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岭南黄鸡快,慢羽品系的生产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岭南黄鸡快、慢羽新品系雏鸡在出壳后24小时内利用羽速自别雌雄的准确率达94.1%,快羽C系和慢羽D系0,4,8,12周龄的平均体重及12周龄的料肉比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12周龄存活率快羽C系为95.03%,明显高于慢羽D系的88.76%。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揭示贵州黄鸡慢羽系生长发育规律。选择100只贵州黄鸡慢羽系(公母鸡各50只),于0、2、4、6、8、10、12、14周龄末称重,分别采用Bertalanffy、Logistic、Gompertz 3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贵州黄鸡慢羽系0~14周龄体重变化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其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以上,其中Logistic模型在贵州黄鸡慢羽系公鸡、母鸡生长曲线中拟合最好,拟合结果最接近实测体重情况,其公鸡拐点体重为1 550.81 g,拐点周龄为10.42,母鸡拐点体重为976.67 g,拐点周龄为9.14。试验结果初步揭示了贵州黄鸡慢羽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各阶段的生长特征,为贵州黄鸡慢羽系选育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丝羽乌骨鸡生长发育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丝羽乌骨鸡生长性能的研究,探索了丝羽乌骨鸡的生长发育规律。用SAS软件拟合了其生长发育曲线。结果发现:丝羽乌骨鸡体重生长的累积生长曲线接近于标准的“S”型,遵循正常的发育规律。拟合的生长曲线和实际发育曲线符合程度高,生长拐点在10.8周龄,拐点的体重是713g。初生重与生长前期的相关性较大,与后期体重相关不显著,相邻周龄间相关较大,相邻之间的相关系数一般都在0.7以上,周龄间隔越大,相关越弱。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坝上长尾鸡快羽系和慢羽系的生长发育规律,运用线性、幂、指数、对数、Logistic 5种模型分别对坝上长尾鸡慢羽系和快羽系0~14周龄的体重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慢羽系用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拟合度最高,为0.996,体重估计值和实际观察值最为接近;快羽系用线性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拟合度最高,为0.981。快羽系和慢羽系相比,慢羽系用Logistic模型拟合度高,拟合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早期生长规律及生长曲线拟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0~9周龄的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早期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运用Gompertz模型对其生长曲线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模拟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生长曲线,拟合度(R2)高(公鸭:R2=0.9998,母鸭:R2=0.9997),进一步对拟合参数分析,发现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公鸭极限体重为2423.6g,拐点体重为891.7g,拐点周龄为3.5周;母鸭极限体重为2099.2g,拐点体重为772.3g,拐点周龄为3.2周。  相似文献   

6.
乌骨鸡新品系的培育及其利用研究"课题于10月28--29日在江苏扬州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和鉴定。该课题是江苏省科委下达,由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的育种专家经五年的辛勤努力而完成的。乌骨鸡新品系包括黑羽乌骨鸡、白色丝羽乌骨鸡1系和11系,这三个品系是由专家们运用现代遗传理论培育而成的,在我国尚属首创。育成的黑羽乌骨鸡有黑色羽毛、黑色皮肤和黑色肌肉的特点;白色丝羽乌骨鸡1系和11系分别以生长快和产蛋率高为其突出特点,并且具有樱头、绿耳等十全特征。这三个品系在其药用价值方面与传统乌骨鸡相近,而饲养成本却大大降低,与会专家…  相似文献   

7.
选用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及其亲本(连城白鸭、丽佳鸭)3个组合各180羽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饲养至9周龄(其中丽佳鸭饲养至8周)。观测各组的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和测定7、8、9周龄的肉用性能。结果表明:连城白鸭新品系生长发育、饲料报酬和屠宰性能均明显高于其亲本母鸭连城白鸭。  相似文献   

8.
武农Ⅰ系乌骨鸡快慢羽系羽毛生长速度与体重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20日龄、60日龄、90日龄时主翼羽、覆主翼羽与体重间存在着显著的回归关系。快羽鸡的体重增长速度要高于慢羽鸡,不同生长阶段主翼羽与覆羽的变异程度各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旨在比较余干乌骨鸡、丝羽乌骨鸡和竹丝鸡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差异,为进一步加快培育适合市场需求的乌骨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利用Logistic、Von Bertalanffy、Gompeflz 3种曲线模型拟合比较研究3种乌骨鸡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确定其生长拐点与拐点体重,同时测定分析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竹丝鸡公、母鸡1~12周龄体重和绝对生长速度显著高于丝羽乌骨鸡和余干乌骨鸡。余干乌骨鸡、丝羽乌骨鸡公鸡的拐点周龄迟于竹丝鸡。丝羽乌骨鸡和余干乌骨鸡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苷酸含量较高,竹丝鸡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等含量较高,但含有较少的醇类和醛类挥发性有机物。竹丝鸡胸肌的L*、a*、b*值、剪切力显著低于2个地方乌骨鸡种。由此可知,丝羽乌骨鸡和余干乌骨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慢,鸡肉中含有更多的肌苷酸和鲜味、香味物质。竹丝鸡产肉性能相对较好,乌色度较高,鸡肉较嫩。在今后育种中,建议适当提高丝羽乌骨鸡和余干乌骨鸡早期生长速度,以选育出生长速度更快的乌骨鸡新品系。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揭示贵州黄鸡慢羽系生长发育规律。选择100只贵州黄鸡慢羽系(公母鸡各50只),于0、2、4、6、8、10、12、14周龄末称重,分别采用Bertalanffy、Logistic、Gompertz 3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贵州黄鸡慢羽系0~14周龄体重变化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其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以上,其中Logistic模型在贵州黄鸡慢羽系公鸡、母鸡生长曲线中拟合最好,拟合结果最接近实测体重情况,其公鸡拐点体重为1 550.81 g,拐点周龄为10.42,母鸡拐点体重为976.67 g,拐点周龄为9.14。试验结果初步揭示了贵州黄鸡慢羽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各阶段的生长特征,为贵州黄鸡慢羽系选育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泰和鸡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泰和鸡为实验材料,以本地地方黄鸡为对照,研究了泰和鸡生产发育、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泰和鸡生长速度显著慢于地方黄鸡,屠宰率偏低,而在肉品质(肉色、嫩度等)方面却明显的优于地方黄鸡。  相似文献   

12.
泰和乌骨鸡生理生化指标及其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泰和乌骨鸡血液的生理生化和血液流变学性质中较突出的 2 7项指标 ,推算了 4项指标 ,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影响泰和乌骨鸡全血黏度的主要因子为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  相似文献   

13.
为培育一种蛋黄胆固醇含量较低的蛋鸡新品系,以丝羽乌骨鸡为研究对象,测定675枚丝羽乌骨鸡蛋蛋黄胆固醇含量,通过DNA测序技术和创造酶切位点PCR-RFLP方法检测了丝羽乌骨鸡群体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的2个SNPs位点,分别分析这两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与鸡蛋胆固醇含量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丝羽乌骨鸡蛋蛋黄胆固醇含量为13.41mg/g,鸡蛋中胆固醇含量为456.50mg/100g。(2)g.12217G>T位点中GG基因型的鸡蛋胆固醇含量最低,且与其他两种基因型具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塞北乌骨鸡血清促性腺激素分泌的影响,试验选60只30周龄体重相近、来源相同、产蛋性能相似的塞北乌骨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5组分别饲喂能量降低5%和10%及提高5%和10%日粮。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测定血浆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2组FSH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2组与试验1、3、4、5组组间LH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能量通过促性腺激素分泌影响生殖性能。  相似文献   

15.
在鸡1号染色体上近似均匀地选取15对微卫星标记,对140只快大型丝羽乌骨鸡个体进行分子标记与屠宰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有8个多态性位点(LEI0146、LEI0134、MCW0254、MCW0168、LEI0106、MCW0112、MCW0200和MCW0177)与包括宰前活重在内的7个屠宰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日粮能量对鸟鸡外周血清促性腺激素与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影响。日粮能量处理:低能Ⅱ组、低能I组、对照组、高能I组、高能Ⅱ组;体外培养垂体细胞组分:高能组、对照纽、低能组。结果显示,血清中FSH含量,对照组与高能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低能I、Ⅱ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中LH含量,对照组与高能I组、高能Ⅱ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低能Ⅱ组与高能I组、低能Ⅱ组与高能Ⅱ组、低能I组与高能I组、低能I组与高能Ⅱ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单层垂体细胞中FSH含量,高能组和对照组与低能组比差异显著(P〈0.05);单层垂体细胞中LH含量,高能组与低能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与低能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日粮能量对处理体外培养乌鸡垂体细胞分泌FSH、LH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丝羽乌骨鸡白羽母系(BM)选育第六、七世代开产后20周内周平均产蛋量、300日龄产蛋量(EGN)、开产日龄(AFE)、开产体重(BWT)、开产蛋重(EWT),描绘两世代产蛋曲线300日龄产蛋量、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之间相关分析和两世代产蛋性能的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开产日龄与300日龄产蛋量成负相关(-0.00456),开产体重与300日龄产蛋量成正相关(0.00244),开产体重与开产蛋重成正相关(0.21078),开产蛋重与300日龄产蛋量成负相关(-0.10614),开产蛋重与开产日龄成正相关(0.32942),两世代产蛋性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选用60日龄体质量均匀、健康的塞北乌骨鸡120只,随机分为I~V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设4个重复,每个组6只乌骨鸡(雌雄各半),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能量(10.38,10.94,11.51,12.34,12.96MJ/kg),对塞北乌骨鸡体增质量、血液指标和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育成期公鸡在12.34MJ/kg时体增质量最高,母鸡在12.96MJ/kg时体增质量最高;80日龄时公鸡调节血糖的能力优于母鸡,对肝脏具有很好的保护力;LDL—C与日粮能量引起体质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总胆固醇的含量在育成期随着日粮中能量水平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日粮能量水平不同,对内脏器官的影响也不同,都存在不同的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3个地方鸡种的核型及其似近系数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对我国3个地方鸡种(仙居鸡、北京油鸡、狼山鸡)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仙居鸡、北京油鸡、狼山鸡染色体形态十分相似,No.1、No.2、No.8、Z、W染色体都为m型;No.6染色体都为sm型;No.3、No.5、No.7、No.9染色体都为t型,仅在No.4染色体形态和W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此外,核型似近系数和进化距离聚类分析表明,7个地方鸡种(另收集了鹿苑鸡、寿光鸡、泰和鸡和旧院黑鸡的资料)可分为3个类群,其结果与起源进化,产地分布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湖羊的生长发育状况,初步探讨湖羊的生长发育曲线模型并作出趋势分析,并根据此模型建立的生长曲线为湖羊的选育和改善饲养管理提供依据,从而找出湖羊养殖的最佳生长点和上市点.选用木板高床饲养的湖羊31只,测定了初生重、7日龄、14日龄、1~12月龄的体重.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生长曲线模型对湖羊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结果发现,Logistic和Gompertz模型对湖羊生长发育的拟合效果较好,其值均高于0.97,其中以Gompertz为最优.利用最优拟合模型进一步分析模型拟合参数,湖羊在2月龄时出现生长拐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