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年牦牛寄生线虫吸虫动态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通过调查寄生虫病对草原牦牛饲养业的危害,病原分类,流行规律及防治对策等一系列研究,探明寄生虫病是引起幼年牦牛春乏死亡的重要原因;在已查明青海牦牛的85种寄生虫中,优势虫种有17~22种。对线虫寄生阶段幼虫和成虫自然消长规律同步研究结果证明,冬季的幼虫寄生高潮是形成春季成虫高潮的主要来源;春季成虫高潮与牦牛春乏死亡密切相关;冬季适时驱杀占优势的线虫受阻型幼虫和其它蠕虫,能够有效地预防春季成虫高潮的出现;1~2月应用丙硫咪唑按10~20mg/kg体重剂量,对幼年牦牛进行一次口服投药驱虫,经对10万余头牛示范推广应用观察,可使春乏死亡率下降幅度达71.6%~93.3%,每头牛平均多增或少减活重2.3~5.05kg。本项研究与笔者等对羊线虫的研究结果吻合,从而阐明了寄生虫病春季高潮来由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成功的冬季驱虫防治措施,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坚持推广该项技术,将为草原畜牧业生产带来可观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肝片吸虫病是一种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人和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所致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于2017年在青海省海北州某屠宰场进行牦牛寄生虫病调查时,在患病牦牛肝脏采集到吸虫样本,经虫体形态学观察、PCR鉴定,查明该虫体为大片吸虫,该研究为首次报道牦牛大片吸虫,可为牦牛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青海省牦牛、藏羊疑似结核病研究”课题于1988年12月28日在西宁通过鉴定。该课題组对四州2590头牦牛的检查、诊断和研究,确定了我省牦牛结核病的存在;对三州11470只藏羊的检查,未发现藏羊结核病、伪结核病。该组对人工感染的牦牛,用SPA—Eu-  相似文献   

4.
动态与信息     
●为实施“利用生物技术对高原地区牦牛繁殖性能的研究”项目,日本国铃木达行教授及其助手大江正人于1992年8月10—21日来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进行合作研究。●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的“青海高原羔羊‘神经病’病因的研究”和“羔羊轮状病毒的诊断方法和防治研究”两项课题于1992年8月22—23日通过鉴定验收。  相似文献   

5.
冬季驱除幼年牦牛寄生蠕虫技术的示范效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幼年牦牛寄生蠕虫动态和防治研究的基础上,于1990年1月选用50g/l的丙硫咪唑混悬液,按10mg/kg和20mg/kg剂量投服后剖检15头结果:试验组平均荷虫数比对照组低96.8—99.3%,驱虫效果显著。同年2月按15mg/kg剂量对1336头幼年牦牛驱虫,5月下旬调查试验组牦牛春乏死亡率(1.1%)比对照组(8.45%)下降7.35个百分点,比前三年(1987—1989)平均(6.3%)下降5.2个百分点,证明丙硫咪唑混悬液安全性良好,使用方便,生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我场幼年牦牛主要感染绦虫、肝片吸虫、胃肠道线虫。我们对新生犊牛和2岁牛用硫酸铜液、丙硫苯咪唑进行了有计划地驱治,有效地防治了内寄生虫病。现将1988—1990年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承担的“牦牛病毒性腹泻调查、诊断和防治的研究”课题,于1990年10月15日在青海省畜牧厅主持下通过鉴定。近几年在我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一些地区发生牛腹泻病,死亡率较高,群众损失很大。该课题组经4年的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确诊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已查明我省各州及农业区均有此病存在,有些地区感染率很高。并由泽库县的病牛血清中首次分离获得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选用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O系弱毒疫苗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在玉树州的病区现场进行预防,均能明显减少发病和死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河南县是纯牧业县,畜牧是其支柱产业,也是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主要饲养牦牛、欧拉羊。而牛羊体内和体表常寄生各种寄生虫,包括寄生于消化道的圆线虫,如寄生于第四胃和小肠的毛圆线虫,最常见的捻转血毛浅虫、食道口线虫、仰口线虫等,绦虫和吸虫,还有寄生于体表的蜱螨等,它们与宿主争夺营养物质,破坏天然防御屏障,引发各种继发性传染病,进而严重影响养牛、养羊业的经济效益。牛、羊寄生虫病的程序化防治是一项综合性防治新技术。它改变过去传统的防治方法,改单一寄生虫防治为主要寄生虫的有序防治,使牛羊群中的寄生虫得到全面驱…  相似文献   

9.
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组织实施的我省“六五”攻关项目——“在冬春草场建立人工草地技术研究”,于1989年1月13日在西宁通过成果鉴定。该课题组1983—1986年组织了铁卜加草改站、海南州草原站等10个单位,57名草业科技人  相似文献   

10.
绵羊体内外寄生虫病是造成羊只春乏死亡的主要因素。实践调查和实验室诊断是以摸清寄生虫感染率,掌握绵羊寄生虫的季节动态,选用有效药物适时防治寄生虫病为目的的必要手段。为此,调查了同德县绵羊寄生虫种:吸虫3种、线虫8种、绦虫1种及绦虫蚴2种、蜘蛛昆虫2种,尤其是奥斯特他线虫、马歇尔线虫和毛园线虫致绵羊的感染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1.
寺寨牧场是湟源县属牧场 ,牦牛存栏 10 90头 ,绵羊存栏 26 0 0只。以往 ,该场绵羊寄生虫病严重 ,采用敌百虫、四咪唑、丙硫咪唑等药实行春季 (3~ 4月 ) ,秋季 (9~ 10月 )两次驱虫 ,也难以控制羊只春乏死亡 ,平均死亡率仍高达 8%,羔羊繁活率很低。 2 0 0 2年元月 ,我们应用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提出的“冬季驱除绵羊线虫幼虫技术” ,并应用该院兽医所生产的伊维菌素干混悬剂对 2 6 0 0只绵羊进行驱虫后 ,羊只春乏死亡明显减少 ,死亡率由以往的 8%下降到 3%,羔羊繁活率达 5 8%,比 1999年提高 2 0 7%;2 0 0 1年元月又用同样的方法 ,对全场 2…  相似文献   

12.
绵羊体内外寄生虫病是造成羊只春乏死亡的主要因素。实践调查和实验室诊断是以摸清寄生虫感染率,掌握绵羊寄生虫的季节动态,选用有效药物适时防治寄生虫病为目的的必要手段。为此,调查了同德县绵羊寄生虫种:吸虫3种、线虫8种、绦虫1种及绦虫蚴2种、蜘蛛昆虫2种,尤其是奥斯特他线虫、马歇尔线虫和毛园线虫致绵羊的感染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放牧羊线虫寄生阶段幼虫分离技术、幼虫鉴别技术、冬季驱除线虫寄生阶段幼虫技术、主要寄生虫病流行规律、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青海省家畜寄生虫病资源与利用情况,并就寄生虫种质资源平台建设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赤峰地区绵羊胃肠道线虫的危害,主要在冬春阶段,尤以春季更为严重。常因气候变化剧烈,饲草料缺乏,放牧羊只瘦弱,加上线虫大量、多种混合寄生,形成所谓的“春乏死亡”。或造成慢性或亚急性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寄生虫病,使生产水平下降,给养羊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以往根据胃肠道线虫的季节动态提出了年内三次驱虫的防治方法N’,虽取得较好防治效果,但为了能从根本上防制绵羊胃肠道线虫,并减少驱虫次数,我们于1991~1993年在巴林右旗开展了驱除组织期幼虫防治绵羊胃肠道线虫春季高潮的试验。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动物及分组(一)试…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地区,会频繁出现放牧牛羊因为春乏而死亡的情况,严重阻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专业人员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可知造成放牧牛羊出现春乏死亡的元凶就是寄生虫的侵袭和营养摄入的不足。所以本文主要针对青海饲养牛羊地区出现寄生线虫的动态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总结相应的防治经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摸清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牦牛寄生虫感染现状,进而更好地为防治牦牛寄生虫病提供依据,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触摸法、血清学检查法和粪检法等方法,对兴海县12头牦牛进行寄生虫区系调查。结果显示:共检出寄生虫70种,隶属于4门6纲14目22科32属,其中线虫36种、绦虫蚴3种、绦虫2种、吸虫5种、原虫16种、节肢动物7种。优势虫种为奥利春细颈线虫、普通奥斯特线虫、达呼尔奥斯特线虫、草原革蜱、尖交合刺细颈线虫、牛颚虱、和田古柏线虫、珠纳(卓拉)古柏线虫、武威鞭虫、中华皮蝇蛆、美丽筒线虫、斯氏奥斯特线虫、艾氏毛圆线虫、牛毛细线虫、黑山古柏线虫、栉状古柏线虫、牛仰口线虫、辐射食道口线虫、肝片吸虫、牦牛住肉孢子虫。结果表明:兴海地区牦牛寄生虫混合感染多种内、外寄生虫,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17.
寄生虫病是制约羊养殖业的主要问题之一,羊的寄生蠕虫种类较多,据廖党金等(2003)报告四川省寄生于羊的线虫66种、吸虫50种、绦虫10种,1只羊体内寄生的虫体多达142768条,1只羊体内寄生的槽盘吸虫多达211415条,这给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带来了难度。在边缘山区尤其是牧区,每年羊的“秋肥、冬瘦、春死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吉林畜牧兽医》2014,(2):65-65
<正>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省内外相关专家,对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与意大利比萨大学合作完成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牦牛寄生虫病流行病学与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研究成效显著。该项目通过引进国外微量给药技术、药物制剂研制新方法、低残留防治药物、皮蝇素HC质粒等关键技术和  相似文献   

19.
李仲连先生 (1915— 2 0 0 2 ) ,青海省乐都县人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研究员。 194 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获农学士学位 ,并留校任助教三年。建国后 ,任青海省兽疫防治处处长。 195 2年组建了青海省畜牧厅所属的青海省兽医诊断室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前身 ) ,任省兽医诊断室主任。同年在西宁主持各种牛瘟弱毒疫苗与接种方法免疫牦牛牛瘟的研究 ,经多次试验 ,证明绵羊化牛瘟弱毒疫苗对牦牛安全有效。推广使用之后 ,于 195 6年底在全省内消灭了牦牛的烈性传染病牛瘟。 195 2年在我国青海省首先发现由羊败血性链球菌 (str…  相似文献   

20.
雷焕章同志 ( 1 92 9 3— 2 0 0 3 1 2 )系湖北省仙桃市人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退休干部 ,副研究员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 954年从西北畜牧兽医学院毕业以来 ,扎根青海四十余年 ,把青春和智慧献给了壮丽的青海畜牧业。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教导处副主任雷焕章同志历任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畜牧研究室副主任等职 ,先后从事青海畜牧业的科研、教学与生产工作。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扎实 ,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他主持完成的“提高中国牦牛生产性能技术的研究”于 1 987年 1 2月获农牧渔业部二等奖 ;“提高牦牛生产力的研究”于 1 986年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