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艳霞 《贵州茶叶》2007,35(4):13-16
近年来,一种说喝贵州小叶苦丁茶会引起肾功能衰竭的传言在不断扩大,给贵州小叶苦丁茶的社会消费,产品销售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也给贵州小叶苦丁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损害。为此,笔者对这些年来贵州开发小叶苦丁茶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从各种检测报告,  相似文献   

2.
贵州小叶苦丁茶不同加工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小叶苦丁茶的加工技术,目前已基本定型的只有绿茶型一种,其它5种茶类目前尚未有任何报导,为了探索贵州小叶苦丁茶在这5种茶类的适制性,故我们对其进行了6大茶类工艺对比试验,为今后贵州小叶苦丁茶品质挖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贵州小叶苦丁茶(以下简称苦丁茶)不是山茶科意义上的茶,它是贵州所特有的一种女贞属野生植物,具有独特的清香或甜香,悦鼻清心,滋味醇和,鲜爽回甘,价廉物美,是贵州人民历来非常喜爱而且重要的一种传统饮料。特别是有红白喜事的时候,苦丁茶就是必不可少的大众饮料。  相似文献   

4.
2005,是贵州小叶苦丁茶困惑的日子,形势极好的消费市场突然怪异滞销,发展迅猛的茶园生产受挫锐减。高档贵州小叶苦丁茶产量大幅下降,效益损失严重,并且整体势头仍在下滑,包括有"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称号的余庆,一些地方已出现毁园待种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贵州小叶苦丁茶(以下简称苦丁茶)属木犀科女贞属植物,贵州绝大部分县市都有,以遵义、仁怀、绥阳、湄潭、台江、雷山、独山、丹寨、大方、纳雍、织金、安顺等地方产量较大,其它县市也有,民间饮用甚为广泛。  相似文献   

6.
余庆小叶苦丁茶,属木犀科粗壮女贞(Ligustrum robustum),与云南、四川、浙江、广西、广东、海南等地苦丁茶是完全不同的品种。木犀科粗壮女贞小叶苦丁茶是贵州特有的一种珍稀植物,经中科院成都分院、中科院地化所、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等单位检测,  相似文献   

7.
贵州小叶苦丁茶(粗壮女贞)生态学特征与种子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贵州小叶苦丁茶(粗壮女贞)生态学特性,并对贵州小叶苦丁茶(粗壮女贞)种子育苗技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小叶苦丁茶种子发芽率方法为地窖沙藏处理。采用该方法种子发芽率可达81%,1年生实生苗的平均高为62.5 cm,平均地径为0.48 cm。  相似文献   

8.
贵州小叶苦丁茶(以下简称苦丁茶)属木犀科女贞属植物,贵州绝大部分县市都有,以遵义、仁怀、绥阳、湄潭、台江、雷山、独山、丹寨、大方、纳雍、织金、安顺等地方产量较大,其它县市也有,民间饮用甚为广泛。把它作为商品上市并销往省外的主要有湄潭、余庆、凤冈、台江、雷山等县市。苦丁茶具有醒脑提神、.清热解毒、降压减肥、清火明目、健胃消积等极大的保健价值和较高的药理功效,并且香气独特,滋味醇和,进口微苦但回甘爽口,是我省民间夏秋季节大众化的清凉饮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贵州小叶苦丁茶表现的“冷后浑”现象做了进一步的试验,提出产生贵州小叶苦丁茶“冷后浑”现象的几种可能性:一、可能是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多少不同而引起的;二、可能是苦丁茶生长的海拔、土壤、水质、气候等环境条件引起的;三、可能是添加剂引起的;四、其它未知原因。  相似文献   

10.
贵州小叶苦丁茶不属山茶科,又名“苦茶”,在茶叶商品分类上,属非茶类代茶饮品。据杨远庆报道属木樨科女贞属粗壮女贞(Ligustrum robustum BL),在贵州作民间传统代用茶饮用已有近2000年历史,是贵州特有的一种药茶资源品种。近10年来,随着人们对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贵州部分县区开展了规模性生产,其产品由于有消暑、减肥、降压、降低胆固醇、美容、抗肿瘤、清热、  相似文献   

11.
探索了精品贵州小叶苦丁茶的品质要求和初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张文 《贵州茶叶》2005,33(2):12-13
贵州苦丁茶属木犀科日本毛女贞,是贵州高原特有的一种野生植物。据历代医书记载,有散风热、清头目、生津止渴、消食提神、消炎解毒、杀菌、止痒、减肥和降压等多种药理功效。它作为一种类茶饮品,为我省民间长期以来所广泛利用。  相似文献   

13.
李华超 《茶业通报》2003,25(1):29-29
黔北苦丁茶有大叶苦丁茶和小叶苦丁茶两种,种子是肉果包得很紧,繁殖难度大,余庆县和遵义县尚稽镇农技站干部,每年以野生苦丁作母本穗条,扦插育苗千万株上市推销,经济效益可观。作者实地考察,作如下技术推广介绍:1苦丁茶母株选择选择当地肥壮、无病虫害、伞状丛生、本质化一年生苦丁茶技条作穗条,直径35mm,叶不破伤的野生苦丁茶作母本。2苗圃选择低海拔、地势平坦、向阳、背风、肥沃沙土、偏酸性(PH5~7)土壤、排灌方便,深翻30~40cm,耙平打碎,苗床箱高30cm,开沟宽20cm,深30cm,箱面上铺一层细土,厚5cm…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茶的故乡,贵州是茶的原产地中心,茶叶产业是贵州的优势产业。凯里市香炉山小叶富锌含硒绿茶历史悠久,茶叶汤色嫩绿透明,香气宜人,滋味醇正,回味甘甜。早在明清年间,香炉山小叶富锌含硒绿茶“香炉山云雾”就曾被选为贡茶。但因人为砍伐和自然老化死亡,这一珍稀宝贵的物种已濒临灭绝。2008年市茶办组织省、州、市有关专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茶为山茶科山茶属中国特有小叶种,由于品种特殊,为全国独有品系,  相似文献   

15.
管家骝 《贵州茶叶》2003,31(3):5-6,14
贵州苦丁茶非“皋芦”。内含保健成份丰富,现已步入产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苦丁茶树是一种生存能力很强的冬青科常绿乔木,其品种有大叶苦丁和小叶苦丁,在我国海南、四川和贵州等省栽培历史悠久。长期以来,苦丁茶是作为一种珍稀保健饮料开发利用,而用它来制作盆景,融饮用、药用、绿化、美化、活化于一体,又集观赏、经济、实用于一盆,制作成盆景,是不几年的事。一、矮化处理苦丁茶叶片紧凑,革质,边缘有浅锯齿,叶面光滑青绿,叶背黄绿色,叶片寿命长达二、三年,不易落叶,一年三季萌芽力强,即使摘光全部叶片也能成活、萌芽、生长。雌雄异株,每年三、四月开花,花型较小,丛生,黄色花开于叶腋间,鲜艳夺目。果实球形,  相似文献   

17.
植后修剪对苦丁茶生长势的影响初报梁远发,王家伦,李祥明,鄢东海(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湄潭564100)苦丁茶(IlexlatifoliaThunb)又名皋芦茶,属冬青科大叶冬青种,常绿乔木,原产广东、广西,是近年来才发掘出来的一种珍、稀、特天然保健茶...  相似文献   

18.
粗壮女贞苦丁茶有益性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鄢东海 《贵州茶叶》2006,34(3):34-36
苦丁茶是一类代茶饮料植物资源的统称,是我国各地居民习惯喜用的消暑清凉饮料,现已报道有31种植物在不同地区被称之为苦丁茶。近年来,先后有多种苦丁茶植物被开发驯化成经济作物栽培,一些地方已经把苦丁茶当作支柱产业大力培育。不同植物来源的苦丁茶,其内含成分、保健功能及品质风格等的差异较大。在苦丁茶生产和消费中,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有的将无法考证其植物来源的苦丁茶功效,套用在另一种苦丁茶上,  相似文献   

19.
日本毛叶女贞———苦丁茶(LiguntranjaponiwmThun-bvarpuboscenskoidz),富含微量元素,锶、铷、硒、锌、锗、钼、铜、铁等,还含有苦丁素、谷氨酸、肌氨酸、鸟氨酸和维生素A、C、B、B2。全株均可入药入茶,是观代医药、营养学、化工的再生资源。苦丁茶分布于贵州全省,仅遵义市13个县(市、区)近几年,退耕还林、还药、还茶发展苦丁茶6670余hm2,成为仅次于茶叶的农民致富的一大产业。目前,市场对苦丁茶需求逐年攀升,供不应求,苗木需求量每年销售数千万株。现将苦丁茶的种子育苗和扦插技术介绍如下:1苗床开厢调酸苗床地应选在地下水丰富且水体…  相似文献   

20.
我国苦丁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近三十年来在期刊上发表的苦丁茶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着重研究苦丁茶文献的年代分布、学科分布和期刊分布等方面,从而揭示了我国苦丁茶专业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的文献分布规律,为我国苦丁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