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广西水产科技》1977,(1):18-23
在桂南地区,把非洲鲫鱼置于1%或稍高于1%的盐水中,不用人工加温保暖,可以越冬.我们在1974年和1975年冬季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启东县水产局自1979年以来,连续三年利用深井水共保养5,600斤非洲鲫鱼越冬鱼种,为社队渔场提供了1,200万尾非洲鲫鱼鱼苗。  相似文献   

3.
《广西水产科技》1978,(1):59-60
我县地处桂北高寒山区,霜冻时间早,并且持续期长。年平均气温16℃左右,20℃以上的气温只是在5-10月上旬。池塘水温19—32℃,到10月中旬水温已降到18℃左右。那么非洲鲫鱼能否在高寒地区饲养和越冬保种呢?这需要一个认识和实践过程。于是,我们在1976年就引进了非洲鲫鱼进行试养。  相似文献   

4.
《广西水产科技》1978,(1):44-47
非洲鲫鱼是优良养殖鱼类,几年来,我市已逐步推广饲养,并出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向阳公社津头大队18亩高产塘,1976年平均亩产2000斤,其中非洲鲫鱼占700斤;葛麻大队1976年13亩配养非洲鲫鱼的试验塘,平均亩产1929斤。实践证明,大力饲养非洲鲫鱼,是夺取我市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产科技情报》1976,(11):32-33
我县非洲鲫鱼从1972年开始引进,现已逐步发展起来。1975年冬,全县越冬的亲鱼有4.1万多尾,到1976年春下塘时的成活率为79.1%,共出苗1400多万尾,以雌亲鱼计,平均每尾得苗738尾。预计1976年全县非洲鲫鱼总产量可达9000担左右,这为活跃城乡市场供应、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淡水渔业》1977,(12):17-18
1973年12月,我们利用蒲圻县茶庵公社一口温泉试养非洲鲫鱼获得成功,为解决我省非洲鲫鱼的保种繁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水产科技情报》1977,(7):48-48
法国于1974-1975年,曾在非洲象牙海岸的科苏湖,用1立方米大小的浮式网箱试养非洲鲫鱼,取得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8.
玉林镇东明大队,东兴生产队大门塘,面积10亩,1977年在养殖鲢、鳙、鲩、鲮、鲤的基础上开始混养非洲鲫鱼,当年亩产达1178斤,比1976年亩产706斤增产66%.1978:年亩产1683斤(其中非洲鲫鱼亩产761斤,占产量45%),比1977年增产42%.1979年亩产1763斤,为1976年产量的2.49倍.养殖非洲鲫鱼有以下的好处:  相似文献   

9.
《淡水渔业》1977,(7):40-43
近年来,高密度流水饲养非洲鲫鱼已初步获得成效,但要把这种新的养鱼方式投入大规模的生产,精饵料来源困难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为此,1976年开始,摸索非洲鲫鱼人工代饲料。根据非洲鲫鱼食性杂的特点,选用来源方便的牛粪作为代饵料(占80%-50%),  相似文献   

10.
<正> 衡水县河西街大队鱼场,自1976年引进非洲鲫鱼至1980年,已养殖五年。现将他们浅水养殖非洲鲫鱼情况报告如下: 一、五年来的概况河西街大队鱼场1976年7月初引进一寸非洲鲫鱼鱼苗6600尾,利用一个鱼池,水面二亩,到10月初,养殖了90天,产鱼550斤,平均亩产275斤。因为头一年养,经验不足,产量较低。为了把非洲鲫鱼养殖生产坚持下去,1976年冬建造了越冬温室,自己解决自己的越冬亲鱼,至1980年每年冬季越冬亲鱼3000尾左右,体长4—5寸,满足了自己养殖生产所需亲鱼的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流水高密度养鱼在我国各地蓬勃兴起,其养殖对象主要是非洲鲫鱼。在以往的试验中.我们发现流水高密度饲养非洲鲫鱼中的产量高低.不仅与其放养密度有关.且与鱼种规格及饲养周期密切关联。为了探讨放养鱼种规格与饲养产量之间的关系,一九七八年,我们进行了非洲鲫鱼的流水高密度饲养试验,但限于设备、材料和人力等条件,试验尚是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非洲鲫鱼是一种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深受各地养殖场欢迎的优良养殖品种.自从非洲鲫鱼的养殖向北发展以来,我国中纬度地区都遇到了非洲鲫鱼越冬的问题。苏州市1973年5月自福州引进非洲鲫鱼苗70万尾,当年育成商品鱼,除供应市场外,留下少量成鱼用土法越冬,待舂来时繁殖下一代.  相似文献   

13.
《水产科技》1974,(3):12-12
非洲鲫鱼是一种热带鱼类,它具有肉味美,食性广、生活力强,容易饲养等优点,我市城区和郊区污水塘、门前肥水塘较多,适宜混养非洲鲫鱼。但是,非洲鲫鱼不耐寒,目前还不能在池塘过冬。因此,如何使非洲鲫鱼在当地安全越冬,是养殖生产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淡水渔业》1976,(12):16-17
我县从1972年开始引进非洲鲫鱼试养。几年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克服了种种困难,逐步发展起来。去冬,全县越冬的亲鱼有41,000多尾,到今春下塘时的成活率为79.1%,共出苗1,400多万尾,以雌亲鱼计算,平均每尾得苗738尾。预计今年全县非洲鲫鱼总产量可达9,000担左右,这为活跃城乡市场供应,改善人民生活,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产科技》1976,(3):12-15
非洲鲫鱼在南昌地区一年究竟可以繁殖几代?通过今年的试验观察,我们初步摸索了非洲鲫鱼产卵次数和产卵周期,以及与之有关的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由于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深入细致,存在问题还很多,了解仍不全面,有些可能是错误的,仅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全省各地     
衡阳市精养鱼塘网箱饲养非洲鲫鱼每亩净产六千多斤衡阳市1979年,在近郊三十五个生产队,38口精养鱼塘中设置44个网箱饲养非洲鲫鱼。总面积2640平方米,放养74天,产商品鱼15042.5公斤,折合每亩净产3365公斤,除去鱼种,净产13340.5公斤,平均每个网箱产鱼303.2公斤,平均每亩净产3365公斤。网箱套养非洲鲫鱼可以改变非洲鲫鱼的生态条件,解决难以捕捞的矛盾,保证商品鱼的均衡上市。  相似文献   

17.
《广西水产科技》1978,(1):25-28
非州鲫鱼在1958年引进我区养殖,到现在巳近20年了。在这20年中,开始由于人们对非洲鲫鱼缺乏认识,没掌握养殖规律,看不到它的优越性,因此在养殖上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我们利用蒲圻县茶庵公社一口温泉试养非洲鲫鱼,获得了成功,解决了我省非洲鲫鱼保种繁殖的问题。几年来,在普及、推广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领导下,一九七六年底,我们扩大越冬保种面积八亩,一九七七年上半年共生产了非洲鲫鱼苗种四百七十一万尾,培育了种鱼(亲鱼)一万九千六百二十五尾,比一九七六年同期增  相似文献   

19.
非洲鲫鱼为热带鱼类,移殖我市已有十三年之久,经过多年反复试养,已证实非洲鲫鱼是一种良好的养殖品种,已成为高产鱼池中的主要混养鱼类。渔业产量逐年上升,同时占有相当比重,如1972年全市淡水鱼收购10979担,其中非洲鲫鱼4674担,占43%。近几年来已大面积混养,今年放养非洲鲫鱼亲鱼(3寸)18万尾,面积达1300多亩。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我们利用蒲圻县茶庵公社一口温泉试养非洲鲫鱼,获得了成功,解决了我省非洲鲫鱼保种繁殖的问题。几年来,在普及、推广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领导下,一九七六年底,我们扩大越冬保种面积八亩,一九七七年上半年共生产了非洲鲫鱼苗种四百七十一万尾,培育了种鱼(亲鱼)一万九千六百二十五尾,比一九七六年同期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