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为了规范植保无人机作业,提高飞防效果,2018年6—8月,全国农技中心联合有关植保无人机科研、教学单位、生产企业、服务组织,结合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农业航空低空低容量喷雾技术"的研究内容,设立水稻、玉米病虫害飞防试验示范区,先后在江苏省盱眙县、吉林省德惠市等地组织开展了l 6场植保无人机与飞防药剂、助剂联合测试活动。每次  相似文献   

2.
极飞P20植保无人机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小型农用无人机航空喷雾得到快速发展,极飞P20植保无人机系统就是典型代表。本文通过使用极飞P20植保无人机对水稻田稻飞虱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本机在大面积防治水稻病虫害过程中的性能、效果、农药利用率,为今后在水稻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剂及药械试验药剂为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甘肃华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百美达~(TM)飞防专用助剂。试验机械为P20型植保无人机(广州极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期间以植保无人机低容量施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航空植保产业发展迅速。科研协作研究与大量田间试验示范表明,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能够提高靶标作物上药液沉积量并减少农药流失,实现精准减量施药;同时能够解决地面机具无法作业时的病虫害防治问题。航空植保技术实现了人机分离作业,避免了农药中毒,降低了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达到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的目的。以水稻为对象,综述植保无人机在农药减量、水稻病虫害防效、技术简易性、农药利用率提升、水稻增产以及成本效益提升等发面发挥的作用。航空植保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植保无人机智能精准控制系统质量的提升和新技术的研发步伐,且植保无人机的普及性提出了飞防药剂、助剂和施药飘移风险控制技术研发的迫切需求,基于此进一步梳理总结了植保无人机低容量喷雾技术在农药减施增效中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1996年武汉市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武汉市植保站(430022)徐建武汤少云王国培刘绍银1996年,我市水稻白叶枯病大流行,发生早、面积大、程度重,给中、晚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全市发生面积3.85万hm2,通过狠抓组织、技术措施、物资和培...  相似文献   

5.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直播稻田杂草发生量大、草相复杂,与水稻争夺资源,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植保无人机用于直播稻田除草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用工少等优点。本文基于直播稻田除草剂飞防技术使用现状,分析直播稻田除草剂土壤处理剂与茎叶处理剂飞防技术的主要制约因素,从植保无人机装备、专用除草剂剂型和助剂以及相应栽培管理措施等方面探讨直播稻田除草剂飞防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无人机在直播稻田杂草防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专用无人机释放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3种寄生性天敌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笔者于2020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铁岭市昌图县两家子农场开展无人机释放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释放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为73.52%,挽回产量损失达17.59%,减少化学农药使用112.8 g/(667 m2次)。防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今后专用无人机释放赤眼蜂可大规模应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  相似文献   

7.
两种施药器械对水稻中吡蚜酮残留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水稻样品中吡蚜酮的LC-MS/MS检测方法,同时2019年进行了背负式喷雾器和植保无人机施用吡蚜酮农药试验,对两种器械施药方式下吡蚜酮在水稻样品中的残留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吡蚜酮在稻谷和植株空白样品添加的平均回收率在72%~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11%之间,稻谷和植株中的定量限分别为0.01和0.02mg/kg。在同一用量下,在施药后2h和14d,稻谷和植株中吡蚜酮残留量表现为:植保无人机>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因此在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病虫害时,需关注农产品中残留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是我市水稻上两种主要病害,发生严重时造成减产30%以上,严重影响武汉市水稻产量和品质。为了筛选经济、有效的防治药剂,我们对当前常用的两种药剂在双晚田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017年在湖北武穴开展水稻纹枯病飞防试验。采用植保无人机喷施加入了飞防专用增效剂迈飞的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在分蘖末期与孕穗末期各施药1次,比较其与不加助剂的飞防处理及常规人工喷雾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指防效。结果表明,第2次用药后14d,无人机+助剂飞防处理的防效达85.82%,显著高于常规人工喷雾处理,略高于不加助剂的飞防处理,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初探黄玉富张银贵李美珍(江苏省姜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25529)李宝灿陆为民(塘湾镇农技站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stripevirus,RSV)是由条纹叶枯病毒所引起的水稻病毒病。1995年以前在我市水稻上仅偶发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农业从业人员老年化,旱直播水稻在我市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水稻的主要栽培方式,但草害是这一轻简栽培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直播净虽然已经广泛应用于浸种催芽播种的水直播稻田,但在仅浸种未催芽播种的旱直播稻田应用及其安全性尚未见报道。2006年受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委托,我们承担了直播净防除旱直播水稻田草害的试验、示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针对近年来水稻螟虫在长江流域等稻区大发生、防治难度大、导致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等问题,全国农技中心联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下游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组于2017年12月20—22日在江西婺源县举办了全国水稻螟虫减药控害技术培训班。培训班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学者与植保技术推广系统人员,共同研讨水  相似文献   

13.
3种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及防治稻瘟病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植保无人机施药试验,研究3种助剂对药液雾滴在水稻冠层沉积分布的影响以及助剂配合无人机施用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防治稻瘟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喷雾助剂倍达通、杰效飞、一满除的加入,降低了雾滴在水稻冠层的沉积密度,提高了其在水稻冠层的覆盖率、沉积量、有效沉积率以及对稻瘟病的防效。加入杰效飞的施药处理防效最高,为87.40%,未加入助剂的施药处理防效为77.10%。  相似文献   

14.
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穗颈瘟应用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不同植保无人机防控水稻穗颈瘟病过程中农药的使用情况,测试喷雾作业性能和作业质量,验证对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进而形成一套适于本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植保无人机防控水稻穗颈瘟病技术,为植保无人机在水稻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吨田宝"是一种新型作物生长化控剂,通过调节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器官内源激素水平,改善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形成过程,实现水稻增产。为研究"吨田宝"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于2014年在中稻上开展了应用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吨田宝"由黑龙江禾田丰泽兴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中稻品种选用杂交中稻"广两优5号",由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提供。试验在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替代高毒农药品种及配套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8年,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全国农药管理部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新农药试验示范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工作。针对5种有机磷高毒农药的替代药剂品种,按照科学、安全、公开、公平的原则,进行了包括室内生物测定筛选、田间配套技术试验研究、大田药效示范、天敌风险评估、水生生物风险评估和抗药性风险评估等6个方面的综合评价,至目前为止,已公布了替代5种高毒农药的品种共56个,配套使用技术共144项。其中防治水稻害虫配套使用技术33项、防治小麦害虫配套使用技术13项、  相似文献   

17.
毛乌素沙地飞播区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毛乌素沙地不同飞播年限的4个播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盖度、重要值以及生活型的研究和分析,说明飞播对沙地退化植被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分析表明:飞播后飞播植被盖度随时间逐年增加,由14%增加到33%,说明飞播后植被得到良好的恢复;飞播后在不同的沙丘部位植被盖度各不相同,但是随着飞播年限的增加沙丘各部位的盖度相差不大;各飞播植物种的盖度和重要值随飞播年限的增加而变化,在飞播后的24年中呈现出不同的消长动态。飞播改良了沙地土壤的性质,使多年生和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群落中得以生长,随着飞播年限的增长,飞播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群落更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无人机施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参数组合初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无人机稻田施药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的试验,对植保无人机极飞P20常用的施药参数组合(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喷液量)进行了筛选。发现在水稻拔节期,设置无人机飞行高度1.8 m、速度3 m/s、喷液量0.8 L/667m~2,施用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12 g+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 g+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8 g,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最高,分别达95.6%和94.1%;且该处理与使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等剂量同种药剂,但喷液量30 L的处理防效无显著差异,大幅节约了用水量。  相似文献   

19.
利用植保无人机的撒播功能撒施水稻田除草颗粒剂产品,可有效避免无人机喷雾作业时存在的雾滴飘移及高浓度药液对水稻安全性影响问题,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试验对种常规植保无人机撒施的除草颗粒剂(不载药空粒)进行了无人机不同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和转速组合下颗粒剂的田间飘移情况测定,试验结果显示,无人机飞行高度对颗粒剂的飘移距离有显著影响。当作业参数设置为飞行高度2~3 m,飞行速度4~6 m/s,转速800~1 000转/min, 3种测试空粒的飘移距离均在5 m内。其中,松密度为0.93 g/mL、实密度为0.98 g/mL、粒径3~4 mm的扁球形2号空粒抗飘移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20.
飞播牧草是一种多、快、好、省地改良和建设草场的有效措施。它具有速度快、效益高、作业面广、质量好,成本低的特点。近几年全国普遍采用飞播这一现代化方式改良退化草场;恢复撩荒地植被,建立人工和半人工草场,在这方面已取得令人十分满意的成就。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从1983年开始飞播试验,到1987年底,全州飞播面积累计达2.5万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