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小鼠葡聚糖硫酸钠(DSS)结肠炎模型,观察其结肠黏膜炎症情况和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DSS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DSS组小鼠每日自由饮用5%DSS溶液,连续7d,第8天后改为饮用正常水3d;正常对照组饮用正常水10d.每天进行体质量测量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于第10天取结肠,检测小鼠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闭锁蛋白(occludin)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1(ZO-1)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SS组小鼠体质量下降、DAI评分增高、结肠长度缩短;结肠MPO和TNF-α表达上调,occludin、ZO-1表达降低(均P<0.05).DSS组小鼠结肠TNF-α表达与occludin、ZO-1表达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28和-0.718,P<0.05).结论 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表达下降,TNF-α可能通过下调occludin和ZO-1表达,使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参与肠道炎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贯叶连翘提取物(Hypericum perforatum L extract)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递增法灌胃食用乙醇24周,建立大鼠肝损伤模型,造模同时用贯叶连翘提取物(100、200、300mg/kg)进行灌胃治疗.利用生物显微技术观察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比色法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检测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PLE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降低;肝脏TNF-α、IL-1β、MDA的含量、细胞凋亡及Bax蛋白表达呈降低趋势,IL-10、SOD、CAT、GR水平均显著升高,肝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贯叶连翘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可以减少自由基损伤、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铁皮石斛粗多糖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引起的小鼠化疗性肠道黏膜炎(CIM)的预防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昆明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CIM模型组(腹腔注射5-FU 130 mg/kg)及铁皮石斛粗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铁皮石斛粗多糖50、100和200 mg/kg,每日1次,持续2周,24 h后腹腔注射5-FU 130 mg/kg,每日1次,持续2 d),观察小鼠体质量变化情况,在腹腔注射5-FU 48 h后处死动物,对小肠进行形态学评价,检测小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对小肠屏障闭锁小带蛋白1 (ZO-1)、闭锁蛋白(Occludin)、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与CIM模型组相比,铁皮石斛粗多糖中剂量(100 mg/kg)组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可增加小肠绒毛长度、降低隐窝深度、增加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小肠PCNA表达量明显增加;可提高小肠屏障ZO-1和Occludin mRNA表达量;抑制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mRNA表达量。【结论】铁皮石斛粗多糖具有预防5-FU引起的化疗性肠道黏膜炎。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立空白组、对照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处理组,探究EGCG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诱导小鼠炎症性肠病的影响。结果发现,EGCG处理组的小鼠脾明显比对照组小,并且EGCG能够降低小鼠肠道固有层细胞和肠道组织上清液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表达及分泌(P0.01),而对IL-10的表达与分泌无明显作用(P0.05)。EGCG对小鼠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的表达无显著影响,小鼠肠道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结果也显示肠道黏膜和上皮屏障损伤无明显变化。综上所述,EGCG能够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减少由肠道炎症引起的小鼠全身性炎症反应,对DS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肠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教槽料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90头21日龄体质量[(6.85±0.25)kg)]相近的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饲喂基础饲粮,优质蛋白源组(HP)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优质蛋白原料(基础饲粮中的豆粕蛋白原料用发酵酶解豆粕、酵母提取物和小麦水解蛋白粉代替),优质蛋白源+肠道保护包组(HPP)在基础原料中添加优质蛋白原料和肠道保护包(主要成分为复合酸化剂、植物精油、复合益生菌组合)。试验期14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仔猪饲喂不同教槽料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黏膜TNF-α、IL-1β、TGF-β、IL-10的基因表达量,回肠和结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ZO-1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仔猪断奶3 d时,HPP组十二指肠IL-1β及回肠IL-1β、Occludin、Claudin-1、ZO-1的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仔猪断奶7 d时,HP组和HPP组空肠、回肠TNF-α、IL-10的基因表达量升高(P0.05),并且回肠Occludin、Claudin-1、ZO-1的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仔猪断奶14 d时,HPP组空肠TNF-α、IL-1β、TGF-β、IL-10和回肠TGF-β的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可见,断奶仔猪饲喂新型教槽料能够上调肠道黏膜免疫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增强早期断奶仔猪回肠和结肠黏膜中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量,降低断奶应激对仔猪肠道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天麻茎秆(Gastrodia elata stalk)水提物的抗惊厥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PF级ICR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戊四氮(PTZ)和N-甲基-D -冬氨酸(NMDA)构建2种小鼠癫痫模型,以卡马西平(80 mg/kg)为阳性对照,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为空白对照,通过检测小鼠脑中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一氧化氮(NO)、五羟色胺(5-HT)、Na+-K+-ATP酶(Na+-K+-ATP)、天冬氨酸(Asp)、总抗氧化能力(AO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R)、丙二醛 (MDA)、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分析天麻茎秆水提物高、中、低(2 000,1 000,500 mg/kg) 3个剂量对模型小鼠惊厥发作的行为学影响,观察各组小鼠脑皮层及海马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脑皮层、海马组织中c-Fos、TLR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种模型组小鼠发生惊厥数及死亡率极高,其脑组织中GABA、5-HT、Na+-K+-ATP、AOC、CAT、GSH、SOD、GSR、IL-10的含量降低,Glu、Asp、NO、MDA、IL-1β、TNF-α的含量升高,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c-Fos、TLR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海马神经元受损。天麻茎秆高、中、低剂量组和卡马西平组均可改善由PTZ、NMDA所致上述指标的变化,延长小鼠的惊厥潜伏期,缩短惊厥持续时间,减少惊厥次数,降低惊厥强度及死亡率。【结论】天麻茎秆具有良好的抗惊厥作用,能缓解由PTZ和NMDA诱发的小鼠惊厥。  相似文献   

7.
王潇  王志钢  杜瑞平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4):3045-305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作为黏膜分子佐剂是否可以增强口蹄疫DNA疫苗(pcD-VP1)的黏膜免疫应答。【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以Balb/c小鼠脾脏组织总RNA为模板,扩增出小鼠的IL-10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roVAX-IL-10, 通过鼻腔接种方式,将口蹄疫DNA疫苗(pcD-VP1)和真核表达质粒(proVAX-IL-10)共同免疫小鼠,用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黏膜部位(肺脏、生殖道)sIgA滴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气管、生殖道和小肠中sIgA 的表达情况,CSFE染色法检测小鼠扁桃体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水平,用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扁桃体部位CD4+阳性T细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量。【结果】成功构建了proVAX-IL-10真核重组质粒,且重组质粒可以在BHK细胞中有效表达;将proVAX-IL-10与口蹄疫DNA疫苗pcD-VP1共同免疫小鼠后发现,与单独接种pcD-VP1相比,加入IL-10分子佐剂后,可以诱导更高水平的黏膜sIgA的表达及分泌,极大的提高了黏膜部位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反应水平以及CD4+ T细胞中IL-4的表达量。【结论】IL-10作为分子佐剂,通过鼻腔黏膜免疫后,可以有效增强机体对口蹄疫DNA疫苗的黏膜免疫应答,对于预防口蹄疫病毒的感染和清除体内病毒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携带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aFGF)基因序列的乳酸菌重组表达载体pGMN4,转化并筛选出高效表达aFGF的重组菌株,制成活菌制剂。口服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7d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在造模同时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活菌制剂灌胃17d。通过比较小鼠的毛色、体重、便血、结肠长度、病变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以及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验证重组aFGF乳酸菌对DSS诱导的小鼠UC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重组aFGF乳酸菌的表达量可达50μg/mL,高剂量重组活菌制剂能够显著改善小鼠的一般情况和溃疡导致的结肠缩短,促进组织修复,保持结肠结构的完整性,并下调MPO的活性。重组aFGF乳酸菌对小鼠UC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将为UC治疗制剂的开发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地鳖肽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60只小鼠分溶剂组、模型组(CCl_4)、地鳖肽组、阳性药物组,灌服不同剂量地鳖肽提取液和生理盐水及保肝药,每天1次连续7d,末次给药2h后除溶剂组小鼠外都腹腔注射0.1%CCl_4,制备血清和肝组织匀浆,ELISA和PCR等方法检测血清中ALT和AST活力,肝组织中SOD、GSH-Px、CAT活力和MDA含量,组织中TNF-α、IL-6和iNOS含量及mRNA表达;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鳖肽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力极明显降低,肝组织中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力显著提高,但其MDA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中TNF-α、IL-6和iNOS含量极显著降低及mRNA表达量明显下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结构损伤明显,而地鳖肽组小鼠肝组织结构损伤明显缓解。【结论】地鳖肽对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2.5%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研究Lactobacillus casei-14(L.casei-14)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L.casei-14高剂量组小鼠结肠长度为(7.66±0.58)cm,与模型组((6.73±0.42)cm)相比差异显著(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DAI)分别为(4.22±0.97)和(4.17±1.33),与模型组(8.00±2.12)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组织病理学炎症评分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小鼠炎症评分分别为(4.88±0.83)和(4.13±0.64),极显著低于模型组(10.50±1.85)(P<0.01);中、高剂量组小鼠IL-1β、TNF-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L.casei-14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1β和TNF-α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减轻小鼠结肠黏膜的损伤,以达到预防UC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钙高蛋白日粮对海兰褐蛋鸡肝脏的影响。【方法】将80只40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均分为4组,1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2、3和4组分别饲喂高钙、高蛋白和高钙+高蛋白饲料(试验组)。试验第95天,各组随机取6只鸡采集血清,检测生化指标,随后扑杀,采集肝脏组织检测黄嘌呤氧化酶活性(XOD)、白细胞介素1 (IL-1)、白细胞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将肝脏包埋切片进行HE和油红染色。【结果】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尿酸水平和肝中XOD活性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2、4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升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升高;肝中IL-1、IL-6和TNF-α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与对照组相近。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肝内有坏死灶和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空泡变性,少数鸡肝细胞内有脂肪滴。【结论】饲喂高钙和/或高蛋白饲料使鸡肝的结构和功能不同程度受损,高钙+高蛋白组受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马铃薯提取物糖苷生物碱对化疗性静脉炎兔模型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轻化疗性静脉炎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只普通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糖苷生物碱组,马铃薯汁组,马铃薯泥组.通过耳缘静脉推注长春瑞滨建立静脉炎模型,各试验组在推注长春瑞滨后在穿刺部位涂抹相应药物,免疫组化法检测IL-1、IL-6的含量,ELISA法检测各组兔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IL-1、IL-6的表达:模型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各药物组IL-1、IL-6表达均有所减弱(P0.05,P0.01),以阳性对照组,糖苷生物碱组减弱最为明显;TNF-α含量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TNF-α含量表达异常增高,与模型组比较,除马铃薯汁组外,阳性对照组、马铃薯泥组、糖苷生物碱组TNF-α表达均有所减弱(P0.05,P0.01).【结论】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对化疗性静脉炎家兔促炎细胞因子IL-1、IL-6、TNF-α的异常升高有显著的回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 7建立炎症模型,评价紫檀茋的抗炎作用。在LPS刺激的RAW264. 7细胞中,添加紫檀茋进行干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方法检测细胞中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表达量,Griess法检测培养基中一氧化氮(NO)的释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进一步检测细胞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和核转录因子κB-p65 (NF-κB p65)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发现:紫檀茋能够显著抑制炎症因子基因的表达和炎症介质NO的释放;紫檀茋+LPS组中ERK,p38和p65的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紫檀茋能显著抑制炎症因子MCP-1,IL-6,IL-1β,TNF-α和iNOS的mRNA表达和NO的释放,其机制可能与阻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对高脂饮食导致肥胖小鼠肝脏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30只ICR雌性肥胖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D)、高脂组(HFD)和高脂染料木素组(HFD-G),每组各10只。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高脂组饲以高脂饲料,高脂染料木素组饲以高脂-染料木素预混料。干预14周后测量小鼠肝脏重量、葡萄糖耐受情况,通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和脂滴沉积情况;qRT-PCR检测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脂联素(adiponectin,ADPN)、脂联素受体-1(adiponectin receptor 1,AdipoR1)以及脂联素受体-2(adiponectin receptor 2,AdipoR2)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饲喂14周后,高脂组体重、肝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的TG、TC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DPN、AdipoR1及AdipoR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TNF-α、IL-6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ELISA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高脂组较对照组肝脏的脂质沉积情况显著加重(P0.05);高脂染料木素组体重、肝重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血清中的TG、TC含量极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ADPN、AdipoR1及AdipoR2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脂组(P0.05),炎症因子TNF-α、IL-6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高脂染料木素组较高脂组肝脏的脂质沉积情况显著减轻(P0.05)。【结论】染料木素能够显著缓解由高脂饮食引起的肝脏病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脂联素表达水平同时抑制肝脏中的炎性因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蛋白日粮对雏鹅生长性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肝脏、肾脏、空肠、十二指肠中黄嘌呤脱氢酶(XDH)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雁鹅7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P)、高蛋白组1(HP1)和高蛋白组2(HP2),分别饲喂含180.00,230.00和280.00 g/kg粗蛋白的日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试验为期14 d,每周测定各组雏鹅采食量、体质量。于7和14 d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1L-1β)、白细胞介素6(IL-6)、尿酸(UA)含量;采用RT-qPCR、免疫组化法、Western-blotting法测定14日龄雏鹅肝脏、肾脏、空肠、十二指肠中XDH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7日龄时,HP2组雏鹅的平均体质量显著小于CP组(P0.05),极显著小于HP1组(P0.01),HP1组雏鹅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大于HP2组(P0.05);14日龄时,CP组雏鹅的平均体质量、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HP1和HP2组(P0.01)。2)7日龄时,HP2组雏鹅血清中的1L-1β、TNF-α、UA含量及XOD活性均极显著高于CP组(P0.01),1L-1β、TNF-α、UA含量显著高于HP1组(P0.05);HP1组雏鹅血清中TNF-α质量浓度极显著高于CP组(P0.01)。14日龄时,HP2组雏鹅血清中1L-1β、IL-6、TNF-α、UA含量及XOD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P组和HP1组;HP1组雏鹅血清中的1L-1β、IL-6、TNF-α、UA含量及XOD活性极显著高于CP组(P0.01)。3)HP2组雏鹅肝脏、肾脏、十二指肠的XDH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P组(P0.05或P0.01),肝脏、肾脏中XDH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或极显著高于HP1组(P0.05或P0.01);HP1组雏鹅肝脏、十二指肠中XDH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P组(P0.05或P0.01)。各组雏鹅空肠中XDH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摄入过高水平的蛋白会导致雏鹅生长性能降低,机体发生炎症反应,肝脏、肾脏、十二指肠中XDH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增加,从而引发雏鹅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猪白细胞介素-2(pIL2),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以含猪IL-2基因的重组质粒pGEM-pIL2为模板,PCR扩增IL-2基因。将猪IL-2基因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在IPTG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GST-pIL2,并应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试验测定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以含有猪IL-2基因的重组质粒pGEM-pIL2为模板,PCR扩增出1条约420bp的带。所获重组质粒pGEX-pIL2经酶切、测序鉴定,证实含有目的片段,且连接、构建正确。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2ku的GST-pIL2,Western-blot证实GST-pIL2能与兔抗猪IL-2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表达蛋白经薄层层析扫描分析,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0%。MTT试验证实,表达产物经变性、复性后能极显著促进猪脾淋巴细胞增殖。【结论】猪IL-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表达的蛋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7.
【背景】奶牛乳腺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奶牛疾病,不仅危害奶牛健康,同时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传统治疗奶牛乳腺炎的药物主要是抗生素,极易造成抗生素耐药与滥用。开发替代抗生素的方法用于奶牛乳腺炎的防治具有现实意义。蜂胶是西方蜜蜂采集植物树脂,混合自身上颚腺、蜡腺的分泌物形成的具有良好抗炎、抗菌活性的天然产物,对防治奶牛乳腺炎具有潜在开发利用价值。尽管近年来国内外有一些有关蜂胶防治乳腺炎方面的报道,但蜂胶如何影响乳血屏障功能,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研究报道。【目的】利用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诱导的小鼠急性乳腺炎模型,评估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急性乳腺炎的保护作用及其对乳腺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为后续利用蜂胶防治奶牛乳腺炎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HPLC-QqQ-MS/MS)对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中主要的多酚类化合物进行种类和含量测定。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中国蜂胶提取物试验组以及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ICR雌性小鼠连续灌胃中国蜂胶提取物或阳性对照药物7d后,模型组、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经第四、五对乳头管注射1 mg·kg-1体重 LPS,建立小鼠急性乳腺炎模型,24 h后处死,收集乳腺组织样本。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天狼星红染色法评估小鼠乳腺组织病理变化;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炎症因子释放量;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小鼠乳腺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uadin-1ZO-1) mRNA的表达情况;最后利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小鼠乳腺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表达和分布情况,利用以上指标综合评判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的抗乳腺炎活性及其对乳腺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结果】基于UHPLC-QqQ-MS/MS,建立了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中主要的17种多酚类化合物的精确定量方法,检测结果表明含量最高的5种化合物及其含量分别为:高良姜素(12.88±0.57 μg·mg-1)、短叶松素3-乙酸酯(12.93±0.59 μg·mg-1)、松属素(8.56±0.27 μg·mg-1)和短叶松素(8.52±0.25 μg·mg-1)。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灌胃中国蜂胶提取物能够显著缓解LPS注射导致的乳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缓解乳腺腺泡结构损伤;同LPS组相比,中国蜂胶提取物灌胃处理可有效抑制LPS导致的小鼠乳腺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IL-10)的释放,并可提高小鼠乳腺中紧密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缓解LPS注射所导致的乳腺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破坏。【结论】中国蜂胶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小鼠乳腺炎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并可有效促进乳腺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维持乳腺中紧密连接结构完整性,保护血乳屏障,但蜂胶对紧密连接影响调控的分子机理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罗伊氏乳杆菌的益生作用,本试验研究了蓝狐源罗伊氏乳杆菌ZJF036对葡聚糖硫酸钠(DSS)、沙门氏菌、庆大霉素(GEN)+头孢拉定(CE)诱导的腹泻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本试验选取了80只2~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8只。整个试验周期21 d,正常对照组灌胃无菌生理盐水,DSS对照组只饮用2%DSS溶液(62.5 g/L),沙门氏菌对照组只灌胃沙门氏菌菌悬液(1×108 CFU/mL),GEN+CE对照组只饮用GEN+CE溶液,DSS预防组、沙门氏菌预防组和GEN+CE预防组先灌胃罗伊氏乳杆菌后分别饮用DSS溶液、沙门氏菌菌悬液和GEN+CE溶液,DSS治疗组、沙门氏菌治疗组和GEN+CE治疗组分别先饮用DSS溶液、沙门氏菌菌悬液和GEN+CE溶液后灌胃罗伊氏乳杆菌菌悬液。试验结束计算大鼠体重总增重,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试验结果显示:与DSS对照组相比,DSS预防组大鼠总增重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青蒿素对敏感/抗性疟原虫感染小鼠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及膜流动性影响,采用Western blot试验测定目的蛋白表达,TMA-DPH细胞膜流动性试剂盒结合荧光偏振法测定膜流动性,研究青蒿素给药前后对敏感/抗性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肠主要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表达及细胞膜流动性差异。结果表明:青蒿素敏感/抗性疟原虫感染小鼠肠脏器指数增加,青蒿素处理后脏器指数较模型组亦显著提高;抗性模型组(K-CMC-Na)肠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水平均较正常组和敏感组显著下调,但occludin表达较正常组上调,与敏感组无显著差异;青蒿素给药后使健康小鼠claudin-1、ZO-1水平异常下调,且显著降低敏感/抗性疟原虫感染小鼠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青蒿素处理抗性组claudin-1表达较敏感组上调,但occludin、ZO-1水平则显著下降;青蒿素给药显著降低敏感/抗性组小鼠肠细胞膜流动性,且前者较后者更低。这一研究提示青蒿素对疟原虫感染所致的肠道反应可能无治疗作用,反而通过进一步破坏宿主肠道屏障,加重肠炎和感染;同时青蒿素耐药疟原虫感染后引起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探讨饲粮添加鼠李糖乳酸杆菌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是否可以缓解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对断奶仔猪回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4头健康的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即LGG处理(添加或不添加109 CFU/kg LGG饲粮)和RV攻毒(灌服轮状病毒或无菌培养液),于试验第15天早上进行RV攻毒。试验期为19 d。【结果】RV攻毒诱导了断奶仔猪腹泻,显著提高了仔猪回肠黏膜中轮状病毒抗体和非结构蛋白4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回肠黏膜的隐窝深度(P0.05),显著降低了回肠黏膜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ZO-1、occludin、mucin 1和mucin 2的表达(P0.05)。饲粮中添加LGG显著提高了回肠黏膜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有降低回肠黏膜隐窝深度的趋势(P=0.08),显著提高了回肠黏膜中ZO-1、occludin、mucin 1和mucin 2的表达(P0.05);并降低了断奶仔猪的腹泻和回肠黏膜中非结构蛋白4含量(P0.05),显著缓解了RV对回肠黏膜形态结构及ZO-1、occludin、mucin 1和mucin 2表达的影响(P0.05)。【结论】饲粮添加LGG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RV诱导的断奶仔猪腹泻,而这一作用与其可改善仔猪回肠黏膜屏障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