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等各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对于学习英语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在动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激发兴趣 写出个性——作文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理论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内在心理机制的“门户”和“天窗”,是通往学习成功之路的桥梁。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所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或积极追求的心理倾向,是人们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因此,作文教学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做到以兴趣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学生总是感到有一种动力在推动自己去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个性。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求知的起点,是培养思维和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它能调动、激发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学生对某  相似文献   

4.
学琴趣为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人们的认知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学弹琴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艺术活动,它需要学生具有坚强的毅力,并付出艰辛的劳动;同时更需要学生具有浓厚而稳定的兴趣。兴趣,是个体爱好某一对象的带有感情的倾向,是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学习积极和坚持的起点,甚至能为人生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此所谓“兴趣出勤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兴趣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要想使学生成功的掌握数学比较抽象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前提。一个人只有对某事物发生兴趣,才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并能从事与此有关的活动。这正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们从事认知活动的大动力,所以说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关键,也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针对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入手,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同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从多角度探讨了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上说,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对学习起着定向、驱动和激励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作一个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强烈需求,针对食品专业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思想教育、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合理的教育策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人集中精力获取知识,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  相似文献   

10.
动机是一名运动员发动或抑制自身行为的内部原因,包括竞技运动在内,每一种活动都有自己的最佳动机水平问题。动机达到最佳水平,活动效率就会达到最大值;而动机不足或是过分强烈,均不是最件水平,都会使活动效率下降。目前体育心理学一般把它定义为使人具有某行为指向和行为强度的一种心理倾向。所谓行为指向性意指一个人趋向或回避某个特殊事物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胡玉娟 《农业与技术》2004,24(4):194-195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足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计算机学科对中专学生来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发兴趣。要使中专学生的自发兴趣在时问和空问的考验中成为永恒或更加高涨,就需要教师的智慧了,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技能课,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足我们不能把枯燥乏味带给学生,使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课程失去兴趣,我们要使学生们学习得有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本人在不长的教学实践中,有几点体会。现在就如何培养中学生在计算机课的学习兴趣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方法的好坏没有恒定的标准,但方法的使用要讲求针对性,英语教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英语教学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或探索某种事物的一种倾向性,它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英语学习需要“兴趣”伴随。中、小学生学习英语尤其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前提,当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与强列的求知欲望相伴随,学习处于积极自觉的状态,学习英语成为学生的一种渴望,课堂教学成功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是学习的原始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主动,思维就会活跃,观察就会敏捷,想象力就会更加丰富。兴趣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攻克学习中的难点,使知识掌握得快、记得牢,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良好的学习效果又能增强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学习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相反,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产生厌倦情绪,使学生的思维理解力、记忆力都处于抑制状态。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下面谈一谈笔者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魏宏斌 《现代农业》2008,(11):92-93
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倾向,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知识的重要动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需要,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公民道德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教学内容本身不易直接让学员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趣味”,提升学科情感,是公民道德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6.
唐慧 《新农村》2011,(4):47-48
兴趣是幼儿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一种动力。幼儿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积极主动,效果好。没有兴趣,幼儿就缺乏学习的动力。可以说,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某种活动,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里常见的事物,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兴趣是儿童学习入门的先导,是促进儿童努力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1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是人们力求认识或爱好某种事物的一处倾向性。由于它的形成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色彩,所以,可使行为的主体争取以最完善的方式从事某一活动,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步棋高满盘活”。兴趣一经养成就成为学生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学习的保障,也就能实现积极思考,主动去感知事物,从而就会有比较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逻辑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思想活跃,有克服困难的坚定的意志。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很多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的问题。他们时常感到厌烦并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同时出现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大学生是未来的脊梁,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势必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下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与广泛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模式,也是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运用自主学习必须扎实地搞好教学设计;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学习氛围,实现师生双向交流;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