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菇新品种抚香2号利用长白山野生香菇菌株野香3号和生产应用品种L66远缘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配成异合体菌株.经四年出菇试验,产比试验和生产试验选育而成.具有出菇早、产量高、优质菇率高、适宜北方地区春夏秋三季出菇等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2.
开展以突破南方夏季高温期优质香菇工厂化生产为核心的优质厚实型香菇新品种选育和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初步选育出适于工厂化栽培的香菇新菌株L901和L615,其平均每棒总产量(三潮菇)分别达750克和700克;通过工厂化富氧出菇技术集成应用,夏季高温期栽培的香菇菇盖厚实、菇柄较短、柄盖比小,优质菇率均达70%以上。并探索提出"1+N双百共富"香菇工厂化生产模式,即亩产百吨菇、百万产值,企业与菇农同发展共富裕的香菇工厂化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3.
香菇‘申香1513’是由高产品种‘申香18号’和硬质菇品种‘L808’通过孢子单单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菇形圆整,菇肉紧实,产量高,生物学转化率95%以上,易形成花菇;属中温型,中长菌龄品种,适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香菇代料栽培,在适宜条件下亦可生产花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Cr02 , 7402, 45, 087 , 465, 856 为亲本进行单孢分离和杂交实验, 通过镜检、拮抗实验、EST同工酶分析和栽培出菇实验, 选育出香菇优良新品种HL6 。并通过比较亲本和杂交新组合EST同工酶谱的差异性, 来预测香菇杂交后代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5.
香菇新品种C28是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长白山野生香菇优良菌株野香3号与香菇栽培品种CR66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育种技术,组配并选育出的优良香菇新品种。香菇C28号品种,既具有长白山野生香菇优良菌株亲本的抗杂性强、多鳞片、菇体硬实等优良性状,同时还具备CR66亲本的菇质好、大叶、菌肉厚等优点。是继1363之后又一个适合本地区栽培的新品种,目前正在抚顺及辽宁地区推广应用。现将其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发“L808”是2007年由丽水市大山菇业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以菇形、菇质优,提高秋栽香菇品质为选育目标,采用自然选育方法选育成功的香菇新品种。“L808”菌丝粗壮浓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具有优异、稳定的遗传特性。子实体菇型大、  相似文献   

7.
以香菇菌株238与808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配成异核体菌株,经初筛、复筛及生产鉴定试验,选育而成的香菇新菌株森立17具有菌龄短,出菇温度范围广,适宜陕南秦巴山区秋栽冬出菇等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8.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L9319和香菇9608的双核菌丝,分别与香菇L808的单核菌丝进行双单杂交,再将杂交子放于高温环境进行逆境胁迫试验。逆境处理后的香菇杂交子大部分出现菌丝失活,部分能够继续生长的杂交子扩大培养后,其中大部分出现菌丝生长缓慢或不延伸的现象,最后获得11株杂交子进入出菇试验。栽培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处理的部分香菇杂交子表现出高产、高温出菇等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孢杂交育种技术,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品种"大山18"和云南野生香菇"11-1"为亲本,选育香菇优良新品种。通过单孢分离和配对杂交,共获得84个杂交菌株。用ISSR分子标记对杂交菌株与亲本条带进行鉴定,有45个菌株包含了两亲本的所有遗传条带,最终证明了这45个菌株是真正的杂合子。本研究表明了利用ISSR标记可以有效地对早期菌丝体阶段的香菇杂交菌株的真实性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0.
 ‘申香18号’是以香菇晚熟品种‘申香15号’和中熟品种‘939’为亲本,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采用非对称杂交方法进行杂交,通过数年多点栽培和示范试验筛选获得的新品种。1 kg干料稳产鲜菇1 000 g。菇形好,易管理,适宜在浙江、福建等秋栽香菇产区栽培。  相似文献   

11.
陈晓  包金亮 《食用菌》2023,(1):35-36+39
为探索香菇工厂化栽培的可行性,筛选适宜工厂化栽培的香菇菌株,进行武香1号、L238、L212、申香215、浙香6号、L808等6个香菇菌株的工厂化栽培比较试验;考察试验香菇菌株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栽培效益和污染率等,结果供试香菇菌株L238、L212、申香215、浙香6号相比较适宜工厂化栽培。  相似文献   

12.
采用同核体单孢杂交育种技术,以低温高产的双1菌株和高温低产的双5菌株为亲本,选育双孢蘑菇优良新品种.通过担孢子分离和同核体的鉴别,获得同核体菌株共20个,同核体间配对杂交组合99个,获得10个杂交异核体菌株;经过菇房、出菇地棚栽培和出菇大棚生产性试验,筛选出高产优质杂交菌株Z1.  相似文献   

13.
香菇反季节低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军 《食用菌》2017,(5):63-65
<正>平泉县2007年开始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品种以L18为主。由于多年覆土栽培,黏菌危害严重,三潮菇后菌棒腐烂严重,经济效益严重下滑。2011年引进新品种L808,进行香菇反季节立棒栽培试验,经过四年的试验、示范、推广,栽培技术成熟,经济效益显著,单棒纯收入达到2元以上。香菇立棒栽培的子实体,菇柄弯曲,相对层架栽培,优质菇少,采菇、注水不方便。为了利用原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设施,生产出优质菇,操作时又方便  相似文献   

14.
以中原气候条件下夏香菇覆沙栽培模式为基础,以武香1号、931、L808、L18、南山1号、S605、939等7个香菇品种为供试菌株,通过观察比较各品种的菌丝满袋时间、菌丝长速、长势、各潮次产量及子实体主要农艺性状等指标,精准筛选出适宜在河南省夏季覆沙栽培模式栽培的香菇品种。结果表明:南山1号、L18出菇期较短,菇形好,且产量主要集中于6-8月,最适宜夏季覆沙出菇;武香1号出菇期较长,菇形圆正,出菇期集中于7月以后,也比较适宜夏季覆沙栽培。S605、939采用菌棒覆沙栽培,有利于安全越夏,菇形好,菇体适中,后期产量高,但出菇晚,总产量较低,其栽培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L808采用覆沙模式产量低,菇质差,不适宜该模式栽培。  相似文献   

15.
黄惠绿 《食用菌》2023,(6):26-29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宜于工厂化栽培的双孢蘑菇专用新品种。方法:在前期预试验基础上,工厂化菇房条件下,进行3个双孢蘑菇品种工厂化栽培比较试验,综合比较菌丝长势、产量、菇质、耐褐变能力等。结果:试验条件下,福蘑78发菌速度相对较快,菌盖最厚为(2.46±0.069 9)mm,较耐褐变,菇单产最高为(18.845±0.773 5)kg/m2,其次为W192,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单产较低的M623为(16.205±1.237 5)kg/m2,与福蘑78、W192存在显著差异。福蘑78示范性栽培结果,其出菇比对照W192早1 d,出菇均匀,丛生菇少,子实体紧实,鳞片少,菌盖厚、抗褐变能力强;平均鲜菇产量为21.8 kg/m2,略高于对照品种。福蘑78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W192,可以作为福建省漳州市双孢蘑菇工厂化专用品种,并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丹  王瑞娟  徐珍  宋春艳  刘建雨  尚晓冬  谭琦 《园艺学报》2017,44(Z2):2701-2702
 ‘上研1号’是通过金针菇T011菌株多孢自交选育出的新品种。子实体白色,菌盖球形内扣,菌褶排列规则,呈直线形,每瓶产量可达360 ~ 390 g(1 100 mL栽培瓶)。菌丝培养期为22 ~ 23 d,出菇期为25 d。抗杂菌能力强,原基多,生长整齐,子实体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适合工厂化栽培的浅黄色金针菇菌株,以黄色金针菇"新苏6"和白色金针菇"金杂15"为亲本进行两两配对单孢杂交。对获得13个生长快、抗病强的双核体杂交菌株进行工厂化出菇筛选。结果其中8个杂交菌株子实体为浅黄色,5个杂交菌株子实体为黄色;杂交菌株产量与"吐水"量大体呈负相关;筛选到产量高、颜色浅黄、抗性强、"吐水"少的适合工厂化栽培的菌株F1、F17和F9,产量分别达到296 g/瓶、278 g/瓶和271 g/瓶。试验为浅黄色金针菇进一步的杂交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香菇杂交新品种‘申香16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春艳  刘德云  尚晓冬  谭琦  项寿南 《园艺学报》2010,37(11):1887-1888
以香菇品种‘939’和‘135’为亲本,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采用对称杂交和非对称杂交方法进行杂交,通过多年多点栽培试验,从79个杂交组合中筛选获得香菇新菌株——‘申香16号’。该品种改良了‘939’菌柄偏长和‘135’抗性差、产量不稳的不足,推广过程中表现出菇形好,产量高,优质出口菇比例高,易管理,适应性广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李寿建  陈艳琦  李晓 《北方园艺》2017,(21):155-159
以来自国内外的10株双孢蘑菇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工厂化栽培方法,对栽培过程中产量、形成原基时间、转潮时间、单位菇质量、菇体形态等栽培特性进行比较,对不同品种优良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M10可作为选育短周期品种和机械化采收品种的亲本;M2、M3、M7、M10可作为选育适宜工厂化生产品种的亲本;M5、M6、M8可作为选育农户生产品种的亲本;M2、M3、M6、M7、M9、M11可作为选育高产品种的亲本;M1、M2、M3、M7、M11可作为选育生产二潮菇品种的亲本;M2、M3、M9可作为选育优质菇型品种的亲本;M1、M5、M6、M8可作为选育优质品种的亲本。  相似文献   

20.
《浙江食用菌》2012,(1):34-35
双孢蘑菇新品种W192是应用双孢蘑菇同核不育株间杂交技术选育而成的,与目前当家品种As2796相比,具有耐肥、耐水、抗高温性能好、转潮快、子实体成活率高、丛生菇少、产量高等优点。现将该品种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建造菇房菇房是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场所,要选择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