IAA和ABA这4种内源激素含量都呈小幅波动,而胁迫中、后期,ZR,GA3,IAA这3种促进植株生长的激素整体呈升高趋势,ABA则呈下降趋势,(ZR+GA3+IAA)/ABA的值也逐渐升高。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深入了解澳洲茶树在淹水条件下的激素应答机制,为种植生产中的合理用水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水涝胁迫下2种乡土草本植物生理特性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紫露草和石菖蒲在水涝胁迫下所发生的生理生化响应,旨在探讨2种植物耐涝性与生理参数的关系,以期为它们的科学栽培和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为草本植物耐涝机理提供理论参考。以石菖蒲和紫露草的盆栽苗为试验材料,人工模拟正常状态、根系淹水、植株1/5淹水、植株1/2淹水等4种不同程度水涝胁迫,试验周期为45 d,调查2种植物在不同水涝胁迫下的受害症状,并对其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 2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耐涝能力。在正常状态和根系淹水的情况下,2种植物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以及叶绿素(Ch1)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皆呈上升趋势。2 2种植物的耐涝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石菖蒲的耐涝能力最强,紫露草次之。在45 d水涝胁迫中,石菖蒲体内的POD等5个指标的平均增量显著超过紫露草,而且前者可保持连续增长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而紫露草在处理2后呈现出下降趋势。因此,2种植物的耐涝机制可能与形态建成、酶促反应等生理适应性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施不同浓度褪黑素溶液(MT)对淹水胁迫下两个猕猴桃品种‘布鲁诺’和‘红实2号’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在栽培中应用MT提高猕猴桃的耐涝性提供依据。【方法】对当年生实生苗进行0、50、100和200μmol/L外源MT根灌预处理后,进行淹水胁迫处理,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出最适外源MT预处理浓度。【结果】施用褪黑素后,两个品种的幼苗在淹水处理下叶片和根系的损伤程度明显减弱,植株的生长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和气体交换参数均较淹水对照显著提高,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较对照降低,说明MT预处理不同程度上减缓了淹水胁迫对猕猴桃幼苗造成的伤害,提高了耐涝性。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两个品种最适外源MT预处理浓度均为100μmol/L。【结论】不同浓度外源MT预处理减轻了淹水胁迫对猕猴桃幼苗造成的损害,以100μmol/L MT预处理浓度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水肥处理竹叶花椒耐涝特性,以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提高竹叶花椒耐涝性。【方法】以竹叶花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田间持水量:20%、40%、60%和80%,氮肥:0、75、150、300 kg N/hm~2、磷肥0、30、60、120 kg P_2O_5/hm~2,钾肥0、75、150、300 kg K_2O/hm~2),通过水肥处理盆栽90 d后测定淹水0、1、3、5 d后植株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外观表型及排水后植株恢复情况,并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各水肥处理植株耐涝性综合评价。【结果】在淹水胁迫过程中,T12处理植株叶片受害程度最轻,耐涝性最强;T8、T9、T10、T11和T12处理排水后期可恢复正常生长,而其余处理植株均死亡。淹水胁迫期间,各水肥耦合植株叶片SOD活性呈上升趋势;POD和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大值出现在淹水第3天;MDA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结论】耐涝性综合值随田间持水量(FWC)及氮、磷和钾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估算出在63%FWC、275 kg N/hm~2、95 kg P_2O_5/hm~2和275 kg K_2O/hm~2水肥管理条件下植株可获得较高的耐涝性综合值。合理的土壤水分含量和N、P、K肥料施用量是提高竹叶花椒耐涝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以不结球白菜‘新矮青'为试材,在种子、子叶期、一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灌施外源水杨酸(SA),研究0.2—0.8 mmol/LSA对不结球白菜植株根肿病发病和感病植株生长的影响,探讨外源SA防治不结球白菜根肿病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SA能够不同程度降低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缓解感病不结球白菜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处理时期均存在剂量效应,种子、子叶期、一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的最佳SA处理浓度分别为0.8 mmol/L、0.4 mmol/1、0.6 mmol/L、0.6 mmol/L。综合分析各处理组合下植株发病情况和感病植株生长情况,认为一叶一心期0.6 mmol/LSA对不结球白菜根肿病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耐淹基因型水稻分蘖期对淹涝胁迫的生理差异。[方法]以不同基因型的水稻品种FR13A、9311、IR64和OM052为供试材料,进行2、4、5、7 d淹涝胁迫处理并分别恢复3和5 d,研究不同程度淹水对分蘖期水稻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淹水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及地上相对含水量下降;根冠比增加,根长变短;淹水处理诱导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上升。在没顶淹水4 d时,OM052的SOD、POD和CAT的酶活性及MDA含量比对照增加分别增加了50.0%,25.8%,50.5%和17.9%。没顶淹水5 d后,仅OM052和耐淹品种FR13A存活。[结论]淹水5 d可能是分蘖期水稻淹水胁迫的转折点,OM052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好的耐淹性。  相似文献   

10.
以'津优35号'水培黄瓜幼苗为试材,在营养液中添加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CO2加富与外源ABA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加富可以显著促进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长,增加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干鲜重,提高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和乙烯...  相似文献   

11.
烤烟品种需水量大,但不能长时间淹水。以主栽品种为对照,采用盆栽套盆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和淹水处理,分析不同淹水时间对各品种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POD活性、MDA含量及SPAD等的影响,采用耐涝指数法综合评价新品种的耐涝性,旨在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各品种在淹水条件下,均表现为SPAD值减少,光合速率降低,根系和地上部鲜质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减少,MDA含量和POD活性增加,且随淹水时间延长,各指标受影响程度增加。从耐涝指数来看,轻度淹水胁迫条件下,耐涝指数在0.75~0.82,中烟100和豫浓香201耐涝性最强,云烟87耐涝性最差;中度淹水胁迫条件下,耐涝指数在0.61~0.63,各品种差异较小,以NC89耐涝性最强;重度淹水胁迫条件下,耐涝指数在0.50~0.58,NC89耐涝性最强,其次是豫浓香201,河洛1号和中烟100耐涝性相当,渠首1号和云烟87耐涝性相当。综合轻度、中度和重度淹水表现,NC89耐涝性最强,其次依次是豫浓香201、中烟100、河洛1号和渠首1号,云烟87耐涝性最差。  相似文献   

12.
淹水胁迫对乌桕幼苗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耐涝性不同的乌桕种源为材料,研究淹水胁迫对乌桕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涝的浙江种源叶片相对电导率在渍涝胁迫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耐涝的福建种源则逐渐下降;浙江种源超氧物岐化酶(SOD)活性总体上保持在较高水平,福建种源则逐渐下降;2个种源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随淹水时间的持续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干旱胁迫与复水对不结球白菜光合、荧光及表型参数的影响,以不结球白菜品种‘新场青’为试材,采用温室盆栽控水方式,研究干旱胁迫与复水对不结球白菜的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表型参数及地上部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和程度的加深,不结球白菜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显著降低,胞间CO2浓度(Ci)显著降低后稍增加,相应的气孔限制值(Ls)显著升高后稍下降,PS Ⅱ的实际光合效率[Y(Ⅱ)]、PS Ⅱ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呈下降趋势,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呈上升趋势;复水后第5天光合、叶绿素荧光和表型参数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但光合、表型参数及地上部鲜重均与CK差异显著。试验表明,不结球白菜在轻度和中度干旱时主要由于气孔限制导致光合速率下降,重度干旱时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限制;持续干旱未对不结球白菜的光合机构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不结球白菜对干旱胁迫的恢复能力强,但复水后短期内难以消除干旱对不结球白菜光合特性和表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淹水胁迫对初花期(R1)大豆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影响及烯效唑(uniconazole,S3307)的调控效应,为提高大豆耐涝性及烯效唑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盆栽场,以耐涝品种垦丰14和涝渍敏感品种垦丰16为试验材料,进行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旨在验证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多基因家族中MDHAR2基因的功能,以探索其对不结球白菜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不结球白菜‘苏州青’cDNA为模板,扩增BcMDHAR2基因的ORF全长,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氨基酸序列;通过亚细胞定位研究BcMDHAR2在细胞中的表达位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检测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下BcMDHAR2基因的表达量;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验证该基因对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结果]BcMDHAR2基因包含1个1 308 bp的开放式阅读框(ORF),编码435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表明,BcMDHAR2蛋白与芜菁的进化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显示,BcMDHAR2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膜上。RT-qPCR表明,低温、盐胁迫、重金属离子以及外源激素处理下,在一定时间内BcMDHAR2表达量上调,随后下调。该基因对光周期有一定的响应,随着光照时间变长,表达量上调,黑暗后,BcMDHAR2表达量下调。BcMDHAR2基因沉默后植株中AsA含量降低,AsA循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生了一定变化,而植株中SOD活性升高。[结论]BcMDHAR2表达量随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响应不同的激素诱导和胁迫,在不结球白菜中该基因正调控AsA含量。  相似文献   

16.
高温及水淹胁迫对薰衣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温度胁迫环境对薰衣草的生理特征的影响,以盆栽薰衣草CAS08#为试验材料,利用智能温室对薰衣草CAS08#进行了不同温度(30、38、42℃)下淹水处理和正常管理两种处理,研究了高温胁迫及淹水高温协同胁迫对薰衣草CAS08#的形态、MDA含量、SOD和POD活性、相对电导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5 d内薰衣草对高温有一定的自我适应调节能力,在30、38、42℃高温胁迫条件下,薰衣草可以越夏;在夏季30℃高温以及淹水协同胁迫条件下薰衣草生长受阻,38℃以上高温与淹水协同胁迫条件下,薰衣草生长受阻,并在几天之内死亡,推测土壤在淹水条件下,产生了有毒有害物质使得薰衣草根部受损,薰衣草吸收水分与营养受阻而死亡。  相似文献   

17.
以不结球白菜暑绿为试材,研究了热激处理(42℃)诱导不结球白菜热激蛋白(BcHSP)合成与耐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热激处理明显增强了不结球白菜幼苗的耐冷性,降低了膜伤害程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含量增加,而丙二醛(MDA)含量下降。已从热激诱导的不结球白菜中克隆了小分子量BcHSP基因(日本DNA数据库DDBJ登录号:AB367955)。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BcHSP的表达量与耐冷性相一致。低温(4℃)胁迫下,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BcHSP可维持大肠杆菌较高的细胞活力,这些结果表明BcHSP合成与不结球白菜耐冷性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下油菜素内酯对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胁迫影响玉米(Zea mays L.)生理代谢,限制植株生长发育,造成产量及品质下降。试验测定盐胁迫下油菜素内酯(BRs)对玉米幼苗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光合能力及内源激素含量影响。结果表明,外源BRs施用显著缓解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损伤,提高植株光合能力,调节内源激素含量,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9.
2个铁线莲品种对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观赏铁线莲在不同淹水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机制,以羞哒哒、波兰精神2个栽培品种为材料,设置2个胁迫处理(半淹水位控制在花盆的1/2,全淹水位控制在高于表层土壤5 cm处),并以正常水分管理为对照,分别测定供试材料7、14、21、28、35 d时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半淹处理下,2个铁线莲品种随水淹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明显下降;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均明显上升。在全淹处理下,2个铁线莲品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明显下降;MDA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POD、SOD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耐涝性,发现半淹条件下的耐涝性明显高于全淹条件下的耐涝性,羞哒哒的耐涝性高于波兰精神。  相似文献   

20.
通过淹水胁迫对矮溲疏(Deatzia ‘hybrida Boule’)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摸清其耐涝能力。对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淹水胁迫处理第4~5天时,叶片表现萎焉、下垂,解除胁迫后可恢复,而经6d以上淹水后的植株不能恢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淹水时间的推移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4天达到峰值; MDA含量在淹水第1天和第6天显著升高,其它淹水处理下的MDA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根系活力在淹水1d后迅速升高而后降至对照水平;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第3天时达到最高。综合各项观测指标认为,矮溲疏有较强的耐涝能力,能耐4~5d的淹水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